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练习题
(《春》)
一、基础知识及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风qīng qiāo qiāo________的,草软绵绵的。
(2)风里带来些新fān________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rùn shī________的空气里酝酿( )。 ..
(3)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hū péng yǐn bàn_______ _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wǎn zhuǎn ________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 )着。 ..
(4)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huáng yùn________的光,烘托( )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5)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suō________戴着lì________。
2、填空。
(1)《春》是一篇_______(体裁)作者_______,字佩弦。现代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他的散文,清醒而真挚,其散文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2)在《春》一文中,作者按照盼春、绘春、颂春的顺序描绘春天,在描绘中,依次描绘了五幅美丽的图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结尾部分运用比喻,突出了春天_______ 、_______ 、_______的特征,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 ___的感情。
(3)古人描写景物,由于观察入微,写出了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人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 ) ②两个黄鹂鸣翠柳。( ) ..
③踏花归来马蹄香( ) ④一枝红杏出墙来。( ) ..
⑤处处闻啼鸟。( ) ⑥天街小雨润如酥。( ) ..
3、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选项是( )
你的话语应该是一缕饱含早春气息的柔风, ;你的表白应该是田野爆裂的豆荚, ;你的辩答应该是凭借原则的盾牌, ;你的呐喊应该是仰仗正义的力量, 。
①迎承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 ②构思并阐述金色的成熟
③弥合朋友之间人为的小隙 ④澎湃青春的热忱和血液
A、③④①②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2
A.放在穿堂中的大屏风,除作装饰外,还有遮蔽作用,以免人们刚进入穿堂就直见正房。
B.我们都聊起了三十年前的过去和三十年后的今天。
C.这部60万字的长篇小说,构思精巧,叙述严密;简直无隙可乘。
D.我们要根据作者看法的广度,对于他所接触到的那些现象的理解是否正确,描写是否生动来判断。
5、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如果你的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把冰心说成是美国作家,请你用得体的语言委婉地指出老师的错误。
(2)写出下列新词语的通常说法。(任选两个)
另类 菜鸟 迷你 草根 热卖
二、阅读。
(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去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斜织”一词表现春雨的什么特点?
3
2、文中写了什么自然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3、下列语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雨特点,请用恰当的词语把春雨的特点概括出来,写在括号内。
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 B、人家屋项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4、在这段文字中,除雨外,作者还写了人,有近有远,有静有动,试概括都写了什么人和与人有关的什么场景?写这些场景的作用是什么?
5、语段中与“稀稀疏疏”相对应的词语是 。
6、“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使用了 丝 、 、 。
和 的修辞手法,分别形容雨
A、闪光 B、紧密 C、细长
(二)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
①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老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
②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张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的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第一抹春色。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4
③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和()了。桌缝里,有一二截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花朵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水彩,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使用小手指将它们拾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教室里,被映上了暖暖的春意。
④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百娇千艳,绚丽多姿。学生的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来,演示着春天的进程。一到春天,孩子们翻山越岭来学校,路上只要一弯腰,便能采一把在手里。这些山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穿着哥哥姐姐肥大的旧衣裤,他们吹着柳笛,摇着野花到了学校,便把花插在课桌上。有的孩子,还用细线把花枝绑在铅笔上。花枝轻抚小脸,让人想不清,是花枝染红了小脸,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
