皮鞋式样十分繁多,分类方法也有很多种,而各种类型的鞋帮式样之间相互融汇繁衍,又会产生出许多新的结构型式,加上花色品种、各种工艺以及装饰手法的不同,所得到的皮鞋式样是很多的。但是,从皮鞋帮样的基本结构入手,分析、总结不同类型、款式的皮鞋,将其分类,对于皮鞋帮
样的结构设计、造型设计等都是大有益处的。
一 低腰皮鞋帮样结构
(一)耳式
这种款式的明显特征是都有鞋耳,所以称为耳式皮鞋。耳式皮鞋是低腰皮
鞋中最常见的款式之一。
根据鞋耳结构的不同,又有内耳和外耳之分。鞋耳位于前帮口门之内,前帮压鞋耳的结构,叫内耳式,其口门开闭变化程度较小;相反鞋耳位于前帮口门之外,鞋耳压前帮的结构,叫外耳式,这种口门开闭变化程度较大。
耳式皮鞋变化的焦点是鞋耳形状、鞋眼数量、及前帮修饰手法(包括围盖、
镶盖、起埂等)。
1 .素头耳式:前帮为一整块部件,没有假线、花孔、镶件或其它任何修饰部件,故称其为素头,这种头式的耳式皮鞋,就是素头耳式。因鞋耳不
同,又有素头内耳式和素头外耳式之分,见图 2-13 。
a ——素头内耳式 b ——素头外耳式
图 2-13 素头耳式皮鞋
2 .舌盖耳式:其帮样结构的特征是,前帮分为盖和围两个部件,通常以外耳式为主。若前帮围压缝在前帮盖上的称为围盖,见图 2-14 , a ;若
前帮盖压缝在前帮围上的称为镶盖,见图 2-14 , b 。
a ——围盖耳式 b ——镶盖耳式
图 2-14 舌盖耳式皮鞋
3 .耳扣式:基本结构与耳式相同,但鞋耳不是系带结构,而是以鞋钎绊的形式封口,所以称为耳扣式。在造型设计中称其为旋转式,鞋绊带可以
与鞋耳连为整体,也可以设计为单独的结构,见图 2-15 。
a ——女镶盖耳扣式 b ——男直耳绊带式
图 2-15 耳扣式皮鞋
4 .缝埂耳式:这种款式的特征是,在前帮盖与前帮围之间缝合出不同种
类的埂子。通常起埂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前帮盖和前帮围通过缝合而起埂。又分为四种起埂方法:①围条包围盖起埂,见图 2-16 , a ;②围盖包围条起埂,见图 2-16 , b ;③围盖与围条之间加牙子皮起埂,见图 2-16 , c ;④围盖与围条对缝起埂,
见图 2-16 , d 。
第二,整前帮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起埂。①整前帮通过衬垫物起暗埂,见
图 2-16 , e ;②整前帮通过割缝起明埂,见图 2-16 , f 。
a ——缝埂耳式皮鞋(围条包围盖) b ——缝埂耳式皮鞋(围盖包围条)
c ——缝埂耳式皮鞋(围盖围条加牙子皮) d ——缝埂耳式皮鞋(围盖围
条对缝)
e ——缝埂耳式皮鞋(整前帮起暗埂) f ——缝埂耳式皮鞋(整前帮起明
埂)
图 2-16 缝埂耳式皮鞋
可见。这种款式的变化焦点是起埂的方法很多,使得其花色品种变化丰富。
5 .圆口耳式:以女式为主,基本结构与圆口式类同,只是在跗背部位设计了一个小型鞋耳,多用系带结构封口,故称为圆口耳式。可以看作是女
浅口式的演绎款式,见图 2-17 。
图 2-17 圆口耳式皮鞋
(二)三节头式
这种皮鞋的前帮由包头、中帮、鞋耳三节组成,所以称为三节头式。因为
起源于英国,所以叫“英式三节头”皮鞋。
其头式通常有尖圆形、方圆形和方形等,放余量比素头鞋楦增大 5 ㎜,因
为款式的需要,甚至会增大到 10 ㎜以上。
三节头皮鞋款式变化的焦点是包头的形状和修饰工艺,鞋耳的结构等,所
以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型式。
1 .三节头内耳式:基本结构与素头内耳式相似,区别是前帮分成了包头
和中帮两个部分,见图 2-18 。
图 2-18 三节头内耳式皮鞋
2 .三节头外耳式:基本结构与外耳式相似,只是前帮分成了包头和中帮
两个部件,见图 2-19 。
图 2-19 三节头外耳式皮鞋
3 .燕尾三节头式:包头形状象燕尾一样,通常在包头轮廓线、口门及两
翼边沿轮廓线部位凿有均匀的花眼,见图 2-20 。
图 2-20 燕尾三节头式皮鞋
(三)舌式
舌式皮鞋基本结构的明显特征是都有鞋舌部件,也叫套式鞋、睡装鞋等。
这种皮鞋的特点是穿脱方便,所以俗称懒汉鞋。
这种款式的皮鞋从结构式样上,可分为横条舌式、整体舌式两大类。其款
式变化的焦点是前帮修饰手法和补强部件(即横条)的形状。
舌式皮鞋款式大方,围条、围盖的分割与人脚的生理构造相协调,可设计为时装鞋、休闲鞋、劳保鞋等各种类别的皮鞋,适应面广,是皮鞋中非常
重要的款式之一。
1 .横条舌式:鞋舌与前帮在口门轮廓线处相接,横条覆盖在轮廓线上面,
起到加固、美化作用,其款式变化很丰富,见图 2-21 。
( 1 )围盖横条舌式:前帮为围盖结构,横条上面可穿皮条或安装金属饰件等,横条与围条也可连为整体结构,鞋舌下面可安装暗橡筋,后帮可设
计为外包跟结构,也可设计为整体结构,见图 2-21 , a 。
( 2 )镶盖横条舌式:前帮为镶盖结构,横条上面可切花孔或垫皮块等,围条与后中帮可连接为长围条,鞋舌下面的暗橡筋可有可无,后帮可设计
为外包跟结构,也可设计为整帮结构,见图 2-21 , b 。
( 3 )缝埂横条舌式:即前帮围与前帮盖以不同工艺方法起埂的横条舌式皮鞋。起埂的方法有围条包围盖起埂;围盖包围条起埂;围盖与围条对缝
起埂;整前帮起暗埂;整前帮起明埂等,见图 2-21 , c 。
( 4 )皱头横条舌式:将围条长度加长以后,与围盖缝合时,挤出均匀的皱折,故称皱头舌式皮鞋。通常用手工缝合,也可用机械缝合,也可以是包底的皮鞋,通常被称为“包子鞋”或“饺子鞋”等,见图 2-21 , d 。
( 5 )素头横条舌式:即前帮为素头结构的横条舌式皮鞋,其前帮可与后
帮断开;也可以不断开,见图 2-21 , e 。
( 6 )横条舌扣式:横条部件在外踝通过粘扣、钎绊等结构组成可以自由
开闭的条带,这种款式称为横条舌扣式,见图 2-21 , f 。
男式(暗橡筋) 女式(横条与围条连为整体)
a ——围盖横条舌式
男式(暗橡筋) 女式(长围条)
b ——镶盖横条舌式
c ——缝埂横条舌式 d ——皱头横条舌式(暗橡筋)
e ——素头横条舌式 f ——横条舌扣式
图 2-21 横条舌式皮鞋
2 .整体舌式:这种款式的鞋舌与前帮不分开,口门轮廓线处无横条,前帮多以围条和围盖组成。为了跟脚,在鞋舌下面可以安装暗橡筋。为了提
高口门部位的强度,需要补强口门缝合处。
从整体舌式与横条舌式的结构对比来看,以鞋舌与前帮是否断开?口门轮廓线上面是否有横条覆盖来区分。但前帮修饰手法、结构特征具有共同性,所以整体舌式与横条舌式的分类基本相同。即围盖整体舌式,见图 2-22 , a ;镶盖整体舌式,见图 2-22 , b ;缝埂整体舌式,见图 2-22 , c ;皱头整体舌式,见图 2-22 , d ;素头整体舌式(通常加有暗橡筋),见
图 2-22 , e 等五大类。
a ——围盖整体舌式 b ——镶盖整体舌式
c ——缝埂整体舌式 d ——皱头整体舌式
e ——素头整体舌式(暗橡筋)
图 2-22 整体舌式皮鞋
(四)浅口式
浅口式皮鞋帮样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前帮长度很短,通常位于前掌凸度标志点以前,而且有明显的口门轮廓线。人脚跗背大部分裸露在外,没有任何
其它部件,是女式皮鞋中最具特色、最有生命力的款式之一。
浅口式皮鞋款式变化的焦点是:鞋楦头式形状、口门轮廓形态、帮面装饰手法、鞋跟高度及形状的变化。常见浅口式皮鞋按照口门形态及鞋跟高低,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型式。
1 .小圆口浅口式:口门宽度较小,呈小圆形。平跟或坡跟多一些,尤其适合老年人穿着,见图 2-23 , a ;但也有中、高跟的款式,见图 2-23 ,
b 。鞋楦头式常以圆头或偏头与口门配合。
a ——小圆口平跟式 b ——偏头小圆口中跟式
图 2-23 小圆口浅口式皮鞋
2 .圆口浅口式:口门宽度适中,呈圆形。中跟居多,见图 2-24 , a ;也有平跟款式,见图 2-24 , b 。鞋楦头式以小方头和小圆头为主,适应
面较广。
a ——小方头圆口中跟式 b ——小圆头圆口平跟式
图 2-24 圆口浅口式皮鞋
3 .方口高跟浅口式:口门宽度较大,呈方形,高跟居多,鞋跟形状变化丰富。鞋楦头式以方头为主。通常设计为女式时装皮鞋,见图 2-25 。
图 2-25 方口高跟浅口式皮鞋
4 .偏头偏口门高跟浅口式:口门宽度适中,口门内外踝为不对称结构,从内踝偏向外踝,为偏口门形状。中高跟居多,鞋跟形状变化丰富。鞋楦头式以偏头为主,从内踝偏向外踝,且内踝大拇趾部位可高于外踝小拇趾部位。穿着舒适,是目前流行的款式之一。为年轻女性所喜爱,见图 2-26 。
a ——偏头坡跟偏口门式 b ——偏头偏口门高跟式
图 2-26 偏头偏口门浅口式皮鞋
5 .花口高跟浅口式:口门宽度较大,口门轮廓线为波浪形、锯齿形或其它各种花形,花形可延伸到后帮中缝线部位。中高跟居多,鞋跟形状变化丰富,但要与花形口门相协调。鞋楦头式比较灵活,可以是方圆头、小方头、尖头等。装饰色彩浓厚,给秀丽的女性增添了无限风采,见图 2-27 。
a ——波浪形方头花口高跟式 b ——尖头花口高跟式
图 2-27 花口高跟浅口式皮鞋
(五)带式鞋
带式鞋实际是由浅口式鞋演变而来的一种款式,将以鞋绊带为基本结构的浅口式皮鞋统称为带式皮鞋。带式结构的皮鞋以女式为主。根据鞋绊带形状结构不同,可将其分为丁带式和一带式两大类。根据鞋绊带与鞋帮的组
合方式,可将其分为整体带式和缝合带式两大类。
1 .丁带式:鞋绊带构成“丁字形”形状,鞋带位于脚跗背部位。
( 1 )整体丁带式:丁带鼻梁与前帮为整体结构。横向一字带与鼻梁之间,
切口组合或卷边组合均可,见图 2-28 。
a ——女丁带式(切口) b ——女丁带式(卷边)
图 2-28 整体丁带式皮鞋
( 2 )缝合丁带式:丁带鼻梁与前帮为组合结构,丁带鼻梁被夹在帮里之
间。横向一字带与鼻梁之间组合结构灵活多变,见图 2-29 。
a ——女直口穿花丁带式 b ——女直口丁带式
图 2-29 缝合丁带式皮鞋
2 .一带式:鞋绊带绕过脚背呈“一字形”形状,将内外踝连接起来。
( 1 )整体一带式:一带式皮鞋中,安装金属扣绊的皮条、甚至一字形长
鞋带与鞋帮连接为整体结构,见图 2-30 。
图 2-30 整体一带式皮鞋
( 2 )缝合一带式:是指安装金属扣绊的皮条与鞋帮之间为组合结构,其
皮条穿入帮面与帮里之间,也可用橡筋布代替皮条。
根据鞋绊带的形状不同,可分为叉带式、双带式、绳带式等。若金属扣绊
安装位置在跗背正中时称为中钎带式,见图 2-31 。
a ——浅口一带式 b ——圆口叉带式
c ——小圆口双带式
d ——中跟绳带式 e ——方口中钎带式
图 2-31 缝合一带式皮鞋
(六)橡筋式
橡筋式皮鞋帮样结构的基本特征是有橡筋布部件,口门的开闭变化功能通
过橡筋布来完成,橡筋式皮鞋通常以舌式为主。
按照橡筋布大小可分为大橡筋式和小橡筋式两种;按照橡筋布的安装结构
可分为明装和暗装两种类型。
大橡筋舌式中,女式皮鞋则多采用明装结构,见图 2-32 , a ;男式皮鞋多采用暗装结构,见图 2-32 , b 。暗装橡筋式是指在橡筋布上面缝合有面皮,但在缝线之间有条形切口,便于正常发挥橡筋功能,见图 2-32 , b , c , d 。总体看男鞋暗装橡筋式的款式多一些,女鞋明装的橡筋多一些。
a ——女明装大橡筋舌式 b ——男暗装大橡筋舌式
c ——女暗装小橡筋舌式 d ——男暗装小橡筋舌式
e ——女明装小橡筋舌式 f ——男明装小橡筋舌式
图 2-32 橡筋式皮鞋
(七)开口式
开口式皮鞋是指整个鞋帮为一整块部件,或者分为内外踝两片(即中开缝
式),在中缝线跖跗部位开有一条较窄的口门,常以鞋带封口。这种款式
外形往往与耳式相似,但鞋耳是不完整的。
1 .整帮前开口式:鞋帮全部为一整块部件,在跗背正中开口,口门较窄,
外形与耳式相似,帮面无任何修饰。见图 2-33 , a 。
2 .中开缝前开口式:鞋帮正中破缝,分为内、外踝两个大部件,前帮中缝采用合缝工艺,跗背部位开口较窄,多以鞋带封口。见图 2-33 , b 。
a ——整帮前开口式 b ——中开缝前开口式
图 2-33 开口式皮鞋
二 皮凉鞋帮样结构
皮凉鞋从帮样结构上可分为满帮式、全空式、前后满中空式、前后空中满
式、前满后空式和前空后满式六大类。
1 .满帮式皮凉鞋:满帮式皮凉鞋帮样基本结构与低腰皮鞋相似,只是在帮面上通过敲凿出一些孔眼或用皮条组合,以便增加凉爽性。满帮式皮凉
鞋以舌式结构居多。
编织类凉鞋也属于满帮式皮凉鞋,其鞋帮主要部件采用编织工艺组成,但
要注意其强度要求。见图 2-34 。
a ——男条带孔眼满帮皮凉鞋 b ——编织类皮凉鞋
图 2-34 满帮式皮凉鞋
2 .全空式皮凉鞋:帮面由各种条带或缝合或捆扎或任意组合在一起,前、
中、后分别露脚趾、腰窝、后跟的凉鞋款式,就是全空式皮凉鞋。
全空式皮凉鞋按照绊带的位置,可分为前绊带式、后绊带式和前后绊带式三种结构。前绊带式皮凉鞋前后帮条带各自独立,绊带绕过脚背,见图 2-35 , a ;后绊带式皮凉鞋绊带绕过脚后跟,前后帮条带多连接在一起,见图 2-35 , b ;前后绊带式皮凉鞋是为了保证凉鞋穿着舒适合脚,不掉
跟,同时设计有前绊带和后绊带,因为这种凉鞋所具有的优点,使其适应
面广泛,见图 2-35 , c 。
a ——全空前绊带皮凉鞋
b ——全空后绊带皮凉鞋 c ——全空前后绊带皮凉鞋
图 2-35 全空式皮凉鞋
