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命题〕 李亚华 〔审题〕周文英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时间旅行的定义
时间旅行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科幻作品中,它是最令人激动的想法之一,登上时间机器,一个人就可以利用控制系统确定任何一个日期(过去或未来),然后时间机器就可以在瞬间将他带到那个时代。问题是时间机器会产生明显的悖论,一个人可以在他自己出生之前杀死他的父亲,从而阻止他自己的出生。有些科学家认为,大自然总是巧妙地智胜进行时间旅行的人们,使他们无法完成可以形成任何悖论的行为,也就是说,你无法杀死你的父亲,抑或是你自己。但是这种解释过于牵强。实际上时间旅行这个概念本身还是模糊不清的,人们对它产生极大的兴趣恐怕还是源于对过去和未来的强烈好奇心。我们来描述一种回到过去的情形,比如你搭乘时间机器回到过去,看到了你自己,这就意味着你必须在童年看到过一个成年的自己。否则就不能自洽,就不能称之为回到过去,充其量只是见到一个和过去的世界类似的世界。既然是回到过去,就不容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同样,你所见到的那个你在未来同样要搭乘几件机器再回到过去。而“他”的未来似乎已经由你演绎了,同样你的未来已经有一个“你”,也就是你童年见过的那个“你”将要演绎。而这似乎说明一切都已经确定了,大家都在演绎确定的历史而已。然而我们显然是可以介入这“历史”的,时间机器存在的话就以意味着你会知道结果,而你可以改变这个结果,这就是悖论。
时间和宇宙在朴素的概念上都具有唯一性,也就是说,如果宇宙之外还有一个宇宙,人们自然会把这两个宇宙合称为一个宇宙。但是在纯逻辑推理下,确实可以有另一个宇宙(甚至是多宇宙),这两个宇宙都在按自己的规律独立发展着,时间旅行就是进入另一个宇宙,你可能会见到另一个宇宙的你。当然在严格的推理下这种解释同样有很多的漏洞,两个宇宙一旦有联系的话,有很多问题是需要协调的。
实际上时间是没有方向性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我们在描述现实的物质世界时引入的抽象概念,它不是如物质粒子这样客观的实体,而是在对现实世界进行数学描述时引入的一种度量概念。时间与空间在这些数学公式中的地位是极其相似的,但是有一点不同,时间是不能静止的,它总给人一种在不断“流逝”的感觉。但事实上这是因为世界史在不断变化的,这才是我们认为时间在“流逝”的根本原因。如果你被时间这个概念困惑的话,不如说,时间根本是不存在的,存在的不过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宇宙。
在现有的科学体系下,时间具有严格的单向性。在所有的物理定律中,只有热力学第二定律带有时间方向箭头,这就给人一种时光流淌消逝不再的感觉。因此回首过去,或者提前观瞻未来,成为人类的一个永恒梦想。
1.下列对“时间旅行”的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时间旅行”就是回到了过去,你可以在童年看到一个成年的自己。 B.“时间旅行”就是进入另一个宇宙,你可能会见到另一个宇宙的你。 C.“时间旅行”有严格的单向性,给人一种不断“流逝”的感觉。 D.“时间旅行”通俗的解释就是登上时间机器,一个人就可以利用控制系统确定任何一个日期(过去或未来),然后时间机器就可以在瞬间将他带到那个时代。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时间与空间有一点是不同的,时间是不能静止的,它总给人一种在不断“流逝”的感觉。 B.在纯逻辑推理下,确实可以有另一个宇宙(甚至是多宇宙),这两个宇宙都在按自己的规律独立发展着,这种解释存在漏洞。
C.时间机器会产生明显的悖论,你搭乘几件机器回到了过去,就又可能杀了自己的父亲从而阻止自己出生。
D.科学家们认为,大自然总是巧妙地智胜进行时间旅行的人们,使他们无法完成可以形成任何悖论的行为。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登上时间机器,一个人就可以利用控制系统确定任何一个日期(过去或未来),然后时间机器就可以在瞬间将他带到那个时代,所以我们人类在不久的将来可以长生不老,可以永远活在自己的年轻时代。
B.你在回到过去时所见到的那个你在未来同样要搭乘时间机器再回到过去,而“他”的未来似乎已经由你演绎了。如果有时间机器,就可能会产生悖论。 C.如果宇宙之外确实可以有另一个宇宙(甚至是多宇宙),这两个宇宙都在按自己的规律独立发展着,那么你在进行时间旅行时就会在另一个宇宙见到另一个你。
D.时间旅行在理论上市成立的,因此回首过去,或者提前瞻观未来,成为人类不久之后就要实现的一个梦想。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
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
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不能用也。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霸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今之嗣主,忽于至道,.皆惛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沉于辩,溺于辞。以此论之,王国不能也。”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资用乏绝,去秦而归。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
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且夫苏秦特穷掘门桑户椦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少:稍微 . B.愿以异日 愿:希望 . C.诎敌国,制海内 诎:穷尽 .
