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发展研究
作者:华冰 董艳蕊
来源:《各界·下半月》2017年第08期
摘要:隨着“互联网+政务新媒体”的提出,我国的行政事务生态环境有了新的改善,全新的政务新媒体模式不但推动着我国政府职能的变化,也开通了一条了解民情民意、汇聚民心民智的“快速通道”。然而,政务新媒体工作展开过程当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结合实际国情提出了可行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政务新媒体的发展,营造有力的舆论环境与社会发展环境。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政务新媒体;发展研究 一、我国移动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发展现状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移动互联网逐渐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政务新媒体”的提出改变了政府行政事务的生态环境,全新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正在积极展开。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的政府职能正在服务型转变,我国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采用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增进对人民的服务。据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新浪微博中我国已认证的政务微博共164522个,其中政务机构微博125098个,公务人员微博39424个,基本实现了地区、部门全覆盖,体现了“互联网+政务新媒体”的强大生命力,展示了我国建立健全服务型政府的强大决心。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概念体现了我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理念,“互联网+政务新媒体”方式逐步继承并超越传统的政务形式,有利于政务公开与简政放权,进一步提高政府的服务功能。政务新媒体的推进符合群众意愿,符合时代发展,政务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和稳健发展,彰显了新媒体时代政府执政的自信,体现了政府职能正在不断优化与完善。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开通民情通道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趋完善与普及为“互联网+政务新媒体”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务新媒体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网络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等多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政府及有关部门了解民情民意、汇聚民心民智的“快速通道”。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年底,仅新浪微博平台上,政务微博共发微博7469万余条,群众总阅读数超过2605亿次;政务微博直播共5036场,群众观看总人数为1.61人。这些都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开通民情通道,政府与群众积极沟通服务的重要体现。随着移动办公的出现与上网人群的持续增加,政府部门对接政务新媒体的步伐正在加快,政务新媒体正日益成为政务公开的重要渠道。通过“互联网+政务新媒体”,政府及有关部门得以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群众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切,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有利于扩大政务新媒体自身的群众基础,树立政府良好形象,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文化协调发展。
(三)当前政务新媒体运营机制不够创新
尽管移动互联网下的政务新媒体在转变政府职能、畅通民情民意上有着较大的成绩,但是当前我国的政务新媒体的运作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最为明显的便是我国当前政务新媒体的运营机制不够创新。一方面,我国“互联网+政务新媒体”的开展尚未构建多元化的政务新媒体矩阵,新媒体运作较为传统与陈旧,未能充分更新技术,转化观念,运营方式较单一,政务发布形式不够多元,在政务新媒体机制上有待创新。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互联网+政务新媒体”的运作形式不够创新,大多政务新媒体机构往往采用文字、图片等传统形式发布政务,不能充分运用新型的直播、问卷调查、动画播放等创新形式发布政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另外一方面,我国现阶段政务新媒体的内容不够创新,多是以早间新闻、晚间新闻、社会头条、政策宣传等为基本内容,缺乏更为贴近民情、民生、民意的天气出行、运动饮食、娱乐生活等创新内容,从移动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的发展方向看,我国的政务新媒体服务应更加贴近民生,除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外,服务和沟通是未来政务新媒体发展创新的新功能。
(四)当前政务新媒体专业人才匮乏
专业人才是移动互联网下政务新媒体有序有效发展的重要基础,纵观我国现阶段政务新媒体的构成,依然存在着专业宣传人才不足、专业新媒体人员匮乏的情况。一方面,部分“互联网+政务新媒体”运营者是由单位公务人员兼职的,由于工作时间与精力有限,很多工作者难以两头兼顾自身工作与政务新媒体运营工作。部分政务新媒体运营的工作人员为单位转岗或临时工来负责的,由于缺乏定期的培训与指导,其新媒体工作并不够完善。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政务新媒体工作不但要求工作人员有敏锐的政治眼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还需要掌握扎实的计算机技术。由于目前我国政务新媒体发布平台涉及微博、微信、微信公众号、客户终端等多种形式,这就要求政务新媒体工作者能够掌握一定的互联网知识,能够流利使用各种社交平台,对于临时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地进行解决,做好日常的网络维护与媒体发布工作。移动互联网下的政务新媒体需要运营者不仅需要懂平面设计,还得会计算机编程,具备媒介素养,擅长概括提炼新闻亮点和有说服力、感染力的数据关系等,很明显当前的专业人才是十分短缺的。
