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合成,前根属于运动性,后根属于感觉性,出椎间孔后分为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脊神经包括8对颈神经、12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和1对尾神经
3.颈丛的组成、位置和主要分支(皮支浅出的位置、肌支的支配和分布的结构) 颈丛由C1-4前支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皮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发出,包括枕小N、耳大N、颈横N和锁骨上N;肌支有膈神经和颈袢,其中膈神经由C3-5前支组成,支配膈运动,传到膈的本体感觉、心包、胸膜和腹膜的感觉,颈袢由C1-3前支组成,支配舌骨下肌群
4.臂丛的组成、走行的位置主要分支及各支的主要支配结构,主要分支损伤后的表现 臂丛由C5-8前支和T1前支大部分纤维组成,伴锁骨下动脉出斜角肌间隙 锁骨上部分支:胸长神经(翼状肩胛)、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 锁骨下部分支:胸内、外侧神经、肩胛下神经、胸背神经 长神
经:肌皮神经支配臂前群3块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肱肌)在前臂续为前臂外侧皮神经 正中神经内侧根和外侧根分别起自内侧束和外侧束,肌支支配前臂前面的肌及鱼际肌(除拇收肌)和第1、2蚓状肌,损伤成猿手 尺神经发自内侧束,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小鱼际、拇收肌、骨间掌侧肌、骨间背侧肌和第3、4蚓状肌 ,损伤成爪形手
桡神经发自后束,支配手后面的肌肉以及肱桡肌,损伤垂腕 腋神经发自后束,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损伤成方形肩
5.腰丛的组成和主要分支支配的结构 由T12前支的一部分、L1-3前支及L4前支的一部分组成,分支分布于大腿的前部和内侧部 髂腹下神经:自腰大肌外缘发出,在腰方肌前面下行,在髂嵴上方穿入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前行,穿腹外斜肌浅出, 髂腹
股沟神经:在髂腹下神经的下方,最后穿腹股沟管在精索前面浅出, 生殖股神经:自腰大肌前面穿出后在该肌表面下行,分为生殖支和股支, 股外侧皮神经:
股神经:在腰大肌与髂肌之间下行,支配耻骨肌、股四头肌和缝匠肌; 闭孔神经:
6.骶丛的组成和主要分支的穿行部位、主要支配结构及损伤后的表现 由L4前支的余部和L5前支合成的腰骶干、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前支组成 臀上神经:支配臀中肌、臀小肌和扩筋膜张肌 臀下
神经:支配臀大肌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 坐骨神经:本干支配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胫神经支配小腿后群肌,损伤成钩形足,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腓浅神经支配腓骨长短肌,腓深神经支配胫骨前肌等小腿前群肌,损伤后成马蹄内翻足
7.各脑神经的纤维性质及主要支配结构和分布范围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头面部的皮肤、肌、腱及口、鼻腔大部分黏膜和眼的角膜和结膜等 特殊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视器和前庭窝器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头、颈、胸和腹部的脏器 特
殊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鼻的嗅黏膜和舌的味蕾 一般躯体运动纤维:支配由头部肌节发生眼外肌、舌肌等骨骼肌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支配由腮弓演化来的咀嚼肌、面肌和咽喉肌 脑神经包括1嗅2视3动眼,4滑5叉6外展,7面8庭9舌咽,10迷走11副12舌下全,其中感觉性的有1、2、8,运动性的有3、4、6、11、12,混合性的有5、7、9、10
8.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动眼神经损伤后上睑下垂,瞳孔斜向外下方,不能向上、内、下转动,瞳孔直接与间接对光反射消失,瞳孔散大。
