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路及城市桥梁工程中基础(承台或扩大基础)以上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轻型墩台、重力式墩台的施工。
1.5.2 施工准备
1.5.2.1 技术准备
1. 认真审核设计图纸,编制分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模板设计并经审批。 2. 已进行钢筋的取样试验、钢筋翻样及配料单编制工作。 3. 组织有关方面对模板进行进场验收。
4. 进行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取样试验工作,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5.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1.5.2.2 材料要求
1. 钢筋:钢筋出厂时,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检验报告单。品种、级别、规格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应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 13013)等的规定。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分析或其他专项检验。
2. 电焊条:电焊条应有产品合格证,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碳素钢焊条》(GB/T 5117)的规定。选用的焊条型号应与母材强度相适应。
3. 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取样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等的规定。
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4. 砂: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mm的河砂,也可用山砂或用硬质岩石加工的机制砂。砂的品种、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程》(JTJ 041)的规定,进场后按国家现行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058)进行复试合格。
5. 石子:应采用坚硬的碎石或卵石。石子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程》(JTJ 041)的规定,进场后按现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058)进行复试合格。
6. 外加剂:外加剂应标明品种、生产厂家和牌号。出厂时应有产品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及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应由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部门出具,其质量和应用技术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的规定。进场应取样复试合格,并应检验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7. 掺合料:掺合料应标明品种、等级及生产厂家。出厂时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和法定检测单位提供的质量检测报告,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合格。混合料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8. 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
1.5.2.3 机具设备
1. 脚手架:φ48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或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钢管扣件、脚手板、可调底托等。 2. 钢筋加工机具: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电焊机、砂轮切割机等。 3. 模板施工机具:电锯、电刨、手电钻、模板、方木或型钢、可调顶托等。
4. 混凝土施工机具: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行走式起重机、混凝土振捣器等。
5. 其他机具设备:空压机、发电机、水车、水泵等。
6. 工具:气焊割枪、扳手、铁錾、铁锹、铁抹、木抹、斧子、钉锤、缆风绳、对拉螺杆及PVC管、钉子、8铁丝、钢丝刷等。 1.5.2.4 作业条件
1. 基础(承台或扩大基础)和预留插筋经验收合格。
2. 基础(承台或扩大基础)与墩台接缝位置按有关规定已充分凿毛。 3. 作业面已临时通水通电,道路畅通,场地平整,满足施工要求。 4. 所需机具已进场,机械设备状况良好。
