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章起始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郑瑄,吴增生(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教研室;浙江省仙居县教育局教研室)摘
要:章起始课教学,不仅是对一个新的数学学习内容(圆)的开启,还应站在系统的高度,
环顾知识的长河,注重教学的整体性,所谓见森林才见树木;章起始课教学,也应随物赋形,循天而事,顺应数学研究对象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顺应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走向,自然地展开问题研究的发现和提出;章起始课教学,更应注重逻辑的连贯性和问题的层次性,以构建系统的完整性.
关键词:圆;章起始课教学;先行组织者
一、教学思考
章起始课教学,有别于教科书文本呈现的章第一课时教学,但也并非将整章知识内容不假思索地罗列告知,而是数学内在逻辑关系有序而理性地良好呈现.要通过构建“先行组织者”以统领整章教学,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中的重点部分;突出强调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关系,为新知识提供一种框架;能够帮助学生回忆起与新知识相关的研究思路和途径,传递学习方法,以便更好地建立联系,进行学习和研究.
圆,作为一种特殊的曲线图形的代表,其表现方式和直线图形不同.既继承了以往直线图形研究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又由于其特殊性,在具体的抽象概念、确定研究对象和内容、明确研究方法和思路等方面,均有其不同寻常之处.同时,圆的许多性质,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事物内部量变与质变、一般与特殊、矛盾的对立统一等关系,是培养和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很好的载体.故研究这个新的几何对象(圆)的第一课,应站在系统的高度,审视知识的长河,注重教学的整体性,以达成了解概貌、引趣激智、学法指导的美好愿景.
收稿日期:2019-11-05
二、教学设计、课堂生成与教学反思
1.抽象定义
学生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已经初步认识了圆.其时,更多的是直观感知与计算为重,会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但是对于图形研究的第一步:“何为圆”这一严格的界定,即便是耳熟能详、司空见惯,抽象定义的过程,仍然令学生感到困难重重.故抽象出圆的定义,是本节课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教学中希望能让学生在经历、体验中,独立自主地感悟和归纳,互动交流地概括和描述,最终得到圆的定义.
师:(面对学生摊开教科书在“圆”这一章的状态)同学们都将教科书翻到了今天要学的这一章,确实,你们翻开的这一页完全正确.但是,我可不希望你们翻书寻找答案来对付我(笑),所以,先请大家将书本合上.
师:圆,你们曾经学过吗?学了什么?生:(众说纷纭、确认)六年级,六年级上.生:我们会算圆的周长与面积l=2πr,S=πr2.么,什么是圆呢?
生:(迟疑、困顿)小学没讲过.
师:其中,r是什么?π又是什么?(倾听)……那
作者简介:郑瑄(1965—),女,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研究.
·49·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9年第11期(总第203期)
师:确实,小学并没有给出圆的定义.没关系,请同学们在学习单上画一个圆.
学生纷纷拿出圆规来画圆.想起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画面:有人用圆规、有人用瓶盖,有人用三角尺上的圆形等.九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已然长进.
师:如果要画的圆的半径特别大,如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为5米的圆呢?(学生思考……)老师再问问大家,什么是圆?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表达,写在学习单上.
学生在学习单上沉思、书写,或涂涂改改,眉眼时而紧锁、时而舒展.事实上,圆的定义就蕴含在这些操作、思考和字斟句酌中.继而四位学生代表分享己见.
生1师:圆都还没有定,哪儿来的圆心?:由距圆心距离相等的许多点构成的封闭曲线.生2围起来.
:一条线段一个端点不动另一个端点旋转180°,师:好有动态的画面感!
生3个点的距离相等:将一条线段首尾连接起来,线上的点,到一.
师:联想到三角形.
生4周无数点组成的图形:在平面内,一条固定了一端的线段,围绕一
.
师:在平面内!
师:非常好!同学们都抓住了能表示圆的特征的关键词.
顺势而为,随物赋形.教师与学生共同研讨、质疑,在“误中悟”;归纳、概括,在“思辨中获得”.从关键词到严谨的定义,最后以墨子言简意赅的高度概括收尾.