滑车神经损伤后瞳孔不能向外下转动,俯视时出现内斜视和复视。 展神经损伤出现内斜视。
三叉神经损伤后感觉障碍:同侧面部皮肤、口腔和鼻腔粘膜感觉丧失,角膜反射消失,运动障碍:咀嚼肌瘫痪萎缩,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
面神经损伤①管内损伤伤侧额纹消失,不能闭眼,鼻唇沟变浅,发笑时,口角偏向健侧,不能鼓腮,说话时,唾液长从口角出来,角膜反射消失,泪腺分泌障碍,角膜干燥,唾液分泌障碍,舌前部味觉丧失,听觉过敏;②管外损伤只有上述前半部分。 舌咽神经损伤患侧舌后1/3粘膜的一般感觉和味觉丧失,咽壁感觉障碍,咽肌肌力减弱。迷走神经损伤,外支损伤:环甲肌瘫痪,引起声带松弛,音调降低,内支损伤:喉粘膜感觉丧失,进食饮水时易误咽。
一侧舌下神经损伤,出现同侧舌肌萎缩、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
9.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 躯体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支配器官 骨骼肌 可随意控制 一种 平滑肌、心肌、腺体 不可随意控制 交感、副交感 纤维成分 周围神经元数目 一级神经元 两级(节前、节后神经元) 低级中枢→效应器 低级中枢→植物神经节→效应器 纤维粗细 纤维分布形式 有髓的较粗纤维 神经干 薄髓(节前纤维)、无髓(节后纤维)的细纤维 神经丛(攀附脏器或血管) 10.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周围神经节的区别 低极中枢 神经节 节前:节后 分布范围 作用 心脏 瞳孔 交感神经 脊髓胸腰段中间外侧核 副交感神经 脑神经副交感核 S2~4的骶副交感核 椎旁节和椎前节 器官旁节或器官内节 (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 (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 1:100(作用范围较广) 1:10(作用范围较局限) 广泛.大部分的血管、汗腺、竖毛窄 肌、肾上腺髓质 耗能 贮能 心跳加快、血压上升 开大 心跳减缓、血压下降 缩小 支气管 胃肠 膀胱 平滑肌松弛、口径加大 蠕动减慢 逼尿肌松弛、尿道括约肌收缩(储尿) 平滑肌收缩、口径减小 蠕动增强 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松弛(排尿) 11.白交通支与灰交通支的区别
交通支为连于脊神经前支与交感干之间的细支。其中T1~12和L1~3脊神经的前支发出白交通支连于交感干,而来自交感干连于每条脊神经的为灰交通支
神经系统总论
1.2.神经系统包括哪些部分,如何划分 根据位置和支配地位分为 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A.根据连接的中枢部位不同分为:脑神经和脊神经 ,脑神经与脑相连,共
12对,脊神经与脊髓相连,共31对
B.又可根据分布对象不同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C.根据连接的感受器或效应器都含有:
1. 感觉神经:分布于感受器,将神经冲动自感受器传向中枢。又称传入神经 2. 运动神经:分布于效应器,神经冲动是自中枢传向效应器。故又称传出神经 内脏神经中的运动神经组合成植物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又根据功能不同分为:交感神经那个和副交感神经
3.灰质、白质、皮质、髓质、神经节、神经核、纤维束、神经和网状结构的定义灰质gray matter: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集聚处(脊髓灰质)
白质white matter: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的集聚处(脊髓白质) 皮质cortex:中枢部灰质在脑表面成层配布(大、小脑皮质) 髓质medulla:在脑内,皮质深方的白质
神经核 nucleus:中枢部(在皮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成一团 纤维束 fasciculus:中枢部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上相同的一束神经纤维
网状结构 reticular formation, RF: 中枢部灰质和白质混杂的部位,即神经元胞体夹杂于神经纤维之间
神经节ganglion:周围部神经元胞体的聚集处
神经nerve:神经纤维在周围部聚集而成,由结缔组织被膜包裹 中枢神经