3 .前后满中空式皮凉鞋:前帮跖跗部位以前和后帮踵心部位以后为满帮
结构,前有内包头,后有主跟,中间腰窝部位为镂空结构。
这种皮凉鞋的特点是:前头和后跟形状稳定,中帮腰窝部位符合凉鞋卫生
性能需要,适应面广泛。
男式前后满中空式皮凉鞋以丁带结构为主,见图 2-36 , a 。女式皮凉鞋则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前后帮断开,后帮常有前绊带的结构,见图 2-36 , b ;另一种是外形与浅口式相似,在腰窝部位开出大的窗孔,增加凉爽性
能的结构,见图 2-36 , c 。
a ——男老三条式皮凉鞋
b ——女前后帮断开式结构 c ——女前后帮整体式结构
图 2-36 前后满中空式皮凉鞋
4 .前后空中满式皮凉鞋:前后两端分别露脚趾和后跟,中帮为满帮结构。
以女式皮凉鞋为主。
从外形看,有两种基本款式,一种是中帮长度较大,脚背大部分被覆盖的结构,为了便于成鞋跟脚,常设计有后绊带,见图 2-37 , a 。另一种是将浅口式皮鞋的前头和后跟部位镂空,用后绊带保证穿着舒适不掉跟的结
构,见图 2-37 , b 。
a ——中帮长度较大的结构 b ——浅口型前后空中满式结构
图 2-37 女前后空中满式皮凉鞋
5 .前满后空式皮凉鞋:是指前帮和中帮为满帮结构,后跟部位为镂空结
构的凉鞋款式。以女式皮凉鞋为主。
通常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前帮长度较长,脚背大部分被覆盖,并有后绊带的款式,常设计为坡跟跟型,见图 2-38 , a 。另一种是将浅口式皮鞋后跟部位镂空,改用后绊带的款式,以中高跟为主,见图 2-38 , b 。
a ——前帮长度较长的结构 b ——浅口型前满后空式结构
图 2-38 女前满后空式皮凉鞋
6 .前空后满式皮凉鞋:是指前帮甚至中帮为镂空结构,由各种条带组合而成,后帮为满帮结构的款式。这种皮凉鞋比较少见,以女式为主。
通常由女浅口式或舌式演变而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浅口式或舌式皮鞋前头部位直接镂空,见图 2-39 , a 。另一种是将前头和中帮部位均镂
空,改用条带组合,见图 2-39 , b 。
a ——前头直接镂空的结构 b ——前头和中帮镂空改用条带组合的结构
图 2-39 女前空后满式皮凉鞋
三 高腰皮鞋帮样结构
高腰皮鞋是指后帮高度达到脚腕附近的皮鞋,一般有单、棉之分。命名原则与普通低腰皮鞋完全相同,只是需要加上“高腰”两字以示区别。
高腰皮鞋按照款式结构不同可分为前开口式、旁开口式和中开缝式三大类。
1 .前开口高腰皮鞋:基本结构与低腰皮鞋类似,只是鞋帮高度变高了,其口门形式、位置与低腰皮鞋一样,位于前帮部位,从前面开口,所以称
为前开口式。
其款式以外耳式和舌式为主,通常有高腰外耳式,见图 2-40 , a ;高腰
耳扣式,见图 2-40 , b ;高腰整体舌式,见图 2-40 , c ;高腰横条
舌式,见图 2-40 , d 等几种类型。
a ——高腰外耳式 b ——高腰耳扣式
c ——高腰整体舌式 d ——高腰横条舌式
图 2-40 前开口高腰皮鞋
2 .旁开口高腰皮鞋:口门位置与低腰皮鞋不同,不是在前面,而是位于腰筒侧下方靠近底边沿附近,在前帮中缝线上没有开口,口门轮廓线在侧
面,开口位于腰筒轮廓线上,所以称为旁开口高腰皮鞋。
旁开口高腰皮鞋款式变化丰富,以口门处开闭的不同方式可分为,高腰大橡筋式、高腰绊带式、高腰拉链式、高腰旁扣式和高腰系带式等五种。
( 1 )高腰大橡筋式:口门部位以橡筋布实现开闭功能,通常橡筋布较大,
故称大橡筋式。
其款式内外踝可对称,也可不对称。橡筋布可明装,见图 2-41 , a ;也
可暗装,见图 2-41 , b 。
a ——明装大橡筋式 b ——暗装大橡筋式
图 2-41 高腰大橡筋式皮鞋
( 2 )高腰绊带式:口门部位通过绊带结构实现开闭变化,也有利于成鞋
跟脚,内外踝多为对称结构。
根据绊带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前绊带,见图 2-42 , a ;后绊带,见图 2-42 , b ;前后绊带,见图 2-42 , c ;共三种类型。通常后绊带固定在前帮上,前绊带固定在后帮上,前后绊带则是绊带绕过筒口一圈。
a ——前绊带结构
b ——后绊带结构 c ——前后绊带结构
图 2-42 高腰绊带式皮鞋
( 3 )高腰拉链式:是高腰皮鞋常见的一种款式,口门部位用拉链实现开闭功能的变化。其特点是封口严实,强度大。往往只在内踝安装拉链,外
踝仅有断帮线而无拉链。见图 2-43 。
a ——男高腰拉链式皮鞋 b ——女高腰拉链式皮鞋
图 2-43 高腰拉链式皮鞋
( 4 )高腰旁扣式:是指在腰筒的侧面以相互掩压来实现开闭功能的款式,多用按扣来封口。为了封口牢固,也可以由拉链式演变而来,即在按扣下面安装有拉链,这时按扣的实际作用既是封口装置,又具有掩盖拉链、美
化外观的作用。
高腰旁扣式为了体现扣绊的装饰作用,通常将口门设计在外踝,而在内踝
设计断帮线,见图 2-44 。
a ——男高腰旁扣式 b ——女高腰旁扣式
图 2-44 高腰旁扣式皮鞋
( 5 )高腰系带式:在侧面开口,外形结构与内耳式相似,凿鞋眼,以鞋
带封口,鞋耳下面设计有鞋舌,或采用其它方式,如橡筋布等。
为了突出侧面系带结构,通常将口门设计在外踝,而内踝设计有断帮线或
设计为整帮结构,见图 2-45 。
a ——高腰系带式(加橡筋结构) b ——高腰系带式(加鞋舌结构)
图 2-45 高腰系带式皮鞋
3 .中开缝高腰皮鞋:与低腰前开口式结构相似,鞋帮从前往后为整帮结构,外观素雅,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人穿着。根据口门位置不同,可分为
以下三类:
①鞋帮内外踝为整帮部件,口门位置在前帮中缝线部位,以鞋带或拉链封
口,见图 2-46 , a ;
②口门位置在跗腰边沿点附近,与旁开口高腰皮鞋相似,前帮正中破缝,通常采用反缝工艺将内外踝连接,并加垫衬布补强缝线强度,见图 2-46 ,
b ;
③鞋帮内外踝为整块部件,口门位置设计在后帮中缝线处,以鞋带或拉链
封口,此时,实际是后开缝结构,见图 2-46 , c ;
a ——整帮前开口结构
b ——中开缝旁开口结构 c ——后开缝系带结构
图 2-46 中开缝高腰皮鞋
四 皮靴帮样结构
广义来讲,后帮腰筒高度超过脚腕高度以上的,都可称为靴子,若靴筒高度在腿肚高度以下时,称为矮腰靴。而严格说来,凡靴筒高度超过腿肚高度以上的才能称之为靴子,此时将靴筒高度在腿肚高度附近的称为半筒靴;
在膝下高度附近的称为高筒靴,也叫马靴。
除了按照靴筒高度分类外,还可以按照靴子的季节分为单、棉两种;按照
靴子的基本结构分为拉链靴、耳式靴、舌式靴等,见图 2-47 。
a ——矮腰拉链女皮靴 b ——耳式半筒男皮靴
c ——矮腰舌式女皮靴 d ——高筒女皮靴
图 2-47 各式皮靴
收藏 分享
0 支持
• 反对
•
如果新鲜感退去,你是否依然充满激情?
请支持论坛发展的朋友,每天上论坛点击一下论坛旁边广告一到
两次。
【历史】Sneakers! 中国鞋类设计师联盟 (感谢您的爱、支持与
信任!) 网站大事记
http://www.sneakers.com.cn/viewthread.php?tid=406 从这里开始...(STAR HERE)
看帖回帖是一种美德!举手之劳,给发帖人予精神上的鼓励!
沙发
admin发表于 2007-7-15 04:28 | 只看该作
者
第二节 鞋楦各种点的标定
设计总监
UID
1 帖子 2525 注册时间 2007-7-14
一 标划“三点一线”
楦体上的“三点”是指楦底前端点J1、楦底后端点
A1、统口后端点A0。一般用手卡法结合目测法来标
划,也可用划盘针来标划。
所谓“三点一线”,就是楦底前端点、后端点和统口中心点(或统口后点),这三个点同处于一个平面时,
连成一条平面封闭曲线的过程。
1.标定楦底前、后端点
(1)左手握楦法 (2)右手握笔法
(3)要求:鞋楦前尖与指尖对齐,两手卡住鞋楦之后,让右手无名指和左手食指的指尖,连同楦底前端边棱同时接触工作台(桌子)边棱,保证两个手指悬
空的长度相等。 (4)手卡鞋楦前端中点 (5)手卡鞋楦后端中点
2.标定鞋楦的统口中点
统口中点包括统口后端中点A0,简称统口后点;统口中心点Kx,简称统口心点;统口前端中点K0,简
称统口前点。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定。 (1)手卡法标定统口前后端中点
(2)标定统口中心点 3.用划盘针标划“三点一线” 4.手工分段标划“三点一线”
(1)左手握笔法 (2)右手握笔法 (3)划楦面曲线
目测法:划楦面曲线,此时需要在楦面上,先找出统口前端点K0和背中线J1K0的中点P0,做为辅助点使用。然后,借助于布带尺连接J1、P0、K0三点,得到楦面背中线;连接K0、A0两点,得到楦面统口
线;连接A0、A1两点,得到楦面后弧线。
(4)划楦底轴线
目测法:划楦面轴线,此时需要借助于布带尺,连接
J1、A1两点,即可得到楦底轴线。
不论采用哪一种方法确定的“三点一线”都必须进
行检查,保证其准确无误。 二 标定鞋楦各部位点
楦体由楦面、楦底、统口三部分曲面组成,楦面与楦底的相交线叫做底边沿线;楦面与统口的相交线叫做统口线,这些都是楦体本身自然存在的曲面和曲线。 通过前面三点一线的标划,在鞋楦上分别得到了背中线J1K0、楦底轴线J1A1、后弧线A0A1、统口线K0A0四条曲线,由这四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鞋楦的纵剖图。将它所在的平面叫做纵剖面,这个纵剖面将鞋楦分成了内、外两部分,分别叫做内踝和外踝。 将人脚各特征部位和关节点,在楦底轴线上的对应位置叫做部位点,包括后弧线上的后身凸度点(也叫后弧凸点),用字母A3表示;在楦面背中线和统口边沿线上与各部位点相对应的点叫做标志点,用角码0以示区别;在楦底边沿线上与各部位点相对应的点叫做边沿点,位于外踝边沿线的用角码1区别,位于内
踝边沿线的用角码2区别。
1.计算各部位长度
某部位长度=脚长×该部位脚型规律-后容差 公式中,脚长指中等脚长,即男子25#,脚长250㎜;女子23#,脚长230㎜;儿童18#,脚长180㎜。后容差的数据是:男子25#,后容差5㎜;女子23#,
后容差4.5㎜;儿童18#,后容差3.5㎜。 表2-1 全国成年男、女及儿童脚型
规律 部位名称 脚趾端点部位(脚长) 拇趾外突点部位 小趾端点部位 前掌凸度部位 第五跖趾部位 跗骨部位 腰窝部位 外踝骨中心部位 踵心部位 外踝骨高度 后跟骨上端点高度 脚腕高度 成年男、女 大、中、小童 100%脚长 90%脚长 82.5%脚长 68.8%脚长 63.5%脚长 55.3%脚长 41%脚长 22.5%脚长 18%脚长 20.14%脚长 21.66%脚长 52.19%脚长 121.88%脚长 154.02%脚长 100%脚长 90%脚长 82.5%脚长 68.8%脚长 63.5%脚长 55.3%脚长 41%脚长 22.5%脚长 18%脚长 20.14%脚长 21.66%脚长 49.41%脚长 110.17%脚长 140.34%脚长 腿肚高度 0.7脚长+常数* 0.9脚长+常数* 膝下高度 跖趾围长 跗骨围长 兜跟围长 脚腕围长 腿肚围长 膝下围长 100%跖围 131%跖围 86.23%跖围 135.55%跖围 125.95%跖围 101%跖围 130.31%跖围 90.25%跖围 125.96%跖围 120.65%跖围 注 成年男、女一型时,常数取57.5㎜;儿童一型时,常数取11.5㎜,每增加一型,常数增加7㎜。 表2-2 中号、中型素头皮鞋楦底各部位
数据单位:㎜ 中人 小童 25# 23# 大童 部位211418# 全空全空名称 一般 一般 # # 凉鞋 凉鞋 后容差 外踝骨中A心B 部A位C A腰D 窝A部E 位A F 跗A骨G 突A点H 部A位I 第五51.3 52.3 97.5 98.5 133.134.3 8 47.3 48.3 89.8 90.8 122.123.7 7 44.4 84.2 114.9 132.5 143.9 173.4 189.5 221 5 4 4.5 3.5 4 3.5 3 成年男子成年女子37 70.3 29.6 96 56.5 110.77.2 8 89.1 141.142.6 6 153.154.8 8 153.154.7 7 120.96.8 3 145 116.6 167 168 201.202.3 3 185.186.5 5 158.127.5 176.5 5 142 220 221 245 246 202.203.5 5 225.226.3 3 跖趾部位 前掌凸度部位 小趾端点部位 拇趾突点部位 脚趾端点部位 底A样J 265 253 242 237 227 192 157 长 2.标定楦底轴线上各部位点
用布带尺自楦底后端点A1起顺楦底轴线J1A1向前测量,并一次性地标定出踵心部位点Z、外踝骨中心部位点B、腰窝部位点C、跗骨凸点部位点D、第五跖趾部位点E、前掌凸度部位点F、小趾端点部位点G、
拇趾凸点部位点H、脚趾端点部位点I。
3.在后弧线上标定后身凸度点
(1)计算楦体后身凸度点(也称后弧凸点)曲线高
度A1A3 后身凸度点曲线高度
=
(2)用布带尺自楦体后端点A1起,顺后弧线向上测
量,标划出后弧凸度点A3。