(1)定点、定长、集合.(静)(2)线段OA、点O、点A、旋转.(动)(3)墨子:圆,一中同长也!(言简意赅)“圆”的定义:
在一个平面内,所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
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
墨子:圆,一中同长也!50·
教师与学生发现值得关注的几点.其一,圆的定义表示圆是一条封闭曲线,而并非圆面.其二,“在一个平面内”是区分圆与球的重要条件.其三,确定圆的两个要素:圆心(位置)和半径(大小).其四,集合的理解,学生想到诸如中垂线、角平分线、函数及其图象等的相互关系.其五,圆的符号表示.这是初中有别于小学之处,并与之前图形的学习一脉相承,是数学家的行为.
【教学反思】耳熟能详、司空见惯的圆,在获得定义的环节,呈现出来的恰恰是学生对数学抽象的举步维艰.从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学习单上的呈现均可见一斑.当然,大多数学生能抓住圆的特征关键词.例如,一条曲线构成封闭曲线,从一点到曲线上任何一点的长度相同的图形;绕固定一点,以固定距离做圆周运动;圆是以一点为中心,按照直径不断旋转外端闭合的图形;线段OA,旋转,在一个平面内…….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只凭感觉直观描述.例如,形状类似字母O的物体;球体的平面;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马上有学生指出直线也具有如此特性);……笔者在抽象定义的教学环节用了近20分钟时间,章建跃博士在点评时询问与会教师:20分钟,你舍得吗?让学生以数学的方式下定义,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必须!笔者以为,画圆的目的,在于从做中悟;书写的目的,在于从思中悟;思辨的目的,在于从误中悟.一个概念、三个注意点、n道练习题,永远是最简单、最粗糙的教学法,关注概念教学的慢与快的辩证法,能给予学生长远的裨益.
2.圆的性质,如果学生齐心协力,必能探究一二,探索性质
乃至八九.但是无序散漫的找寻,还是有序理性的求索,此乃关键.要让学生发现并提出性质成为必然,而非撞大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的内在逻辑,有序地分类,而数学中的逻辑是由数学知识本身决定的.圆是点的集合,循着圆的要素和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寻找和发现圆中值得研究的元素而展开研究.教学中希望能让学生在以往经验的引导下自主探索,在特殊研究对象的思考中有新的发现,最终得到圆的性质.教学过程引人入胜.
师:和直线图形的学习一脉相承,现在我们要一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9年第11期(总第203期)
起来研究圆的性质.还记得刚刚结束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研究方法是怎样的吗?
生: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去研究.但是圆没有边也没有角啊(略显迷茫).
师:我们不妨来看看圆的组成要素和相关要素.由此师生共同议论、探讨,引出圆中值得研究的元素:聚焦到组成圆的圆上的点;组成圆的无数个点与圆心的连线——半径、直径、半圆弧;圆上的两个点的连线——弦;圆上两个点之间的部分——弧、优弧、劣狐;两条半径的夹角——圆心角;同弧所对的圆周角;圆内角、圆外角;……
师:请同学们思考,圆可能具有的性质,并将自己的发现,再一次写在学习单上.
教师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相互交流.巡视、倾听、点拨、指引,继而教师有意识、有序列、有选择地让学生代表展示圆的性质的发现成果.
(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生:圆上的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从定义着手,这是研究性质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与直线图形的研究一脉相承.构建前后一致、逻辑连贯的知识体系.
师:好!由圆的定义,的确可以得到这个性质.两个方面:圆上的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到圆心距离相等的点一定在圆上.“在圆上”等价于d=r”.位置关系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考量,数形结合极具能量(之前平行线的性质也是如此).
生:还可以联想到线段中垂线性质、角平分线性质,及其函数等.
师生感悟:这个性质很厉害!生活中,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数学中,矩形四个顶点共圆.还能(有序地)想到什么?
思维拓展与延伸: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又可以用怎样的数量关系来考量这些位置关系呢?
(2)圆的对称性:轴对称性、中心对称性(旋转对称性).生1称图形.
:圆的对称性!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生2:有无数多条对称轴;可以旋转任意角度都
重合.
师:真不错,圆有均衡、对称、和谐之美!毕达哥拉斯曾经这样说:世间最美的平面图形是圆;世间最美的立体图形是球.
