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轩
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年第5期
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中心小学 刘 轩
【案例】
2013年春季开学不久,3月26日的早上,我巡视教师办公室。当我走到三年级教师办公室时,三年级3班班主任廖秀英给我反映了一个情况,说她班上有一个叫冯德贵的同学从今年上学期开始经常逃学,几乎每个星期都要逃学一两天,老师经常教育,他的奶奶也想了很多办法,但他就是没有效果,甚至有时候奶奶送他上学时,在半路上他就突然跑了,奶奶年纪大又追不上他。尽管他经常逃学,但成绩在班上还不算太差,真是没有办法,非常担心他因为逃学而把行为习惯搞坏了,还怕他因为逃学出现安全事故。我听后,想了想对廖老师说:“找个时间,我们两个到他家里去看看”。
经过家访,以后连续4个星期,我和廖老师双管齐下,廖老师天天特别关注他,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呢,每周都专门到他们班上去翻看他的作业,并向他问了一些他家里和他学习的情况。为了进一步巩固成果,我和廖老师买了些水果、糖等小礼物再次到他家进行了家访。六一儿童节学校要慰问一批困难留守儿童,我和学校行政及工会干部带上牛奶、食用油、学习用品等到冯德贵家进行了慰问,他和奶奶都非常感激。
期末考试后,冯德贵语文、数学分别考了89分和94分,我非常高兴,于是兑现了我先前对冯德贵的承诺,买了笔、笔记本和糖果等,和班主任廖老师一起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了他奖励。从此以后,我继续关注着他,时不时到他班上看看他,了解他家里和学习的情况。目前他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人也开朗活泼了许多,看着他一天天进步,我打心眼里高兴。
【案例分析】
厌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特定学生所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一旦造成厌学的客观条件发生作用,便在行动中表现出来。逃学则是厌学心理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一种逃离学校生活环境的行为。该案例中从逃学事情的整个过程来,导致孩子逃学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因素。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有什么事情都藏在心里。不愿意和老师交流,和老师进行交流时声音很小,连头也不敢抬。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等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该生的家庭属于超生范围,他母亲患精神病,生活都不能自理,父亲几年前外出打工一直了无音讯,爷爷也不在了,奶奶忙完地里的活,还要照顾生活不能治理的妈妈、弟弟,所以家里乱得一团糟,奶奶也没有多少精力照顾他。
3.学校因素。
(1)学习不适应。冯德贵在学习方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于学习的目的及意义毫无思考,思考问题的方式很单一,不积极参与课堂中的问题讨论与反馈。课后作业很少能按时完成。
(2)与同学关系问题。由于该生的性格内向,自卑情结严重,导致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很少。听班主任讲,同学们做游戏的时候他在一旁观看,不去参与;向同学借文具,很少有借到的机
会;由于他穿的衣服很脏,其他的同学在语言和行为上取笑她;上下学没有伙伴,独自一个人。这些现象导致她内心的孤独感和不被认同感更加强烈的在内心深处反应。
【辅导策略】
1.帮助建立正确的认知观。采用认知治疗方法引导该生认识到不合理的、消极的思维方式和持有的错误信念造成的不合理的思维和行为。该生心理问题外在表现为焦虑并逃学,内在却是由于错误的认知因素造成的。在成长过程中一直不能受到家庭呵护,形成了我是不完美的,不受别人认同的错误认知。加之家庭不幸的焦虑,这种焦虑不断重复和强化,反过来又加剧了认知和个性的偏离,使他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导致焦虑症、恐惧症等神经症的形成。
通过多种方式沟通,引导学生把有意识和无意识到经验联系起来,发现思维中不合理的地方。通过让他观察其他同学类似行为,重新体验“角色”,使他能够更为客观的看待自己的问题,减少该生对立逃学回避行为,改善当前人际关系;减少不做作业的次数,尽量按时完成,并对积极行为予以强化。
2.找到厌学原因,帮助解决困难。避免学生逃课,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要从学生的思想上改变他们。作为班主任所能做的是在学生学习、生活上尽量帮助他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从教育心理学来看,学生的逃课行为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而我们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要采取多种方法,认真分析学生逃课的原因,采取疏导的方法,拉近学生关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把逃课现象停止在萌芽状态,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思想占据他们的精神领域。
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行动决定于思想,要改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必须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观,努力培养学生愿学、爱学的兴趣。
3.家庭教育科学化。在此案例中由于家庭环境的特殊情况,根本无从谈家庭教育的科学化,然而孩子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特质各不一样。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根据孩子学习情况、思维特点、兴趣特长等,把握其“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孩子实际的阶段性期望目标。
4.简易行为疗法。本案例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孩子,以阳性强化法为主,及时奖励求他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习惯,淡化其异常行为即懒惰、不做作业的行为,采用简易行为疗法是比较适宜并有效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孩子厌学逃学的情绪就会有所缓解。
【案例反思】
1.一个问题孩子出现的背后,一定存在着一个问题家庭。要改变孩子的问题,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家庭治疗”,优化家庭成员的互动模式,是修正孩子问题的基础工作,创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孩子修正问题、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2.修正小学生的行为问题,老师必须重视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积极向家人表达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学生家长明白要逐步改变对孩子的一贯态度与做法,因为家人是孩子接触时间最长,也是对孩子的行为影响最深远的教育资源。
3.有爱就有一切,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学生一片爱心,让一些暗淡的不利的事情消失在萌芽状态。对于冯德贵我们给的更多的是阳光和笑脸。在按时上学,遵守学校纪律上,我对他要求不高,他只要是能尽最大的努力去坚持上学,能够正常发展就可以。但原则问题不让步,慢慢地,他的成绩就会好起来。
4.努力改善同伴关系。发动学生,大家都来关心帮助同学。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同伴关系改善了,冯德贵进步了。他的进步不是飞跃式的,他的点点改进就是他的正常发展,正确处理事情,节制约束规范自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