#
1.5.3 施工工艺
1.5.3.1 工艺流程
1.5.3.2 操作工艺
1. 测量放线
墩柱和台身施工前应按图纸测量定线,检查基础平面位置、高程及墩台预埋钢筋位置。放线时依据基准控制桩放出墩台中心点或纵横轴线及高程控制点,并用墨线弹出墩柱、台身结构线、平面位置控制线。测放的各种桩都应标注编号,涂上各色油漆,醒目、牢固,经复核无误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 搭设脚手架
(1) 脚手架安装前应对地基进行处理,地基应平整坚实,排水顺畅。 (2) 脚手架应搭设在墩台四周环形闭合,以增加稳定性。
(3) 脚手架除应满足使用功能外,还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3. 钢筋加工及绑扎
(1) 墩、台身钢筋加工应符合一般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基本要求,严格按设计和配料单进行,加工方法参照 “桥梁钢筋加工及安装”的相关内容。
(2) 基础(承台或扩大基础)施工时,应根据墩柱、台身高度预留插筋。若墩、台身不高,基础施工时可将墩、台身钢筋按全高一次预埋到位;若墩、台身太高,钢筋可分段施工,预埋钢筋长度宜高出基础顶面1.5m左右,按50%截面错开配置,错开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一般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连接时宜采用帮条焊或直螺纹连接技术。预埋位置应准确,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
(3) 钢筋安装前,应用钢丝刷对预埋钢筋进行调直和除锈除污处理,对基础混凝土顶面应凿去浮浆,清洗干净。
(4) 钢筋需接长且采用焊接搭接时,可将钢筋先临时固定在脚手架上,然后再行焊接。采用直螺纹连接时,将钢筋连接后再与脚手架临时固定。在箍筋绑扎完毕即钢筋已形成整体骨架后,即可解除脚手架对钢筋的约束。
(5) 墩、台身钢筋的绑扎除竖向钢筋绑扎外,水平钢筋的接头也应内外、上下互相错开。 (6) 所有钢筋交叉点均应进行绑扎,绑丝扣应朝向混凝土内侧。
(7) 钢筋骨架在不同高度处绑扎适量的垫块,以保持钢筋在模板中的准确位置和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垫块应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宜使用塑料垫块。使用混凝土预制垫块时,必须严格控制其配合比,保证垫块强度,垫块设置宜按照梅花形均匀布置,相邻垫块距离以750mm左右为宜,矩形柱的四面均应设置垫块。
4. 模板加工及安装
(1) 圆形或矩形截面墩柱宜采用定型钢模板,薄壁墩台、肋板桥台及重力式桥台视情况可使用木模、
钢模和钢木混合模板。
(2) 采用定型钢模板时,钢模板应由专业生产厂家设计及生产,拼缝以企口为宜。
(3) 圆形或矩形截面墩柱模板安装前应进行试拼装,合格后安装。安装宜现场整体拼装后用汽车吊就位。每次吊装长度视模板刚度而定,一般为4m~8m。
(4) 采用木质模板时,应按结构尺寸和形状进行模板设计,设计时应考虑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模板受力后不变形,不位移,成型墩台的尺寸准确。墩台圆弧或拐角处,应设计制作异形模板。
(5) 木质模板的拼装与就位
1) 木质模板以压缩多层板及竹编胶合板为宜,视情况可选用单面或双面覆膜模板,覆膜一侧面向混凝土一侧,次龙骨应选用方木,水平设置,主龙骨可选用方木及型钢,竖向设置,间距均应通过计算确定。内外模板的间距用拉杆控制。
2) 木质模板拼装应在现场进行,场地应平整。拼装前将次龙骨贴模板一侧用电刨刨平,然后用铁钉将次龙骨固定于主龙骨上,使主次龙骨形成稳固框架,然后铺设模板,模板拼缝夹弹性止浆材料。要求设拉杆时,须用电钻在模板相应位置打眼。每块拼装大小应根据模板安装就位所采用设备而定。
3) 模板就位可采用机械或人工。就位后用拉杆、基础顶部定位橛、支撑及缆风绳将其固定,模板下口用定位楔定位时按平面位置控制线进行。模板平整度、模内断面尺寸及垂直度可通过调整缆风绳松紧度及拉杆螺栓松紧度来控制。
(6) 墩台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拼缝应严密不漏浆,表面平整不错台。模板的变形应符合模板计算规定及验收标准对平整度控制要求。
(7) 薄壁墩台、肋板墩台及重力式墩台宜设拉杆。拉杆及垫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拉杆两端应设置软木锥形垫块,以便拆模后,去除拉杆。
(8) 墩台模板,宜在全桥使用同一种材质、同一种类型的模板,钢模板应涂刷色泽均匀的脱模剂,确保混凝土外观色泽均匀一致。
(9) 混凝土浇筑时应设专人维护模板和支架,如有变形、移位或沉陷,应立即校正并加固。预埋件、保护层等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5. 混凝土浇筑
(1)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并按规定留取试件。