D.式于政 式:用
5.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苏秦政见的一组是( )(3分) ①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②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③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④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 ⑤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⑥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②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秦根据秦国的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条件分析了秦国能取得天下的可能,但秦王婉言拒绝了他的游说.
B.苏秦选择秦王为游说对象,是因为他认为别的诸侯太昏聩,并不会采纳他的主张.
C.苏秦在说秦失败、狼狈归家后,更加发奋,誓要以游说的方式博取功名,从而留下了“锥刺股”的典故. D.苏秦后又游说赵王,赵王很高兴,授予他相印,他终于从一个穷巷寒士成为了天下无人能匹敌的人物.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翻译: (2)庭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伉。
翻译: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8-9题。
题 画① 李唐②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
【注】①题画,画上题诗。②作此诗时,李唐因初到杭州,无人赏识,靠卖画糊口,生活十分艰苦。
8.诗的第一句体现了画面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阐述。(5分)
答: 9.诗的后两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些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默而识之, ① , ② ,何有于我哉!” (《论语》) (2)元嘉草草, ③ , ④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人生自古谁无死? ⑤ 。(文天祥《过零丁洋》) (4)西当太白有鸟道, ⑥ 。(李白《蜀道难》)
(5) ⑦ ,金块珠砾, ⑧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宅 男
家里有两台电脑,儿子一台,父亲一台,父亲的在南屋,儿子的在北屋。父子从不见面,
从不交谈,所有的联络都通过电脑。父亲做好了饭,在QQ上写道,吃饭了。儿子回答,你先吃。父亲很听话。从不勉强,就先吃。吃过了,把儿子的那一份放在桌上,上班去了。 儿子听到门响,知道父亲出去了,就从屋里走出来。他先上洗手间,把一泡尿歪嘴壶一样抖了出去;之后他开始洗脸,洗脸只是胡乱抹两把;再之后他就坐在饭桌前有条不紊地用早餐。
早餐很简单,就是一只蛋,一杯奶,一块面包。这些都是用微波炉热过的,如果父亲不热,
他是不会热的。他很懒,父亲放在桌上什么他就吃什么,父亲不放的,他从不去寻找,哪怕那东西就在冰箱或锅里,触手可及,他也不去触碰。吃过饭,他打开电视看一会儿体育新闻,看完吧遥控器一扔,就又回到自己的小屋。
父亲每天都十一点回家,自妻子死后他为照顾儿子,都是提早半小时回家。单位同事都知道他的儿子足不出户,一切事情都在网上进行,交友在网上,买东西在网上,单位就照顾她,给她别人没有的方便。他们说,是他妻子的死对儿子有些刺激。但只有做父亲的心里明白,妻子没去世时,儿子也这样。
父亲这天中午提着两条鲫鱼进屋,一进门换掉拖鞋就开始插电饭锅。父亲都是早上走之前就把大米淘好,回来才插闸,然后做菜正赶趟儿。父亲做鱼好吃,葱花大料放好,还要放几根香菜,放几滴醋,还要放一撮糖。可是放糖时糖没有了,做鱼没有糖怎么行,父亲决定下楼去仓买(哈尔滨方言,即超市、小商店)买糖。
父亲闭掉煤气灶去了仓买,走时父亲望了一眼儿子的房间。
