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保护古建筑-陈强

2023-08-06 来源:画鸵萌宠网


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建筑082班 陈强

中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以它独特的风格和传统,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古建筑和其他一切历史文物一样,其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东西,不可能再生产、再建造。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但古代建筑在历经岁月沧桑的保存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和自然力的破坏,使得我国古代建筑遭受损害、破坏甚至毁灭。虽说,我们相关部门花了很大力度对古建筑翻新重建,但是少部分翻新工程却走着一种失败之路。现在呈现给我们的只是现代的油漆、现代的殿堂以及现代的钟鼓楼,难见始建时的痕迹。因此,保护他们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

一 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1: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古建筑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通过古建筑,可理解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某个城市“历史记忆的符号”和“城市文化发展的链条”.因为。它们见证了这个城市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一旦破坏,就再难以恢复和接续。一座古代的建筑无论如何破旧,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与千年的历史痕迹是无法被替代的。反之,一座当代的仿古建筑无论在外形上做的多么神似,但如果其内在的历史遗迹几乎为零,其文化内涵肯定无法达到与古迹相同的高度。

2:古建筑是启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的实物

中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而中国的古建筑艺术更是东方艺术的奇葩。它不但完全独立于西方建筑体系,更影响着周边国家的建筑特色,形成了东方古典建筑体系。参观中国古代建筑不仅可以感悟到其独特的魅力,更是让国人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为我们曾创造出如此精湛的建筑品而自豪。

3:古建筑是研究历史的实物例证

古代建筑和其他物质文化遗存一样,是社会不同发展阶段遗留下来的实物。我们从对古建筑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同一时期其他科学的发展情况和当时所达到的水平。对于建筑史的研究来说,古建筑更是直接的实物例证,因为任何一座古建筑都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所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及科学技术水平、工艺技巧、艺术风格、风俗习惯等等。因此,研究中国建筑史,古建筑是最好的例证。

1.4古建筑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生产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民对文化的需要将更为迫切。古建筑在新的时期又担当起文化休闲娱乐场所这样一个新的历史使命。如果一个旅游目的地拥有独特的古建筑,那么该古建筑会在目的地形象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古建筑资源本身拥有的巨大品牌效应,可提高远距离游客的到访率。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这些名胜古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友人纷纷前来参观游览,为促进城市旅游事业的发展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5古建筑是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的重要借鉴

中国的古建筑在艺术和技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世界建筑史有着极其丰富而辉

煌的成就,在建筑布局、材料、施工、艺术装饰、传统风格等方面,是几千年来无数匠们在长期建筑实践中多积累下来的经验。这些古代技术成就,对现有的有关专业人员,有着极大的启迪和爪范作用。如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构建原理和它独特的防震方法,对现代结构抗震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保护古建筑的措施

1搞好城市规划

要保护好古建筑,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城规若有失误.将造成古建筑无法估量的损失。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和乡镇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全围各地的大型古代建筑受到严重破坏。据资料介绍,北京、上海、沈阳、南京、杭州、洛阳、长沙等城市的古建筑保护现状实在令人忧虑,许多本应得到挽救与保护的古建筑,却在城市现代化的建设浪潮中遭到破坏。如何在城市发展的同时,更好得加强古建筑的保护,已成为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哌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方面。意大利的做法是“让出古城.另建新城”,很值我们借鉴。在法国里昂,至今仍然完好地保留着12一16世纪建筑的古老巷区,区内有250栋保护建筑。19世纪以后建设的建筑.在风格上也与古建筑十分协调。在国内,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实例。如宁波在月湖地区进行城市绿化建设时,就曾有过是否全部拆除原有旧民宅之争。深入调查的结果是,发现那里竟有北宋时期的“高丽使馆”遗址等几座极有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古建筑。如果当时不深入调查.换来的称赞只是一时的,留下的遗憾却是永远的。再如杭州市近年启动的清河坊历史街区保护丁程.就是市政府下决心调整规划、撤消房地产开发项目才保伞下来的。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事关社会各界,但首要的责任在政府。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各市政府皆应把保护古建筑作为第一要任。

2提高科技含量

保护古建筑,就是保护古建筑的原状、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古建筑修复中要充分认识到其特殊性,并保证在保护和修复过程中不改变古建筑的历史、有形与无形等特征,这是至关重要的。古建筑保护的每一项干预、修复活动均需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以前期周详的史料和考古研究、调查、勘测、记录、分析等为基础和前提,并开展相关的多学科合作。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相互配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对古建筑进行研究,有助于达到对古代建筑保存的科学认识。在古建筑的修复过程中,当传统的技术不能解决问题时,可以利用任何现代科技。相对于传统技术,现代科技可更全面、深入、确切地认知古建筑,采取的保护措施就可以更有针对性,更科学。如随着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现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测量、虚拟现实等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保护与复原开始用于古建筑保护中,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科技手段虽然有上述优势,但不能代替传统技术,甚至不应该设想去改造它,应该做到两者之间有机的结合,各展所长,各有侧重。

3增强保护意识

古建筑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只有市民自觉地加入到保护的行列中,古建筑才能永久长存。保护文物是伞社会、全民的共同义务,全国上下应提高对古建筑保护的认识。市民更要提高自身素质。

三:总结:

古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积淀。一旦损毁,文物本体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都将不复存在。总之。只有把古建筑保护好、维修好,让它们以其原有的面貌长久地保存下去,才能发挥“实物的史书”、“历史的年鉴”、

“文化的载体”等的作用。保护古建筑。让古建筑流芳千古,古为今用,为后人服务,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负的社会责任和神圣天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