(2) 应根据墩、台所处位置、混凝土用量、拌合设备等情况合理选用运输和浇筑方法。 (3) 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应选择合格供应商,并提供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和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4) 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彻底清理干净,并办理隐、预检手续。 (5) 大截面墩台结构,混凝土宜采用水平分层连续浇筑或倾斜分层连续浇筑,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完上层混凝土。
水平分层连续浇筑上下层前后距离应保持1.5m以上。
倾斜分层坡度不宜过陡,浇筑面与水平夹角不得大于25°。 (6) 墩柱因截面小,浇筑时应控制浇筑速度。首层混凝土浇筑时,应铺垫50mm~100mm厚与混凝土同配比的减石子水泥砂浆一层。混凝土应在整截面内水平分层,连续浇筑,每层厚度不宜大于0.3m。如因故中断,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则应按施工缝处理。
(7) 柱身高度内如有系梁连接,则系梁应与墩柱同时浇筑,当浇筑至系梁上方时,浇筑速度应适当放缓,以免混凝土从系梁顶涌出。V形墩柱混凝土应对称浇筑。
(8) 墩柱混凝土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宜于施工部位,如基础顶面、梁的承托下面。 (9) 在基础上以预制混凝土管等作墩柱外模时,预制管节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基础面宜采用凹槽接头,凹槽深度不应小于50mm。
2) 上下管节安装就位后,用四根竖方木对称设置在管柱四周并绑扎牢固,防止撞击错位。 3) 混凝土管柱外模应加斜撑以保证浇筑时的稳定性。 4) 管口应用水泥砂浆填严抹平。
(10) 钢板箍钢筋混凝土墩柱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板箍、法兰盘及预埋螺栓等均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厂家生产,进场前应进行检验并出具合格证。厂内制作及现场安装应满足钢结构施工的有关规定。
2) 在基础施工时应依据施工图纸将螺栓及法兰盘进行预埋,钢板箍安装前,应对基础、预埋件及墩柱钢筋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彻底除锈除污处理,合格后施工。
3) 钢板箍出厂前在其顶部对称位置焊吊耳各一个,安装时由吊车将其吊起后垂直下放到法兰盘上方对应位置,人工配合调整钢板箍位置及垂直度,合格后由专业工人用电焊将其固定,稳固后摘下吊钩。
4) 钢板箍与法兰盘的焊接由专业工人完成,为减小焊接变形的影响,焊接时应对称进行,以便很好的控制垂直度与轴线偏位。混凝土浇筑前按钢结构验收规范对其进行验收。
5) 钢板箍墩柱宜灌注补偿收缩混凝土。 6) 对钢板箍应进行防腐处理。
(11) 浇筑混凝土一般应采用振捣器振实。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mm~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100mm;必须振捣密实,直至混凝土表面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平坦、不泛浆为止。
6. 混凝土成型养生
(1) 混凝土浇筑完毕,应用塑料布将顶面覆盖,凝固后及时洒水养生。
(2) 模板拆除后,及时用塑料布及阻燃保水材料将其包裹或覆盖,并洒水湿润养生。养生期一般不少于7d。也可根据水泥、外加剂种类和气温情况而确定养生时间。
7. 模板及脚手架拆除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够保证结构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被损坏时进行,上系梁底模的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5%后进行。 1.5.3.3 季节性施工
1. 雨期施工
(1) 雨期施工中,脚手架地基须坚实平整、排水顺畅。
(2) 模板涂刷脱模剂后,要采取措施避免脱模剂受雨水冲刷而流失。 (3) 及时准确地了解天气预报信息,避免雨中进行混凝土浇筑。 (4) 高墩台采用钢模板时,要采取防雷击措施。 2. 冬期施工
(1) 应根据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及养护的各环节进行热工计算,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 (2) 混凝土的搅拌宜在保温棚内进行,对集料、水泥、水、掺合料及外加剂等应进行保温存放。 (3) 视气温情况可考虑水、集料的加热,但首先应考虑水的加热,若水加热仍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进行集料加热。水和集料的加热温度应通过计算确定,但不得超过有关标准的规定。投料时水泥不得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
(4) 混凝土运输时间尽可能缩短,运输混凝土的容器应采取保温措施。
(5) 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保证混凝土成型开始养护时的温度,用蓄热法时不得低于10℃。
