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通关试题库(有答案)
单选题(共30题)
1、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他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 )。 A.道德义务 B.道德权利 C.道德价值目标 D.道德良心 【答案】 A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 )。 A.《论语》 B.《礼记》 C.《中庸》 D.《孟子》 【答案】 B
3、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自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 )。 A.道德义务 B.道德权利 C.道德价值目标 D.道德良心 【答案】 D
4、教育劳动对象的双重性是指( )。 A.学生既有积极性又有消极性 B.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 C.学生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 D.学生的惰性和创新性 【答案】 B
5、以下关于教师道德活动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根据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原则,处理各种伦理关系的实践活动
B.不是所有的师德活动都是教师有意识的、自觉的言行 C.应当具体区分教师道德活动的不同类型和层次 D.师德活动是师德意识和师德规范的来源之一 【答案】 B
6、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 )。 A.提高师德认识 B.磨炼师德意志 C.坚定师德信念 D.培养师德行为习惯 【答案】 D
7、“没有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是( )说的。 A.陶行知
B.苏霍姆林斯基 C.卢梭 D.蔡元培 【答案】 C
8、教书育人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实现( )的教育目标。 A.培养社会主义人才 B.社会主义德育 C.立德树人 D.博雅教育 【答案】 C
9、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看,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是( )。 A.教书育人 B.科学研究 C.传授知识 D.爱国守法 【答案】 A
10、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经常反映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中的资产阶级思想是( )。 A.自然权利思想 B.三权分立思想 C.人文主义思想
D.自由平等思想 【答案】 C
11、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 )。 A.他律性 B.自律性 C.层次性 D.实践性 【答案】 A
12、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 )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是非 B.善恶 C.荣辱 D.美丑 【答案】 B
13、提出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强调“教者必以正”,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愈
【答案】 B
14、在“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 )价值序列的轻重与优劣。 A.存在 B.不存在 C.时有时无 D.可能存在 【答案】 B
15、宋明理学兴盛时期,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大特点是( )。 A.言传身教 B.天人合一 C.知行合一 D.反求诸己 【答案】 C
16、教育劳动对象的双重性是指( )。 A.学生既有积极性又有消极性 B.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 C.学生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 D.学生的惰性和创新性 【答案】 B
17、关于虚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虚荣是荣誉向耻辱转化的中介 B.虚荣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
C.虚荣是个人荣誉感在内心的正常反映之一 D.虚荣往往伴随着嫉妒 【答案】 C
18、创造性地发展了西方社会的大学学术研究功能的里程碑式人物是( )。 A.英国教育家保罗·纽曼 B.美国教育家杜威 C.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D.德国教育家洪堡 【答案】 D
19、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四个统一”,即“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 )”。 A.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B.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C.教书育人与服务社会相统一 D.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 【答案】 D
20、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 A.为人民服务 B.责权利统一
C.集体主义 D.按劳分配 【答案】 A
21、工具理性的膨胀,导致了人文价值的失落。这体现的是( )。 A.技术工具化 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 C.技术社会自由丧失 D.技术异化的显现 【答案】 C
22、西汉时期,董仲舒认为教师的道德在于(A.诲人不倦 B.有教无类 C.化民成性 D.因材施教 【答案】 C
23、师德修养的核心问题是( ) A.提高师德认识 B.陶冶师德情感 C.磨炼师德意志 D.坚定师德信念 【答案】 D
)
24、大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旨在( ) A.求真崇善 B.开拓创新 C.独立自治 D.理性批判 【答案】 A
25、《论语》中反映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名言是(A.诲人不倦 B.仁者爱人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 【答案】 D
26、下列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是( )。 A.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B.捏造数据 C.篡改数据 D.抄袭文 【答案】 D
27、教师在教学中的师德规范主要体现在( )。 A.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 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精通业务,学而不厌 D.以上都是 【答案】 D
28、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教育家是( )。 A.蔡元培 B.梅贻琦 C.竺可桢 D.蒋南翔 【答案】 B
