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练习试卷67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1. 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大气状况是 A.大气处于不稳定状况 B.大气处于稳定状况 C.大气处于中性状况
D.大气处于极稳定状况E.大气处于反气旋状况
正确答案:A
2. 呕血最常见的病因为 A.急性胃黏膜病变
B.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C.消化性溃疡
D.食管贲门黏膜撕裂E.食管炎
正确答案:C
3. 向目标人群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是希望改变影响行为的 A.倾阿因素 B.促成因素 C.强化因素
D.环境因素E.综合因素
正确答案:A
4.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哪三种 A.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肺水肿、瞳孔缩小 B.全身紧束感、胸部压迫感、肌束震颤 C.消化系统症状、眼睛的症状、呼吸道症状
D.毒蕈碱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烟碱样症状E.呼吸肌麻痹、抽搐、昏迷
正确答案:D
5. 放射性疾病其类型有 A.急性放射病、慢性放射病
B.全身放射性疾病、局部放射性疾病
C.急性放射病、慢性放射病、远期随机效应 D.全身放射性疾病、局部放射性疾病和放射性辐射所致近期随机效应E.全
身放射性疾病、局部放射性疾病和放射性辐射所致远期随机效应
正确答案:E
6. 下列指标是属于卫生服务需求的是 A.2周患病率 B.残疾率
C.两周就诊率
D.每万人口医生数E.每千人口因病卧床天数
正确答案:C
7. 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以下哪些内容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
A.执业地点、执业类别
B.执业地点、医疗机构、执业范围 C.执业地点、执业范围、医疗机构
D.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E.执业地点、执业类别、医疗机构
正确答案:D
8. 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
A.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接触了化学物质
B.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可因素 C.工人接触了有毒物质引起的机体病理改变
D.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E.能引起职业病的化学物质
正确答案:B
9. 成熟红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A.糖醛酸途径 B.脂肪酸β氧化 C.糖的有氧氧化
D.糖酵解E.磷酸戊糖途径
正确答案:D
解析:成熟红细胞不含线粒体不依赖氧化供能,主要依靠糖酵解供能。而磷酸戊糖途径意义在于供NADPH。
10. 下列化学物质中不属于外来化合物的是 A.农药 B.药品 C.食品
D.微量元素E.生物毒素
正确答案:C
11. 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续到 A.收缩期开始 B.收缩期中间 C.收缩期末
D.舒张期早期E.舒张期结束
正确答案:D
解析: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200~300ms),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这一特点使心肌在这段时间内不会接受刺激而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12. 关于”农民肺”,错误的表述是 A.病原体主要是某些嗜热性放线菌 B.病原体主要是小多芽孢客 C.多发生于霉变枯草粉碎工
D.临床表现类似感冒E.血清中检出相应抗原沉淀抗体可作为诊断依据
正确答案:E
13. 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应首选下列哪种药物抢救 A.去甲肾上腺素 B.麻黄碱
C.异丙肾上腺素
D.肾上腺素E.肾上腺皮质激素
正确答案:D
解析:肾上腺素为Q和p受体激动药,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排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适用于青霉索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的治疗。
14. 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比较 A.峰部较低,尾部较高 B.峰部较高,尾部较低 C.峰部较低,尾部也较低
D.峰部较高,尾部也较高E.自由度越大,与标准正态分布差别越大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t分布曲线特点。