表2-3 后跟骨突点高度脚型规律及楦体后身
凸度点曲线高度 后跟骨突点高度脚型规8.74% 8.62% 8.88% 9.27% 9.64% 律(%脚长) 楦体后身凸度点曲线高度A1A3(㎜) 22.4 20.3 19.5 17 14.3 男子 女子 大童 中童 小童 三 标定鞋楦各边沿点和标志点 (一)标定坐标的确定 1.确定鞋楦踵心垫高数
使楦底的前掌凸度部位点F位于接触面的正中间,然后用直尺顶端顶住踵心部位点Z,尺边垂直于工作台边缘,视线垂直于工作台面读出的数据,就是该鞋楦的踵心垫高数据。 2.标定坐标的确定
基础坐标:楦底前掌凸度部位点F着地,后跟垫上踵
心垫高时楦体所处的状态。
后跷坐标:楦体前掌凸度部位点F与楦体后端点A1之间的连线。
平均坐标:基础坐标与后跷坐标的平分线位置。 (1)标划楦体前部各点应选基础坐标
楦体前部包括脚趾端点、拇趾外突点、小趾端点三个部位。采用基础坐标即在鞋楦的踵心部位垫上踵心垫高之后,标定的边沿点和标志点,正好是运动中的最前位置。
(2)标划楦体后部各点应选后跷坐标
楦体后部包括外踝骨中心部位、腰窝部位、跗骨凸点部位、第五跖趾部位四个部位。其中第五跖趾部位是一个活动关节,其余都是固定关节。因此这些部位的边沿点和标志点的标定位置,不受鞋楦跷度的影响。按照标定原理,都应该在垂直与后跷线的状态下标划。
(3)鞋楦后跷对前掌凸度标志点位置的影响 一般平跟皮鞋的后跷角度都在10°以内,所以前掌着地点基本上在前掌凸度部位点F处,这时不论是标划标志点还是边沿点都不会有什么影响。所以,对于前掌凸度标志点的准确位置影响也不大,一般采用基础坐标来标定即可。
当后跷角度增大到15°~20°为中、高跟时,脚的后跟抬高的幅度就会大得多,这时人体重心必然前移,使前掌凸度标志点的位置随之前移。另一方面,脚上的肌肉和韧带需要通过收缩和牵引来维持人体平衡,这又会使前掌凸度标志点的位置向前移动。而这种前移运动,会使人脚的前掌和地面(即鞋内底)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阻力。所以,这种移动并不是正交性的,而是跷度的抬高幅度大于前掌凸度标志点的前移幅度。
可见,确定中跟和高跟皮鞋楦前掌凸度标志点的位置,必须采用平均坐标作为标定的轴线。具体方法见图2-9。需要说明的是,图2-9中表示的踵心垫高,是该鞋楦的全部踵心垫高,但这里只要求垫上踵心垫高的
,保持平均坐标的状态来标划。
表2-4 鞋楦跷度的划分单位:㎜
鞋楦标准后跷 鞋楦踵心垫高 高跟 分类 男式 女式 平跟 中跟 高跟 平跟 中跟 25~35 40~60 40~50 14~28 18~39 ≤20 ≤13 35~45 ≥40~63 ≤30 ≥70 ≤17 (二)标定各边沿点 1.竖位标定法
(1)用划盘针标划楦面前部各边沿点的操作方法。 (2)用划盘针标划楦面后部各边沿点的操作方法。
2.横位标定法
所谓横位标定法,就是用三角板等简易工具来标划楦底各边沿点的方法。其操作要领有以下几点。
(1)左手握楦法 (2)用三角板确定基础坐标 (3)划鞋楦前部一侧的边沿点 (4)标划鞋楦另一侧的边沿点 (5)用三角板确定后跷坐标 (6)标划鞋楦后部各边沿点
(7)将楦底上的边沿点分别转移到楦面的边沿上,
逐个标划到楦面上即可。 (三)标定各标志点 1.竖位标定法
(1)用划盘针标划楦面前部各标志点的操作方法。 (2)用划盘针标划楦面后部各标志点的操作方法。
2.横位标定法
楦面各标志点分别在背中线J1K0、统口线K0A0、后弧线A0A1上标定。采用这种方法,同样必须确定前、后的各种坐标,在这些坐标的基础上标划才能符合标
划原理。
(1)画平行线:在工作台上平铺一张纸,在上面画
一组相互平行的直线,其间的距离随意。 (2)确定横位坐标:按各点的标划原理,处理鞋楦的踵心垫高的有或无以及多少的问题。将鞋楦按坐标种类安放在楦面上,让背中线、统口线和后弧线,在垂直与纸面的视线下与纸面上平行线中的任意一条
直线重合。
(3)用三角板描划各部位标志点:用三角板的短直角边线,分别瞄准楦面上的各部位边沿点,长直角边与纸面上平行线中一条重合或者平行,尺面略倒向楦体;右手拿笔靠在三角板的短直角边上,并于尺面垂直,移动铅笔,在鞋楦的背中心上标划出与边沿点对
应的标志点。
(4)检查各标志点的准确性:将三角板的直角边竖起来,分别瞄准各边沿点和标志点进行调正。
如果新鲜感退去,你是否依然充满激情? 请支持论坛发展的朋友,每天上论坛点击一下
论坛旁边广告一到两次。
【历史】Sneakers! 中国鞋类设计师联盟 (感
谢您的爱、支持与信任!) 网站大事记 http://www.sneakers.com.cn/viewthread.p
hp?tid=406
从这里开始...(STAR HERE)
看帖回帖是一种美德!举手之劳,给发帖人予
精神上的鼓励!
TOP
藤椅
admin发表于 2007-7-15 04:29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皮鞋基本控制线及其作用
无论立体设计在鞋楦的楦体上,还是平面设计在鞋楦的展平面
设计总监
上,都必须以脚型规律为基础,根据皮鞋帮样设计的通用性,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标志点和边沿点,将其以直线连接,构成皮鞋帮样的基本框架,就是皮鞋帮样设计的基本控制线。其主要作用是作为帮样设计时的一种标尺,控制鞋帮式样的基本轮廓,从而
获得良好的直观效果。
UID
1 帖子 2525 注册时间
2007-7-14
一 低腰皮鞋基本控制线
(一)前帮控制线F0E1
前帮控制线F0E1在鞋楦展平面上的位置,见图2-49。其上端点
位于前掌凸度标志点F0处,下端点位于第五跖趾外边沿点E1处。
前帮控制线F0E1的作用是:
(1)前帮控制线F0E1将鞋楦的楦体和鞋楦的展平面,以及皮鞋的鞋帮分成前、后两个部分,所以前帮控制线F0E1是楦体、展
平面和鞋帮的前、后分界线。
(2)前帮控制线F0E1的
处,是曲跷处理的中心位置Q点,称为曲跷中心。在平面设计方法中,由此得出了展平面还原的基本规律和曲跷的处理方法。
(3)前帮控制线F0E1的中点Q点,是口门位置Qy的控制原点。通常低腰皮鞋鞋帮式样的口门位置Qy点都在Q点附近变化,即口门位置Qy点在以Q点为圆心,半径为6㎜的圆周内变化。
(4)前帮控制线F0E1上的F0点,是口门长度Fx的变化原点。通常低腰皮鞋口门长度点Fx的位置,在F0点以前12~15㎜至
F0点以后12~15㎜的范围内。
(5)前帮控制线F0E1的中点Q点,是口门宽度Qy的变化原点。通常低腰皮鞋口门宽度点Qy的位置,在Q点以上2~4㎜至Q点
以下4~6㎜的范围内。
(二)腰帮控制线CxC1
腰帮控制线CxC1在鞋楦展平面上的位置,见图2-49。它的上端点Cx位于跗骨标志点D0和腰窝标志点C0之间,从跗骨标志点
D0向后D0C0的
处,下端点位于腰窝外边沿点C1处。
腰帮控制线CxC1的作用是:
(1)腰帮控制线CxC1的位置,恰好处在低腰皮鞋的鞋耳、鞋舌、鞋绊带等腰帮部件所在的位置。所以其主要作用是确保鞋帮设计的穿用效果,使人体在下蹲时不至于卡脚弯和脚颈,因为Cx点是低腰皮鞋鞋脸长度(也称前帮长度)的控制原点。一般情况下,低腰皮鞋鞋脸长度J1Cx或在Cx点以前,或在Cx点上,而不会
超过Cx点,否则成鞋穿着时会有卡脚弯的感觉。
常见低腰皮鞋鞋脸长度J1Cx的设计规律是:男三节头内耳式皮鞋,其鞋脸长度J1Cx在Cx点上;男外耳式皮鞋,其鞋脸长度J1Cx在Cx点至Cx以前5㎜的范围内;男横条舌式和男整体舌式皮鞋,其鞋脸长度J1Cx在Cx点以前5㎜至10㎜的范围内。女内耳式皮鞋,其鞋脸长度J1Cx在Cx点至Cx以前5㎜的范围内;女外耳式皮鞋,其鞋脸长度J1Cx在Cx点以前5㎜至10㎜的范围内;女舌式皮鞋,其鞋脸长度J1Cx在Cx点以前10㎜至
15㎜的范围内。
需要注意的是女浅口式皮鞋,因为没有中帮部件(鞋耳、鞋舌等),
所以它的鞋脸长度J1Cx就是其口门长度J1Fx。
(2)控制腰帮两翼的高度Cn点的位置。一般情况下,Cn点的
位置在C1的上面,约占C1Cx的
。
常见低腰皮鞋两翼的高度有以下几类:内耳式和外耳式皮鞋鞋耳下面两翼部位的高度(或鞋耳的宽度);横条舌式、整体舌式、女浅口式皮鞋中帮部位的高度;橡筋式皮鞋橡筋布的位置(或鞋舌的宽度)等。就是说以上这些皮鞋款式,其两翼高度的设计都是以Cn点为标准的。一般情况下,常见低腰皮鞋的两翼高度都
应该在Cn点或Cn点以上的位置。
(三)外踝帮高控制线B0B1
外踝帮高控制线B0B1在鞋楦展平面上的位置,见图2-49。其上端点位于外踝骨标志点B0处,下端点位于外踝骨边沿点B1处。
外踝帮高控制线B0B1的主要作用,是控制低腰皮鞋在外踝骨部位的鞋帮高度B1Bx。尤其是装有硬主跟的低腰皮鞋,其控制规律必须严格按照外踝骨高度的脚型规律来进行设计,否则将会影响成鞋的穿用效果。另外在皮鞋的质量检验中,外踝帮高B1Bx
也是重要的考核标准之一。
通常低腰皮鞋外踝帮高B1Bx的设计规律是:外踝帮高B1Bx不得
超过脚型规律中外踝骨下边沿点的高度。
即:B1Bx=脚长×20.14%+n
式中,20.14%是外踝骨下边沿点高度的脚型规律。需要注意的是,随着鞋帮式样的变化,其外踝帮高B1Bx需要常数n的调整,一
般情况下,常数n取±3㎜。
从数据来看,男25#皮鞋外踝帮高B1Bx为:
250×20.14%±3=50±3=47~53㎜;女23#皮鞋外踝帮高B1Bx为:230×20.14%±3=46±3=43~49㎜。这些设计规律及其数据无论
是立体设计还是平面设计都是适用的。
(四)后帮中缝高控制线A0A1
后帮中缝高控制线A0A1在鞋楦展平面上的位置,见图2-49。其
上端点位于统口后端标志点A0处,下端点位于楦底后端点A1处。
后帮中缝高控制线A0A1的主要作用,是控制低腰皮鞋后帮中缝高度A1Ax。根据脚型规律,后跟骨上端点高度约为脚长的21.66%,若以男25#低腰皮鞋为例,则后跟骨上端点高度为:250×21.66%=54.15㎜。根据实际穿用的感觉极限试验发现,低腰皮鞋后帮中缝高度A1Ax应该比后跟骨上端点高度高10㎜以上,才能保证成鞋在穿用过程中达到起步轻快而跟脚的目的。
所以,低腰皮鞋后帮中缝高度A1Ax应该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即:A1Ax=脚长×21.66%+n
式中,21.66%是后跟骨上端点高度的脚型规律。常数n一般可在
10~12㎜的范围内任意取值。
从数据来看,男25#低腰皮鞋后帮中缝高度A1Ax为:250×21.66%+(10~12)=54.15+(10~12)=64~66㎜;女23#低腰皮鞋后帮中缝高度A1Ax为:230×21.66%+(10~12)=49.818+(10~12)=59~61㎜。这些设计规律及其数据无论是
立体设计还是平面设计都是适用的。
图2-49 展平面基本控制线
(五)腰踝控制线CxB1
腰踝控制线CxB1在鞋楦展平面上的位置,见图2-49。它的上端点Cx位于跗骨标志点D0和腰窝标志点C0之间,从跗骨标志点
D0向后
的地方,下端点位于外踝骨边沿点B1处。
腰踝控制线CxB1的作用是:
(1)控制较深鞋帮的后帮上口线。如内耳式、外耳式、橡筋式、
丁带式等款式的上口线形状,在Cx点和Bx点之间是半径约40~
45㎜的圆弧。
(2)控制腰帮部件鞋耳、鞋舌等的轮廓形状。如内耳式、外耳
式、橡筋式等款式的鞋耳、鞋舌部件。
(3)控制低腰皮鞋的绊带位置和方向。一般情况下,绊带的位置可在D0点和Cx点之间的
处至Cx点以前的范围内,而绊
带的方向必须顺CxB1的方向。如常见的丁带式皮鞋或凉鞋、一字型带式皮鞋以及有前绊带的凉鞋等款式,其绊带的位置和方向
应该遵循这些规律进行设计。
(六)后帮上口控制线AxBx
后帮上口控制线AxBx在鞋楦展平面上的位置,见图2-49。它的前端点位于外踝帮高高度点Bx处,后端点位于后帮中缝高度点
Ax处。
后帮上口控制线AxBx的作用是:
(1)控制鞋帮的总长度。鞋帮的总长度通常用J1Ay表示,是指J1Ay在J1Ax线上截取的长度。而J1Ay的控制规律则与鞋帮的款式变化有关,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是口门和鞋脸的长度。
一般情况下,低腰皮鞋按照口门的长度可以分为浅型口门、较深型明口门、深型暗口门三种形式,其鞋帮总长度J1Ay的控制规
律分别是:
浅型口门: 口门位置点Fx∝[-15,-5](口门位置点Fx以F0点为原点的区间,以下同)时,鞋帮总长度J1Ay=J1Ax-4,适用于女浅口式皮鞋,因为这种款式的皮鞋其鞋脸长度最短,所以后
帮中缝上端点Ax要收的最多。
较深型明口门:口门位置点Fx∝[-5,5]时,鞋帮总长度J1Ay= J1Ax-2,适用于男、女内耳式和横条舌式皮鞋,因为这些款式的
皮鞋其鞋脸长度最长,所以后帮中缝上端点Ax收的最少。
深型暗口门:口门位置点Fx∝[5,15]时,鞋帮总长度J1Ay= J1Ax-3,适用于男、女外耳式和整体舌式皮鞋,因为这些款式的皮鞋其鞋脸长度较长,所以后帮中缝上端点Ax收的较多一些。
(2)控制后帮上口轮廓线的形状,根据不同款式的需要可以向前延长至Cn点。一般情况下,对于鞋脸较长的皮鞋(内耳式、外耳式、橡筋式、丁带式等),其后帮上口轮廓线的形状在Ax和Bx之间是弦高约3㎜的弧线。而对于鞋脸较短的皮鞋(横条舌式、整体舌式、浅口式等),其后帮上口轮廓线的形状在Ax
和Bx之间是一条直线。
二 高腰皮鞋基本控制线
在高腰皮鞋的展平面中,它的基本控制线也有六条,其中有四条
