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保证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质量
作者:王海峰
来源:《财会学习》2016年第15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调研以及对工程跟踪审计实施情况的心得体会,分析了目前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保证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质量的措施与方法,冀望通过审计经验总结与交流,促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工程; 跟踪审计; 管理; 质量
近年来,世界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我国政府高瞻远瞩适时推出了一系列大型基建项目,一方面冀此带动就业,拉动内需;另一方面也通过此契机着力提升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在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的同时,审计监督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重视。
大型基建工程项目建设工期一般较长,从项目立项到建成投产必须遵守相应的建设基本程序、国家法律、法规等,而且还需要经多个政府部门审批,多个参建单位合作完成。因此,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涉及的工作协调任务繁多,难度较大,过程中不可预知的各种风险因素层出不穷。显然,对于传统的竣工决算审计方法明显不能较好的发挥其过程监督、控制作用,往往在审计发现问题时,事情已经发生、且不可逆,无助于项目造价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环境保护等。那么,如何更加有效的进行过程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合理造价等建设管理目标呢?为了加强过程的监督力度,规范过程管理,跟踪审计应运而生。一时间,全国各地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遍地开花、如火如荼的开展开来。 一、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概述
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效防止重大投资项目、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搞劳民伤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豆腐渣”工程,审计人员调整思路,改变过去事后审计为事前介入、事中跟踪,对政府投资项目、财政专项资金、国有企业资金等进行全过程审计,即工程项目跟踪审计。
二、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现状及存在问题
工程跟踪实施审计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1.“监理”式跟踪审计,2.“教科书”理论式跟踪审计,3.重造价审计轻管理审计,4.专业跟踪审计人员缺乏,以上问题导致了工程跟踪审计质量较差,阻碍了跟踪审计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三、保证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质量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尽管国内跟踪审计发展刚刚起步,工程项目跟踪设计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但是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积极探索审计开展的方式、方法,并不断完善,其审计质量仍然可以大幅提高。下面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保证、提高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质量提几点措施。 (一)掌握工程项目建设的一般规律
在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前,必须熟悉、掌握工程项目建设的一般规律,明白其中的管理风险。工程项目建设和其他项目一样,具有“生命特征”。一般分为启动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收尾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关注点不一样,管理风险也不一样。只有认识到其管理风险,跟踪审计时根据风险矩阵中风险点情况,重点关注风险的控制措施建立、执行情况,才能真正把握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重点,有的放矢。
(二)获得各级领导重视是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关键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一般涉及企业计划部门、财务部门、基建部门、综合部门、安监部门等,许多工作需要多部门配合与支持。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千方百计的获得公司各级领导尤其是相关分管领导、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通过他们得到各部门对审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及时提供跟踪审计所需文件,及时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切实贯彻执行“发现一个问题,整改一类问题”的思路,提高审计问题的发现率以及审计成果应用转化率。
如何获取领导的支持呢?审计组织建设是领导支持的集中体现。在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策划之初,必须成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组织机构,建议成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
领导组织机构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其职责为协调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推动审计工作的开展。审计实施机构则由具体审计部门人员及审计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审计工作的实施。只有分工明确、责权清晰的组织机构,在各级领导大力倡导和推动的前提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才能顺利展开,获得高质量回报。 (三)选择合适的审计方式、做好角色定位
工程跟踪审计方法很多,一般来讲有驻场观察法、参加会议法、现场核实法、现场留样法、访谈法等。那么如何根据工程项目建设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是重点。审计人员可根据工程建设工期、项目特色情况,结合审计组特点,选择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方式,采用全程驻场跟踪方式或定点跟踪方式。
对于工期较短,项目较小的项目,在审计人员足够的情况下,宜采用驻场跟踪审计方式。但是在审计过程中,要善于从建设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入手,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并要求参建单位完善。而不能参与到项目建设过程中,成为建设项目管理的一员或一个环节,更不能替建设管理者做决策。这种方式的选择,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时刻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跟踪到位而不能越位,切忌搞成旁站式审计,喧宾夺主,参与到项目管理过程中。因此,全程跟踪审计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主要做法是旁证,而不是旁站,只要取证就可以了,把工程现场问题搞清楚,取得证据,录入审计底稿,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后下达审计小结(或报告),并同时录入审计证据系统。 对于工期较长的大型项目,在审计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为达到审计质量,可选择定点介入审计的方式。这种方式选择,审计质量的好坏在于介入点(跟踪点)的选择上,何时进行跟踪是关键问题。目前国内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定期跟踪;另外一种是根据工程建设特性进行介入跟踪。定期跟踪方式一般根据企业审计人员数量选择每半年跟踪审计一次,或者每个月跟踪审计一次。关键节点进行的跟踪审计方式通过分析工程项目各阶段程序规律,选择控制点(一般以工程项目里程碑节点完成时间点前或者后)进驻,对项目建设管理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为后续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咨询建议。
以上方式的选择,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审计人员必须时刻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时刻明白自己的审计目标,时刻明白工程项目建设目标,正确选择审计方式、方法,兼顾原则性与灵活性,确保项目建设合法、合规、经济、安全、环保、优质、高效的推进。 (四)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建设、提高专业素质
人力资源是最稀缺的资源,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也不例外。一名合格的工程审计专业人员需要具备多种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涉及项目建设的各方面,范围涵盖法律法规的熟悉、建设程序的掌握、工程造价控制的依据和方法、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各专业的技术知识、工程建设的协调与沟通、信息管理、档案管理等。因此,作为审计专业人员,必须掌握其相关技术,才能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建议措施,得到项目管理者的认可和执行。
保证审计质量的措施还有很多,但归根结底在于执行。而如何才能很好的贯彻执行,关键在于把握两点:领导的重视和审计队伍建设。有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审计思路、理念就会得到较好的贯彻;如果再配上高素质的审计实施人员,工程跟踪审计质量必定能得到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必能提高。 四、小结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对于其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提高跟踪审计质量。面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跟踪审计方式方法,以及跟踪审计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唯有不断总结、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促进跟踪审计质量的提升,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拓宽企业内部审计范围,推动内部审计的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日玲.审计机关强化跟踪审计的若干思考[J].审计研究,2009,6. [2] 邓万金.建筑工程跟踪审计的方法[J].审计与理财,2011,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仇圣光.工程跟踪审计实施阶段的审计方法介绍[J].时代金融,2011,18. (作者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