1.脊髓的位置、脊髓的两个膨大、脊髓圆锥、终丝的概念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在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在成人平第一腰椎的下缘(新生儿平第3腰椎),全长约42~45cm(男性约45cm,女性约42 cm)
颈膨大(C4~T1),是臂丛发出处,支配上肢。腰骶膨大(L2~S3),是腰骶丛发出处,支配下肢
脊髓圆锥:末端变细的部分
终丝:圆锥以下,非神经组织,在第2骶椎水平以下,硬脊膜包绕终丝止于尾骨背面 脊髓分为31个脊髓节段:8个颈节,12个胸节,5个腰节,5个骶节,1个尾节。 2.3.脊髓的内部结构 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
灰质呈H形,颜色发暗,由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组成,分为前角、后角和中间带、侧角、灰质前联合和灰质后联合,灰质被分为10个板层: 板层 部位 主要对应核团 Ⅰ层 Ⅱ层 Ⅲ层 Ⅳ层 Ⅴ层 Ⅵ层 Ⅶ层 Ⅷ层 Ⅸ层 Ⅹ层 后角尖 后角头 后角头 后角头 后角颈 后角基底部(仅见膨大部) 中间带 前角基底部 前角 中央管周围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后角固有核 网状核 背核、中间内侧核、中间外侧核 中间神经元 前角内侧核、前角外侧核 中央灰质 前角内侧核:躯干肌 前角外侧核:四肢肌
α-运动神经元:支配跨关节的梭外肌纤维,引起骨骼肌收缩→关节运动 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调节肌张力
4.5.脊髓白质位于外围,分为前索、后索、外侧索、背外侧束和白质前联合,其内部有上行传到束和下行传到束,其中,上行传到束有:
薄束 fasciculus gracilis和楔束 fasciculus cuneatus 位置:脊髓后索,薄束位于内侧,见于脊髓全长(T5以下占据整个后索),楔束位于外侧(仅见于T4以上),传导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肌、和关节的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和精细触觉(皮肤的两点间距离辨别觉和物体的纹理觉)
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前束:分别位于脊髓外侧索周边的后部和前部,传导下肢的本体感觉,脊髓小脑后束调节下肢个别肌肉的运动和姿势,脊髓小脑前束协调下肢整体的运动和姿势
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位于脊髓外侧索前半部和前索,传导皮肤痛温粗触觉 下行传到束:皮质脊髓侧束和皮质脊髓前束:位于脊髓外侧索后半部和前索,
皮质脊髓侧束→同侧前角外侧核→同侧四肢肌 皮质脊髓前束→双侧前角内侧核→双侧躯干肌
红核脊髓束 调控屈肌的肌张力,兴奋屈肌张力,抑制伸肌张力,与皮质脊髓束一起对肢体远端肌肉的运动调控起重要作用
前庭脊髓束 调控伸肌的肌张力,兴奋伸肌张力,抑制屈肌张力,在身体平衡的调控方面起重要作用
顶盖脊髓束 主要调控颈肌的活动以完成视听反射 网状脊髓束 主要调控肌张力
内侧纵束 完成头、颈、眼的姿势反射性调节
9.脑干包括哪几部?主要外形结构及其深方的结构,何谓顶盖、基底部、被盖?何谓顶盖前区,参与完成何反射? 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
延髓:腹侧:椎体内有椎体束通过,橄榄内有下橄榄核;椎体交叉,在延髓下端,组成椎体的纤维大部分交叉到对侧形成;
背侧面的隆起:薄束结节其深面有薄束核,楔束结节其深面有楔束核
小脑下脚:在楔束结节外上方的隆起;舌下神经三角深面有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三角深面有迷走神经背核
脑桥:腹侧基底部,腹侧面的膨隆,内含锥体束、脑桥核及脑桥小脑纤维
基底沟 有基底动脉通过
小脑中脚 脚内纤维向背侧进入小脑
脑桥小脑三角,延髓、脑桥和小脑的交角处,该部位的肿瘤常累及位于此处的前庭蜗神经和面神经
背侧面神经丘深面有面神经膝和展神经核
小脑上脚 构成室底的外侧壁,由出小脑的纤维构成
上髓帆小脑上脚间的薄层的白质板,构成第四脑室顶的上半
中脑:腹侧大脑脚 内含大脑皮质的下行纤维
脚间窝 窝底有许多血管穿过,故此又称后穿质
背侧上丘、下丘、上丘臂、下丘臂
菱形窝 又称第四脑室底,由延髓上部的背面和脑桥的背面构成 下部边界: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和小脑下脚 上部边界:小脑上脚
顶盖:中脑背侧两对圆形隆起,即四叠体 基底部:脑桥腹侧面膨隆
被盖:脑桥被盖部的延续,在种系发生上比较古老的部分,内有神经核及纤维束
