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基础与对策研究*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陈梦冬,王利军,舒帆鹏
摘要: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国家战略,其创新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中游城市有突出的资源与区位优势,雄厚的经济与产业基础,但其经济发展的协同性和创新性仍有待加强。本文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当前的协同创新发展现状,提出明确高新技术产业分工定位、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推动区域市场深度融合、建设城市群创新协同网络的建议。关键词: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产业集群
一、引言
城市群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参与国内竞争和全球竞争的重要地域单元。2012年,《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标志着长江中游城市群正式成立。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上升为国家战略,自此,长江中游城市群也被定位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以及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
城市群内部协同创新水平决定了长江中游的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动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仍存在行政边界刚性约束、合作机制不健全、产业同质化、管理松散化、屏障脆弱等问题(谷玉辉、霁航,2017)[1]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测算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内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白孝忠、孟子贻,2019)[2]
,但差异化协同发展水平正在不断提高(李雪松,2019)[3]
。长江中游城市群对各区域创新系统进行有效整合,是促进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熊小刚,2014),但科技资源的协同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刘华、陈金勇,2015),协同创新系统尚处于初级阶段(李琳、戴姣兰,2016),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集聚经济效应的发挥也更加依赖技术创新(郝永敬、程思宁,2019)。因此,本文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基础,并提出协同创新发展策略,对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创新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基础
长江中游自然资源充裕,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城镇化和工业化基础强,创新要素活跃,协同创新发展潜力大。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湖北、湖南、江西三大区域在地理区位、自然禀赋、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及历史人文等方面存在天然的联系,使得建立跨区域创新系统成为可能。
(一)资源与区位优势突出
长江中游城市群囊括“一江两湖”(长江、洞庭湖和鄱阳湖),涵盖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三大城市圈,总面积达13.7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总量7000多·204·
万。三个城市圈地理邻近,相互间人员交流频繁,联系逐步加强。其中武汉城市圈总面积5.81万平方公里,占湖北省总面积的31.2%;总人口约3800万,占湖北省的50%以上。长株潭城市群所辖面积2.8万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的13.3%;人口约1479.2万人,占湖南省的21.6%。环鄱阳湖城市群总面积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31%;人口约2006.6万,约占江西省的50%。
武汉作为中国中部的交通枢纽和九省通衢,已与长沙、南昌形成“三小时”经济圈,三大城市群内部也已建成“一小时”经济圈[7]
。城市群内部各区域融为一体,极大地便利了彼此间的经济交流和协作。
(二)经济和产业基础雄厚
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大子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相近,资源禀赋与发展条件相似,发展阶段和发展使命相近,产业布局既合理分工又紧密联系。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子区域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仍在加速发展;历史上的工业化建设使各区域都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竞争力较强的特色支柱产业。武汉城市圈的支柱产业有高新技术、汽车、冶金、化工,建材、纺织、轻工产业优势明显;长株潭城市群优势产业有烟草、钢铁、机电制造、高新技术、生物医药等;环鄱阳湖城市群优势产业为汽车零部件、医药、纺织服装、陶瓷等。可见,三个城市群产业优势各具特色,既相互补充,又相互竞争。同处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结构互补,总量提升、结构升级的共同愿景,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动力。
(三)政策支撑基础良好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经济增长从单极驱动向多极驱动转换,区域融合、产业集聚和一体化发展特点逐渐形成。2006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出台,2010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出台,对中部地区特别是长江中游地区的发展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国务院于2012年颁布《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鼓励和支持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
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开展战略合作,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一体化发展。2015年国务院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被正式确立为国家战略。
三、协同创新发展现状
(一)经济基础有待提升
近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整体水平和区域增速均稳步提升,但是相较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据2017年的数据,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均GDP为74918元,仍远低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也远低于东部地区,消费需求对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低于东部。从国际经济参与度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虽近几年进出口总额增幅较大,但较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无论从进出口总额,还是人均进出口额来看,其经济发展的外向度偏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有限,国际经济参与度有待提高。
(二)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产业发展定位不清晰,主导产业布局集聚度不高,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尤其是在打造产业集群,构建高能级产业平台方面,与东部城市群还有很大差距。长江中游城市群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仍占比高,第三产业发展较慢,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也相对滞后。其产业发展的主要压力一是面临着大规模的产业转型升级,原有的低层次、低附加值产业要往高精尖发展;二是长期以来的资源输出型的产业结构,削弱了自身产业发展的基础,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城市空心化和严峻的产业转型的压力。三是重工业的比重相对较大,产业转型较为困难和缓慢,节能减排的压力也很大。
(三)高新技术产业同构竞争
长江中游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同质化较明显,存在着重复建设、资源配置不合理和非良性竞争等现象。从表1可以看出,长江中游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同构现象较严重,特别是生物医药、新型能源、精细加工、交通运输设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社会与生态
长江中游城市群应实施产业集群化战略,着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新兴产业为引领的产业结构。立足于高新技术产业改良传统产业,强化现代化产业职能,全面壮大先进产业规模。开展产业跨区域优化重组,组建大企业集团,塑造国内乃至国际知名品牌,引导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前进。推进跨区域企业分工协作,促进产业优势互补,提升区域产业集中度,打造区域独具特色、富有活力、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