(6) 根据气温情况和技术经济比较可以选择使用蓄热法、综合蓄热法及暖棚法进行混凝土养护。 (7) 在确保混凝土达到临界强度且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温差小于15℃时,方可撤除保温及拆除模板。
1.5.4 质量标准
1.5.4.1 基本要求
1. 钢筋、电焊条的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2. 受力钢筋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搭接长度和焊接、机械接头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3. 所用的水泥、砂、石、水、掺合料及外加剂的质量规格,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4.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出现空洞和露筋现象。 1.5.4.2 实测项目
见表1-19。
1.5.4.3 外观鉴定
1. 混凝土表面平整,施工缝平顺,外露面色泽一致,沉降装置必须垂直、上下贯通。 2. 混凝土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0.5%,深度超过10mm的必须处理。
3. 混凝土表面不应出现非受力裂缝,裂缝宽度超过设计规定或设计未规定时超过0.15mm必须处理。
1.5.5 成品保护
1.5.5.1 钢模板安装前均匀涂抹脱模剂,涂好后立即进行安装,防止污染,不得在模板就位后涂刷脱模剂,以免污染钢筋。
1.5.5.2 现浇墩台拆模(不含系梁)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进行,在拆除模板时注意轻拿轻放,不得强力拆除,以免损坏结构棱角或清水混凝土面。 1.5.5.3 在进行基坑回填或台背填土时,结构易损部位要用木板包裹,以免夯实机械运行过程中将其损坏。回填时,宜对称回填对称夯实,距离结构0.5m~0.8m范围内宜采用人工夯实。
1.5.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5.6.1 混凝土浇筑前要用高强度等级砂浆将底口封严,以防出现烂根现象。
1.5.6.2 为防止出现露筋现象,要按要求的位置或数量安装保护层垫块。当使用混凝土垫块时,要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在施工中宜使用塑料垫块。
1.5.6.3 为保证结构表面质量,要保证脱模剂涂刷均匀并避免脱模剂流失,以免混凝土硬化收缩出现粘模现象;混凝土浇筑时振捣适宜,以防产生孔洞及麻面。
1.5.6.4 保证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以确保混凝土不出现冷缝。
1.5.6.5 墩台混凝土浇筑脚手架,不得与模板支架联结,应自成体系,防止模板出现位移。
1.5.7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5.7.1 环境管理措施
1. 施工垃圾及污水的清理排放处理
(1) 在施工现场设立垃圾分拣站,施工垃圾及时清理到分拣站后统一运往处理站处理。
(2) 进行现场搅拌作业的,必须在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排水沟、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3) 其他污水也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内,必须经沉淀后方可排入。 2. 施工噪声的控制
(1) 要杜绝人为敲打、叫嚷、野蛮装卸噪声等现象,最大限度减少噪声扰民。
(2) 电锯、电刨、搅拌机、空压机、发电机等强噪声机械必须安装在工作棚内,工作棚四周必须严密围挡。
(3) 对所用机械设备进行检修,防止带故障作业、噪声增大。
3. 施工扬尘的控制
(1) 对施工场地内的临时道路要按要求硬化或铺以炉渣、砂石,并经常洒水压尘。
(2) 对离开工地的车辆要加强检查清洗,避免将泥土带上道路,并定时对附近的道路进行洒水压尘。 (3) 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
(4) 运输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和建筑垃圾时,必须封闭、包扎、覆盖,不得沿途泄漏遗撒,卸车时采取降尘措施。
(5) 运输车辆不得超量运载。运载工程土方最高点不得超过槽帮上沿500mm,边缘低于车辆槽帮上沿100mm,装载建筑渣土或其他散装材料不得超过槽帮上沿。 1.5.7.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 施工前应搭好脚手架及作业平台,脚手架搭设必须由专业工人操作。脚手架及工作平台外侧设栏杆,栏杆不少于两道,防护栏杆须高出平台顶面1.2m以上,并用防火阻燃密目网封闭。脚手架作业面上脚手板与龙骨固定牢固,并设挡脚板。
2. 采用吊斗浇筑混凝土时,吊斗升降应设专人指挥。落斗前,下部的作业人员必须躲开,不得身倚栏杆推动吊斗。
3. 高处作业时,上下应走马道(坡道)或安全梯。梯道上防滑条宜用木条制作。 4. 混凝土振捣作业时,必须戴绝缘手套。
5. 暂停拆模时,必须将活动件支稳后方可离开现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