顶盖前区:位于中脑和间脑交界部,介于后连合和上丘上端之间,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背外侧部,它参与完成直接和间接瞳孔对光反射
1. 脑干内的脑神经核团的分类,按功能柱分类掌握相关核团的名称、位置和主要功能 脑神经核按性质分为感觉核(终核)和运动核(始核)两种。
1.躯体运动柱:此柱紧邻正中线自上而下4个核团: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舌下神经核
A.动眼神经核:位于中脑上丘阶段,中脑水管腹侧。支配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上直肌。动眼神经核发出的纤维经大脑脚底内侧出脑,组成动眼神经。
B.滑车神经核:位于中脑下丘阶段,中脑水管腹侧,其发出纤维向后绕导水管周围灰质,在脑干背面出脑,支配上斜肌。
C.展神经核:位于脑桥中下部,面神经丘深方。发出纤维行向腹侧,在延髓脑桥沟内出脑,构成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D.舌下神经核:位于延髓,舌下神经三角的深方。发出纤维组成舌下神经根丝,在橄榄后沟出脑,支配全部的舌肌。
2. 特殊内脏运动柱:一般躯体运动柱腹外侧,4个核团,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副神经核
A.三叉神经运动核:位于脑桥中部,发出纤维行向腹外侧,构成三叉神经运动根,加入下颌神经,支配咀嚼肌、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腭帆张肌、鼓膜张肌。
B.面神经核:位于脑桥下部,上橄榄核背外侧。面神经核发出的纤维行向背内侧,从内侧绕展神经核背方,行向腹外侧,经延髓脑桥沟出脑。支配面肌、颈阔肌、茎突舌骨肌和镫骨肌和二腹肌后腹。
C.疑核:位于延髓橄榄上部和内侧丘系交叉平面,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下橄榄核之间。发出纤维自上而下加入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脑根,分别支配茎突咽肌(舌咽神经),软腭、咽、喉、食管上部的骨骼肌(迷走神经)。
D.副神经核:位于锥体交叉到4、5颈髓节段的前角背外侧。发出纤维从外侧索走出,在前后根之间,以一系列根丝浅出,在椎管内上行,汇为副神经脊髓根。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上部。
3. 一般内脏运动柱:位于躯体运动柱的外侧,靠近界沟,自上而下有4个核团: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A.动眼神经副核:又称E-W核,位于上丘动眼神经核背内侧。发出纤维加入动眼神经,止于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B.上泌涎核:位于脑桥下部,面神经核尾侧部。发出纤维加入面神经,经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换元后支配泪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
C.下泌涎核:位于延髓橄榄上部,迷走神经背核头端附近。发出纤维加入舌咽神经,经耳状神经节换元后支配腮腺。
D.迷走神经背核:位于延髓内侧丘系交叉至橄榄中部平面,迷走神经三角深面。发出纤维
加入迷走神经,经其分支到达效应器官旁或内的副交感神经节,换元后支配颈、胸、腹腔大部分脏器的活动。
4. 内脏感觉柱:为单一孤束核。界沟外侧,毗邻一般内脏运动柱。上达脑桥下部,下达内侧丘系交叉平面。上部的味觉核接受来自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的初级味觉纤维,下部的一般内脏感觉核接受来自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传入的初级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5. 一般躯体感觉柱:位于内脏感觉柱腹外侧,3个核团: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
A.三叉神经脑桥核:位于脑桥中部,三叉神经运动核外侧。三叉神经感觉传入纤维,入脑后,分为上行支和下行支。一侧三叉神经脑桥核接受同侧上行支中大量传递触觉冲动的终止。
B.三叉神经脊束核:上达脑桥中上部,下达第1、2颈髓节段与后角相续。该核的外侧与三叉神经脊束相贴,并接受此束的终止 。三叉神经脊束是三叉神经感觉根下行纤维汇聚而成,大部分为传递痛温觉的纤维。
