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结合东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培养实用性软件人才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适应企业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多元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面向多种需求的知识结构体系,架构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并且建立了校企合作、科研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为目前软件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成果和有益经验。
关键词: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高等教育
1引言
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灵魂,目前已成为国际科技与产业竞争的焦点和战略制高点。国家科学与技术部提出,“十一五”期间,将加强软件科技创新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加强软件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人才战略。但是,目前我国计算机软件开发和应用开发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和水平还不能适应国家软件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适应需求的软件人才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正成为软件产业振兴和信息化建设的瓶颈。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各个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都加大了软件人才的培养力度。目前我国有500多所高等学校设有计算机以及软件工程专业,每年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毕业生。但是却存在这样一个现象:一方面,用人单位,尤其是从事软件开发的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软件人才;另一方面,很多计算机和软件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或很难找到工作。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培养的应届毕业生与需求方需要的软件人才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创新性等方面存在较大鸿沟,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尤其是软件企业)的需求存在距离。企业需要有实际经验、动手能力强、不用培训或经过短期培训就能适应工作的软件人才。而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实践经验、实际动手能力、知识结构不能满足需要,到工作岗位后大都需要半年或更长时间的培训才能适应工作。
(2) 高校毕业生的科研能力与用人单位,尤其是科研院所的需求有差距。他们希望招聘的人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有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的本科毕业生在这方面普遍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
(3) 用人单位普遍希望高校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而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创新能力普遍不足。
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的软件人才培养通常采用“通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特点、软件产业发展需求、不同用人单位对学生要求的侧重关注
不够,忽略了学生和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之间的差异和不匹配。为此,如何培养适应用人单位需求的软件人才,缩小高校培养的软件人才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距离,缩小高校的培养模式与学生个性化需求之间的距离,实现无缝连接,是当前高等学校面临的迫切任务。
针对这些问题,在综合考虑学生和用人单位多种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对适应企业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多元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适应企业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多元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从2002年开始,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同东软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始了适应企业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多元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分析学生综合素质、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和职业规划等特点的基础上,在考虑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需求差异情况下,这种多元化软件人材培养模式将企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相融合。同时,将基本能力培养和能力加强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将科技活动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培训与学历教育相融合,缩小高校培养的软件人才与企业需求的距离。根据学生和企业需求,坚持因材施教、校企合作、教学与科研结合,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形成了适应企业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多元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研究了多元化软件人才培养的实施机制,建立了多元化软件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
2.1多元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要解决来自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多种需求,使得在尽量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的前提下,适合某一类用人单位的需求。
首先,学生本身的综合素质、兴趣爱好、职业规划和价值取向都不尽相同。这决定了对他们的培养不能用同一种模式,反之应该考虑这些多样化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对于基础好,逻辑思维能力强,喜欢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在完成计算机专业必须的能力培养和知识的传授之外,应该强化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加强对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喜欢软件开发和应用的学生,又喜欢某个定向企业(如东软集团)的学生,在培养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外,需要培养他们熟练运用机器语言进行问题求解的能力,以及适应企业文化和沟通交际能力。
其次,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人才的衡量考核指标也不同。从事科学研究的单位,希望学生在具有强的编程能力的前提下,还具有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好的数学基础;从事软件开发的单位,可能需要学生不仅具有能够熟练地运用程序设计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求他们具有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总之,需要培养既能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又能够满足用人单位(如东软集团)
需求的人才。
在综合考虑学生就业需求以及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情况下,以实现高等教育任务为目标,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多元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基本培养方案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爱好和职业规划分别选择技能强化和分模块的专业拓展。
(1) 对于技能强化型学生,主要强化程序设计语言运用和编程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的强化,他们到指定的企业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实践,毕业后直接留在企业工作。
(2) 选择专业拓展模块的学生,他们的实践活动主要是由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师指导。根据他们学习的专业模块、自身兴趣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让学生到研究室协助导师完成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或者让学生到指定的实训企业进行软件开发实践,培养他们的综合开发能力。他们毕业后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或者选择到企事业单位工作。
以上所有培养过程都是在高等教育基本要求的约束下,在专业培养标准和知识体系的约束下,以及在选择机制和评价体系控制下完成的。
2.2多元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机制
根据适应多种需求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教务处、(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以及东软集团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们形成了多元化软件人才培养实施框架,如图2所示。
在学校教务处支持下,我们通过与东软集团的协商,制定了详细的培养适应东软集团需求的软件人才培养方案,并成立了东软就业定制班。在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中选拔有意向到东软集团工作的优秀学生,为东软集团定向培养软件技术人才。定制班的课程学习结束后,他们将参加挂靠在东软集团公司的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中心的产品研发,或者参加集团公司的项目开发。通过东软就业定制班的形式,为东软集团输送一批理论基础好、动手能力强、能够快速上岗的软件开发人才。