父亲由于走神儿,走时忘带钥匙了。他买完糖站在单元门跟前按门铃,可是不管他怎么按,门铃怎么响,儿子就是不给她开门,无奈他只有重回仓买给儿子打电话。可是家里的电话儿子不接,手机也不接,父亲站在柜台前好一顿发愣。
最终他只有走了出来,直奔街头的网吧。儿子的QQ头像果然亮着,父亲写道,我忘记带钥匙了,我再按门铃时你给我开门,别让我在外面冻着。儿子没说行不行,给父亲一个生气的QQ表情。父亲管这东西叫“黄豆”,不关怎样儿子总算答应了。
父亲在冷风中急急地走着,他出来时只穿着绒衣,仓买就在楼下,他没想到要去网吧。父亲几乎是一溜儿跑回到自己家楼下,却忽然从头顶哗啦啦掉下来一件东西,险些砸在他的头上,父亲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那串钥匙,儿子从窗口扔给了他。
父亲没有生气,他对儿子的举动早已习以为常,父亲有底线,只要儿子活着,别像妻子一样离开他,他就知足了。
父亲做好菜,上班的时间也快到了,他吃了几口鱼,扒了两碗饭,走时在电脑上给儿子留了话。告诉他,鱼,好吃极了。父亲很幽默,也给儿子留了一粒“黄豆”。那黄豆是咪咪笑的表情。
儿子吃鱼时心不在焉,他在心里想着事,在想和小美的事。小美是他在网上认识的女朋友,两个人从没有见过面,感情确极好,谁也离不开谁。小美提出过想见见他,他不同意,他怕见了面,他们那些美好的感觉消失殆尽。
有几次他也曾想过,走出去和小美结婚,可是一想结婚后他很可能对不起小美,就打消了念头。他从心里不愿意走出自己的屋子,屋子是他的天地,他只有在自己的屋子里才会感到世界的安全,他对外界没有兴趣。但是有了小美就不一样了,不如生病,自己病了,可以在网上购药,小美病了,大概网上购药就不成体统了。还有是不是得要一个孩子,小美坚持生个健康的宝宝,如果有了宝宝,那就更麻烦了,他就守不住他的宅子和他的内心了。 可是他又太爱小美了,爱到了极致。从视频上看小美长的那个美呀,笑起来那个甜呀,简直就是天上的仙女。
桌上的手机响了,这是一种特殊的语音提示,只有小美发来短信时才是这种醉人的提示。他拿起来,看到小美的留言。小美说,我想你都想疯了,我在你家对面的五楼,你不出来,我就跳下去。
他一伸头,果然看到,小美极其美艳地站在五楼的楼顶。他打了个愣,也只是打了个愣。之后他就有了决定,他想找个最佳的角度,看小美如何飞燕展翅。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父亲无法和儿子交流,却极其负责、极其宽容地供养着儿子,因为他对儿子的举动早已习以为常,只要儿子活着他就心满意足了。
B.儿子生活在完全封闭的环境中,他从不想走出自己的屋子,从不愿意走出自己的天地,因为他对外界没有兴趣。
C.儿子一方面封闭在自己的天地之中,另一方面却能在开放的网络空间购物,交朋友,这正是现代人矛盾性格的缩影。
D.小说的前半部分表现儿子对父亲的冷漠,后半部分写儿子对小美的万分热情,小说对儿子态度的差异的描写透露出作者一种隐隐的担忧。
E.小说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如“歪嘴壶一样”撒尿,“胡乱抹两把”式的洗脸,特别是结尾“打了个愣”的细节和后面的心理活动,都有利于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
(2)小说写父亲烹鱼过程中下楼买糖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请具体说说儿子的性格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6分)
(4)小说结尾写儿子在看到小美极其美艳地站在五楼的楼顶准备跳楼时,他“打了个愣”之后竟然决定“找个最佳的角度,看小美如何飞燕展翅”,你认为真实吗?请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身傲骨朱东润
朱东润常言:“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不可以没有傲骨。”了解他的人知道,他不只是说说而已。“文革”初期,朱东润是复旦大学第一批被揪出来批斗的“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不过他的回答则是:“我嘛,‘权威’勉强算一个,‘反动’嘛,则未必。”随着批斗逐渐升级,朱东润遭遇的折磨亦更加深重。有一次,一个造反派头头率领几个红卫兵来抓朱东润“杀头”示众,他们找到一把日本战刀,两人揿头压肩,两人用军刀当锯子拉颈项。幸亏战刀年久生绣,头才没掉下来。他们还恶狠狠地问:“你是什么东西?”他们原以为这次朱东润一定会求饶,承认自己是牛鬼蛇神反动分子。不料,朱东润却昂然抬头说道:“我是中文系系主任!”朱东润是如此坚贞不屈,以至于当时批斗者中有人喊“砸朱东润的傲骨”。