(五)当前政务新媒体的联动机制尚未建立,信息壁垒严重
信息流的流畅与否与我国移动互联网下政务新媒体发展息息相关,由于当前我国政务新媒体的联动机制尚未建立,信息壁垒严重,致使我国“互联网+政务新媒体”信息更新与发布不够快捷、便利。一方面,我国的政务新媒体建设与用户间往往是一对一的对话形式,尽管可以达到“你问我答”的信息沟通效果,但是不能及时生成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动,“各自为政”的信息壁垒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各政务新媒体部分并未彻底扭转观念,未能做到及时的跨部门、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层级、跨地区的信息共享,对于各自的信息数据往往持保留态度,往往采取“各自为战”“自己搜集自己的信息”的方式进行政务工作,致使现阶段部分政务新媒体间的信息资源无法及时有效的共享,信息流不够通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务新媒体与公众之间的交流,违背了我国建设“互联网+政务新媒体”工作的初衷。
二、促进我国移动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发展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创新,构建多元化政务新媒体矩阵
创新是我国“互联网+政务新媒体”持续有效发展的动力与基石,现阶段我国移动互联网下的政务新媒体急需加强创新,进一步发挥政务新媒体问计于民、服务民生的能动作用。一方面,在政务新媒体运营工作当中要加强机制创新,构建多元化的政务新媒体矩阵,通过采取微博、微信、客户终端等多种方式完善政务新媒体运营机制。另一方面,在政务新媒体运营工作当中要加强形式创新,积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与群众的需求,采用网络直播、网上访谈等多种形式扩宽政务新媒体发展路子,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政务信息。再一方面,在政务新媒体运营工作当中要加强内容创新,利用贴近民情的网络语言表达政务,在政务新媒体的信息发布中融入教育、就业、医疗、路况、趣闻等多种内容,以不断吸引受众,充分利用政务新媒体调动群众热情与积极性。
(二)贴近民生,加强政务新媒体服务沟通功能
高高在上的政务信息不利于增进政府与群众的紧密联系,曲高和寡的政务内容不能够体现我国政府的服务职能,只有不断地贴近民生,关心民情,才能够加强“互联网+政务新媒体”的服务沟通功能,体现政务新媒体问计于民、服务民生的强大作用。这一方面需要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具备新思维,即互联网思维,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让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让“互联网+”政务新媒体发挥正能量,不能为了完成上级任务或考核而被动做,而是要投入更多感情,注意方式方法,真正借网络平台走好群众路线。另一方面需要政务新媒体工作人员懂得和群众面对面讲家常话,要在熟悉“网言网语”的基础上,讲入理又入情的话,说有力度也有温度的话,避免因为互动言行失当让政务新媒体交流打折扣、公信受损害。 (三)革新技术,培养引进专业宣传人才
在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互联网+政务新媒体”工作要不断革新技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这就需要在政务新媒体运营的技术框架和数据库建设方面取得突破,从底层提高政务新媒体的运营能力,这就需要建立较为完备的政务信息数据库,进一步加强技术更新。另一方面,要不断地引进专业人才,做好相关媒体运营工作的培训,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国家网信办以及相关部门要经常组织对“两微一端”人才的培训,加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为流畅有序地进行政务新媒体工作做好铺垫。针对新媒体运营工作人手紧张的问题,可以借鉴一些政府部门的做法,向本地新闻媒体借力,借助记者、编辑在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容策划、技术开发、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优势开展政务传播工作,使政务新媒体作为各地各部门与群众互动的一方新阵地。
(四)协调联动,建立政务新媒体联动机制
好的政策需要科学的方法作为支撑,我国“互联网+政务新媒体”的有序发展离不开协调联动的政务新媒体联动机制。只有落实信息共享策略,各部门间积极沟通协作,打破行业间、区域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将碎片化状态的信息收集起来,并通过四通八达的政务新媒体渠道进行沟通共享,推动政务新媒体联动机制的构建。只有各政务职能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推动信息共享,才能够建立更大规模的数据库。这就需要各部门摒弃“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信息保留心态,及时将政务新媒体间的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共享,推进信息流的通畅,加强政务新媒体与公众之间的交流,打造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更加亲民更加快捷的政务新媒体。 【参考文献】
[1]刘先根,彭培成.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治理体系的构建[J].新闻战线,2014(11). [2]刘晔.浅论如何建立健全网络媒体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机制[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3(11).
[3]洪小娟,刘雅囡,姜楠.移动互联网舆情生成机制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