与低腰皮鞋基本控制线相同。
1.前帮控制线F0E1(与低腰皮鞋相同)
2.腰帮控制线CxC1
由于高腰皮鞋,统口必须向前加长的原故,腰窝标志点C0在展平面中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位于统口前端标志点K0后面。腰踝控制点Cx仍然是取D0和C0两点之间直线的
处,然后
与C1点直线连接交弯折线于Cx点。其作用与低腰皮鞋基本相同。
3.外踝帮高控制线B0B1
这条控制线的起止点与低腰皮鞋相同。它的作用除控制踝骨部位的外包跟高度B1Bx'外,主要用来控制腰筒的高度B1Bx。一般
取75%~80%的脚腕高度。
B1Bx=(52.19%×脚长)×(75~80)%
式中,52.19%×脚长——脚腕高度的脚型规律
4.后帮中缝高控制线A0A1
这条控制线的起止点与低腰皮鞋相同。由于高腰皮鞋后帮中缝高度,是由后帮腰筒高度确定的,所以不作硬性规定。以踝骨标志点B0处的夹角A0B0B1成76°~79°为控制标准,使成鞋后帮上口呈水平形状。另外还可控制外包跟后端的高度A1Ax'。
5.外包跟控制线Ax'Bx'
与低腰皮鞋后帮上口控制线的方位和作用基本相同。不同之处
是,它必须比低腰皮鞋后帮上口控制线低3~4㎜。
6.后帮筒宽控制线A0K0
高腰皮鞋展平面的统口边沿线,就是后帮统口宽控制线。一般取58%~62%的脚腕围长。但要注意,如果腰筒高,取值可小一些;
如果腰筒低,取值可大一些。
A0K0=(86.23%×跖围)×(58~62)%
式中,86.23%×跖围——脚腕围长的脚型规律
三 靴鞋基本控制线
靴鞋展平面的基本控制线,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就是高腰皮鞋的展平面,但基本控制线只有五条,并略有区别;上部为靴筒,
基本控制线有四条。
1.前帮控制线F0E1(与低腰皮鞋相同)
2.跗腰控制线D0C1
这条控制线的上端位于跗骨标志点D0处,特殊情况下,可位于
跗骨标志点D0和腰窝标志点C0之间所连直线的处的Dx点
上;下端仍然在腰窝外边沿点C1处。它的作用与低腰皮鞋相同,另外,还控制鞋帮口门、靴筒以及前后帮接缝的位置等。
3.筒高控制线B1T3
这条控制线的起止点与低腰皮鞋和高腰皮鞋都不同。它是过踝骨外边沿点B1作基础坐标的垂线,因此不通过B0点。它的作用除控制踝骨部位的外包跟高度B1Bx′外,主要是按照脚腕、腿肚
和膝下高度,控制它的靴筒高度,它们分别是:
脚腕高度B1T1=52.19%×脚长
腿肚高度B1T2=121.88%×脚长
膝下高度B1T3=154.02%×脚长
4.后帮中缝高控制线A0A1
与低腰皮鞋相同,主要用来控制外包跟后端高度A1Ax′。
5.外包跟控制线Ax′Bx′
与低腰皮鞋相同,但比低腰皮鞋的后帮上口控制线低3~4㎜。
6.筒前控制线D0T3′
这条控制线必须垂直于基础坐标线,主要用来控制靴筒前端位置。通常这条控制线最前不得超过跗骨标志点D0,应位于跗骨标志点D0和腰窝标志点C0两点之间所连直线的处。最后端的位置不得超过
处的Dx点
D0C0处,具体应根据靴筒的基
本结构来确定。
7.脚腕筒宽控制线T1′T1″
它位于脚腕高度线上,采用脚兜跟围长的一半控制该部位筒宽,以确保穿脱方便和跟脚为标准。通常应比半个兜跟围长稍大一
点,因为靴筒衬里占据一定的空间。
T1′T1″=
(129.31%×跖围)+r1
式中,129.31%×跖围——兜跟围长的脚型规律;r1——常数,
一般在5~20㎜的范围内取值。
8.腿肚筒宽控制线T2′T2″
它位于腿肚高度线上,采用腿肚围长的一半控制该部位筒宽,考虑到靴筒衬里的容量,所以腿肚筒宽比腿肚围长的一半大得多。
T2′T2″=
(135.55%×跖围)+r2
式中,135.55%×跖围——腿肚围长的脚型规律;r2——常数,
一般在15~32㎜的范围内取值。
9.膝下筒宽控制线T3′T3″
它位于膝下高度线上,采用膝下围长的一半控制该部位筒宽,通
常膝下筒宽比腿肚筒宽要窄4㎜左右。
T3′T3″=
(125.95%×跖围)+r3式中,125.95%×跖围——
膝下围长的脚型规律;r3——常数,一般在20~40㎜的范围内
取值。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如果新鲜感退去,你是否依然充满激情? 请支持论坛发展的朋友,每天上论坛点击一下论坛旁边
广告一到两次。
【历史】Sneakers! 中国鞋类设计师联盟 (感谢您的爱、
支持与信任!) 网站大事记
设计总监
UID
1 帖子 2525 注册时间 2007-7-14
http://www.sneakers.com.cn/viewthread.php?tid=40
6
从这里开始...(STAR HERE)
没有阅读权限?发些资料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你的权
限会越来越高哦!
TOP
板凳
admin发表于 2007-7-15 04:34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 鞋帮部件线条设计及比例安排
一 鞋帮口门类型及位置设计
口门是指鞋帮式样中,穿、脱鞋时打开、关闭的部位。口门位置
Qy是指鞋帮式样中具有开、闭变化功能的支点,用长度J1Fx和
宽度FxQy两个数据来表示。
(一)鞋帮口门类型 1.鞋帮式样口门种类
(1)明口门:有明显的口门轮廓线,口门轮廓线与楦面背中线直接相交,其交点位于口门宽度垂线的前面。口门轮廓线与背中
线的交点就是口门位置长度点Fx。
属于明口门的鞋帮式样有浅口式、素头内耳式、三节头内耳式、
横条舌式等。
(2)暗口门:口门轮廓线不明显或不完整,只是一个点或者一部分,与楦面背中线没有直接的交点,而是通过鞋舌的形式在口门位置宽度垂线垂足后面与背中线相交。它的口门长度点Fx就
是过口门位置点向背中线所作垂线的垂足。
属于暗口门的鞋帮式样有低腰皮鞋中的外耳式、整体舌式等。还有高腰皮鞋中的前开口式,如高腰外耳式和高腰整体舌式等。 (3)特殊口门:口门位置在楦面跗腰边沿点附近,口门宽度方向与基础坐标方向基本相同,这类口门与楦面背中线根本就不相交,所以称为“特殊口门”。它的口门长度点Fx就是过口门位
置点向背中线所作垂线的垂足。
属于特殊口门的鞋帮式样,通常是指高腰皮鞋或靴鞋中的旁开口
式,如高腰橡筋式、绊带式、拉链式、旁扣式等。
2.鞋帮式样口门型式
(1)开放式:鞋帮式样覆盖脚背的面积较少,脚跗面暴露在外,或者,虽然脚背上的鞋帮覆盖面积较多,但是其口门的开、闭变化程度较大。腰帮部件只连接前帮不连接后帮,或者只连接后帮
不连接前帮。
属于开放式口门的鞋帮式样有低腰皮鞋中的浅口式、外耳式、整体舌式及其高腰皮鞋中的前开口式(以高腰外耳式为代表)。 (2)封闭式:鞋帮式样口门的开、闭功能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和阻碍,开、闭变化程度较小,甚至根本没有开、闭的功能。其
腰帮部件既与前帮连接,又与后帮连接在一起。 属于封闭式口门的鞋帮式样有内耳式、横条舌式等。
(二)鞋帮口门轮廓线设计
1.圆口门:有圆和椭圆两种,适用于女式浅口皮鞋,其鞋楦头
式以小圆头为主,楦型较瘦。
口门长度J1Fx较短,口门轮廓线前端在楦面前掌凸度标志点F0之前与背中线相交,交点的切线与背中线垂直。口门宽度FxQy等于或小于前帮控制线F0E1的
。
2.方口门:分为男、女两种类型,分别适用于男内耳式和女浅
口式皮鞋,鞋楦头式以圆头、方头为主。
男式皮鞋口门长度J1Fx适中,口门轮廓线前端与背中线相交,交点大多与楦面前掌凸度标志点F0重合。口门宽度FxQy约等于
前帮控制线F0E1的
。
女式皮鞋口门长度J1Fx与圆口式基本相同,口门宽度FxQy则稍
大于圆口式皮鞋。
3.尖口门:是指两条反向曲线或直线在口门位置点处相交成尖形。尖口门较多,包括外耳式、整体舌式、高腰前开口式、高腰
旁开口式等。
低腰皮鞋口门长度J1Fx较长,口门轮廓线前端在楦面前掌凸度标志点F0之后与背中线相交,交点与口门位置点之间以鞋舌的形式连接。口门宽度FxQy通常大于前帮控制线F0E1的
。
高腰皮鞋口门长度J1Fx很长,前开口口门轮廓线与背中线相交;旁开口口门轮廓线则与背中线不相交,而与腰筒上口线相交。口
门宽度FxQy大于前帮控制线F0E1的
。
4.直口门:是指口门轮廓线在口门位置点处相交成钝角,口门
宽度轮廓线基本成一条直线的口门形式。直口门一般都开的比较
大,适用于横条舌式、浅口式等皮鞋。
男横条舌式皮鞋口门长度J1Fx与内耳式相同;女横条舌式皮鞋则稍短一些;女浅口式皮鞋口门长度J1Fx与圆口式基本相同。
口门宽度FxQy大于前帮控制线F0E1的
。
5.花口门:口门轮廓线前端呈波浪、锯齿、心形等花形的口门形式。适用于女浅口式皮鞋,口门长度J1Fx和口门宽度FxQy与
其它浅口式皮鞋基本相同。 (三)鞋帮口门位置设计
根据不同鞋帮式样的口门类型,结合口门长度J1Fx可以将鞋帮式样分为:浅口式前帮口门、较深前帮明口门、深前帮暗口门、
深前帮特殊口门四种。 1.浅口式前帮口门
浅口式前帮口门长度J1Fx在前掌凸度标志点F0前面约12~15㎜;口门宽度FxQy约占该部位楦面宽度的
见表2-5。
表2-5 浅口式口门位置比例及其数据单位:㎜
~
。其设计规律
口门长度 口门宽度 鞋帮式样 名称 方、圆口式 丁带式 一般规律 直口式 32.5~33.5 33.5~34.5 32.5~34.5≈33.5 33~34 78.5~81 81~83.5 78.5~83.5≈81 80~82.5 15.5~16 16~16.5 15.5~16.5≈16 17~18 34~35 35~36 34~36≈35 37~39 楦底样长% 数据 楦跖围% 数据 2.较深前帮明口门
较深前帮明口门长度J1Fx一般在前掌凸度标志点F0的位置上;口门宽度FxQy约在前帮控制线F0E1的
2-6。
表2-6 较深前帮明口门位置比例及其数据单位:㎜
处。其设计规律见表
口门长度 楦底样长% 数据 104.5~107.5 106.5~109.5 39.5~40.5≈40 104.5~109.5≈107 104.5~108.5 95~98 口门宽度 楦跖围% 数据 鞋帮式样名称 男素头内耳式 39.5~40.5 三节头内耳式 一般规律 男横条舌式 39.5~41 女横条舌式 一般规律 39~40.5 15.5~16.5 37.5~40.5 15.5~16.5≈16 37.5~40≈39 16~17 39.5~42 35~37 39~41≈40 3.深前帮暗口门
16~17≈16.5 深前帮暗口门长度J1Fx在前掌凸度标志点F0后面约12~15㎜;口门宽度FxQy约在前帮控制线F0E1的
见表2-7。
表2-7 深前帮暗口门位置比例及其数据单位:
㎜ ~
处。其设计规律
口门长度 楦底样长% 数据 120.5~45.5~47 124.5 口门宽度 楦跖围% 数据 鞋帮式样名称 男外耳式 男整体舌式 女外耳式 女整体舌式 16~17 16.5~17.5 16~17 16~17 16~17.5 16~17.5 39~41.5 39.5~42 36.5~38 35~37 39.5~43 36~39.5 45.5~47.5 120.5~126 44.5~46 44.5~46.5 47~48.5 46~47.5 107.5~111.5 107.5~112.5 124.5~男高腰外耳式 女高腰外耳式 一般规律 童外耳式 童高腰外耳式 一般规律 45.5~48.5≈47 45.5~47 47~48.5 128.5 111~115 44.5~48.5≈46.5 16~17.5≈16.5 87~90 90~93 14.5~15.5 14.5~16 14.5~16≈15 27~29 27.5~30.5 87~93≈90 27~30≈28.5 4.深前帮特殊口门
深前帮特殊口门,是指高腰皮鞋中旁开口的口门型式。其口门长度J1Fx一般在跗骨标志点D0附近;口门位置点Qy位于跗骨边沿点D1和腰窝边沿点C1附近;口门宽度FxQy约占该部位楦面
宽度的
~
。设计规律见表2-8。
表2-8 深前帮特殊口门位置比例及其数据单位:
㎜ 口门长度 楦底样长% 数据 口门宽度 楦跖围% 数据 鞋帮式样名称 高腰大橡筋式 48.5~49.5 117~120 高腰小橡筋式 总之,除高腰皮鞋特殊口门外,常见低腰皮鞋帮样口门位置的设
计规律可以总结为两条:
(1)口门长度J1Fx的比例顺序是:浅口式口门长度占33.5%楦底样长度;较深明口门的口门长度占40%楦底样长度;较深暗口门的口门长度占46.5%楦底样长度,三者之间逐渐递增6.5%。
(2)口门宽度FxQy为楦跖围的16~16.5%。
58~60 24~25 54~56 154~159 27.5~28.5 67.5~70 二 鞋脸全长的比例安排
鞋脸全长J1Cx是指皮鞋前帮各部件在背中线J1K0上的总长度。包括包头长度、围盖长度、口门长度、鞋耳长度和鞋舌长度等。 通常鞋脸长度J1Cx的变化范围在楦底样长度的63~80%。但随着鞋帮式样的不同,鞋脸长度J1Cx也有差别。 表2-9 鞋脸长度比例及其数据单位:㎜
男式 底样数据 底样女式 数据 底样儿童 数据 鞋帮式样名称 长% 低腰耳式 低腰舌式 特殊低65~67 长% 长% 172~178 65~67 157~162 65~67 124~129 腰耳式 167~63~69 特殊低183 腰舌式 高腰耳式 高腰舌式 78~80 206~212 63~65 152~157 63~65 121~125 77~79 186~191 73~75 140~144 三 鞋耳轮廓线条及长度设计 (一)鞋耳轮廓线条设计