29、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要的是( )。 A.给学生权利 B.教给学生知识 C.尊重和信任学生 D.尊重学生家长 【答案】 C
30、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教育家是( )。 A.蔡元培 B.梅贻琦 C.竺可桢
D.蒋南翔 【答案】 B
多选题(共20题)
1、科技伦理的现实意义在于( )。
A.可以使科学技术的运用得到明确的道德理性的指导
B.最大限度地减少科技成果被随意滥用或出于邪恶目的利用的可能性 C.可以弥补单纯的科技理性之不足,增强科技工作者对于科技开发之后果的道德责任意识
D.最大限度地消解科技理性在社会消极层面上的负面作用 【答案】 ABCD
2、教师道德修养的特点有( )。 A.自觉性 B.长期性 C.主观性 D.曲折性 【答案】 ABD
3、与其他职业良心相比,教师道德良心的特征有( )。 A.感染性强 B.内控性强 C.示范性强 D.层次性高
【答案】 CD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 A.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马克思主义理论 D.社会主义荣辱观 【答案】 ABD
5、师德教育的一般方法包括( )。 A.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B.日常教育和系统教育相结合 C.软性手段和综合手段相结合 D.榜样引导和舆论监督相结合 E.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 【答案】 ABCD
6、对教师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教师道德品质是一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 B.一定的道德行为是一定的道德品质的基础 C.道德行为是由一系列道德品质铸成的
D.教师道德行为是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体现 【答案】 AD
7、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正确的描述是( )。 A.是一对“教”与“学”双相结合和双边互动的过程 B.是一对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C.先教书自然能育好人 D.育人重于教书 【答案】 AB
8、以下属于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的观点的有( )。 A.教师担负着提升“正人心”的任务 B.教师应当教人树立理想志向
C.教师自身必须勤奋好学掌握渊博的知识 D.教师应当关心国家社会的进步事业 【答案】 ABCD
9、下列有关教师人格的看法正确的是( )。 A.是教师群体共有的心理特征 B.是教师群体共有的思想行为特质
C.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认知、情感、性格等特质 D.教师的人格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和成败 【答案】 ABCD
10、对教师道德评价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教师道德评价通过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形式进行 B.教师道德行为评价规定着教师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
C.教师道德行为评价规定着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
D.教师道德评价既是对教师行为的道德监督,又起着一种裁决的作用 【答案】 ABCD
11、作为高校教师,如何正确对待教师荣誉( )。 A.把履行教师道德义务当作荣誉的前提和出发点 B.正确处理耻辱感和荣誉感的关系 C.划清虚荣心和荣誉感的界限
D.正确处理好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的关系 【答案】 ACD
12、关于人生价值的实现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是多方面的 B.人所创造的价值不仅具有社会意义,同时也具有自我意义 C.人的价值创造和社会对其的承认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容易直接地、及时地得到社会的公正评价 【答案】 ABD
13、高校教师要培养勤奋品质的原因在于( )。 A.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更新速度快
B.高校教师是推动学科发展的主力,必须不断拓宽和深化自己的科学理论程度 C.高校教师的教学内容,必须随着本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D.高校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要求 【答案】 ABCD
14、社会思潮对高校教师价值观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A.开拓和丰富知识和眼界,加强思辨能力
B.有些内容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主流文化有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C.必然会有消极的影响与误导 D.造成教师价值观的混乱 【答案】 ABC
15、下列选项中,对教师道德评价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对教师道德行为进行评价的最一般概念是“善”和“恶” B.教师道德评价首先涉及的问题是教师道德评价的主体 C.历史上少有伦理思想家提出有关善恶标准的解释和观点 D.历史上的“义”“利”之争实质上就是教师道德评价 【答案】 BCD
16、关于教师的角色自我和个性自我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角色意识要求教师以某种社会观念和准则来统摄自己的内心世界
B.个性意识根植于个体的生命存在,反映了教师对自己的内在需求、情感世界的真实的把握
C.一个好的教师应在两者间保持一种合理的张力 D.要求教师讲角色审美化、个性化、感情化、情感化 【答案】 ABCD
17、教师道德公正的作用体现在( )。
A.有利于形成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激发每个教师的工作热情 B.有利于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调动每个学生的成才积极性 C.有利于激发学生尊敬和信赖教师之情 D.有利于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答案】 ABCD
18、内心信念在教师道德评价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
A.它作为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成为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行为进行自我评判的直接内在动力
B.它作为具有较高层次的教师道德意识和道德原则,是道德评价中的直接准绳 C.它是教育行为当事者一种内在的控制力 D.它是实现教师道德评价成效的途径和目的 【答案】 ABCD
19、学术诚信的三项简单而有效的原则为( )。 A.当你声称自己做了某项工作时,你确实是做了 B.当你发表言论时,你应该就熟悉的领域陈述真实的想法 C.当你介绍研究资料时,你应该公正真实地介绍它们 D.如果你使用了别人的工作,你要公开准确地引注它 【答案】 ACD
20、下列属于教师非道德行为的是( )。 A.不是自主自愿的行为 B.不是涉及他人利益的行为
C.不涉及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行为 D.出于道德意志的行为 【答案】 ABC
