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读:
EP: European Pharmacopeia欧洲药典,缩写为EP。为欧洲药品质量检测的指导文献。所有药品或原料的生产厂家在欧洲范围内销售和使用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欧洲药典》的质量标准。 USP:U.S. Pharmacopeia 美国药典,缩写为USP。为美国药品质量检查的指导文献。出版时为U.S. Pharmacopeia / National Formulary《美国药典/国家处方集》(简称USP/NF)。
CP: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harmacopoei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缩写CP。为中国制药行业中药、西药、生物制品等质量检查的指导文献,分一部:中药、二部:西药、三部:生物制品。2010版将于10月1日起执行。
正文:
由于其质量标准中药品的检测项目繁多,我就不一一来比较,只拿出相对较为复杂的“液相法含量测定”来进行简单的比较。知识水平有限、时间也不是很多,因此他们之间的许多不同可能没有发掘出来,还请大家和我一道,继续发掘、一起分析!
EP和USP在一定程度是相通的,也就是说他们对于同一个药品的质量标准是相同的,但也不能排除有不同的情况,比如在流动相比例、检测波长上就有的品种不同。而他们对于CP来说,区别就很多了,我要描述的也主要是这个方面: 色谱柱:
CP一般的规定是填料,而对柱长、粒径等不做规定。那么,对我们而言,色谱柱的选择就成了一个问题,我们需要花时间去找柱子。
而EP、USP,基本上就把柱子的长度、直径、粒径都规定好了。 洗脱方法:
EP、USP多采用梯度洗脱,配制起来比较复杂,稍微的ph值不适当或比例问题就会影响实验结果,且在标准中大多规定了主峰或相关杂质峰的保留时间,因此难度较大。 而CP多采用等度洗脱,操作、试验都相对较容易。
无论是梯度还是等度,只要把相关的物质分离出来就可以了。梯度洗脱费时、费力,但能把一般等度无法洗脱的有关物质分离出来,为保证科学的分析样品,此方法值得CP借鉴。 样品溶解:
EP、USP多流动相溶解样品的方式,CP多采用水溶解。用流动相溶解有利也有弊,利的是能够保证样品分析的准确性,弊的是流动相中有机试剂对人员的伤害很大,防护措施一定要做好。 系统适应性:
随着2010版药典的施行,CP的一些品种也增加了系统适应性的检测,尤其是有关物质的检查,但还是没有完全普及开来。
而对于EP、USP来说,每个药品的标准都是含有系统适应性检测的,目的很简单:只有系统是合格的,才能保证接下来的实验是有效的。而对于系统适用性的样品,除了破坏得到外,还需要杂质对照品,因此在花费上比起CP来说,会高出许多。
总结:
以上几点就是我浅显的分析,稍微总结一下,如下:
1. CP的方法更简单,对人员伤害小,但样品分析结果的说服力稍差;
2. EP、USP对样品分析精确,尤其是在杂质分析方面:比如有的品种USP要求定位1-2个杂质峰、EP要求定位4-6个杂质峰;而CP的一般要求是总杂和单一杂符合要求即可; 3. EP、USP用到的有机试剂多:对环境污染大、对人员伤害大;
4. EP、USP耗费时间:每个样品运行时间久,系统适应性样品多; 5. EP、USP耗费金钱:尤其是杂质对照品,价格相对较贵;
6.EP、USP在标准规定上严格,比起CP来,参数信息较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