为了适应穿着和运动的需要,在鞋楦背中线上,鞋耳前、后两端均为圆弧形状;后帮腰踝部位,鞋耳上口线都是圆弧半径较大的曲线;在口门缝合处的鞋耳锁口线附近,鞋耳轮廓线条变化丰富,并以此分为尖、直、方、圆等四种形状的鞋耳。
1.尖耳形:是指鞋耳前下部的锁口线处,上、下两条圆弧曲线相交成尖形。鞋耳上部前端线条的圆弧半径较大,有时近似于直线;后端圆弧半径较小。 这种耳形通常为2~3只鞋眼。
2.直耳形:因为鞋耳前端轮廓线条为直线,并与前、后帮的接
帮线相连接,构成“一字形”,所以称其为直耳形。这种鞋耳长度较小,上部多设计为半圆形。
直耳形通常设计为绊带结构,或者以1~2只鞋眼封口。 3.方耳形:即鞋耳上、下、前、后的轮廓线均为直线形。锁口线处相交成直角,以小圆弧连接两条直线;鞋耳上部前端为直角形;上部后端为半径较小的圆弧。
方耳形以内耳式为代表,设计鞋眼数量较多,通常为4~5只鞋眼。
4.圆耳形:鞋耳上、下、前、后轮廓线均为圆弧线条。上部前端圆弧半径较大;后部圆弧半径较小;下部锁口线处线条设计为圆弧形。
这种耳形一般设计2~3只鞋眼,也有绊带结构的。
以上所讲到的四种鞋耳是以低腰皮鞋而言的,高腰皮鞋的鞋耳形状基本相同,但其长度和宽度要增大一些,鞋耳的形状变化也要丰富一些。
(二)鞋耳长度的比例安排
鞋耳长度是指鞋耳前、后端轮廓线在楦面背中线上所截取的线段长度,但是有些鞋耳根本不与背中线相交,此时鞋耳长度是指鞋耳锁口点前端轮廓线与鞋耳后端轮廓线之间的直线距离。 鞋耳宽度受口门宽度FxQy的影响较大,因为鞋耳前下方锁口线必须盖住口门位置点Qy,鞋耳上部需盖住跗背部位,所以鞋耳宽度一般都比口门宽度FxQy要大一些。
无论是低腰鞋耳、还是高腰鞋耳,根据其长度都可以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结合前面所讲的四种鞋耳,通常方耳形属于大型鞋耳;直耳形属于小型鞋耳;而尖耳形和圆耳形属于中型鞋耳。它们各自占楦底样长度的比例及设计数据见表2-10。 表2-10 鞋耳长度比例及其数据单位:㎜
大型鞋耳 底样长% 数据 中型鞋耳 底样长% 数据 43~52 40~47 小型鞋耳 底样长% 数据 鞋帮式样名称 低腰鞋 男 女 童 22~26 61~68 55~62 16~20 44~49 11~13 29~35 26~32 21~25 31~38 91~男 女 童 98~37~39 105 89~96 71~76 34~38 98 83~90 66~71 32~36 61~92 55~84 44~66 高腰鞋 四 鞋舌轮廓线条及长度设计 (一)鞋舌轮廓线条设计
鞋舌前端相接在前帮口门之内。如果前帮有明显口门轮廓线,则鞋舌前端轮廓线与口门形状相似,以横条舌式为代表。如果没有明显口门轮廓线,则鞋舌前端没有轮廓线条,而有一条向后方凸出的圆弧形的接帮线,以整体舌式为代表。
鞋舌的种类是以后端转角处的轮廓线形状来区分的,通常可分为:圆舌形、方圆舌形、方舌形、花边舌形四种。
1.圆舌形:因为鞋舌后端下部转角处轮廓线条为圆弧形,半径较大,使得整个鞋舌外形近似于半圆形。
2.方圆舌形:鞋舌后端轮廓线为直线,下部转角处轮廓线是一个半径较小的圆弧,鞋舌下部轮廓线条基本为直线。 3.方舌形:鞋舌后部轮廓线为一条直线;鞋舌下部轮廓线也是一条直线;鞋舌后端下部转角处是一个交角,而不是一个圆弧。 4.花边舌形:鞋舌后端和下部轮廓边沿是敲有水波形、月牙形、锯齿形等各种形状的花边。 (二)鞋舌长度比例安排
这里所讲的鞋舌是指以鞋舌为基本特征的舌式鞋的鞋舌,包括横条舌式、整体舌式两大类,不包括鞋耳覆盖下的鞋舌(内耳式和外耳式的鞋舌)。
鞋舌长度是指口门轮廓线或口舌线的中点到鞋舌末端的直线距离,根据鞋舌长度的变化范围,可将其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一般低腰皮鞋鞋舌长度约占前帮口门长度J1Fx的
~
。常见
鞋舌长度占楦底样长度的比例及其设计数据见表2-11。 表2-11 鞋舌长度比例及其数据单位:㎜
大型鞋舌 底样长% 数据 61~70 中型鞋舌 底样长% 数据 45~53 小型鞋舌 底样长% 数据 29~37 鞋帮式样名称 男 低腰鞋 女 23~26 55~64 17~20 41~48 11~14 26~34 童 男 女 32~41 童 44~51 85~109 77~99 61~79 32~38 61~85 21~27 40~61 高腰鞋 23~32 55~77 14~23 36~55 44~61 29~44 鞋舌宽度因前、后不同,所以包括鞋舌前宽和鞋舌后宽两个数据。以鞋舌为基本特征的舌式鞋,其鞋舌前宽与口门宽度相同,一般为楦跖围的9%~16%;鞋舌后宽则根据鞋帮款式灵活设计,可以比前宽小一些,也可以比前宽大一些,但差距不能过大,一般控
制在楦跖围的8%~20%。 五 前帮盖形状及位置确定 (一)前帮盖轮廓形状
前帮盖轮廓线条的基本特征是:外踝弯曲一些;内踝稍直一些。前端窄小;后端宽大。前端轮廓线一般为圆弧形,半径较小,其切线方向与背中线垂直。如果口门有明显的轮廓线,则前帮盖后端轮廓线与之相同;如果口门没有明显的轮廓线,此时前帮盖与
鞋舌连接为整体结构。
前帮盖轮廓线条设计应与鞋楦头式形态相协调,通常可分为圆
形、方形、斜形和变异形四种。
1.圆形:前帮盖前端与背中线相交,交点切线方向与背中线垂直,轮廓线与切线重合较少,转弯处圆弧半径较大,整个前端轮
廓线近似于一个半圆弧。
2.方形:前帮盖前端与背中线垂直相交,轮廓线条大部分为直
线,仅在往后的转弯处,有半径较小的圆弧。
3.斜形:前帮盖前端与背中线非垂直相交,而呈一定角度,从内踝到外踝逐渐往后偏斜,内踝前端转弯处圆弧半径较小,外踝前端转弯处圆弧半径较大。与脚型前头轮廓线相似,与脚型楦配
合协调。
4.变异形:前帮盖前端轮廓线为折线或其它特殊线型,往往以
背中线为轴线内外踝呈对称形状。与款式配合,如果处理恰当,效果很明显。但这种围盖线形较为复杂,增加了一定的制作难度。
(二)前帮盖位置确定
前帮盖前端位置Ix主要是根据鞋帮款式和鞋楦头式的厚薄而确定的,一般位于鞋楦前部横向曲面与纵向曲面之间的转折线附近。前帮盖后端位置通常就是口门位置Fx,必须依口门位置点
Qy而确定。
通常前帮盖前端点Ix位置的设计规律是:成人皮鞋其曲线长度
J1Ix为楦底样长度的7~8%;儿童皮鞋其曲线长度J1Ix为楦底
样长度的9~10%。一般成人皮鞋帮样设计时,可取20㎜的曲线
长度来确定前帮盖位置点Ix。
前帮盖的宽度是前小、后大,所以前帮盖宽度的比例确定应该有两个部位,一个是口门部位FxQy处,占前帮控制线F0E1的
~
;另一个是在前端小趾端点部位G0G1处,约占该部位楦面宽
度的
左右。
(三)前帮设计尺寸与成鞋实际尺寸的关系
皮鞋鞋帮必须在力的作用下,经过绷帮定型,才能成为曲面状态的皮鞋,这时鞋帮本身要进行弹性塑变。所以在鞋帮设计时,确定的定位点会发生位移,使得成鞋外观的实际尺寸与贴楦定位时的设计尺寸不相同,那么位移量有多大?如何控制?是我们要解
决的问题。
从皮鞋的结构来看,前、后帮在绷帮定型过程中的位移量是不同的,因为前帮跗面上有鞋帮起束缚作用;后帮则是开口结构。这
里先讨论前帮的位移量及控制方法。
1.从皮鞋前帮的构成来看,除了帮面和外底外,还有衬里、内包头、内底等,这些材料都有一定的厚度,必然会占据一定的空
间,所以成鞋实际尺寸必然大于贴楦的定位尺寸。 2.皮革等制鞋原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延伸性和可塑性,在制鞋加工过程中,借助鞋楦的支撑,在绷帮拉力的作用下成型,所以经过拉伸的鞋帮尺度必然会加大,使得成鞋实际尺寸大于样板原
始尺寸。
综合两方面的影响因素,并经过实际操作的检验,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成鞋前帮的实际尺寸大于贴楦定位尺寸约2~4㎜。 成鞋外观的前帮部件较多,主要定位点有:前帮盖位置点、包头
长度位置点、口门长度位置点、鞋脸长度位置点、口门宽度位置点等。那么这些定位点是否具有同样的位移量呢?回答是否定
的。
我们略作分析,就会发现鞋脸长度、口门长度和宽度等位置点,在绷帮时,受到的拉力既有前方的,也有两侧和后方的,加之口门处多有加固部件,所以其位移量要小一些,约1~2㎜。前帮盖位置点往往位于鞋楦的棱线上,绷帮时,此处材料的延伸量最大,受到的拉力主要来自于前方,所以往前有较大的位移量,约
3~4㎜。
所以,在进行前帮盖位置的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成鞋实际尺寸与贴楦定位尺寸的差别,使设计尺寸加大约3~4㎜,即在楦体上标点时后移3~4㎜,这样经过绷帮等工艺加工以后,成鞋实际
尺寸与贴楦设计时的定位尺寸才能保持视觉上的一致。
六 后帮中缝高度和外踝帮高设计规律
(一)后帮上口轮廓线的形状
低腰皮鞋后帮上口轮廓线的形状比较固定,通常有直线和曲线两
种形状。 1.鞋脸较深的鞋帮
常见内耳式、外耳式、橡筋式等款式,前帮较长,后帮上口轮廓
线为曲线形状。
基本规律是:在鞋脸长度位置点Cx和外踝帮高位置点Bx之间为圆弧线,半径约40~50㎜;在外踝帮高位置点Bx和后帮中缝高
度位置点Ax之间为弦高约3㎜的曲线。
2.鞋脸较浅的鞋帮
这种鞋帮以各种舌式和女浅口式为代表,前帮较短,后帮上口轮
廓线多为直线形状。
基本规律是:在口门位置或鞋舌下面的橡筋布处通常有一小段弧线,而往后直至外踝帮高位置点Bx和后帮中缝高度位置点Ax之
间的轮廓线都是近似的直线形状。 (二)后帮中缝高度和外踝帮高的设计规律
1.后帮中缝高度设计
后帮中缝高度与脚长成正比例关系,后帮中缝高度为23%脚长。 所以:后帮中缝高度=脚长×23%=250㎜×0.23=57.5㎜(男鞋) 后帮中缝高度=脚长×23%=230㎜×0.23=52.9㎜(女鞋) 计算得出的后帮中缝高度A1Ax是净尺寸(即成鞋内腔高度),与成鞋外轮廓的实际尺寸有很大差别。因为成鞋后帮中缝高度是
内腔高度与内底、半内底、主跟、鞋面、鞋里、勾心等材料厚度的总和,而这些材料的总厚度经过绷帮敲实以后要减小,减小以
后的厚度称为敲实厚度,通常为原始厚度的90%左右。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这些材料的总厚度约为7.5~9㎜,按照平均数8.3㎜计算,其敲实厚度应为:8.3㎜×90%=7.5㎜。 因此:成鞋后帮中缝高度=内腔高+材料敲实总厚度=57.5+7.5=65
㎜(男鞋)
成鞋后帮中缝高度=内腔高+材料敲实总厚度=52.9+7.5=60.4㎜
(女鞋)
考虑到女鞋款式变化的需要,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低腰皮鞋后
帮中缝高度,男鞋约为65㎜;女鞋约为58~61㎜。
2.外踝帮高设计
外踝帮高与脚长成正比例关系,外踝帮高为18%脚长。 所以:外踝帮高=脚长×18%=250㎜×0.18=45㎜(男鞋) 外踝帮高=脚长×18%=230㎜×0.18=41㎜(女鞋) 与后帮中缝高度一样,计算出的外踝帮高B1Bx也是内腔高度,而该部位的材料总厚度比后帮中缝高度处稍小一些,同时子口线的影响比后帮中缝高度处也要小一些,所以,外踝帮高处材料的
敲实总厚度约为4㎜。
因此:成鞋外踝帮高=内腔高+材料的敲实总厚度=45+4=49㎜(男
鞋)
成鞋外踝帮高=内腔高+材料的敲实总厚度=41+4=45㎜(女鞋) 同样的道理,考虑女鞋款式变化丰富的特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低腰皮鞋外踝帮高,男鞋约49㎜;女鞋约42~45㎜。
(三)后帮设计尺寸与成鞋实际尺寸的关系
与前帮一样,成鞋后帮在力的作用下,也要进行弹性塑变,使定位点发生位移。因为皮鞋前、后帮的结构不同,所以在绷帮定型
中的位移量是不同的。
1.与前帮相似,皮鞋后帮由帮面、外底、衬里、主跟、内底、半内底、勾心等部件构成,其材料的厚度比前帮大,使成鞋实际
尺寸大于贴楦定位尺寸。
2.因为皮鞋后帮为开口结构,对成鞋束缚作用较小,所以在绷帮时,往往需要“规帮钉”的辅助作用。这样势必导致皮革等原辅材料的弹性和延伸性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也使得在绷帮
拉力的作用下发生的位移量增大了一些。
综合两方面的影响,并经过实际操作的检验,可得出这样的结论:
成鞋实际尺寸大于贴楦定位尺寸约7.5㎜(后帮中缝处)和4㎜(外踝帮高处)。这就是为什么要在计算尺寸的基础上分别加上
7.5㎜和4㎜的原因。
总之,鞋帮部件的比例安排是否协调,会直接影响成鞋款式的美观,所以,在进行皮鞋帮样设计时,要求设计师能够熟练地进行
鞋帮部件的定位、尺寸确定和轮廓线条的设计。
如果新鲜感退去,你是否依然充满激情? 请支持论坛发展的朋友,每天上论坛点击一下论坛旁边
广告一到两次。
【历史】Sneakers! 中国鞋类设计师联盟 (感谢您的爱、
支持与信任!) 网站大事记
http://www.sneakers.com.cn/viewthread.php?tid=40
6
从这里开始...(STAR HERE)
没有阅读权限?发些资料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你的权
限会越来越高哦!
