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久远的唐代,杜甫是被称为“诗圣”的名人。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杜甫的700字,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 关于杜甫的700字作文篇1
无论是充满凌云壮志的吟诵,是国破家亡的伤痛,还是同情人民的情思,无一不弥漫着你沉重的气息,一言难尽的愁滋味……杜甫,我想对你说,总有一抹灿烂,在时光与心灵纷繁交错的出口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沉重的心情,给城中的草木染上了深沉的颜色,国破的伤痛让你的眼睛不再明亮,你也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支离破碎的江山,更添一份忧愁……只是,历史无法改变,为什么不去吟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希望呢?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你的诗中常常揭露着社会黑暗的现实,官府豪门内歌舞升平,奢侈萎靡的生活更刺痛了甚至百姓疾苦的你,隐居草庐的日子里,你依然吟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因为你是苦百姓之苦的诗圣啊,所以你无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少年的你也曾吟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也曾有过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抱负……只是,战乱的纷扰,颠沛流离的生活,百姓饥寒痛苦在水深火热之中,就这样,你那凌云壮志深深的掩埋,晚年登高的你,也只能听到风声呼啸,猿猴哀鸣,也只能发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叹息……
杜甫,那沉郁顿挫的诗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愁苦的诗圣,你经历了唐朝的由盛而衰,性情使然,你始终无法在乱世中燃起希望。杜甫,我想对你说:
总有一抹灿烂,在时光和心灵纷繁交错的出口处。
无论是黑夜的深处,还是在白昼的边缘;无论是在繁花之中,还是在荒野之上,抬头直面人生,总会有一个出口,没有深沉的愁苦,没有支离破碎的生活,只有一抹灿烂的希望,在时光和心灵纷繁交错之
间……
关于杜甫的700字作文篇2
唐朝,自古便被称为诗的国度。无数优秀诗人吟诵出情景交融、气象万千的佳作,使成为中国诗史的辉煌巅峰。在群星荟萃的诗坛上,最耀眼的应数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而在这四人中,杜甫沉韵的诗风、精简的语言、以及他那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我十分喜爱。现在,就让我们扫开历史的尘埃,一起走进杜甫,走进他那忧国、伤时、怜民的杜诗中去。
杜甫,唐朝诗人。少年时即以诗赋受长者称许。到后来,还被称为唐诗集大成者。尤其是他的后期七律,沉郁顿挫、精切而毫无斧凿痕、凝炼却又挥洒自如,被称之为唐诗最高成就。因此后人尊称他为“诗圣”。又因为他的诗揭露了朝廷的腐败、反映了民间的疾苦,所以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他三十五岁进京,希望考取功名,造福百姓、光耀门楣。可是事与愿违,十年应举,皆名落孙山。这也就使他逐渐接触社会下层写下了揭露当时天宝弊端的《兵车行》、《丽人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洛阳沦陷,十年追求功名之心终告破灭,之后便过着流浪的生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叛军攻入长安后的一副社会缩影,包含诗人的切身悲痛。杜诗成为一代诗史由此开始。之后陆续写下:《哀王孙》、《悲陈陶》、《悲青板》《石壕吏》“三吏”、“三别”这些诗描绘的一幅幅惨绝人寰的画面皆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时代的悲剧。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以《秦州诗》为转折后,杜诗不以陈事为主,而是自叹身世。但未因此失去其诗史性质,而是淡化为时隐时现的背景。如:《登楼》、《白帝》、《登高》……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皆是身世自叹、忧国、伤时与悯民。
关于杜甫的700字作文篇3
或许,他并没有诗仙李白的洒脱豪放,也没有陶渊明的悠然自得,
他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系祖国,他甚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谈起杜甫,我甚至不愿提起他“诗圣”的称号,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国”的爱国者。
忧国,是杜甫诗中的灵魂主干,他的所有诗作中,多数都透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感叹和愁苦。面对日益衰败的唐朝,面对支离破碎的大唐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昨日祖国繁荣,而今日却破亡了,面对依旧的山河,试想,是否人人都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时泪”、怀着“恨别心”?杜甫就是这样一位爱国的诗人,他因“国破而忧,因国盛而乐”。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他“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他快乐,因收复“河南”、“河北”而快乐。他的快乐,不仅仅是自己的,更是属于祖国的。这种纯粹的快乐,只是真心爱国的人才配拥有。生活亦是如此,不需要游遍山水,更不需要荣华利禄,杜甫快乐的根源,只是祖国的繁盛。
在杜甫生活的时代,是最黑暗的时期。尤其是在安史之乱时,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各地官吏,残暴无情地压迫、剥削百姓。在这水生火热的时候,杜甫毅然选择站出来,用慧笔揭露出一桩桩事件,将同情、理解的思想灌输到每一句诗句中。《三吏》、《三别》正是他思想的表述。《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的冷酷让杜甫愤怒却无奈,自己无能为力,只能愁苦地“独与老翁别”。他也曾通过仕途改变现状,无奈,官场污浊,导致他屡遭贬谪。最终,他选择回到百姓中去,以笔作枪,抒发他对人民真挚的同情。他亲民,他愿意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似乎他并不是一位诗人,更不是一位本可以升官发财的“诗圣”。
今日,又一次翻看杜甫句句沉郁顿挫的诗句,对他的敬仰油然而生。敬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更敬仰他敢于揭露和批判黑暗、腐朽的无畏和正义。
若说千百年后诗作不一定会流传于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今,人人居安思危于祖国,还恐祖国不盛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