(三)推动区域市场深度融合
加快推动区域内部经济协作,积极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进程,坚持优势互补、互相开放、互相合作、共谋发展的原则,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政府引导和扶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创新区域产业合作模式,加快推进区域产业融合协同发展,促进产业互通互补发展,实现产业发展一体化。充分借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一体化经验,构造“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区域一体化格局。加快市场开放、加强信息沟通,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区域间信息共享,鼓励扩大相互投资,推进跨区域企业间分工协作和产业互补,构建完善上下游产业链。鼓励企业通过股权交易、联合重组、兼并收购、战略联盟等方式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四)建设城市群创新协同网络充分发挥区域内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与制度创新的优势,学习借鉴国内领先战略模式,形成技术领先的产业优势,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形成自组织创新机制。建立城市群跨区域创新系统储备基金制度,共同筛选出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需要联合攻关的前瞻性和共性技术,集中城市群力量协同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园区建设,培育和发展一批科技创新的中介服务机构,构建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社会化服务
体系。
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资源共享数据库,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网站和应用平台,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主导产业公共技术共享数据库,为区域内中小企业提供系统、全面、便捷的技术资源服务。鼓励科研机构跨省域建立分支机构,支持国家级科研院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不同地区建立研发机构、中试基地和创新平台,促进科研机构的跨区域学习互动。
项目资助:湖北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10500055),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6Q100)。
参考文献
备等产业叠合度高,尤其是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业重复建设严重,并由此导致科技资源布局分散,技术创新的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缺乏,科技研发信息不对称,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区域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表1 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区域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对比
主导高新技术产业
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
保、新型能源
长株潭城市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设备、精细化
群工、生物医药
环鄱阳湖城光伏光电、精细加工、新型能源、汽市群车设备、生物医药、航空制造武汉城市圈
虽然长江中游城市群三个子城市群的区域系统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效应,但总体来看,依然存在内部协调、统筹合作和技术创新等跨区域发展不足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实现有机协同的跨越式发展,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创新协同水平。
四、协同创新发展对策
[1]谷玉辉,吕霁航.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经济纵横,2017(12):117-122.[2]白孝忠,孟子贻.中三角城市群产业同构性评价及协同发展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8(7):149-152.[3]李雪松,齐晓旭.长江中游城市群差异化协同发展的演化与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9,38(12):75-83.[4]熊小刚.“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 4):39-44.[5]刘华,陈金勇.“中三角”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协同创新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5,33(2):28-31.[6]李琳,戴姣兰.中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驱动因素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6 (23):119-123.[7]郝永敬,程思宁.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异质产业集聚与协同集聚视角[J].工业技术经济,2019,38(1):41-48.参考文献
(一)明确高新技术产业分工定位长江中游城市群应明确各区域产业功能定位,优化区域间产业的分工协作,避免区域间恶性竞争。武汉城市群应坚定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制造高新化的双轨并进路径,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株潭城市群应明确智能制造的转型路径,进一步壮大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千亿级信息技术产业集群规模,推动材料、食品、工程机械等三大千亿级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建设长沙国家智能制造中心;环鄱阳湖城市群应在“一核两重”(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战略指导下,进一步明确制造业做大规模、做出特色的发展路径,逐渐完善现代产业体系。
(二)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上接第105页)
(四)注重人才培养,优化机制内容要想使国有企业得到持续性的发展,需要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定一个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首要的工作内容和工作任务就是在企业中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人才团队,注重对企业人才的培养,以此来实现企业的长期激励机制,并对企业的激励机制进行不断完善。在企业工作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尤其是决策者和参与者的建议能够对绩效体质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企业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从而不断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另外,还从根本上降低了企业员工的离职率,并能够使所建立的
企业人才团队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不断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这可以有效地促进国有企业的整体发展。
四、结束语
[1]林颢.浅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优化策略与创新途径[J].人才资源开发,2019(24):72.[2]苏少青.论我国国有企业人才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9(22):81.[3]李兴胜.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9(22):87.[4]黄艳.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2019(23):273.[5]王英君.国企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薪酬福利制度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9 (15):4+7.·205·
综上所述,从国有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把激励机制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来,能够有效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的动力和潜力,并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一定的作用,重要的是它能够有效解决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存在的一些现存问题。由于其他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现阶段还有一部分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并不完善,还需企业重视激励机制,并制定一个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和科学的激励机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