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2年-有答案-安徽省蚌埠市某校八年级(上)第三次联考历史试卷(12月份)

2021-05-24 来源:画鸵萌宠网


2022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某校八年级(上)第三次联考历史试卷

(12月份)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一小题2分,共50分。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最终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下列哪一条你认为是中国失败的根源( )

A.清朝经济的落后 C.清朝武器装备落后

2. 如图为英国输入中国商品总值示意图。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中英签订了( )

B.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 D.清政府急于求和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 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两次战争都是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俄国

③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A.①②③

4.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B.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

C.彻底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D.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5. 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镇压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抵制外来侵略)。”这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镇压农民起义 C.发展民族工业

6.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试卷第1页,总16页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B.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D.抵抗外来侵略

②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③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④最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A.①②③④

7. 《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 A.开设工厂

8. 晚清志士谢缵泰在甲午战败后绘制《时局图》警示国人,并题字曰:“沉沉酣睡我

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这反映出甲午战败后( ) A.中国民族危机因瓜分狂潮空前严重 B.沙俄占领中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 C.谢缵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D.日本在全中国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

9. 下列选项中,事件与结果搭配正确的是( )

B.割占土地

C.增辟通商口岸

D.获得赔款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选项 事件 A B C D A.A

结果 维新变法思想开始传播 拉开变法维新的序幕 戊戌变法失败 C.C

D.D

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B.B

维新人土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得到统治上层的大力支持 10.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近代西方的( ) A.科学知识

11.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900年夏义和团控制京津地区 B.八国联军在廊坊遭到义和团奋勇抵抗 C.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D.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12.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观点的是( )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试卷第2页,总16页

B.教育制度 C.军事制度 D.政治制度

C.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13. “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有关“他”领导民主革命活动表述正确的是( )

①成立华兴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思想 ③领导“安庆起义” ④发起“护国运动” A.①②

14.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从“夷物”到“洋务”,从“淫技”到“长技”、从“臣民”到“国民”的历程。下列主张体现了由“臣民”到“国民”转变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C.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15.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此段材料反映哪个历史事件( ) A.黄花岗起义

16. 毛泽东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以下说法最能够揭示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关联的是( ) A.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 B.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C.促进了民主进步思想的传播 D.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势力

17. 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②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③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④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A.①②③

18.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在《讨袁檄文》中把袁世凯称为“民贼”,是因为袁世凯( ) ①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②破坏民主共和制度 ③复辟帝制

④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试卷第3页,总16页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B.师夷长技以自强 D.民族、民权、民生

B.萍浏醴起义 C.广州起义 D.安庆起义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护国战争 ②宋教仁遇刺 ③袁世凯称帝 ④二次革命 A.①②③④

20.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蔡元培﹣﹣《敬告青年》 C.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21. 陈独秀在20世纪初曾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这主要说明陈独秀当时( )

A.认为孔子是近代中国文明进化的最大阻力 B.全面反对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 C.试图建立一个以西方社会为模板的国家 D.强烈反对假借孔教而实施复辟帝制的活动

22. 傅斯年在五四运动的反思中写道: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的勃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做社会调査,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等。这说明五四运动( ) A.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C.开启了近代民主革命运动

23. 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这段话说明五四运动( )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24. 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选项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偶然的 B.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C.使得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北洋军阀

试卷第4页,总16页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D.①③②④

B.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D.鲁迅﹣﹣《狂人日记》

B.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D.激发了民众的责任感

B.富有彻底的斗争精神 D.依靠上层社会的力量

25.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下列表述与李大钊无关的是( ) A.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B.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 C.五四运动期间在北京领导学生运动 D.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改正)

洋务派代表曾国藩兴办了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并创建了北洋海军。 判断:________;改正:________。

梁启超在刑场吟诵“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慷慨就义。 错误:________ 改正:________。

1915年,李大钊在上海创办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判断:________;改正:________。

1923年开始的京汉铁路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判断:________;改正: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刻也不停止理论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以后发生的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正因如此,史学界才有人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历史争鸣•回顾戊戌》

(1)拉开戊戌变法序幕的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材料二 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而且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

﹣﹣马敏(辛亥革命研究学者)

(2)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的具体成果。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时代使命。

试卷第5页,总16页

青年学生是爱国的先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北大学生罗家伦起草)

材料二: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变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有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据此指出该运动的性质。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材料三中所说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体现出青年学生哪些伟大的民族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历程,经由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先进知识分子的组织,产生了工人阶级的先进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幻想的破灭、推动他们去探求中国的新出路,革命性质亦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民国的初建(1912﹣1923)》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三个条件。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材料二:这些人原来就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为了正式组织共产党,约定到上海来开会的。7月底大会开幕了,到会的一共有13人: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北京代表张国焘、刘仁静,长沙代表毛泽东、何叔衡,武汉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济南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广东代表陈公博、包惠僧,东京代表周佛海,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7月30号晚被租界巡捕发现后,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等

(2)材料二中的会议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哪次重要会议?该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材料三: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

(3)工人运动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得到哪些认识?