大题(共10题)
一、在课上上说中国坏话,骂这个社会成为了时尚,逢课必讲“瞧瞧人家国外”成为普遍现象,……,针对微友类似的留言,《辽宁日报》日报记者奔赴东西南北中,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5座城市20多所高校,用了半个月的实践,听了近百堂专业课,发现了这种“眦必中国”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为此,该报刊发了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说中国》提出质疑。(2014年11月11日《辽宁日报》)面对舆论对“眦必中国”怪像的质疑,有人不以为然,甚至将其与“学术自由”和“发牢骚、讲怪话”混为一谈。请结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解疑释惑、教书育人,是包括高校老师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师者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性格形成和品德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面对将中国视为负面典型案例库、动辄“呲必中国”的负面言论,常常将负面情绪传导给学生的高校教师,无法担当起培育“四有”新人的教育重任。(2)正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一样,社会主义中国不尽完善、不如人意的瑕疵之处仍不可避免。对那些批评祖国最厉害的人们不以恶意揣度,但前提却必须是胸怀一腔“爱恋”的希冀与善意。而不是不遗余力地一味谪贬、诋毁,甚至是一种仇视。(3)指出少数高校教师言行之不妥,并不说一定要为国家的缺憾刻意掩饰,而是要在披露与展示的鼓与呼的同时,尽力为其补足短板献计献策并付诸实践。每一个国人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都是致力于民族复兴的梦之队成员。“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应该是公民个体与国家命运密不可分的亲子血缘。缺乏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大学课堂,弥漫的是割断历史、是非混淆的信念动摇,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思维短视,是崇洋媚外、厚黑保身的情感失落,此等“误人子弟”的后果贻患无穷、害莫大焉。(4)发生在大学讲堂里的“呲必中国”,绝非一般老百姓“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街谈巷语,危及的是“爱我中华”的民族大义,是亟待较真儿和务必厘清的大是大非问题。“牢骚太盛防肠断”,摒弃“呲必中国”怪像,以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占领大学课堂,才能不悖“教书育人”的教育宗旨。
二、某高校一位教授高等数学的教师十分严格,学生作业有潦草马虎的他定会让其重做,作业不交的一定点名批评,学生旷课的他主动约时间给学生补课,结果许多学生都不喜欢他。但这些大学生毕业工作多年返校后都非常尊敬和爱
戴这位教师,感谢他当时的严格。请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就“怎样做到爱生?”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的爱生规范是“真心关爱大学生,严格要求大学生,公正对待大学生,做大学生良师益友,不得损害大学生的学校的合法权益。”可见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是一种爱生表现。(2)爱和严是相辅相成的。对大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一方面教师的严格必须以爱为基础,不能让它变成那种让大学生感到害怕、敬而远之的严厉;另一方面,又必须对爱有所限制,它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感情用事,不能对大学生溺爱和放纵。从本质上来说,严格要求本身就是一种对大学生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无比深成的爱,严格要求大学生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就是要做到以严导其行,以爱动其情;严在当严处,严在细微中。(3)严格要求大学生还体现在日常管理上,当发现学生犯错后,不是粗暴地进行指责,而是耐心地询问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要心平气和的探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要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努力做到管理育人。
三、“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讥笑中有牛顿,你的冷眼中有爱迪生。”广大教师对这句话应该是耳熟能详的。2009年8月,教育部出台的有关规定明确:“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其实,在所谓“教师有权批评学生”被指为“伪命题”“哗众取宠”的时候,老生常谈的还是教师如何严格要求学生、如何科学管理学生的问题。(材料来源:丁亚琴《严师是怎样炼成的》《文教资料》2010年6月号下旬刊)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案】(1)严而有理。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应当符合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符合教育规律。(2)严而有度。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理解、接受能力应有一个正确的估量,才能对学生提出符合他们实际情况,能为他们所接受的适度的要求。(3)严而有方。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必须有办法促使学生乐意地去接受、确确实实地去执行。(4)严而有恒。所谓恒,就是坚持长久。对学生提出的严格要求不能时有时无,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四、金老师为国内某重点大学的博士毕业生,毕业后聘任到某高校任教,而他的博士同学要么出国,要么在跨国公司任职。他原本打算去某外企任职,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无奈应聘进了某高校。进校之初,无精打采,情绪低落,勉强应付了几节课,既不愿做辅导员,也不愿意做其他行政工作。一学期后,便通过同学关系,在校外谋了一个兼职,于是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校外兼职上去了。而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则敷衍了事。请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的有关理论对金老师行为作出评价和分析。
【答案】(1)金老师的行为是错误的,要坚决避免。(2)金老师的行为没有履行一个教师的应尽义务,教师应该尽职尽责,教书育人。(3)金老师的行为没有履行严谨治学、不断进取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五、2014年7月19日,楚天都市报报道了华中农业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老师李厚刚,给91名主要因为抄袭他人作品的学生打了O分,其中2名学生竟然原文照抄小学生的读书笔记范文。报道刊出后,引发华农校方和诸多师生高度关注。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道德的基本功能。
