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
1.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是一门 (教育科学和心里学) 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即学的心理活动、教的心理活动及其教与学的互动机制。 4、1903年,(_桑代克_)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5、1924年, (廖世承) 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此后又陆续编写和翻译了几本教育心理学著作,开创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道路。
8、根据学习的方式分类可以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_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与发现学习。
9、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主要条件是_____刺激____。 10、动机既是学习的条件又是学习的 起点和动因。 11、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一种__能动的反映_____。 12、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被称为 迁移。 13、____________是问题解决的高级形式。
14、创造力以 (发展创造性思维发展) 为核心。
15、精加工策略的具体方法是划线、笔记、写批注、写卡片,适合于______________任务。
16、教师的职业角色是由他的______________和学生的_________所决定的。 17、教师最重要的能力是_____________、逻辑性和口头表达能力与_____________。
18、教师的知识结构由学科知识、实践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 构成。
19、教师成长的目标就是成为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0、布垆坶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将认知领域区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21、认知风格属于冲动型的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需要教师评价____________,而独立型的学生最好评价_______________。
22、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
倾向。
23、〔元认知知识〕 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
24、我国心理学家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
习 三种。
1、1913—1914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发展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名称和内容体系。教育心理学之所以在这个时期从心理学的母体中独立出来,是因为(D )。
A、教育需要心理学 B、机能主义心理学兴起 C、行为主义心理学兴起 D、学习理论形成
2、学习的基本功能是(A )
A、适应环境 B、发展自我 C、开发潜能 D、获得经验 3、认为学习的本质是自我实现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C )
A、文化历史学派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建构主义 4、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最好把失败归因于(3 ) A、学习方法 B、能力 C、努力 D、运气 5、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好是令其( C )
A、产生成就感 B、观察榜样 C、相信自己 D、认识自己
6、人们在保持知识时采用各种记忆术,实际是应用了记忆的( B ) A、精加工策略 B、多重编码 C、过度学习 D、人为增加线索
7、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 )
A、桑代克 B、苛勒 C、奥苏倍尔 D、贾德 (水下击靶) 8、解决问题选择操作步骤时人们最常用的策略是( B ) A、算法式 B、启发式 C、爬山法 D、手段——目的策略 9、影响问题解决的客观因素指(A )
A、问题情境 B、客观环境 C、问题的给定信息 D、问题的背景
10、定势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的主观因素,证明这一结论的实验是(D ) A、贾德 (水下击靶) B、罗森塔尔实验 (期望) C、邓克尔的点蜡烛实验(功能固着)D、卢钦斯量水实验 (思维定势) 11、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是( C)
A、给学生以心理上的自由 B、提供榜样 C、思维训练 D、人格培养 12、学习者用来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等过程的技能就是(B ) A、学习策略 B、认知策略 C、学习方法 D、元认知 13、创造力的测量最常用的方法是(A )
A、测验法 B、实验法 C、专家评定法 D、观察法
14、能够对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进行感知和体验的心理现象是( B ) A、社会认知 B、移情 C、亲社会 D、关怀取向
15、有人说学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教师或家长期望的结果,能够解释这句话的原理是(B )
A、晕轮效应 B、罗森塔尔效应 C、同化理论 D、关系转换理论 16、教师素质中的条件性知识就是( D )
A、教育机智 B、教学行为 C、实践知识 D、教育与心理科学知识 17、教育能力以什么为基础?( B )
A、条件性知识 B、学科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心理学知识
18、以某个教学单元为评价的内容,在编制测验时一个单元里所有的基本知识点和各知识点的不同层次都要包括在内的评价是(B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配置性评价 19、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是( C ) A、发现教学 B、 情境教学 C、个别化教学 D、愉快教学 20、学生自由结合的班级中的凝聚力强的小群体被称为(B ) A、非正式群体 B、同辈群体 C、同伴关系 D、集体
21、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位置来做出判断和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是(B )
A、常模参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正式评价
22、一个测验或测量工具能够正确测量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征的程度被称为( C )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23、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课堂的主要学习动机有( ABC) 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强化 24、根据强化对行为反应的作用,一般把强化分为( AB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零强化 D、惩罚 25、表征知识的主要方式有( ABC )
A、概念 B、命题 C、表象 D、图式
26、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问题解决需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ABCDE ) A、提出问题 B、表征问题 C、选择操作 D、执行操作 E、检验假设 27、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有( BCE )
A、知识经验 B、惯性思维 C、认知水平与特性 D、人格特征 E、问题的表征
28、学习策略包括( ACD )
A、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计划策略 D、元认知策略 30、教学设计的原则是( )
A、系统性 B、灵活性 C、可行性 D、教育性 31、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在(c )
A、智力水平 B、知识结构 C、认知风格 D、信息加工方式 32、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C.希腊 D.罗马 ( B)
33、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 ( D)
34、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 35、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B ) 36、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A )
37、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A )
38、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 B )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9、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A.教育 B.教育学C.教育论 D.德育论 ( C )
40、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 A )