TOP
报纸
admin发表于 2007-7-15 04:34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节 贴楦设计方法及其力的分析
一 贴楦设计特点及定位规律
设计总监
UID
1 帖子 2525 注册时间 2007-7-14
(一)贴楦设计特点
贴楦设计法,也称粘贴设计法,是指用纸直接在楦体上粘贴,然后定点并勾画出鞋帮款式,再将其揭下进行展平,制作鞋帮样板
的一种设计方法。 贴楦设计法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 贴楦设计法具有经验性强的特点 适应面广也是贴楦设计法的特点之一 与平面设计法比较起来,其计算量是非常小的
(二)贴楦设计定位规律
“定位是帮样设计的开端,也是帮样设计的终点”。
定位的基本根据:楦底样长、脚长、跖围
定位基本规律:
(1)前帮各部位长度都与楦底样长成比例关系。包括包头长度,中帮长度,前帮总长度(即鞋脸长度),前帮围长度,口门长度,
鞋舌长度等各个部件的长度。
(2)前帮各部件的宽度都与楦跖趾围长成比例关系。包括前帮盖宽度,口门宽度,横条长度,鞋舌宽度,鞋耳宽度等。 (3)在楦底样长度方向的每一个部位点,包括拇趾外突点、小趾端点、第一跖趾部位点、第五跖趾部位点、腰窝部位点、踵心部位点等,它们依次分布在楦底样轴线上,每个部位的位置都与脚长成一定的比例关系。此外,后帮中缝高度和外踝帮高也与脚
长成比例关系。 二 贴楦设计方法 (一)材料及工具准备 1.牛皮纸或美纹纸
2.汽油胶 3.鞋楦的选择 (1)选择鞋楦头式 (2)选择鞋楦后跷高度 (3)选择鞋楦跗面宽窄 (4)选择鞋楦前伏面宽窄 (5)选择鞋楦前脸长度 (6)选择鞋楦跗背高低
(7)设计用鞋楦应选取中号、中型鞋楦。即男楦25#(三型);
女楦23#(二型);童楦18#(二型)。
4.其它用具 (二)标划“三点一线”
1.标定楦体前端点J1,后端点A1和统口后端点A0
2.手工分段标划“三点一线”
(三)刷胶
(1)在鞋楦外踝楦面上刷胶 (2)在牛皮纸上刷胶
(四)贴楦 1.牛皮纸贴楦
(1)粘贴跖趾部位楦面凹槽: (2)粘贴后身部位楦面凹槽 (3)粘贴前部跗面部位楦面凹槽
(4)粘贴整个楦面:
(5)贴补三个剪口
(6)磨画统口和楦底边沿轮廓曲线 (7)折叠出楦面背中线和后弧线
(8)将楦体背中线J1K0、后弧线A0A1、楦底边沿线J1A1和统口边沿线K0A0四条线分别挪到纸上,用铅笔描画清楚。
2.美纹纸贴楦
(1)选取宽度24㎜的美纹纸,顺楦体的背中线J1K0和楦面长
J1A3分别粘贴美纹纸。如果是铰接弹簧楦,在后弧线A0A1上,
也粘贴美纹纸。
(2)在楦体上,从前往后横向粘贴美纹纸,要求:美纹纸每次重叠10㎜至一半,基本没有单层出现。如果是铰接弹簧楦,在前半部分横向粘贴美纹纸至统口前端点K0,后半部分则纵向粘
贴美纹纸。
(3)在贴好美纹纸的楦体上标画背中线J1K0、后弧线A0A1、楦底轴线J1A1和统口中心线K0A0,要求准确标画“三点一线”。 (4)在楦体上,分别沿背中线J1K0、后弧线A0A1、楦底边沿线
J1A1和统口边沿线K0A0,用美工刀将外侧多余部分的美纹纸割
去。
(五)计算及部件定位
结合具体鞋帮式样,分别计算鞋帮各部件比例大小,确定各部件定位点。通常包括:鞋脸长度,口门长度,口门宽度,外踝帮高,后帮中缝高度等,这五个点是皮鞋设计的基本定位点,一般不能
再减少了。 (六)描画帮样款式
在楦体上,根据各部件定位点,直接描画鞋帮轮廓线。 描画时,应先以细线轻轻描画,待修改满意后,再加深线条。各个定位点之间线条的连接、过渡,设计师可以根据前人总结的经验来掌握;也可以自由的发挥,融入设计师的情感和理念。 在画样时需要注意设计尺寸与成鞋实际尺寸的差别。因为皮鞋在加工中,是以材料(皮革等代用材料)的良好弹性、成型性、可塑性为基础,同时借助模具(鞋楦)的支撑,外力(绷帮拉力)的作用而成型的。所以,设计的原始尺寸发生变化,描画的基本
轮廓发生位移是必然的。 (七)揭纸、展平——制取原始样板
把粘贴在楦面上,画好鞋样的牛皮纸,完好无损地揭下来。在揭纸时,一定要注意从四周往中间轻轻揭,不能着急,以免将纸撕
破。将纸揭下以后,沿背中线的折痕、统口边沿的磨画轮廓线、
后弧线的折痕和楦底边沿的磨画轮廓线剪裁下来。 如果是美纹纸贴楦,则应该从前尖开始,逐步往后揭起。 显然,从楦面上揭下来的纸型与楦面很相似,呈曲面状态。因此,
需要进一步加工整理,将其展平,通常有两种方法。
(1)直接压平法: (2)鱼刺法
三 贴楦设计中力的分析
目的:一方面训练贴楦技术,训练手工方法标划楦体上的“三点一线”,巩固定位的计算方法及画线的技巧等。另一方面观察楦面与展平面的转化实质,分析在贴纸时(即从平面到曲面)和在展平时(即从曲面到平面),两种不同转换过程中,跖趾部位以
及整个楦体上力的变化情况。
1.贴楦时,从平面到曲面,跖趾部位F0处的纸张必须撕裂,才能贴平,才能符合楦体跖趾部位F0的曲面形状。实际操作时,将纸张剪出三个口子,予以贴平服。若将三个剪口合并为一个三角形,就表明,贴楦时,必须在跖趾部位F0处加入一个三角形的跷度,才能贴平服。如果从力的角度来分析,就是说,贴楦时,
有一种张力,或者说撕裂力,要将纸张撕破。
2.展平时,从曲面到平面,跖趾部位F0处纸张的变化情况正好相反,必须起皱,才能展平。而起皱的大小同样可以合并为一个三角形,这也就是说,展平时,必须在跖趾部位F0处减去一个
同样大小的三角形的跷度,才能展平。
从力的角度来分析,就是说,贴楦时,有一种压缩力,或者说内
聚的应力,要将纸张起皱。
3.很显然,贴楦和展平是一对逆变换。变换时跷度的大小相等,
力的大小相等。
4.贴楦时,前尖J1和后跟A1处存在着压缩力。展平时,力的变化正好相反。但此处力的大小比跖趾部位F0处存在的力要小
一些。
四 内外踝楦面原始样板的差别 (一)内外踝原始样板的跷度差别
在楦体上,内、外踝楦面连接为一个整体,跷度相同。但在原始样板上,内、外踝楦面有各自的跷度,通常内踝低于外踝。若将内、外踝原始样板背中线前半部分重合,则后跷点Al相对于前掌凸度部位点F或者统口后端点A0相对于前掌凸度标志点F0所构成的夹角,称为内、外踝的跷差。
1.内外踝跷差的形成原因
楦体内踝肉体安排比外踝丰满而产生了跷差。在基础坐标里,当内、外踝原始样板的JlF0相互对齐时,内踝肉体丰满、容量大,所以后跷较低。原始样板前部相互重合的位置越长,内、外踝的跷差越小;相反重合的位置越短,内、外踝的跷差越大。 内、外踝原始样板的后跷差别是由跖跗部位内、外楦面宽度的竖直成分的比值差别产生的。因为外踝原始样板展平时全部扭转,内踝原始样板则只有
~
的扭转量。而贴楦展平时,曲跷角
度的大小由原始样板扭转成分的多少来决定。采用半贴法,以外踝跷度为基础,若外踝跷度为θ,则内踝跷度为(
则内、外踝原始样板之间的跷差为(
2.后跷差角及其特性
由于楦面具有连续性,当原始样板背中线前部重合时,内、外踝原始样板的跷差必然出现在后部,使得内、外踝原始样板的A0、
~
~
)θ,
)θ。
K0和A1三个点都发生了分离。将外踝后跷点Al和内踝后跷点A2分别与前掌凸度部位点F连接,或者将外踝统口后端点A0和
内踝统口后端点A0′分别与前掌凸度标志点F0连接,就构成了
原始样板的后跷差角。
显然,后跷差角的大小就是内、外踝原始样板的跷差。若内、外踝原始样板的重合点在前掌凸度标志点F0处,则后跷差角为:
∠A1FA2=∠A0F0A0′=(~)θ
内、外踝原始样板的后跷差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背中线前部内、外踝重合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若重合点向F0点以前移动,则后跷差角增大,直至F0点以前15㎜时,后跷差角增到最大值,再往前就不发生变化了;若重合点向F0点以后移动,则后跷差角减小,直至F0点以后55㎜时,后跷差角趋于0,往后不再发生变化。后跷差角的这种可变性,是内、外踝竖直平面的切点移动的结果,见图2-90。越往前,切点越低,扭转成分越多;越
往后扭转程度越小,以至趋于0。
对于具体的鞋帮式样而言,后跷差角的大小则受口门长度J1Fx的影响。口门长度位于前掌凸度标志点F0的位置时,后跷差角为(
~
)θ,由F0点向前或向后每变化10㎜的距离,后
跷差角会相应增大或减少10′~30′。
在进行样板设计时,后跷差角一般不需给出,对于某些特殊款式
才需要作内、外踝的分跷处理。 (二)内外踝原始样板的后弧线差别
楦面上斜长,是指楦底前端点至统口后端点之间的曲线长度;楦面长,是指楦底前端点至楦面后弧凸度点之间的曲线长度;楦面下斜长,是指楦底前端点至楦底后端点之间的曲线长度。
1.内外踝后弧线的差别及形成原因
一般情况下,楦面上斜长是内踝大于外踝约2㎜,楦面长是内踝大于外踝约1㎜,楦面下斜长则是外踝大于内踝约2~3㎜。所以,内、外踝楦面的后弧线在原始样板中自然分离为两条不同的线,见图2-92。另外,通过分别制作内、外踝楦面的原始样板,
进行比较可得出同样的结论。
相同后跷时,原始样板的内、外踝后弧线在A1和A3点之间相交,
二者弯曲程度是不同的,外踝直一些,内踝弯曲一些。 因为款式不同,楦体不同,楦面肉头安排及造型各不相同,所以,内、外踝后弧线的差别也不完全相同,有的会更大一些,有的则
会小一些。
内、外踝后弧线之所以形成不同的形态而产生分离,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人脚后跟偏离轴线,形成一定角度的分踵线;另一方面,因为人脚内踝比外踝丰满,楦面内、外踝肉头安排的多少不同,造型不同。在楦面上斜长和楦面长部位,内踝肉头多于外踝,所以内踝长度大于外踝;在楦面下斜长部位,外踝肉头比
内踝多,所以外踝长度比内踝大。 2.内外踝后弧线差别的应用
皮鞋帮样设计时,往往都以外踝样板为基础来制作内踝样板,为了简化设计步骤、提高效率,一般不需要进行后弧线的分踝处理,而用外踝后弧线代替内踝后弧线,借助材料的延伸性和弹性以及绷帮的拉力等工艺手段来弥补内、外踝后弧线的差别。实践检验也是完全可行的,如满帮结构的皮鞋、后帮无完整中缝线的皮鞋
等。
对于某些款式,则必须进行内、外踝后弧线的分踝处理,最具代表性的是女浅口式皮鞋。由于浅口皮鞋绷帮时,对鞋楦的束缚力比满帮皮鞋小,帮面易于变形,若不进行分踝处理,前帮口门中点对齐鞋楦背中线时,后帮中缝线往往会发生歪斜现象。所以浅口式皮鞋后弧线应该作分踝处理,即内踝鞋帮按照内踝上斜长、
楦面长和下斜长确定内踝后弧线,外踝鞋帮按照外踝上斜长、楦
面长和下斜长确定外踝后弧线。 (三)内外踝原始样板的底边沿线差别
在相同后跷情况下,比较内、外踝原始样板,发现底边沿曲线是不相同的,前部外踝大于内踝,中间部分内踝大于外踝,后部内、
外踝基本重合。
1.前部内、外踝底边沿线差别
由楦体可以看出,前帮控制线F0E1以前,楦面内踝的肉头明显少于外踝;从楦底来看,内踝只有一个半脚趾宽度,而外踝则有三个半脚趾的宽度。所以,此处原始样板的底边沿线,内踝小于外踝、位于外踝的里面。继续往前到鞋楦头部时,内、外踝楦面的肉头基本相当(不包括偏头等特殊的楦体头式),所以原始样
板的头部底边沿线内、外踝重合。
一般地,在脚趾端点边沿点I1(I2)以前内、外踝底边沿线相互重合,往后出现分叉现象,到拇趾突点边沿点H1(H2)和小趾端点边沿点G1(G2)处内、外踝的差别最大,到第一跖趾边沿点F1(F2)附近内、外踝底边沿线出现交叉现象。内踝底边沿轮廓线I2H2G2在外踝底边沿轮廓线I1H1G1的里面,见图
2-93。
原始样板前部内、外踝底边沿线的差别,最大约2~3㎜。当然准确的数据应根据楦面的实际测量值来确定,但楦体不同对数据的影响比较小,所以,实际工作中,一般不考虑楦体的影响,均
取平均值即可。
2.中部内、外踝底边沿线差别
由楦体可以看出,前帮控制线F0E1以后,直至外踝帮高控制线
B0B1处,楦面内踝的肉头明显多于外踝,特别是腰窝部位很明
显,而且在下部有很大的弯度,所以原始样板的底边沿线,内踝大于外踝、位于外踝的外面,且最大差别在腰窝部位附近。 接着前部内、外踝底边沿线的交叉点往后,到跗骨边沿点D1(D2)和腰窝边沿点C1(C2)处内、外踝的差值最大,到踝骨边沿点
B1(B2)附近内、外踝重合。内踝底边沿轮廓线E2D2C2在外踝
底边沿轮廓线E1D1C1的外面。
原始样板中部内、外踝底边沿线的最大差别,通常控制在5~8㎜比较合适。因为这个数据主要受楦面腰窝里踝凹度的影响,凹
度越大,差值越大,对此有两个方面的因素需要考虑。 第一,女鞋楦里腰窝凹度比男鞋楦大,所以中部底边沿线内、外
踝差别的最大值,一般控制在6~9㎜。
第二,鞋跟高度的影响。鞋跟越高,里腰窝凹度越大,内、外踝中部底边沿线的差别越大。一般平跟皮鞋楦控制在3~6㎜;中跟皮鞋楦控制在5~8㎜;高跟皮鞋楦控制在7~10㎜。 以上都是经验数据。准确的数据应根据楦面的实际测量值确定,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都是以平均值为基础,并考虑具体情况酌情
处理。
3.后部内、外踝底边沿线差别
由楦体可以看出,外踝帮高控制线B0B1往后直至后端点处,内、外踝楦面的肉头基本相当,所以,此处原始样板的内、外踝底边
沿线相互重合。
一般重合点控制在踝骨标志点B1(B2)附近比较合适。
如果新鲜感退去,你是否依然充满激情? 请支持论坛发展的朋友,每天上论坛点击一下论坛旁边
广告一到两次。
【历史】Sneakers! 中国鞋类设计师联盟 (感谢您的爱、
支持与信任!) 网站大事记
http://www.sneakers.com.cn/viewthread.php?tid=40
6
从这里开始...(STAR HERE)
如果你遇到问题而且把这处理了,你可以把你处理方法发上来分享,以后别人遇到同样问题也会处理了。
