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对易读错的字正音,学习运用情节、结构分析小说。2.体会、揣摩小说在安排材料上详略得当的问题。3.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
【教学重点】
1.理解分析双喜这一人物形象;概括“我”的心理变化过程。2.领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从不同角度描写的。
【教学难点】
1.分析平桥村是乐土的原因,看戏和“偷豆”的趣点。2.用准确的词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路历程。3.理解小说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童年是我们最值得珍藏和回忆的美好时光,老师很想知道你童年时,你最喜欢去哪里?最喜欢做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跃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鲁迅先生的《社戏》,看看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生活的画面。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二
1 / 6
心集》等。
2.背景资料
这是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3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是作者在大都市中由看戏引起的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也是在大都市的作者对农村及其农民淳朴的品质的歌颂。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的部分。
3.关于社戏
文中的“社”原指土地庙或土地神,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是指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看社戏的时间应该是在初夏,而不是在春天。社戏演出的内容《游园吊打》。
4.字音字形
归省(xǐnɡ) 行辈(hánɡ) 惮(dàn) 凫水(fú)
絮叨(xù dao) 蕴藻(yùn zǎo)
撺掇(cuān duo) 怠慢(dài)家眷(juàn)大抵(dǐ)
漂渺(piāo miǎo) 楫(jí) 纠葛(jiū ɡé) 皎洁(jiǎo) 5.词语解释。
乐土:自由快乐的地方。
潺潺(chán) 船篷(pénɡ)桕树(jiù) 棹(zhào)
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疏疏朗朗:形容稀疏而分明的样子。皎洁:(月亮)明亮而洁白。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立着,常比喻坚定不可动摇。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弥散:弥漫消散。
怠慢:冷淡。怠,轻慢,不恭敬。
漂渺:现在写作“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学生大声读课文,对文章圈点勾画,理清文章的思路,从“时间”角度,从“事情”
2 / 6
角度,从怀念童年的“原因”角度概括全文内容。
明确:本文的中心情节是看社戏,从“时间”角度概括:看戏前—看戏—看戏后,从“事情”角度概括: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舟——船上看戏——归航偷豆——六一送豆。
从“原因”角度概括:怀念童年乐土——美景——趣事——伙伴。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明确:(1)六件事:A.写了人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B.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C.看社戏前的波折;D.夜航去看社戏途中;E.去赵庄看社戏;F.看社戏后归航偷豆;G.六一公公送豆。(2)详写的是:C D E F (3)略写的是:A B G
3.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明确: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去赵庄看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二)深层探究
1.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说“在我是乐土”?
明确:作者笔下的平桥村:“离海不远”“偏僻”“临河”“住户不满三十家”,以“种田”“打鱼”为业,“只有一个杂货店”。“乐土”一词既写出平桥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写出“我”对平桥村的情感。
①“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②可以免读《诗经》之类难懂的书;
③可以钓虾、放牛,体验自由快乐的乡间生活。2.写平桥村这一部分在全篇中有何作用?
明确:交代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引出了同去看社戏的人物——乡间生活的小朋友,还交代了“乐土”中的乐事,为下文写“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看社戏”,做了重要的铺垫。同时,平桥村的生活也是“我”所深深怀念的。
3.作者写夏夜行船是怎样烘托迫切心情的?
明确:夏夜行程是课文的精彩片段。作者写起伏的连山如猛兽,以动写静,烘托出“我”急迫的心情。听到歌声,料想发自戏台,心里更是迫切。而宛转、悠扬的笛声,使“我”沉静,反衬出此前着急的心情。
4.“我”急切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明确:不好看。理由在于:
①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却没翻;
3 / 6
②想看“蛇精”和“跳老虎”,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
③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除正面写出戏不好看,文中“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哈欠”,这些神态描写,也从侧面作了烘托。
5.写月下归航时,主要写了什么趣事?这时“我”的心情和去看戏时有什么不同?明确:月下归航时,写了小伙伴去“偷”罗汉豆的趣事。去时“我”的心情很急迫,总“以为船慢”,而此时“我”和小伙伴偷吃豆,心情无比欢畅、轻松。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我”与农村孩子看社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以及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说《社戏》的故事情节和作者的行文思路。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社戏》中提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赏析文章写景的妙处。二、自主学习
(一)人物赏析
1.小说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谁?其他人物有谁?明确:双喜;其他人物有:桂生、阿发、六一公公。
2.分析双喜的言行,谈谈双喜是“好孩子头”还是“坏孩子头”? 明确:(1)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表现双喜聪明。(2)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理由有三:
①船又大②迅哥儿向来不跑③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表现双喜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
(3)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表现双喜聪明、细心。
(4)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表现双喜考虑周到。
(5)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
(6)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表现双喜做事有始终。
(7)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 表现双喜反应灵敏。
小结:双喜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头。
4 / 6
3.分析六一公公的言行,谈谈六一公公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
明确:(1)“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表现六一公公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
(2)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揖,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
(3)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表现六一公公好高。(4)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热诚。小结: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
(二)语言品析
1.说说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1)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2)赵庄便(真)在眼前了。明确:括号里的字都不能去掉。
(1)中的“一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表现了孩子们天真、活泼的行动和欢乐、迫切的心情。
(2)中的到赵庄看戏是“我”盼望已久的,何况前面还有把渔火作为戏台的错误猜测,因此赵庄一出现,“我”的心情是无比喜悦的。这个“真”字用得十分传神。
2.说说你对小说结尾的理解。
明确: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其实那夜的戏并不怎么好看,那夜吃的豆也是普通的罗汉豆,作者借助“我”怀念那夜的戏和豆,实际上是怀念平桥村朴实、勤劳、聪慧的小伙伴们和有趣的生活。“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手法探究
请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朗读第11-13段、22-23段,速度稍慢,同学们闭目静听,想象其意境,想想,这几段写景从哪几方面,结合着哪些事物来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充分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融情入景,描绘出一幅十分优美的“水乡月夜图”,既表现出“我”心情的愉快,又表现出“我”心情的急切,非常传神。
视觉:月色朦胧在水气里;淡黑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
嗅觉:豆麦和水草的“清香”;
5 / 6
听觉: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那声音似乎是横笛,宛转,悠扬。
感觉: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如把“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比喻成“踊跃的铁的兽脊”。以动写静,烘托出“我”急迫的心情。抒发作者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三、课堂小结
课文描绘了农村少年的群像,着重刻画了双喜的形象,还有阿发等人;此外还勾勒了六一公公淳朴、热诚和宽厚的性格。作品的主题思想或者说中心意思,主要就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表现出来的。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