朱东润一身傲骨,自信且自负,在复旦是出了名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曾转述过一个有关朱东润先生的故事,说的是朱先生曾作学术报告谈传记文学,认为世界上只有三部传记作品是值得一读的,一部是英国包斯威尔的《约翰逊传》,一部是法国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还有一部就是他自己的《张居正大传》。
朱东润完全有理由如此自负,因为他是我国公认的现代传记文学的拓荒者。他把自己的《张居正大传》列为世上最好的三部传记作品之一,而《张居正大传》被世人誉为“20世纪四大
传记”之一。除了《张居正大传》外,朱东润一生还有著有《陈子龙及其时代》《杜甫叙论》《陆游传》《梅尧臣传》《李方舟传》等。
朱东润在开创现代传记文学写作体例时曾强调,除了文学性,传记文学首要的是真实。他说:“传记文学是文学,同时也是史。因为传记文学是史,所以在记载方面,应当追求真相,和小说家那一番凭空结构的作风,绝不相同。”这一原则,在他的第一部传记作品《张居正大传》中得到了坚决贯彻,所有的事实,都经过极其详密的考证,做到了“信而有证”。 向前进,道路是曲折的,光明依然在前。朱东润对此深信不疑。他在抗战困难时期完成的《张居正大传》一书最后写道:整个中国,不是一家一姓的事。任何人追溯到自己的祖先时,总会发现许多可歌可泣的事实;有的显赫一些,有的暗淡一些。但是当我们想到自己的祖先,曾经为民族自由而奋斗,为民族发展而努力,乃至为民族生存而流血,我们对于过去,固然是看到无穷的光辉,对于将来,也必然抱着更大的期待。前进呵,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儿女! 历经清王朝、民国、抗战、解放、文革等政局的变迁,朱东润始终向往光明,执著进步。1979年,已至耄耋之年的朱东润选择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做到了“永远前进”。上世纪80年代批判周扬时,报社记者问及他对周扬的评价以及对异化问题的看法,朱东润的回答总是那么一句:“我活到现在90岁了,相信只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
朱东润曾希望人们在他死后能说一句“我国传记文学家朱东润死了”,如此足矣。不过,在他逝世后,世人对他的评价是:朱东润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传记文学家、文学史家和书法家。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朱东润的“一身傲骨”,即表现在“文革”期间他在备受折磨时的无畏与坚贞不屈,也表现在他在传记文学上的自信与自负。
B.第二段引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曾转述过的一个有关朱东润先生的故事,是为了表现朱东润的自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C.朱东润是我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开拓者,他创作的第一部传记作品《张居正大专》是他最引以为自豪的,也是得到世人赞扬的好作品。
D.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既是文学,同时也是历史,所以在记载方面,应当追求真相,所有的细节,必须经过考证,做到“信而有证”。
E.本文叙述了朱东润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传记文学家,文学史家和书法家的主要经历,写出了朱东润在传记文学方面的巨大成就。 (2)请简述本文的写作思路。(6分)
(3)请简要概括朱东润在传记文学方面的成就。(6分)
(4)朱东润在为人和为学等方面的表现对我们有着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II卷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海水湛蓝,躺在软软的沙滩上,慵懒地享受着海风、阳光的沐浴,如坐春风。这杨的人间仙境,又有谁不怦然心动呢? ....