15. 如果某种疾病与某因素的关联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人群中获得相同或相似的结果,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
A.暴露与疾病分布一致 B.关联的特异性 C.剂量-反映关系
D.关联的可重复性E.关联的强度
正确答案:D 解析:如果某种疾病与某因素的关联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人群中获得相同或相似的结果,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关联的可重复性。其余备选答案均为干扰项。暴露与疾病分布一致,即暴露因素与疾病在地理分布、时间分布和人群分布上相符合或基本符合。关联的特异性,即一种疾病与一种暴露因素有关,彼此具有唯一性。剂量反应关系,即疾病的频率随暴露因素的剂量、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关联的强度,即暴露与疾病在病因上的关联程度,常用相对危险度来反映。相对危险度是指在某因素存在的情况下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是该因素不存在时发生这种疾病的倍数,即暴露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相对危险度的取值范围是0到无限大的正数。数值为1时,表示暴露与疾病无关联;数值大于1时,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增加,n叫做”iE’’关联;数值小于1时,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减小,叫做”负”关联。数值;J04,直接反映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相对危险度越大,联系的强度越大,因素与疾病成为因果关联的可能性也越大。
16. 毒物或其活化代谢产物排出后,仍具生物学意义的途径是 A.呼吸道 B.胃肠道 C.肾脏
D.乳腺E.汗腺
正确答案:D
解析:经乳汁排泄的外来化合物,可通过哺乳再进入婴儿体内,引起损害作用。有些化合物在母体长期反复接触后,还容易在乳汁中浓集。
17. 在队列研究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偏倚控制的内容 A.在设计时制定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B.设立比较组
C.研究方向由果及因
D.探索并检验病因假设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B 解析:偏倚与抽样方法无关,无论选择何种抽样方法都不能达到减少或消除偏倚的目的。抽样方法只与随机误差有关。本题其余备选答案均为控制偏倚的措施。
18. 用适量仲胺和亚硝酸钠在体外合成二甲基亚硝胺,加入维生素C后,所合成的二甲基亚硝胺的量与不加入维生素C相比
A.产量相等
B.产量减少
C.产量微小增加
D.产量中等程度增加E.产量明显增加
正确答案:B
解析:维生素C有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的作用。
19. Addison病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是 A.尿17-羟和尿17-酮 B.血皮质醇
C.ACTH兴奋试验
D.地塞米松抑制试验E.甲吡酮试验
正确答案:C
解析:Addison病是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对其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CTH兴奋试验,可了解肾上腺皮质储备功能,对早期诊断有帮助,并有助于与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鉴别,而尿17-羟和尿17-酮及血皮质醇测定常降低,但也可接近正常,因此不太可靠,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和甲呲酮试验是诊断Cushing综合征的试验,而不是用于Addison病的检查。
20. 血浆蛋白质的pI大多为pH5~6,它们在血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兼性离子 B.非极性分子 C.带正电荷
D.带负电荷E.疏水分子
正确答案:D
解析:蛋白质在等电点时为兼性离子,血pH约7.4,大于血浆蛋白质的pI,故带负电荷。
21. 联合作用系数K为 A.1/实测LD50 B.1/预测LD50
C.实测LD50/预测LD50
D.预期LD50/实测LD50E.以相加作用的假设出发,计算出的混合化合物的预期LD50值
正确答案:D 解析:联合作用系数(K)为混合物的预期LD50与实测LD50的比值。混合物的预期LD50是在先求出化合物各自LD50的基础上,从各化合物的联合作用是相加作用的假设出发,计算而得。
22. 铅抑制血红素合成酶后,体内的锌离子被络合于 A.原卟啉原
B.粪卟啉原Ⅲ C.原卟啉Ⅸ
D.卟胆原E.尿卟啉原Ⅱ
正确答案:C
解析:铅抑制血红素合成酶后,体内的Zn离子被络合于原卟啉Ⅸ。
23. 氰化氢中毒时主要抑制 A.乳酸脱氢酶 B.三磷酸腺苷酶
C.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
D.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E.血红素合成酶
正确答案:C