试卷第6页,总16页

试卷第7页,总16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2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某校八年级(上)第三次联考历史试卷

(12月份)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一小题2分,共50分。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答案】 B

【考点】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A

【考点】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 【答案】 B

【考点】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津条约》【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4. 【答案】 C

【考点】 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试卷第8页,总16页

此题暂无解答 5. 【答案】 B

【考点】

洋务运动的兴起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6. 【答案】 A

【考点】

洋务运动的兴起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7. 【答案】 A

【考点】 《马关条约》 日本明治维新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津条约》 【解析】

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结合课本所学即可作答。 【解答】

由材料“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可知,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即开设工厂。 8. 【答案】 A

【考点】 《马关条约》 【解析】

本题以晚清志士谢缵泰在甲午战败后绘制《时局图》警示国人,并题字曰:“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为切入点,考查甲午中日战争。 【解答】

试卷第9页,总16页

《时局图》反映的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因此“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反映的是甲午战败后,中国民族危机因瓜分狂潮空前严重。 9. 【答案】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梁启超逃到国外,后与刘光第、杨深秀标志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D搭配正确 【考点】 戊戌变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0. 【答案】 D 【考点】 戊戌变法 【解析】

本题考查维新思想,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总体上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解答】

依据题干信息: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可以看出,梁启超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和政治制度。所以,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D项符合题意。 11. 【答案】 D

【考点】 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2. 【答案】 B

【考点】 《辛丑条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3.

试卷第10页,总16页

【答案】 C

【考点】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袁世凯复辟帝制 北洋军阀的统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4. 【答案】 D

【考点】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识记孙中山先生的功绩。 【解答】

由“臣民”到“国民”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所指事件是辛亥革命,民族、民权、民生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故D符合题意。 15. 【答案】 A

【考点】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黄花岗起义。题干中的成材料是孙中山对黄花岗之役的评价。黄花岗起义鼓舞了人民革命斗志,加速了民主革命进程。 【解答】

据“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及所学知识可知,文中所指的“斯役”指的是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广州起义失败,战役牺牲的烈士安葬于黄花岗。此次起义因此又称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鼓舞了人民革命斗志,加速了民主革命进程。故有孙中山“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的盛赞。 16. 【答案】 B

【考点】 五四运动

中共一大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试卷第11页,总16页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7. 【答案】 B

【考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8. 【答案】 C

【考点】

北洋军阀的统治 袁世凯复辟帝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9. 【答案】 C

【考点】

袁世凯复辟帝制 北洋军阀的统治 【解析】

本题考查北洋军阀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定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二次革命即称讨袁之役,结果失败。袁世凯称帝是在1915年12月;护国战争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绝望而死。②④③①符合题意。 20. 【答案】 A

【考点】 新文化运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试卷第12页,总16页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1. 【答案】 D

【考点】 新文化运动 【解析】

本题以陈独秀在20世纪初的话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解答】

据“‘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可知,这主要说明陈独秀当时强烈反对假借孔教而实施复辟帝制的活动. 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故选𝐷. 22. 【答案】 D 【考点】 五四运动 【解析】

本题考查了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解答】

傅斯年在五四运动的反思中写道: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的勃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做社会调査,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等。这说明五四运动激发了民众的责任感。题干材料强调了“五四运动的勃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做社会调査,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3. 【答案】 A 【考点】 五四运动 【解析】

本题以材料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的准确认识。 【解答】

据材料“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可知,这段话说明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据课本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北京学生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因为北京只是学生运动,没有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后期运

试卷第13页,总16页

动中心转移到上海,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各地工人也参加罢工,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了巨大作用,成为运动的主力,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24. 【答案】 C

【考点】

中共一大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5. 【答案】 D

【考点】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共一大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李大钊的主要革命活动。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解答】

A.从1915年,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高举“民主”“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为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B.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底,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C.五四运动爆发后,北洋军阀镇压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逮捕学生三十多人,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陈独秀、李大钊在北京领导学生斗争,积极营救被捕的学生; D.1921年召开的中共一大,选举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改正) 【答案】

×,曾国藩改为李鸿章 【考点】

洋务运动的兴起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梁启超,谭嗣同 【考点】 戊戌变法 【解析】

本题考查了谭嗣同牺牲的相关史实。 【解答】

试卷第14页,总16页

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维新变法最终以失败结束。谭嗣同在刑场吟诵“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慷慨就义。 【答案】

×,李大钊改为陈独秀 【考点】 新文化运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

【考点】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答案】

公车上书。依据:触动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以后发生的革命运动,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

1911年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新文化运动;民主。

提倡学习西方的长处;主张社会变革。(言之有理 【考点】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外争主权;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由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促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爱国主义情感;忧国忧民,敢于斗争。 【考点】 五四运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试卷第15页,总16页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条件: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或中共一大。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考点】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中共一大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试卷第16页,总1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