在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的支持下,我们在大二和大三学生中,通过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教师的指导,申请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该项目以导师的科研项目为背景,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软件工程实践能力。申请该项目的学生是专业排名在前40%的学生且具有扎实的软件工程理论基础。通过该项目,学生可以提前参加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并主动学习项目研发中所需的知识和相关理论。同时,教务处以学分转换的方式给与相关课程的学分。在该项目结束后,学生可在大四的实训和毕业设计中或深入该项目的研发,或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其他项目。通过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使学生在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其编程能力的同时还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与企业开展的实际项目模拟训练,让学生感受到了真实的软件开发“实战”环节,能够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以在模拟实战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企业素质、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以及项目管理能力为目标,我们建立了“注重素质、优化基础、强化应用、突出能力、面向企业、立足岗位”的实训方案,在大三下学期的暑假将学生送到企业中参加实训。我们与加拿大达内IT培训集团—国际软件实训基地、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北京软件人才实训基地、北京亚思晟科技有限公司—IT实训基地、神州数码(沈阳)—嵌入式实训基地、沈阳浑南高新开发区—动漫人才实训基地进入实质性合作,分别进行软件体系结构、工业设计及二次开发、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嵌入式、动漫设计等方向的实训教学。通过实训,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缩短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的适应期。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能够掌握某类软件项目开发的流程、方法和使用的技术;学习企业中的管理流程、交流技巧(企业内部人员的交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流)和工作方式;学习优秀软件企业的企业文化。在进行技能强化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介入公司项目的开发活动。强化学习结束后,就可以正式进入合作企业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对实训学生我们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校内导师负责学生题目的审核,问题的解答指导,以及搭建相互沟通的桥梁;企业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业务指导。
通过上述环节,培养和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缩小了软件人才培养与学生自身的职业规划需求及用人单位需求间的鸿沟,缩短了学生融入企业的时间。
2.3多元化软件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
每年我们通过企业需求问卷调查、校企座谈会、走访毕业生等途径广泛征集企业人才需求信息,根据技术演进及软件产业发展趋势,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充分发挥校企联合组成的专业教学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对这些需求信息和技术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吸收合理因素,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方向,形成灵活的课程体系和动态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实时融合技术演进及企业实际需求信息。课程体系以“课群+模块”的方式进行组织与管理,课群划分为七个,每个课群按专业应掌握的知识结构划分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中包括若干主干课程。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三结合”的特点,即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机结合;专业知识和领域知识的有机结合。
实践教学是多元软件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我们创建了一整套与企业实际需求有效结合的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程实验、程序实践、企业实训、毕业设计(实习)四个环节,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
(1) 课程实验环节
课程实验是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实际检验,是实验教学最基础的环节。课程实验的设置坚持“夯实基础、训练技能、贯通知识、拓展能力”的原则,重视培养学生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工具平台的使用能力。
(2) 程序实践环节
程序实践是对学生编程设计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在课程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分析设计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建立“层次化、阶梯式、重能力”的程序实践方案,以软件开发、项目开发和工程实践为主线,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企业实训环节
通过与企业开展的实际项目模拟训练,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软件开发“实战”环节,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以在模拟实战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企业素质、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以及项目管理能力为目标,建立了“注重素质、优化基础、强化应用、突出能力、面向企业、立足岗位”的实训方案。
(4) 毕业设计(实习)
改革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要求学生结合企业实际项目进行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建立起包括实习双选、前期培训、过程管理、规范答辩、实践基地评价等环节,建立完备的毕业设计实施体系。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实习企业的软件项目开发,独立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掌握某类软件项目开发的方法和技术,并力争有所创新;学习企业中的管理流程、交流技巧和工作方式;学习优秀软件企业的企业文化,以缩短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的适应期。确保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文档书写能力、外语运用能力和文献检索能力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基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差异,综合考虑产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特点和需求,我们探索并实践了一种适应多种需求的多元化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面向多种需求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在东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别需求,增加强化教学内容,形成多种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并且建立了校企合作、科研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3多元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效果
(1) 受到企业的欢迎,并在部分企业和高校得到推广应用
面向企业的定制培养模式受到企业的广泛欢迎,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光明日报在2007年8月13日题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科技产业化新路”的报道中指出:“成立了软件加强班,直接为软件产业培养人才,并邀请国外软件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来授课,为软件产业发展输送人才,这些学生如今成为东软集团的骨干力量。学校和产业联合培养的人才的模式也为东大教育改革的发展开辟了路径,依据这种模式的成功经验,东大先后为宝钢等国家重点企业联合培养了大批的复合型人才。”东软集团在东北大学软件学院、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学校、学院建立了类似的就业定制班。
(2) 就业定制班同学在东软的发展过程中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就业定制班学生在为企业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与此同时自身价值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其中绝大部分同学成为东软集团的业务骨干,许多同学成长为企业的技术和管理负责人。
(3) 毕业生就业率高,企业评价好
截至2007年7月,软件学院学生的就业情况如表1所示。
软件学院许多毕业生通过自己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在社会上做出了重大的成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截至2007年7月,软件学院已有4届毕业生共1378人,其中本科生953人,硕士生425人。毕业去向主要分为读研、出国留学和就业
工作三种情况。毕业生月薪在2000元~6000元之间。从2006年开始,软件学院已有近五十余名学生直接赴日本就业,最低月薪25万日元。毕业生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特别是受到日本本土企业的肯定与欢迎,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开拓了国际就业的市场。学院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95%以上的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外语能力较强,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受到企业高度评价。
(4) 学生科技文化活动获奖多
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在多次国际、国家、省级科技大赛中得到认证,软件学院学生中229人次的获奖在全校中名列前茅,得到社会、企业高度认可。其中,获得国家级特等奖9人次,一等奖15人次,二等奖77人次,三等奖70人次,优胜奖16人次。获得省级一等奖18人次,二等奖17人次,三等奖7人次。综合几年来的就业及各类参赛获奖情况,毕业生在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科学的、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培养体系收到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5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多元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和采取的相应措施,能够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企业人才需求,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实用性软件人才,为企业输送满足其需求的人才。通过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实践,这种多元化模式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应与时俱进。为此,我们将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深入探索多元化软件人才培养方法和途径,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满足需求的实用性软件人才,促进IT产业的持续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汤正华. 新办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 江苏高教,2006(4):57-59.
[2] 林丕源,刘才兴,张明武,等. 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2):238-240.
[3] 刘征海. 普通本科层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长沙大学学报,2008,22(5):101-1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