TOP
地板
admin发表于 2007-7-15 04:35 | 只看该作者
低腰皮鞋帮样设计基本规律
1.男式低腰皮鞋帮样设计基本规律
设计总监
UID
1
男式低腰皮鞋常见式样有:三节头内耳式和外耳式、素头内耳式和外耳式、横条舌式、整体舌式、橡筋式、绊带式等等。其部件组分有:前帮盖、前帮围、鞋耳、鞋舌、横条、包头、中帮、腰
帮、橡筋、后帮和外包跟等等,部件组分较多。
鞋帮的鞋脸较长,多属深型鞋帮,鞋脸长度位置一般控制在Cx点或Cx点以前10㎜范围内。
帖子 2525 注册时间
口门类型有:开放式暗口门,如外耳式、整体舌式、橡筋式、绊带式等;封闭式明口门,如内耳式、横条舌式等。鞋帮口门位置
Qy由口门长度J1Fx和口门宽度FxQy来表示。口门位置点Qy一
处的Q点附近,可在Q点下3㎜,
2007-7-14 般都位于前帮控制线F0E1的
上5㎜;向后15㎜的范围内。口门长度位置点Fx可在F0点上,或者在F0点后面15㎜的范围内任意变化;男25#皮鞋口门宽度
FxQy约为35~42㎜。
男25#皮鞋外踝帮高B1Bx为45~49㎜。 男25#皮鞋后帮中缝高度A1Ax为61~65㎜。
其后帮上口轮廓线有曲和直二种,以曲线较多,其弯曲形状比较规矩。在鞋脸长度位置点Cx与外踝帮高位置点Bx之间为半径40㎜的圆弧,若鞋脸长度位置点Cx向前移动5~7㎜,其圆弧半径增大到53㎜左右;在后帮中缝高度位置点Ax和外踝帮高位置点Bx之间为3㎜的外弦曲线。后帮上口轮廓线如果是直线,
外踝帮高可高一点,约48~50㎜。
鞋里设计通常为三段式,即前帮布里,后帮皮里(一般无后帮中缝),中帮鞋耳或鞋舌皮里。为了便于套裁、节约原材料,通常将后帮皮里在踵心部位断开,分为后中帮皮里(多用代用材料)
和后包跟皮里(多用天然皮革)。 2.女式低腰皮鞋设计基本规律
女式低腰皮鞋常见式样有:浅口式、带式(包括丁带式和一带式)、浅口耳式、横条舌式、整体舌式、橡筋式、中开缝式(或称前开口式)等。部件组分有:前帮盖、前帮围、鞋舌、横条、鞋耳、
鞋带、橡筋等,部件组分比男鞋少一些。
主要特点是鞋脸较短,可分为浅型和深型二类,浅型鞋帮是指女浅口式皮鞋,其鞋脸长度就是口门长度;深型鞋帮的鞋脸长度一
般位于Cx点前10~15㎜范围内。
女式低腰皮鞋口门类型有:开放式明口门,如浅口式、一带式等;开放式暗口门,如丁带式、外耳式、整体舌式、橡筋式、中开缝式等;封闭式明口门,如内耳式、横条舌式等,所以,口门类型
较男式皮鞋多。
口门位置变化较大,分为浅型和深型二类。浅型口门位置Qy一般位于前帮控制线F0E1的
处的Q点或Q点前面;深型口门位
于Q点或Q点后面5㎜处。浅型口门长度点Fx位于前掌凸度标志点F0前面5~15㎜范围内;深型口门长度点Fx多数在前掌凸
度标志点F0或在F0点后面3~5㎜范围内。口门宽度FxQy通常等于前帮控制线F0E1的
,或者在Q点下面3~5㎜和Q点上
面2~4㎜的范围内。
女23#皮鞋外踝帮高B1Bx在42~46㎜范围内。 女23#皮鞋后帮中缝高度A1Ax在55~59㎜范围内。
女式低腰皮鞋后帮上口轮廓线多数是直线。
鞋里设计多数是二段式结构,即前帮布里(常用代用材料),后帮皮里(一般无后帮中缝)。有时也会有三段式的结构,即有中帮鞋耳或鞋舌皮里,这时与男鞋一样,将后帮皮里在踵心处断开,
分为后中帮皮里和后包跟皮里。 第一节 男三节头内耳式皮鞋贴楦设计
男三节头25#(二型半)皮鞋楦,楦底样长270㎜,楦跖围239.5㎜,放余量25㎜。胶粘工艺,牛全粒面革,跟高20~30㎜。 三节头内耳式皮鞋是男式低腰皮鞋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款式,其特点是款式稳健,落落大方,形状挺括,不易变形,与服装易于搭配,一年四季都适穿,是中老年消费者特别喜爱的一款皮鞋。
一 标画“三点一线” 二 部件计算及定位
该鞋帮部件分为:包头、中帮、后帮鞋耳、鞋舌四个部件。定位点共要有八个,它们分别是前帮长度点、包头长度点、中帮长度点、口门宽度点、前帮两翼长度点、前帮两翼宽度点、外踝帮高
点、后帮中缝高度点及鞋舌长度和宽度定位点等。 鞋脸、包头、中帮、鞋耳长度的定位方法除了按照楦底样长计算以外;还可以将整个鞋脸长度分成五等份,按照包头长∶中帮长∶鞋耳长=2∶1∶2的规律来分配,其中包头占二份稍强,后
帮鞋耳占二份稍弱,中帮长度占一等份。
1.鞋帮长度点:鞋帮长度=楦底样长×66%=270㎜×0.66=178
㎜
2.包头长度点:包头长度=楦底样长×27%=270㎜×0.27=73㎜ 3.口门长度点:口门长度=楦底样长×40%=270㎜×0.40=108
㎜
4.口门宽度点:计算法:口门宽度=楦跖围×16%=239.5㎜
×0.16=38㎜
经验法:楦面外踝宽度的中点
5.两翼长度点:两翼长=楦底样长×28%=270㎜×0.28=76㎜
6.外踝帮高点:外踝帮高=脚长×18%=250㎜×0.18=45㎜ 计算出的外踝帮高B1Bx是净尺寸,加上各种材料的厚度才是成鞋的实际尺寸,此处材料的总厚度约为4~5㎜,所以,实际数据
应该是49㎜。
B点位置=22.5%脚长-后容差
7.后帮中缝高度点:后帮中缝高度=脚长×23%=250㎜
×0.23=57.5㎜
计算出的后帮中缝高度A1Ax是净尺寸,与成鞋的实际尺寸有很大差别,主要是材料厚度的影响。如果加上材料的厚度,约3~4
㎜,那么,成鞋的实际数据应该是60~61㎜。 8.鞋眼位置点:距鞋耳边沿线13㎜平行线上,四眼或五眼 9.鞋舌宽度点:宽度为鞋眼位置的二倍,距耳边线26㎜,前端
较后端窄5㎜。
10.鞋舌长度点:超出鞋耳后端约5~10㎜
11.鞋耳假线位置:后端在鞋舌宽度位置处,前端在口门圆弧中
点处
12.保险皮:宽10~12㎜,长20~22㎜
三 描画部件轮廓线
1.包头和口门轮廓线,在与背中线相交处,应相互垂直。 2.后帮上口轮廓线与后弧线相交处,应相互垂直。 3.口门转角处圆弧与鞋耳后端圆弧应相互协调,通常鞋耳后端
圆弧较口门转角处圆弧大一些。
4.鞋耳最细处以不小于20㎜为宜,鞋耳后端点与外踝帮高点之
间的圆弧线,处理要合适,不宜过高。
5.包头线应平直,其下边沿点不能往前弯或往后弯。 6.虽然鞋舌被鞋耳覆盖在下面,但要画出鞋舌轮廓线。 7.鞋眼位置须用交叉点表示准确,也可用圆圈表示。 8.因为设计尺寸与成鞋实际尺寸有差别,线条经过绷帮以后会发生部分位移,所以,画样时应该将可能的位移量考虑进去。
四 制作种子样板
1.揭纸 2.展平处理 3.制作种子样板
(1)加放绷帮余量:前尖12~13㎜,腰窝16~17㎜,后跟15~16
㎜
(2)底边沿线内外踝差别处理:前内收2~3㎜,后内放5~8
㎜
(3)后帮上口内外踝差别处理:外踝帮高处内踝放2~3㎜
4.分离种子样板 (1)扎孔法 (2)复写法 (3)分解法 五 制作标准样板
分离后的种子样板经过曲跷处理及内外踝差别处理,而没有加放折边量、压茬量、合缝量等加工余量的样板,因为此样板是制作
折边样板和下料样板的标准,所以称其为标准样板。 标准样板是皮鞋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样板,其制作是样板制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标准样板的制作,主要包括曲跷处理和内外踝差别
处理二个方面。 1.包头样板 (1)曲跷处理 (2)内、外踝差别 2.中帮样板 (1)曲跷处理 (2)内、外踝差别 3.后帮鞋耳样板 (1)曲跷处理 (2)内、外踝差别 4.鞋舌样板 5.保险皮样板 6.注意事项及要求
(1)所有样板必须有中心线标志点,后帮鞋耳样板应有鞋眼和
假线标志点。
(2)所有样板内踝必须打剪口,以示区别,剪口应位于底边沿
线上。
(3)剪样板时,应严格按照轮廓线剪下,切忌放大或缩小。 (4)标准样板制作完成后,应仔细检查。检查的方法可用比楦的办法,重点检查前帮曲跷部位、后帮中缝线部位及其内外踝差别部位。也可以按照种子样板再检查一遍标准样板的处理是否正
确。
六 制作折边样板 (一)制作方法
1.包头样板 2.中帮样板 3.后帮鞋耳样板 4.鞋舌样板 (二)要求
1.折边样板上必须有各类标志点和标志线。
① 包头样板应该有中心线标志点
② 中帮样板应该有中心线标志点以及与包头缝合的压茬标志线 ③ 后帮鞋耳样板应该有与中帮缝合的压茬标志线、鞋眼位置标
志点及假线位置标志线
④ 鞋舌样板应该有中心线标志点以及与中帮缝合的压茬标志线 2.各部件样板应标明折边样板,并在内踝样板上打剪口,以示
区别。 七 制作下料样板
下料样板是在折边样板的基础上,放出折边量的样板,也即用于下料的样板。所以,下料样板不需要点出各类标志点和标志线。 从三节头内耳式皮鞋的结构来看,包头、中帮和后帮鞋耳都需要折边,一般折边量为4~5㎜。所以,在包头的折边样板的包头线上放出折边量即为包头下料样板;在中帮折边样板的口门及两翼轮廓线上放出折边量即为中帮下料样板;在后帮鞋耳折边样板的后帮上口及鞋耳轮廓线上放出折边量即为后帮鞋耳下料样板。 如果鞋舌两侧及后端需要折边,在鞋舌折边样板的两侧及后端轮廓线上放出折边量即为鞋舌下料样板;如果鞋舌两侧及后端不需
要折边,则鞋舌下料样板与折边样板是一样的。
至此,三节头内耳式皮鞋帮面样板设计、制作已经完成。但要注意:在进行后续工作之前,应该对前面所作的各种样板做一仔细
检查,及时发现并修改错误。
如果新鲜感退去,你是否依然充满激情? 请支持论坛发展的朋友,每天上论坛点击一下论坛旁边
广告一到两次。
【历史】Sneakers! 中国鞋类设计师联盟 (感谢您的爱、
支持与信任!) 网站大事记
http://www.sneakers.com.cn/viewthread.php?tid=40
6
从这里开始...(STAR HERE)
没有阅读权限?发些资料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你的权
设计总监
UID
1 帖子 2525 注册时间 2007-7-14
限会越来越高哦!
TOP
7楼
admin发表于 2007-7-15 04:3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横条舌式皮鞋贴楦设计
男舌式25#(二型半)皮鞋楦,楦底样长265㎜,楦跖围236㎜,放余量20㎜,胶粘工艺,牛全粒面革,跟高20~30㎜。
一 部件计算及定位
横条舌式皮鞋其鞋帮部件分为:围盖(或镶盖),长围条(可分为围条和后中帮两个部件),鞋舌,外包跟,横条及横条上的皮
条或其它装饰部件等,共六个部件。
定位点共有十四个,包括前帮长度点、前帮围长度点、口门长度点、口门宽度点、外踝帮高点、后帮中缝高度点、横条宽度和长
度定位点、橡筋布定位点、外包跟上、下位置点、鞋舌长度和宽
度定位点等。如果长围条分为短围条和后中帮两个部件,还需要
有中帮接帮线位置。
1.前帮长度点:前帮长度=楦底样长×63%=265㎜×0.63=167
㎜
2.前帮围长度点:前帮围长度=楦底样长×10%=265㎜
×0.10=26.5㎜
3.口门长度点:口门长度=楦底样长×40%=265㎜×0.40=106
㎜
4.口门宽度点:计算法:口门宽度=楦跖围×17%=236㎜
×0.17=40㎜
经验法:楦面外宽中点加2~3㎜
5.外踝帮高点:47㎜ 6.后帮中缝高度点:61㎜
7.鞋舌设计:
8.外包跟设计:上宽50㎜,下宽70㎜ 9.横条设计:下端超出口门位置10~12㎜以上
10.橡筋布位置:距背中线12~13㎜,距鞋舌后端15㎜以上,
橡筋布宽度设计取决于橡筋布规格,通常16~20㎜ 11.中帮接帮线位置:第一种,内外踝都断开
第二种,内踝断开,外踝不断开 第三种,内外踝都不断开 二 描画部件轮廓线
1.围盖轮廓线条设计很重要,是舌式皮鞋的脸面,前端轮廓线形状应该与楦体头式相协调,围盖线条的前、中、后部处理应体
现出美观性,且准确度要高。
2.横条设计是这种款式的重要装饰部件,特色要鲜明。一般横条方向应与口门轮廓线保持一致,使口门轮廓线处于横条的正中
位置。
3.被鞋舌覆盖的橡筋布轮廓线应该标画清楚。
4.后帮上口若采用包边工艺,应标画清楚,一般后帮上口轮廓线后半部分近似于直线;前半部分与橡筋布连接,弯度较大。 5.围盖定位点处,一定要注意设计尺寸与成鞋实际尺寸的差别。经过绷帮拉力的作用会发生位移,此处位移量约2~4㎜,所以
定位、画样时应该将此位置点往后移2~4㎜。
三 制作种子样板
(1)保留横条在前帮围条上的标志点。如果长围条被分割为前帮围条和后中帮二个部件时,横条的一个标志点会落在后中帮
上,也需要标记清楚。 (2)严格取出橡筋布种子样板。
(3)如果横条上有其它装饰件或装饰皮条,也应保留其标志点。
四 制作标准样板 (一)前帮围盖 1.曲跷处理: 2.内外踝差别 (二)前帮围条 1.曲跷处理 2.内外踝差别 (三)后包跟 1.曲跷处理 2.内外踝差别 (四)鞋舌 1.曲跷处理 2.内外踝差别 (五)横条 1.曲跷处理
2.内外踝差别 (六)后中帮 1.曲跷处理 2.内外踝差别 五 制作折边样板
1.前帮围盖 2.前帮围条
注意保留围条上的横条标志点
3.后包跟 4.鞋舌 5.横条 6.后中帮
注意保留后中帮上的横条标志点
六 制作下料样板
1.前帮围盖 2.前帮围条 3.后包跟 4.鞋舌 5.横条
如果新鲜感退去,你是否依然充满激情? 请支持论坛发展的朋友,每天上论坛点击一下论坛旁边
广告一到两次。
【历史】Sneakers! 中国鞋类设计师联盟 (感谢您的爱、
支持与信任!) 网站大事记
http://www.sneakers.com.cn/viewthread.php?tid=40
6
从这里开始...(STAR HERE)
没有阅读权限?发些资料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你的权
限会越来越高哦!