B.清代著名学者汪曰桢的学术著作《二十四史月日考》,以史书卷次为顺序,逐卷逐条,不胜其烦地将所有的干支纪日换算成月、日形式,详加考辨。 ....
C.这兄弟俩为了争夺遗产,先是互相抱怨,接着挥拳相向,闹得不可开交,亲朋好友纷纷劝道:“有话不可以坐下来好好商量吗?何必煮豆燃萁呢?” .... D.这座城市以发展旅游业为重心,限制工业发展,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真是个宜室宜家的好地方。 ....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陕西省焦炭集团借助延伸产业链条发达起来的产业,开始研发各种各样的节能产品,并以此为特色打开了国内 、国际市场。
B.由于访问量过大的原因,不少旅客在12306网购车票时,频频遭遇“系统忙”而无法访问。相比之下,电话订票比网购车票要顺利些。
C.成都市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徒的意见》指出,将在2012年实现城乡户籍统一,民众可自由迁徒,并享有平等的公共服务权利。
D.朱雅芬女士不仅是一位著名的钢琴演奏家,还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她先后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学生,是“钢琴王子”朗朗的第一位老师。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 , 。 , , 。 。
只要我们好好珍惜生活的给予,并不断用心去打造,就能拥有生命的芬芳。 ①只因上帝特别喜爱某些人的芬芳 ②所以才对他咬的特别重 ③生活给予每个人的都不会太少 ④上帝给了他残缺的肢体 ⑤却让他拥有了一个芳香的心灵 ⑥霍金就是这杨一只苹果
A.①②⑥④⑤③ B. ③①②⑥④⑤ C. ①②③⑥④⑤ D. ⑥④⑤①②③
16.在下面的横线处续写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使之照应上文内容.(4分)
美国女孩康妮在街上被一辆卡车撞倒,导致高位截瘫。这种卡车是由美国一家著名的汽
车公司制造的。肇事方聘请的律师马格雷狡猾地利用各种证据,推翻了几名目击者的证词,康妮因此败诉。康妮向詹妮芙求援。詹妮芙接案后,仔细调查,发现了造成车祸的原因,马上找到被告的辩护律师马格雷:“卡车制动装置有问题,你隐瞒了它。我希望汽车公司拿出200万美元来给那位姑娘,否则,我们将提出控告。”马格雷说:“好吧。不过,我明天要去伦敦,一星期后回来,与你商谈。”一星期后,马格雷没有露面。詹妮芙知道上当了,因为这已是案子诉讼时效的最后一天。詹妮芙不想放弃。但准备文件,交到法院,时间已来不及。詹妮芙很着急,突然想到:该汽车公司在美国各地都有分公司,可以把起诉地点往西移到夏威夷,它与纽约时间相差整整5个小时!对,就在夏威夷起诉!在最后5个小时里,詹妮芙以雄辩的事实,赢得了陪审团全体成员的认可,康妮胜诉。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5小时
17.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收藏”为话题,另写一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我喜欢聆听,因为聆听像春雨给花朵带来美丽,像清风给小树带来风姿,像阳光给禾苗带来欢乐。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于是,我们不惜代价、竭力装成人人喜欢的好人,活得很累。事实上,我们的每个缺点背后都隐藏着优点,每个阴暗面都对应着一个生命礼物:好出风头只是自信过度的表现;邋遢说明你内心自由;胆小能让你躲过飞来横祸;泼妇在有些场合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只要我们真心拥抱它,才能活出完整的生命。
(黛比·福特《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
外体裁不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