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esmin 烟台大学
公共关系是内求团结、外谋发展、树立形象、推销自己的艺术。公共关系讲求首先做好自身,然后从其产生的优良的外部效应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获得他人称赞并依托他人之口将自己的优良评价传播远扬。俗话说: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公共关系学正是一门研究个人及组织在自身努力壮大的过程中取得成绩,获得他人赞赏,从而声名鹊起,为自身发展创造更加优越的外部条件的过程的学问。
在公共关系课上,讨论过许多时事案例,在此选取几段,阐述本人的看法和思考: 一、《拯救大兵瑞恩》
信用是立人之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马歇尔将军答应了一位英雄的母亲,不再让她再度因为战争遭受丧子之痛,从而不惜一切代价拯救大兵瑞恩。就此,有人提出质疑:为了一个简单的承诺,为了一个战士的生命,一个不确定的结果,是否值得搭上更多人的代价?此时,我想起了在哈佛大学的一堂公共课上,教授提问过这样的问题:当你驾驶一辆刹车失灵且疾驰的有轨电车,电车前方的铁轨末端有五位正在工作的工人,另一根铁轨的尽头,只有一名正在工作的工人,你是否会扭转方向盘,撞死这名工人而保全其他五名工人?再一个假设:当你是一名站在桥头俯身观望这一情节旁观者,是否会推下身边一位站在桥头的胖子,让他挡住疾驰的电车,牺牲他的生命以保全其他五名工人的生命?同样的关于生命的抉择,同样的关于生命取舍一比五的问题,这到底让人怎样做出选择?
我以为,拯救大兵瑞恩是有意义的。并且它的意义远远不止保全一个名字叫做瑞恩的战士生命或者顾及一位英雄母亲心灵感受的层面。不惜代价拯救瑞恩,是美国陆军将领对一位战士家属做出的承诺,更是一个国家对战士及民众的态度示范:美国顾全每一位战士的生命,对瑞恩不惜代价的拯救表明国家对待战士及其家属的体恤抚慰,让每一位战士放下牵挂,拼命于战场。公开课上的两个问题,的确很难作出选择。再三考虑之后,在第一个问题上,我不会扭转方向盘,即使这样会使更多的人受灾。看似很残忍,但对比第二个问题后,再做出这样的选择,就会感觉这样做更有道理。作为旁观者,即使知道五名工人会被撞死,也不应该将桥上无干的胖子推下,即使胖子一个人的生命可以换回大于一的更多条生命——旁观人没有权利决定谁生谁亡,没有权利在他的价值世界里做出替当事人做出命大的抉择。由此启发,司机也没有权利选择去撞谁,另一根的铁路尽头有工人本来与这件事不相干,而被撞死仅仅是因为那里只有他一人在工作,而不是五人或者更多。如果仅仅用这条标准取舍生命的价值,那真是太可笑了。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生命诚可贵,但世界上有太多比生命更加贵重的东西,它们是人类文明发展千年来积淀下的,在调整社会伦理、情感、道德或者其他方面必不可少的价值准则,我们不能冲动欠思考地违背它,否则导致的混乱不安及更多的死亡,其代价的惨烈最终致使我们无法承担。
二、1964年《中国画报》泄密照片——王长喜
听到这个故事,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很狼狈„„
之前在博客里见过关于不同国家民众的典型性格描述:
德国人:思维缜密,考虑问题周到,有计划性;十分讲求效率;自信甚至自负;重合同、守信用;对待个人关系非常严肃。
美国人:爽直干脆,不兜圈子。自信心强,比较自傲。追求实利。注重效率。重视合同,重视法律。
日本人:集体决策。讲礼貌爱面子。准备充分,考虑周到,有耐心。
中国人呢?我觉得以上所有的特点中国人都有。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人口十几亿,民族又众多纷繁的大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却又会在许多方面输给,甚至惨败别国。中国文化富有融合力,造就了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人喜好吸纳广罗外域文化,兼收并蓄,这是优点。可也有句古谚,叫做:样样通,样样松。我们是否兼备了太多的个性特点,却又优势不突出,难成气候。德国人的一丝不苟延伸至精,德国制造的优良品质享誉世界;美国人的自由与高效向全世界输出了尖端的科技和深入全球的美国文化;日本人的集体合作意识和永不言败的精神致使其一弹丸小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当中国被其他民族赶超或者凌辱时,更多的国人或者只能将无奈的愤慨表于言语,一泄心头之恨,或者拿出一副大国国民的心态摆出阿Q式的自我安慰,装作不屑地“鄙夷”人家几句,却也永远地却难生自强之心,化为行动,奋发自强,倚着实力再现威风。所以我以为,言语比不上行动,要想要想不受凌辱,雄立世界民族之林,非掌握本领,奋发图强以强大自身别无它法。中国的复兴,是每位中国人的事,更是每位年轻人的事,满怀理想,做好自己,用平凡堆砌不平凡,方能为己为国打造一个灿烂的明天。
三、关于Lover
叹息英文没有学精,当被问起“情人节”该怎样说,第一反应竟也是“Lover’s Day”,课上才了解到该为“Valentine's Day”,并且听得了情人节说法起源的那样感人的故事。Valentine所以被后人追怀悼念,不仅由于他不惜违反禁令成全爱情的勇敢举动,更是因为他作为牧师坚守原则,忠诚教义的忠善之举。
价值观念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够修身。人人内心都有一条原则底线,有的人将其奉为准则,看做不可逾越的鸿沟,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善始善终;有的人自纵心强,难守原则底线,三度超越,最终自食苦果,抱憾终身。小到为了短期计划而放弃休息时间,为了一个承诺的遵守而委曲求全,大到为了人伦道德的维护而让步或牺牲,可以说,人人都要在自身的原则面前坐下选择,甚至天天都会面临这种选择。
《福布斯》列出6项指标为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就业率、失业率、通货膨胀和联邦财政赤字。并着眼根据这6项指标在各位总统任期内是改善还是恶化,将二战后的10位总统列出各项排名,然后把各项排名平均得出最终座次。各项指标平均过后,克林顿综合排名第一。在克林顿的执政下,美国经历了历史上和平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发展。在经济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增加就业、尤其是降低失业率方面,克林顿的
表现优于除卡特外的任何一任战后总统。
据此分析,克林顿该是受美国民众敬仰的好总统。可惜,每当提起克林顿,我们首先联想到的是一大堆与之相关的“门事件”,想到他的政治丑闻,想到莱温斯基,而不是他在政坛取得的突出业绩。于是有感,道德乃是立身之本,一个人在品行上有所玷污,那么他所创造的其他价值终将被忘却。婚姻的承诺是一套枷锁,“你可以去爱,但是责任和义务,必须促使你去做一些不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庭,就对得起未来。” ——“哑小鱼”这样说。
本学期的公共关系课让我感到意犹未尽,受益匪浅。从这里得到的不止是公关的基础知识,更加弥足珍贵的是在一件件案例故事的交流和总结中获得的思考方式、价值态度以及生命哲理,相信这些宝贵的经历和启迪会指引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迈开更加坚实而有力的步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