观察轴对称性,欣赏中国著名的赵州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圆拱石桥是中国桥梁的经典,赵州桥是经典中的经典.除了坚固之用,更有对称之美.让我们画出与石拱桥水面垂直的对称轴,这就构成圆中经典的“垂径定理”的图形.教师指出“垂径定理”的要义;指明其本质就是轴对称性!特别指出垂径定理涉及的5个条件,任意2个成立,必然导致另外3个也成立;继续观察圆的中心对称性,及其旋转不变性“为什么”的证明,留待日后完善..我
们如何均分一个圆形的蛋糕?
生:等分圆心角即可.
师:这意味着等分圆心角即等分了圆形蛋糕.于是,又有一个非常厉害的性质出现了:“圆心角性质”;关于同弧所对圆心角是圆周角的两倍的猜想;圆内角、圆外角与弧的关系又会怎么样?……
(3)圆与正多边形的关系.生: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
师:这确实是圆的一个非常厉害的性质!尽管我们在小学就已经得知,但值得重新审视.π是一个常数,而且π还是一个无理数,称为圆周率.中国古代在圆周率的发现上有着伟大的贡献.
生:祖冲之.
师:是的.但是还有一位不能忘记,那就是刘徽.刘徽的“割圆术”说的就是用圆中的正多边形的周长来替代圆的周长进行计算的方法.刘徽的极限思想: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我们在小学计算圆的面积时,已经有所领略(无限等分圆心角,可近似得到小等腰三角形,错位拼成矩形,计算面积).
【教学反思】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正是如此!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观点(课堂上的声音、学习单上的文字),都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倾听是大德,随物赋形,循天而事.此处的,正是顺应数学研究对象各要素间的内
·51·
““物”与“天”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9年第11期(总第203期)
在关系,顺应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走向,自然地展开问题研究的发现和提出.关注逻辑的连贯性,问题的层次性,以构建系统的完整性.“快速发现性质+大量练习跟进”的模式,似乎在应试的层面更为高效,但是,做练习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建立知识间的联系,锻炼学生的思维,拓展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等等.故获得一个数学概念是练习;发现证明一个数学定理也是练习;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还是练习;研究一个新的问题更是练习,而且是更好的练习;……
3.如果说,之前两次学生在学习单上的书写提出问题
(抽象定义、探索性质),是在教师引领下的任务驱动,那么,第三次学习单的书写——“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呢?”就是让学生更加自由、无拘束地提出自己的疑惑、问题乃至困难,也是教师引导学生走向明天的一个教学行为,更是一段意蕴悠长开拓性的学习过程.教育理念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那么这个教学环节,正是希望能起到能力养成的作用.
学生提出的问题,十分有趣味性、有价值,令人眼前闪亮、满心欢喜.列举若干如下.
何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如何找到一个圆的圆心?如何用尺规作图将一个圆7等分?
圆与椭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性质和圆一样吗?球的体积公式如何得到?
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一个圆?垂径定理有什么用?
圆心角、圆周角、圆内角、圆外角分别和相关的弧有什么关系?
弦的长度、弧的长度可求吗?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边有什么关系?
圆心角和圆周角与圆弧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如何计算?
都说是分割,无限接近,那就说明圆周长不等于正多边形的周长,则π是不是不准确啊?有没有比割圆术更好的求π的方法?托勒密定理怎么证明?微积分是什么?……52·
【教学反思】何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在笔者眼里,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的学生,已经在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如何用尺规作图将一个圆7等分?那是一个可以讲述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圆与椭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那是可以将圆中的定长线段固定在两个定点的故事.无限接近、极限思想、托勒密定理、微积分……好的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彼此成就、共同成长.惜缘感恩!
这节课的最后,教师如此说:今天我们开启了圆的新篇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在这片广袤的.
三、教学点评
圆是区别于直线型的最具有对称美的平面曲线图形,由直线型到圆,开辟了初中推理几何研究的新的领域.作为新领域的起始课,有着学习“怎样研究一类几何图形的基本套路”的育人价值,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发现和引入“圆”这类新图形并抽象其概念,需要知道圆是怎样定义的,以这一定义为逻辑起点可以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等.