41、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 A ) 42.属于成长需要的是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需要 D认知需要
43.采用两难故事法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的是 (c)
A皮亚杰 B艾利克森 C科尔伯格 D罗杰斯
44_(d )__是美国最早对动物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他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
A华生 B赫尔 C斯金纳 D桑代克 45对_(a)__的探讨,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 A教师的教学 B教师的课堂管理 C学生的学习活动 D教师的心理
46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a)
A操作性条件作用 B经典条件作用 C精神分析理论 D认知理论
47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c) 15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abcd)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48根据归因理论的观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做法是:使学生看到(d) A努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B运气的作用 C能力的作用 D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 49.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
A.师生的交互作用 B.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C.同伴群体的影响 D.社区的影响 5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51.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c)。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在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问题上,主要有(内发论)、(外铄论)和在个体活动中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 内发论的著名代表人物有中国的(孟子)、美国的(格塞尔)。外铄论的著名代表人物有中国的(荀子)、英国的(洛克)和美国的(华生)。 5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b )。 A.系统性 B.能动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53.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 c)。
A.预见性 B.目的性 C.创造性 D.选择性
54.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c)。 A.遗传素质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 55.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d)。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56.“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这是(c )的言论。 A-卢梭 B.洛克 C.康德 D.柏拉图 57.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 )。
A.男女性别差异 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 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D.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58.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c )。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59.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
A.教师 B.学生 C.班级 D.课程
60.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B )。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61.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c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62.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c)。
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 63.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 b )。
A.基础地位 B.中心地位 C.主要地位 D.重要地位
64.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____思____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a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65.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d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66.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c )。
A.1856年 B.1860年 C.1862年 D.1866年 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d )。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
67.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 d )。 A.班级环境布置 B.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
C.班级制度与规范 D.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 68.19世纪初,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导生制”出现在( b )。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69.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尔
70.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B)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71.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C) A.强制作用 B.辅助作用 C.主导作用 D.中介作用
四、概念解释 教育心理学、、学习、、自我效能感、、迁移、、问题与问题解决、、创造力、学习策略、精加工策略、、移情、、情境教学、合作学习、、认知风格、、非正式群体、 顿悟 有意义学习 义务教育 素质教育
五、简答题
1、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2、分析动机与学习的关系。
(三)学习动机的种类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分:
(1)内部学习动机:指个体内在学习需要引起的,如学习兴趣,求知欲等 . (2)外部学习动机: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如老师或父母奖励等. (四)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 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所决定:
1认知内驱力:是学习的内部动机,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阐述问题,解决问题的需要.在教学中培养方法是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使学生对获得有用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学习的外部动机,是个体因自己的本事(胜任能力,工作能力)提高而获得响应地位的需要.
3.附属内驱力:是为了赢得长者(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3、怎样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4、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5、举例说明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哪些成分? 6、教学内容的组织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7、教学评价有什么意义?
8、教师为什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9、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六、论述题
1、说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2、根据知识学习的过程与条件,举例说明如何设计教学过程? 3、试论述创造力的培养 4、如何编制一份好的测验?