⑤有一天,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进教室,看见我放着教科书的课桌上,循着纵横的缝隙,长满了青草、绿叶、小花。那课桌,仿佛是从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我打开教科书,书页里也夹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那一笑,已使师生的心沟通了。这一节课,学生始终情绪高昂。下课后,我拿起一枝开着淡紫色花朵的葛条,嗅了嗅,对学生说:“真是春天了,连咱们的课桌也都开花了!”学生大笑,欢呼起来。这时候,一个调皮的男孩,指着一个女孩子说:“老师,她也开花了!”我看,可不,她的小辫子上,簪了一枝粉红的野花。学生们又是一阵击掌大笑。
⑥在这开花的课桌间踱步,听着学生们那晴朗的笑声,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春天从孩子们的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句子:
⑦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
1、本文是以
为主,结合描写和抒情的散文。地点是地处山间的小学校,主要人物是学生群像。
5
2、选出文章开头对描写初春景象的语句,选择分析正确的一项( )
A.渲染气氛 B.定下感情基调 C.反衬教室里的一丝春意 D.交代背景
3、选出依次填入第③段括号内词语的序号( )和( )。
A.萌动 B.涌动 C.蔓延 D.洋溢
4、第②段中,男孩“仰脸望着我,笑了”,选出对男孩的笑理解正确的一项( )
A.为老师跟自己一起领略春光而会意的笑。 B.为自己像女孩似的采摘草芽而羞涩的笑。
C.为老师不批评自己而感激的笑。 D.为自己第一个采摘草芽而骄傲的笑。
5、选出正确评述本文写作特点的三项( )
A.描写层次感强,细腻传神 B.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C.感情真挚委婉,耐人寻味 D.巧设悬念,首尾照应
E.以小见大,意境深远
6、从②③④段中各找出一句具体描写花草的句子,放在一起反映出春意由淡入浓的变化。
第②段:
第③段:
6
第④段:
7、完成下面对本文中心思想的概括。
本文通过对教室里插遍鲜花的描述,反映了孩子们
的关系,进而指出了孩子就是最美的春光。
的感情,赞颂了师生之间
(三)春之怀谷(作者: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浑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的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絮,每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后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千千万万在溪畔在江畔浣纱的素手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7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记忆去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1、本文构思巧妙,“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用猜测的语句引入对春的描绘,写的是“春”,但又不是现在的“春”,春应该是这样,但现在又不是这样,那么,想象中的春哪去了呢?读后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文章文笔清新,极具诗情画意,实属一篇写景抒情的佳作。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①“冷面”和“花面”各指代什么内容?
②画横线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2、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①这一段主要写的是哪几种景物?
②“哭”“急”“吟”三个词各写出了什么景象?
③为什么说“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
3、“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后温柔地抱着
8
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运用怎样的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第四段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5、为什么说“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感受?
6、文中哪句话直接点明了文题“春之怀谷”的含义?
7、文章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8、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了“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
9、读此文后,你受到怎样的启示?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练习题
(《春》)
一、基础知识及积累。
1.(1)轻悄悄(2)翻 润湿 yùn niàng
(3)呼朋引伴 宛转 yìng hè
(4)黄晕 hōng tuō(5)蓑 笠
2、(1)散文,朱自清,《荷塘月色》、《背影》、《绿》、《春》、《匆匆》
9
(2)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新”、“美”、“力”,赞美春天、喜悦
(3)①视觉 ②听觉 ③嗅觉 ④视觉 ⑤听觉 ⑥味觉
3、C
4、A.【B.参照物偷换。C.“无隙可乘”贬义,不妥。D.“对于”冗赘。】
5、( 1 )老师,也许是我记错了,我记得冰心好像是中国作家。( 2 )另类:特殊(与众不同) 菜鸟:新手 迷你:袖珍(小巧) 草根:平民(普通百姓) 热卖:畅销
二、阅读。
(一)
1、表现了轻盈、细密的特点。
2、写了树叶儿,特点是绿得发亮。写了小草,特点是青得逼你的眼。
3、A、春雨之多;B、春雨之轻
4、写了灯光;撑着雨伞慢慢行走的人;工作的农民;写了房屋。作用是烘托春天雨夜的安宁、和平和生气。
5、一点点
6、比喻、排比;BAC
10
(二)
1、记叙
2.C
3.AC
4.A
5.ACE
6.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百娇千艳,绚丽多姿。
7.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谐美好的关系。
(三)
1.①冷面:冰封雪覆的山头;花面:鲜花盛开的山头。②从上至下、从远及近、从大到小、从外到内;表达出了春的无处不在,春无私地奉献给了世间的一切。
2.①雷、雨、杜鹃鸟、杜鹃花、柳絮。②“哭”:表达出了春雨下落的景象;“急”:表达出了杜鹃花竞相开放的情景;“吟”:表达出了柳絮纷飞的样子。③天上打雷下雨了,地上草开花了,树上风起絮飞了,这些自然现象均无规律可循,大自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3.拟人;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根要发芽,燕子回归的企盼(或盼望春的到来)。
11
4.讲了一个世间万物给“春”命名的故事。
5.因为所有的鸟都计算不出天的蓝度、透明度、高度和深度;表达了作者对春季那蔚蓝、透明、高深的天空的赞叹与喜爱的心理。
6.我想走访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7.表达了作者对没有蒙受现代“文明”污染的已经逝去的春天般境界的肯定和向往。8.春的娇柔、春的敏感、春的无处不在、春的浑沌无涯,春的顽强。
9.(略)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