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湖节制闸混凝土缺陷预防及处理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郑州市白沙园区象湖生态工程象湖节制闸施工详图设计图册; (2)已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3)已审批的施工进度计划等; (4)引用标准和规程规范
①《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15); ②《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13);
③《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混凝土工程》
(SL632-2012)。
④《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⑤《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二、工程概况
象湖工程位于郑开大道与贾鲁河交叉处,分布于郑开大道两侧,东至前程路,西至杨桥路,南至高庄、白坟两村,北至升平路、祭城路之间,其工程的开发任务主要为“改善白沙园区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促进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
象湖节制闸位于象湖下游的贾鲁河上,对应河道桩号为53+300处,闸室轴线与河道轴线正交。该处河道治理后地块约123m,边坡1:4,闸室底板高程77.90m,从上游至下游布置分上游连接段、控制段、消力池段、海漫段、防冲糟段。
三、混凝土蜂窝麻面形成原因
3.1 蜂窝
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其产生原因有: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1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不严密,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石子粒径过大或塌落度过大。
7、基础、柱子、墙根部位未稍加简写就继续浇灌上层混凝土。 3.2麻面
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 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其产生原因有: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板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建表面混凝土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密,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3.3孔洞
指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其产生的原因有: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受阻,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主。 3.4露筋
指混凝土内部主筋、架立筋、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件表面。其产生原因有: 1、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导致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2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处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板未刷脱模剂或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3.5冷缝
指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因突发不可预料因素而导致的混凝土浇筑中断、且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但小于混凝土的终凝时间而在混凝土结构中形成薄弱结合面。形成原因有:
1、混凝土经过罐车或者其他运输手段,由于路途远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混凝土塌落度损失过大,引起混凝土初凝时间缩短,凝结速度加快。
2、由于浇筑的混凝土构件钢筋较密,振捣难度大,造成下部混凝土提前初凝。
3、由于构件混凝土量大,中间需要停歇,在停歇后浇筑时导致千层混凝土提前初凝。
四、防治措施 4.1蜂窝防治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 2、混凝土拌合均匀,塌落度适合(大体积混凝土塌落度为16-18,地下室等层高较高部位为18-20,楼层混凝土为18-20)。
3、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筑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每层浇筑高度不超过50mm),防止漏振。
4、模板应堵塞严密,基础、柱子、墙根部应在下部浇筑完间隔1-1.5h沉实后再浇筑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4.2麻面防治
1、模板表面要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2、浇筑混凝土前,模板缝应浇水充分湿润。
3、模板缝隙应用包装胶带纸或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4、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实, 并用木锤敲打模板外侧使气泡排出为止。
3
4.3孔洞防治
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如柱的节点处,应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内充满。
2、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
3、预留洞口应俩侧同事下料,侧面加开浇筑口,严防漏振。
4、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4.4露筋防治
1、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安排专人加强检查。
2、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
3、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防止离析。 4、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刀片或振动棒进行振捣。
5、浇筑混凝土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修正。 6、正确掌握拆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破坏棱角。 4.5冷缝防治
1、提前沟通好混凝土搅拌站的车辆,材料等,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 2、根据浇筑部位选择合适石子粒径大小的混凝土,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 3、当浇筑施工工艺需要停歇时,缩短停歇时间,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开始浇筑,保证浇筑的连续性。 五、处理方法
5.1蜂窝处理方法
1、小蜂窝:先洗漱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2、较大的蜂窝: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干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的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注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5.2麻面处理方法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就在麻面局部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
4
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磨平压光。 5.3孔洞处理方法
将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模凿除,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登记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5.4露筋处理方法
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使浆液充满露筋部位并抹平。
露筋较深: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5.5冷缝处理方法
人工凿除混凝土表面乳皮,清水冲洗干净,采用1:2或1:2.5水泥砂浆修补抹平。
六、质量、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6.1质量保证措施 6.1.1实行三检制度 6.1.2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
6.1.3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报监理验收; 6.2安全保证措施
6.2.1所有工序施工前均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头戴安全帽。严禁操作人员酒后进入施工现场作业。配备专职安全监察员,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安全保证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6.2.2高度超过2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处理过程中,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高处作业时,操作
5
人员应佩戴安全带。
6.2.3高处作业时,连接件必须放在箱盒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板上,扳手等各类工具必须系挂在身上或置放于工具袋内,不得掉落。 6.2.4施工现场的电源及线路设置,应符合临时用电安全要求。
6.2.5遇六级以上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处作业。有雨、霜时应先清扫施工现场,不滑时再进行工作。 6.3环境保障措施
6.3.1交通道路、施工场区要经常、定期洒水,保证道路及场区不起尘土。 6.3.2进场机械设备尾气排放必须符合环保标准。
6.3.3进场机械设备噪声必须符合环保标准,并加强施工期间的维修保养。 6.3.4拆除的混凝土残渣要及时清理,高压水枪冲洗水要妥善收集,勿到处排放。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