TOP
8楼
admin发表于 2007-7-15 04:36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素头外耳式皮鞋贴楦设计
设计总监
UID
1 帖子 2525 注册时间
2007-7-14
男素头外耳式25#(二型半)鞋楦,底样长265㎜,跖围239.5㎜,放余量20㎜,胶粘工艺,牛全粒面革,跟高20~30㎜ 男素头外耳式皮鞋是男式低腰皮鞋中最具代表性的款式之一,其特点是帮面素雅大方,形状挺括,不易变形,一年四季都适用,
是适应于所有消费者穿着的一款皮鞋。
一 部件计算及定位
该鞋帮部件分为:前帮、后帮鞋耳、鞋舌、保险皮,共四个部件。 定位点共要有十个,包括:前帮长度点、口门长度点、口门宽度
点、鞋耳锁口点、两翼下边沿点、外踝帮高点、后帮中缝高度点、
鞋舌长度和宽度定位点、保险皮定位点等。
1.前帮长度:前帮长度=楦底样长×65%=265㎜×0.65=172㎜ 2.口门长度:口门长度=楦底样长×46.5%=265㎜×0.465=123
㎜
3.口门宽度:计算法:口门宽度=楦跖围×17%=239.5㎜
×0.17=41㎜ 经验法:楦面中点
4.外踝帮高:男鞋取47㎜;女鞋取42~45㎜ 5.后帮中缝高度点:男鞋取60~61㎜;女鞋取54~56㎜
6.鞋耳锁口点:口门位置点前8~10㎜ 7.鞋眼位置:距耳边线12~13㎜,3~4个鞋眼 8.鞋舌设计:前端位于第一、二眼之间,后端超出鞋耳5~8㎜,宽度超过眼位12~13㎜,后宽较前宽小5㎜左右。
9.鞋耳设计: 10.两翼下边沿点位置:
11.保险皮设计:上宽15~18㎜,下宽22~24㎜
二 制作种子样板 三 制作标准样板
(一)前帮 1.曲跷处理 2.内外踝差别
3.标志点:标记鞋耳锁口点位置
(二)后帮鞋耳 1.曲跷处理 2.内外踝差别 3.标志点 (三)鞋舌
1.鞋舌跷度很小,可忽略
2.因为被鞋耳覆盖,所以对称处理,内外踝无差别
(四)保险皮 四 制作折边样板
1.前帮样板 2.后帮鞋耳样板 3.鞋舌样板
4.保险皮不折边,但需通片
五 制作下料样板 1.前帮样板:与折边样板相同。
2.后帮鞋耳样板:两翼边沿轮廓线放出4~5㎜折边量;鞋耳边
沿线及后帮上口轮廓线放出4~5㎜折边量。
3.鞋舌样板:两侧及后端轮廓线采用毛边即可。若采用折边工
艺,则放出4~5㎜折边量。
4.保险皮样板:上端放出10~12㎜的折缝量,下端放出15~
16㎜的绷帮余量。
如果新鲜感退去,你是否依然充满激情? 请支持论坛发展的朋友,每天上论坛点击一下论坛旁边
广告一到两次。
【历史】Sneakers! 中国鞋类设计师联盟 (感谢您的爱、
支持与信任!) 网站大事记
http://www.sneakers.com.cn/viewthread.php?tid=40
6
从这里开始...(STAR HERE)
没有阅读权限?发些资料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你的权
限会越来越高哦!
TOP
9楼
admin发表于 2007-7-15 04:36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 女浅口式皮鞋贴楦设计
设计总监
女浅口式皮鞋是女式皮鞋中的一棵常青树,所占份额很大,几乎是女式时装鞋的固定模式。加之鞋楦头式、鞋帮色彩、材料肌理、鞋跟形状和高度的变化,使得花样繁多、绚丽多姿,充分展现了
UID
1 帖子 2525 注册时间
2007-7-14
成熟女性的魅力。能够与多种服装搭配使用,适合较为正式的场
合穿着,是春秋二季常用鞋款,中高跟居多。
使用23#(一型半)女浅口式鞋楦,楦底样长242㎜,楦跖围215㎜,后跟高度60㎜,前跷高度12㎜,放余量16.5㎜,后容差
4.5㎜。
一 部件计算及定位
从鞋帮款式来看,浅口式皮鞋很简单,但线条非常流畅,美感强。
通常在内踝腰窝处有断帮位置,整个鞋帮由二个部件组成。定位
点有:前帮长度、口门宽度、外踝帮高、后帮中缝高度、内踝腰
窝断帮位置共五个。
1.前帮长度:口门长度=楦底样长×33.5%=242㎜×0.335=81
㎜
2.口门宽度:计算法:口门宽度=楦跖围×17.5%=215㎜
×0.175=38㎜
经验法:楦面宽度中点加2~3㎜
3.外踝帮高:42~45㎜ 4.后帮中缝高度:54~56㎜ 5.内踝腰窝断帮位置: 二 制作种子样板 三 制作标准样板
1.曲跷处理 2.内外踝差别 3.取出内踝后帮样板 四 制作折边样板
1.采用合缝工艺,前后二个部件各放出1.5㎜的合缝量。 2.采用压茬缝,被压件放出8~9㎜压茬量,上压件若折边,需
放出4~5㎜折边量;上压件若毛边,则保持不变。 3.现在也有采用胶粘剂进行粘合的,但粘合的量要大一些,同时需要加一定的压力,以满足强度要求,一般为8~12㎜,所以加工时,上压件需片肉面层8~12㎜,下压件需片粒面层7~11
㎜,进行粘合。 五 制作下料样板
如果新鲜感退去,你是否依然充满激情? 请支持论坛发展的朋友,每天上论坛点击一下论坛旁边
广告一到两次。
【历史】Sneakers! 中国鞋类设计师联盟 (感谢您的爱、
设计总监
UID
1 帖子 2525 注册时间 2007-7-14
支持与信任!) 网站大事记
http://www.sneakers.com.cn/viewthread.php?tid=40
6
从这里开始...(STAR HERE)
TOP
10楼
admin发表于 2007-7-15 04:40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节 整体舌式皮鞋贴楦设计
男、女镶盖式为例,说明长围盖、长围条的曲跷处理方法;
女丁带式为例,说明丁带鼻梁的曲跷处理方法;
男、女橡筋式为例,说明整前帮(带鞋舌)的曲跷处理方法。
一 男、女镶盖式皮鞋贴楦设计
镶盖式皮鞋 (一)定位、画样 1.前帮长度:45~55%楦底样长
2.前帮围长度:8~10%楦底样长,头式影响。
3.口门长度:36%楦底样长
4.口门宽度:(1)计算法:17.5%楦跖围 (2)经验法:楦面宽度中点加2~3㎜
5.外踝帮高:45㎜ 6.后帮中缝高度:61~63㎜
7.鞋舌设计: 定位及画样 (二)制作种子样板 注意保留标志点
种子样板制作
种子样板分离
(三)曲跷处理——制作标准样板
此款样板设计的重点是长围盖和长围条的曲跷处理,讨论如下: 1.长围盖曲跷处理
方法一:鱼刺法,间距5㎜,10㎜等 剪口深度取决于弯曲程度 结果,围盖中缝线长度拉长了
方法二:褶皱法,中缝线不剪开,而在轮廓线的中部打折,将中缝线硬性与对折线并齐,结果必然使轮廓线长度缩短了。
方法三:旋转法,在中缝线上,找出二个点,这二个点是中缝线弯曲的二个特征点,能够将中缝线分为三段近似直线。做出每一个点所在位置处的围盖的宽度线,并找出宽度线的中点。 问题讨论,对比试验:
方法一,按照中缝线搬跷,将中缝线转换成直线,此时中缝线长度不变,但围盖的轮廓线长度缩短很大,标志点发生位移量也很大。
方法二,以所在位置宽度线的下端点为原点进行搬跷,将中缝线转换成直线,此时围盖轮廓线长度基本不变,标志点位置也基本不发生位移,但中缝线长度变长量很大。
方法三,以宽度线的中点为原点进行搬跷,将中缝线转换成直线,结果是中缝线长度和轮廓线长度都发生变化,但变化量都不大,容易修改,整个围盖轮廓发生的变形量不会太大,准确度高。 修改问题讨论,采用前后两端同时修改的方法,既可保证围盖的轮廓形状不变,又便于修改,便于作用力的平衡,成鞋成型性稳定。
结果一样,但焦点是修改的方便程度和修改后的准确性。 结论:应用第二和第三种方法的要多一些。 2.长围条曲跷处理
从结构上分析,长围条符楦比较容易,问题的关键是下料时,是否容易套划,避免浪费原材料。 引入工艺跷度概念。
工艺跷度——是指为了便于套划,节约原材料,适合工艺加工需要而人为改变的鞋帮式样的跷度。
将前端点超出对折线2~3㎜,后端点与对折线重合,然后画出围条的轮廓线,就是长围条的净样板,显然,超出的部分(即一个三角形)就是工艺跷度。
结果,使围条较原来变得直一些了,所以也称为“拉直处理”。 工艺跷度会不会带来误差?需不需要弥补?
问题一,围条底边沿线变短了,前端中缝线处压缩了一个三角形。但缩短的长度和压缩量不大,借助于材料弹性的弥补,绷帮时,会使围条边沿绷得更紧、更符楦。显然,工艺曲跷过大是不合适的。
问题二,围条拉直后,在前端背中线处往往会形成一个尖角,需要将其修整圆顺。
问题三,围条拉直后,与围盖缝合时的弯曲度加大了,特别是缝合围盖围条最前端的一小段时,曲度很大,使缝合变得困难。但缝合的结果,使得围盖和围条更接近于楦面的曲度,更易于绷帮,易于符楦。
结论:当工艺曲跷在2~3㎜或2°~3°时,误差可以忽略;当工艺曲跷超过2~3㎜或2°~3°时,需作工艺补跷,以平衡工艺曲跷带来的误差。
以上重点讨论了整体舌式皮鞋的曲跷处理,而内外踝差别处理、折边样板和下料样板的制作方法,与前面讲述的完全相同。
二 女丁带式皮鞋贴楦设计
(一)定位、画样
1.前帮长度:55~65%的楦底样长 2.口门长度:40%楦底样长 3.口门宽度:计算法:17%楦跖围 经验法:楦面宽中点加2~3㎜ 4.横向绊带的方向、位置及宽度设计
(1)方向及位置设计:横向绊带的方向应该与腰踝控制线保持
一致,允许有一定的弯度;横向绊带的位置一般在腰踝控制线的
前面,并紧靠腰踝控制线。
(2)宽度设计:取决于款式造型,也受鞋扣绊的规格限制,一般绊带宽度比扣绊宽度小2~3㎜,保证绊带在扣绊中活动自如。
5.丁带鼻梁后端宽度
取决于鞋帮造型,与横向绊带的宽度密切相关,二者应协调。通常比横向绊带宽度增大约2~3㎜,此款设计为12~14㎜。
6.外踝帮高:42~45㎜ 7.后帮中缝高度:58~61㎜
8.中帮腰窝断帮位置设计: (二)曲跷处理——制作标准样板
丁带鼻梁与前帮断开时,可将丁带鼻梁看作鞋舌或凉鞋的条带,曲跷处理的关键是前帮曲跷,方法与素头外耳式前帮相同。 如果前帮分为围盖和围条,丁带鼻梁与围盖组合为长围盖时,曲
跷处理方法与长围盖、长围条的曲跷相同。
重点讨论丁带鼻梁与前帮组合为一体的整前帮部件的曲跷处理。
1.整前帮曲跷处理
(1)处理方法的确定:采用打剪口或旋转曲跷的方法比较合适
(2)曲跷处理
①第一个特征点选中缝线的凸度点;第三个特征点选口门长度位
置点;第二个特征点选第一、第三特征点的中点。 ②第一、第二个特征点的旋转曲跷方法与前面所讲的方法相同; ③在旋转曲跷至第三个特征点时,将底边沿线及口门轮廓线以下
的鞋帮轮廓线完整地画出;
④旋转第三个特征点以后的部分时,应以口门宽度线的中点为原点,只旋转丁带鼻梁部分,并画出旋转后丁带鼻梁的轮廓。
2.后帮中缝线处理
(1)后帮中缝线上端点收进2~3㎜;
(2)后帮中缝线凸度点不变; (3)后帮中缝线下端点收进1~2㎜。
3.内外踝差别处理
(1)口门位置点内踝提前、提高2~3㎜;
(2)底边沿线前半部分内踝高于外踝2~3㎜,后半部分腰窝处内踝低于外踝8~10㎜,因为是女式高跟鞋,所以腰窝处内外踝
差距较大。
(3)后帮上口轮廓线,在踝骨处内踝高于外踝2~3㎜,并与口
门位置处内外踝差别连为一体; (4)中帮断帮线位置内踝提前4~6㎜。
4.横向绊带样板处理
(1)横向绊带标准样板,需要在中缝线处加长约1~2㎜。即制作时,将横向绊带低于对折线约1~2㎜,再画出其轮廓线。 (2)如果横向绊带在外踝通过金属扣绊与鞋帮连接,则其长度应超过扣绊中点16~20㎜以上,保证绊带良好的使用效果。如果以粘扣连接,则横向绊带的粘扣位置必须与鞋帮的粘扣位置相
对应,不得过长或过短,影响穿着。
丁带式皮鞋折边样板和下料样板的制作方法,与前面所讲的完全
相同。。
三 男、女橡筋式皮鞋贴楦设计
(一)定位、画样
1.前帮长度:60~65%楦底样长(男式);55~70%楦底样长(女
式)
2.口门长度:46.5%楦底样长 3.口门宽度:计算法:17.5%楦跖围 经验法:楦面宽度中点加2~3㎜ 4.橡筋布形状和宽度设计
形状一般为三角形,前端位于口门位置点,后端宽度通常为5~
10㎜。
5.外踝帮高:49㎜(男鞋);42~45㎜(女鞋)
6.后帮中缝高度:65㎜(男鞋);58~61㎜(女鞋)
7.保险皮设计
(二)曲跷处理——制作标准样板 1.整前帮曲跷及内外踝差别处理
(1)处理方法的确定:采用旋转曲跷的方法
(2)曲跷处理:
①第一个特征点选中缝线的凸度点;第三个特征点选口门长度位
置点;第二个特征点选第一、第三特征点的中点。 ②第一、第二个特征点的旋转曲跷方法与前面所讲的方法相同。 ③在旋转曲跷至第三个特征点时,将底边沿线及口门轮廓线以下
的鞋帮轮廓画出。
④旋转第三个特征点以后的部分时,应以口门宽度线的中点为原点,只旋转整前帮的鞋舌部分,并画出旋转后鞋舌部分的轮廓。
(3)内外踝差别处理
①口门位置点内踝提前、提高2~3㎜; ②两翼轮廓线下边沿点内踝提前4~6㎜;
③底边沿线前部内踝2~3㎜,后部腰窝处内踝低5~7㎜。
2.后帮标准样板制作 (1)后帮中缝线处理 ①后帮中缝线上端点收进2~3㎜;
②后帮中缝线凸度点不变; ③后帮中缝线下端点收进1~2㎜。
(2)内外踝差别处理
①后帮上口轮廓线的外踝帮高处,内踝提高2~3㎜; ②底边沿线后半部分腰窝处内踝低于外踝5~8㎜,与前半部分
对应;
③与前帮相接的轮廓线处,内踝提前4~6㎜。
3.橡筋布净样板制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