5、论述大学生怎样进行自我教育。
七、分析与应用
1、按照要求编制一份具有一定效度、信度和区分度的测验
2、教育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在表现.
教育问题是当教育现象被人们议论,评说时就变成教育问题.
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2、学习: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1、我国心理学家(潘菽)在其1980年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教
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美国1971年出版的《教育百科全书》指出:\"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
2、前苏联的彼罗夫斯基在其1972年主编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研究教学和教育的心理学规律。
3、人类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是(2-3岁);书面语发展的关键期是(4-5岁);数概念发展的关键期是(5-5.5岁)。
4、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最初是通过(观察儿童玩\"弹弹子\"的游戏)开始的。
5、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把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付诸了实施。他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来,其学生将上述四个阶段进一步发展为(准备、提示、联想、系统和方法)五个阶段。 6、(格赛尔)著名的(双生子爬递实验)
7、(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石,它在教育心理学中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学习理论所解决的学习的(实质、过程和条件)等学习的根本理论问题是指导学生有效地学和教师有效地教的理论基础。
8、加涅的学习分类:(1)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
9、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可将学习区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关系,可将学习区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10、奥苏贝尔将有意义学习分为:(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11、我国学者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心智技能的学习和社会生产规范的学习)。
12、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把学习过程看成是:(信息输入-编码-加工-储存-译码-输出的过程)判断
13、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经验传递的过程。 15、教育心理学应为哪5个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答:(1)确定教学目标;(2)了解学生特点;(3)运用学习过程的心理规律; (4)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执行;(5)教学测量与评价。
16、教育心理学必须从哪些方面学习心理内容?
答:(1)学习理论;(2)学生的学习;(3)学习策略;(4)学习迁移;(5)学习动机。
17、认知派在理论上的表现有哪此方面?
答:认知派以魏特墨、考夫卡、苛勒为主要代表。它们主张\"完形说\"。第一,否认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认为行为受意识的支配,以意识为中介;第
二,主张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构造完形或形成认知结构,而不是被动地形成S-R联结;第三,在学习问题的研究方向上,主张对学习的内部过程和内在条件进行探讨。
18、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答: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理论的基本概念。(1)图式。动作或心理运算的结构,它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心理模式,图式既可以十分简单,也可以十分复杂。
(2)同化。是将新的客体或事件纳入到已有的图式中去。同化类似于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3)顺应。为适应新的情境而改变已有图式的过程,皮亚杰称之为顺应。(4)平衡。在已有的理解和新的经验之间恢复均衡的过程,称为平衡。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所有儿童的认知和发展都依次通过这四个发展阶段而不能逾越其中的某一阶段。不过,不同的儿童通过这些阶段的速率可能会有所不同
(三)对教育的启示。(1)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并认真倾听儿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理解儿童目前是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知觉周围世界的,从而正确地判断儿童目前所处的思维发展水平。(2)教学应该适合儿童目前的认知发展水平,越越儿童当前发展水平的教学只会徒劳无益。(3)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概念的实例。
19、学习迁移是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对在另一学科或情境中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的获得的影响。简单地说,学习迁移就是指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
1.从迁移的性质来分,可以分成正迁移和负迁移
2.从迁移的方向来分,迁移可以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3.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式来分,可以分为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4.根据迁移的层次,把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5.根据迁移的范围不同来分,可以分为自迁移、近迁移与远迁移。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B)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C)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D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B )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C) 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C)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C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 )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B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B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B )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A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制
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 B)
A.信息传播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人际关系
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B ) 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
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B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B)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
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C)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注意的功能有(ABD )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
2.知觉的特性包括(ABCE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 3.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ABCD )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
4.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BCD )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标准化 E.知名度
5.性向测验用以测量(AB ) A.潜在才能 B.能力倾向 C.性别倾向 D.性别态度 E.成就
6.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BCD)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
7.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ABCDE) A.情境性 B.激动性 C.暂时性 D.表浅性 E.外显性
8.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ABCDE)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
9.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ACD ) 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 10.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ACE )
A.横断研究法 B.封闭式研究法 C.纵向研究法 D.开放式研究法 E.群体序列研究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