作为知名的特级教师,授课教师的课堂如天马行空,自由驰骋在数学王国.站在高处,引领学生用高观点整体、系统地经历圆的概念的抽象过程,圆的性质的初步探索过程,以及基于具体情境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这样的课堂如一幅画卷徐徐展开,主题清晰,内容详实生动,重视学生的“三会”“四能”发展,是体现数学育人的理想课堂.
首先,课堂充满着生成的精彩.授课教师追求的数学教育是“随物赋形,循天而事”,也就是说随着学生思考而进行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利用学生的思想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这样的课堂充满着生成性.例如,授课教师用了23分钟时间让学生经历圆的定义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画图、观察、想象、归纳,自己说出圆的特征.尽管开始学生给出的圆的特征描述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如“由与圆心距离相等的许多点构成的封闭曲线”“一条线段一个端点不动另一个端点旋转180°,围起来”“将一条线段首尾连接起来,线上的点到一个点的距离相等”“在平面内,一条固定了一端的线段,围绕一周无数点组成的
·“森林”中,领略各种奇花异草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9年第11期(总第203期)
图形”等,授课教师能在肯定各自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概括出描述圆的特征的关键词“(1)定点、定长、集合——(静态看);(2)线段OA、点O、点A旋转——(动态看)”,举出学生所在班级为例说明“集合的含义”,并最终得到圆的两种定义.
其次,彰显整体教学的思想.能站在系统的高度,从圆的构成要素——圆上的点的关系及其与定点(圆心)的关系出发比较自然、有序地给出“半径、直径”“弧、弦”“圆心角”等相关概念.进一步,让学生自己探索,写出可能具有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让
学生说出点与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
最后,重视问题提出教学.在形成圆的概念,初步讨论了圆中可能的性质和位置关系后,专门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提出需要研究问题的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授课教师对问题提出教学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发展学生“四能”的数学教育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
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上接第42页)
提升学员的教学实践水平.
7.物化成果——专著及论文
王炜煜、刘礼祥等被评为广东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持人;龚建兵、叶劭峨、杨勇等多位老师成长为市学科带头人;古伯纯、张小勇等多人成长为市教学能分别获得省特等奖和一等奖.
教学案例,以及学员的同课异构课、汇报课等方式,工作室成员庞进发被评为东莞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
主持人专著有《高中数学发展性教学顶层设计》,手;叶劭峨、黄雅兰、熊国林、高瑞瑞、王海优质课参与编写《如何形成教学风格》《当代教师领导力研究:理论基础与教师实践》等著作;发表论文《高三数学复习教学的本质追求》《悟理优于揭示
揭示重于讲
四、发展愿景
继续秉持工作室的“德能并举,发展为本,追求卓越”理念,遵循“共同学习,研究创新,服务开放”思路,追求“立足教学一线,追求优质课堂;培育研发能力,打造特色品牌;建设互动平台,提升专业引领;博采教育精华,拓展教育视野”目标.
在教学研究方面,依托2018年立项的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将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中落地生根,探求教学操作要旨,研发优质教学案例,进一步深化“中学生发展力”养成的途径与方式.
在跟岗研修方面,精炼研修内容,优化研修方式方法,着力探索解决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瓶颈,尤其是解决教学创新的意识与能力不足问题;根据研修教师的个性特点,尽力探寻形成个性化研修培养的方略.
参考文献:
[1]章建跃.章建跃数学教育随想录(下卷)[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
·53·
授:对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认识与实践》《“问题链+学生核心活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凸显数学思维
追求教育本真》《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若干思考》
等40余篇.成员及学员发表论文120余篇,获奖论文200余篇.
8.发展成果
主持人在各地所上的示范课,被评价为“语言幽默,表情丰富,富有教学智慧,是内在素质的自然散发;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上得精彩,清新自然,吸引人,像听一首轻音乐”“思维缜密,语言风趣,教学设计层层递进,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师生互动频频,学生如沐春风”“非常感谢!终于听到了一节高观点下的数学课”“行云流水,赏心悦目”;在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南粤名师大讲堂·走进汕尾”等活动所上示范课满意率达100%,如“曲线与方程”等.
成员及学员:王炜煜、谭亚英等被评为中学数学正高级教师;黄涛、王炜煜、刘礼祥三位老师成长为广东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心华、王振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