【答案】(1)道德的调节功能;(2)道德的论证功能;(3)道德的教育功能;(4)道德的导向功能。
六、“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孔子的意思是:人人我都教育,没有贫富、地域等的区别。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还有一个成语“因材施教”,认为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施加不同的教育。有人认为这两句话似有矛盾,也有学者指出“有教无类”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同样性,即同样的关爱与负责,“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性,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材料来源:孙彩平《教育的伦理精神》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版)请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公正原则的理解。
【答案】教育公正原则的确立依据是:(1)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总体原则的要求;(2)教育公正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3)教育公正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教育公正原则的贯彻要求是:(1)坚持真理;(2)秉公办事;(3)一视同仁,奖罚分明。
七、2014年7月19日,楚天都市报报道了华中农业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老师李厚刚,给91名主要因为抄袭他人作品的学生打了O分,其中2名学生竟然原文照抄小学生的读书笔记范文。报道刊出后,引发华农校方和诸多师生高度关注。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道德的基本功能。
【答案】(1)道德的调节功能;(2)道德的论证功能;(3)道德的教育功能;(4)道德的导向功能。
八、某高校一位教授高等数学的教师十分严格,学生作业有潦草马虎的他定会让其重做,作业不交的一定点名批评,学生旷课的他主动约时间给学生补课,结果许多学生都不喜欢他。但这些大学生毕业工作多年返校后都非常尊敬和爱
戴这位教师,感谢他当时的严格。请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就“怎样做到爱生?”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的爱生规范是“真心关爱大学生,严格要求大学生,公正对待大学生,做大学生良师益友,不得损害大学生的学校的合法权益。”可见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是一种爱生表现。(2)爱和严是相辅相成的。对大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一方面教师的严格必须以爱为基础,不能让它变成那种让大学生感到害怕、敬而远之的严厉;另一方面,又必须对爱有所限制,它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感情用事,不能对大学生溺爱和放纵。从本质上来说,严格要求本身就是一种对大学生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无比深成的爱,严格要求大学生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就是要做到以严导其行,以爱动其情;严在当严处,严在细微中。(3)严格要求大学生还体现在日常管理上,当发现学生犯错后,不是粗暴地进行指责,而是耐心地询问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要心平气和的探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要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努力做到管理育人。
九、一位高校教师在承担大量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还应学生的邀请,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义务给学生搞咨询、办讲座、当顾问,受到学生的欢迎。但由于受到现行教师评价体系的限制,这位老师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利益、荣誉等鼓励。请从职业道德的角度对此做出评论。
【答案】这位教师这样做,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义务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服务,表现了这位教师对学生的爱和责任。没有得到相应的利益、荣誉,说明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是不完善的。一方面,我们应该及时进行教师评价体系的改革,鼓励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淡泊名利,无怨无悔,把为学生服务,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看作是最有价值的事。
一十、2014年10月9日教育部公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划出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红七条”包括: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在教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行为;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其他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意见指出,高校教师有违“红七条”情形的,依法依规分别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解除聘用合同或者开除。对严重违法违纪的要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建立问责机制,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推诿隐瞒,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追究高
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结合材料和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加强高校教师师德修养。
【答案】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不断完善自身的结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师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策略具体如下:(1)加强学习,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2)勤于实践磨炼,坚持知与行相结合;(3)树立榜样,虚心向他人学习;(4)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5)学会反思,坚持自律与他律的结合;(6)努力做到“慎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