24. 一肿瘤患者,医生决定对他进行主动免疫治疗,应选下述哪种方法 A.细胞因子
B.基因修饰的瘤苗 C.卡介苗
D.人血清E.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
正确答案:B 解析: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是输入抗原性瘤苗,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肿瘤免疫。目前治疗用的瘤苗有①活瘤苗;②减毒或灭活的瘤苗;③异构的瘤苗;④基因修饰
25. 应用异烟肼时并用维生素B6的目的是 A.增强疗效 B.延缓耐药性 C.防治周围神经炎
D.减轻肝损害E.减轻肾损害
正确答案:C
解析:应用异烟肼治疗结核病时,在营养不良及慢乙酰化型患者,易引起周围神经炎,是继发于维生素B6缺乏,表现为手、脚震颤、麻木,同服维生素B6可防治。
26. 一项筛查试验能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地判断为非病人的能力,我们称之为
A.灵敏度 B.特异度
C.阳性预测值
D.阴性预测值E.约登指数
正确答案:A 解析:一项筛查试验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断为病人的能力,我们称之为灵敏度,又叫真阳性率。本题其余备选答案均为干扰项。特异度是指在筛查试验中,筛查能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地判断为非病人的能力,特异度又叫真阴性率。阳性预测值是指筛检阳性者中真正成为病人的可能性。阴性预测值是指筛检阴性者中真正成为非病人的可能性。约登指数约是将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1。
27.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球上的 A.气圈、水圈、土壤圈、食物圈 B.气圈、水圈、土壤圈、食物链 C.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
D.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E.气圈、水圈、岩石圈、食物链
正确答案:D
解析:自然环境应该包含地球上的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因此,应该概括为气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有的书上将固体无机圈称为岩石圈,或将土壤圈和岩石圈均并列提出,这都是可以的。但是生物圈是必须包括的。
28. 关于脑膜炎球菌的特点,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革兰阳性双球菌
B.我国流行菌群以B群为主
C.共13群,其中以XYZ群最常见
D.内毒素是其重要致病因素E.本菌在外界抵抗力强
正确答案:D
解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致病菌是脑膜炎球菌,菌体易自溶,裂解时释放出内毒素,为致病的重要因素,而其他各项均不正确,脑膜炎球菌是革兰阴性双球菌,分13个群,其中以A、B、C三群最常见,在我国流行菌群以A群为主,本菌在外界抵抗力弱,在37℃以下或50℃以上均易死亡。
29. 以某年年平均人口数作分母的人口指有,某年 A.婴儿死亡率 B.终身生育率 C.总和生育率
D.粗出生率E.平均预期寿命
正确答案:D
解析:粗出生率=同年活产数/某年平均人口数×100%
30. 机体必要的氮损失包括 A.粪氮加尿氮 B.粪代谢氮加尿氮 C.粪氮加尿内源性氮
D.粪代谢氮加粪氮E.粪代谢氮加尿内源性氮
正确答案:E
解析:机体必要的氮损失是在无氮膳时,机体不可避免的消耗氮量,包括粪代谢氮和尿内源性氮。
31. 耗氧量、生化需要氧量、溶解氧是 A.水质被毒物污染的间接指标 B.水质被毒物污染的直接指标 C.水质被有机物污染的间接指标
D.水质被有机物污染的直接指标E.水质被无机物污染的直接指标
正确答案:C 解析:耗氧量是反映水中有机物消耗掉强氧化剂的量。生化需氧量反映水中有机物消耗掉水中溶解氧的量。溶解氧是反映水体能提供有机物消耗氧气的能力,也反应水体的污染水平和自净能力。所以,这三个”氧”的指标都是反映水质被有机物污染的间接指标。不是直接测定有机物含量的指标。
32. 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妇女产生的异常妊娠结局不包括 A.流产 B.早产 C.痛经
D.死产E.低体重儿
正确答案:C
解析:异常妊娠结局包括流产、早产、死胎、妊娠并发症、死产、围产儿死亡、低体重儿和子代发育异常,不包括痛经。
33. 水泥中混入六价铬时可增强什么作用 A.致敏 B.致癌 C.中毒
D.致纤维化E.刺激
正确答案:A
解析:铬为我国政府1987年颁布的可致肺癌的工业毒物,混入水泥可增强其致敏作用。
34. 大量失血时,首先出现的反应是 A.皮肤和肌肉的小动脉舒张 B.脑和心脏的血管收缩 C.循环血液中儿茶酚胺减少
D.肾脏排出Na+增多E.外周阻力增加
正确答案:E
35. 关于非参数检验,以下错误的一项是 A.适用于非正态分布资料 B.适用于分布类型未知的资料
C.若是正态分布资料,非参数检验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增大
D.若是正态分布资料,非参数检验的检验效率降低E.若是正态分布资料,非参数检验的检验效率不变
正确答案: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