C.三叉神经中脑核:从三叉神经脑桥核上端至上丘平面。接受咀嚼肌的本体感觉冲动。 6. 特殊躯体感觉柱:位于躯体感觉柱外侧,延髓上部和脑桥下部平面,菱形窝前庭区深面。蜗神经核、前庭神经核
A.蜗神经核: 由蜗神经背侧核和腹侧核组成,分别位于小脑下脚的背外侧和腹外侧。蜗神经核接受蜗神经初级听觉纤维。
B.前庭神经核:由前庭上核、下核、外侧核和内侧核组成。此核接受前庭神经传入的初级平衡觉纤维。
12.脑干4大丘系起止、走行、交叉部位及功能
A.内侧丘系:起自薄束核和楔束核→经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在延髓位于中线两旁→脑桥位于被盖腹侧边缘→中脑移向被盖腹外侧边缘,红核的外侧→终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主要传递对侧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B.脊髓丘脑束:脊髓的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进入脑干后合并成脊髓丘脑束→延髓位于下橄榄核背外方→脑桥和中脑部位于内侧丘系背外方→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传导对侧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觉和粗触觉。
C.外侧丘系:起于双侧上橄榄核及对侧蜗神经背、腹侧核→在脑桥中、下部被盖腹侧部横行交叉,构成斜方体→在脑桥中、下部,上橄榄核的外侧,转折向上,形成外侧丘系→→ 脑桥行于被盖腹外侧边缘 →中脑止于下丘→下丘臂→内侧膝状体核。传导双耳的听觉。 D.三叉丘系:起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交叉越边至对侧上行→三叉丘系→与内侧丘系伴行→止于丘脑腹后内侧核。传导对侧头面部的触、痛、温感觉。 13.锥体束的组成及走行
起自大脑半球额、顶部,躯体运动区和躯体感觉区及附近的顶叶后部的皮质→经端脑内囊至脑干→中脑脚底→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 a. 皮质脊髓束(前述)
b. 皮质核束:支配8对脑神经一般躯体、特殊内脏运动核。其中:面神经核下半与舌下神经核接受对侧支配。其余6对半脑神经核接受双侧支配。
功能:锥体束主要与随意运动的控制有关,亦参与上行感觉信息的调控。
11.非脑神经核包括?薄束核、楔束核、脑桥核、黑质、下橄榄核的位置和功能
A.薄束核、楔束核:分别位于延髓下部的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深面。接受薄束和楔束的纤维终止。发出的纤维绕中央灰质形成内弓状纤维,在中央管腹侧的中线上左右交叉,称内侧丘系交叉
B.下橄榄核:位于延髓上部,橄榄深面,囊形灰质。接受脊髓和脑干感觉传入,发出的橄榄小脑纤维越边,与脊髓小脑后束共同组成小脑下脚。下橄榄核主要参与修饰小脑对运动的控制,并参与小脑对运动的学习记忆和对反射的修饰。
C.楔束副核:位于楔束核背外侧,接受同侧颈髓和上胸髓的后根粗纤维,发出纤维组成楔小脑束,参与小脑下脚,止于同侧小脑皮质。传导上肢本体感觉、触觉
.上橄榄核:位于脑桥中下部的被盖内。主要接受双侧蜗神经腹核的纤维,发出上行纤维加入两侧外侧丘系。参与听觉的空间定位。
B.脑桥核:位于脑桥基底部。接受来自同侧大脑皮质广泛区域的纤维,特别是运动前区、
第一躯体运动区、第一躯体感觉区和高级躯体感觉区(第5区)的纤维,即皮质脑桥束。发出的脑桥小脑纤维越过中线,组成粗大的小脑中脚进入对侧小脑。脑桥核是大脑皮质运动信息的主要中继核。
.下丘:在中脑下部背侧,是听觉通路中的重要中继核。发出纤维到达上丘,与上丘的纤维共同构成顶盖脊髓束、顶盖被盖束,完成头和眼球转向声源的反射性调节。
.上丘:位于中脑上部背侧,主要接受来自视束、上丘臂的直接投射。 通常认为上丘为一反射中枢,能够对不同模式的传入信息进行整合,通过其上、下行投射,参与大脑皮质眼外肌运动中枢对眼球快速垂直和水平运动的控制,并参与协调眼、头对声、光等刺激的定向运动。
.顶盖前区:或称顶盖前核,位于中脑和间脑的交界处,导水管周围灰质背外侧。为对光反射中枢。
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对光反射中枢)—两侧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分布至瞳孔扩约肌。
D.红核:位于中脑上丘至间脑尾侧水平,黑质的背内侧。其传入的联系主要有:来自小脑的投射;来自大脑皮质的投射(主要由第一躯体运动区和第一躯体感觉区发出)。红核的传出联系主要有:红核脊髓束,终止于颈髓节段的中间带和前角外侧部,参与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E.黑质:位于中脑脚底和被盖之间。分为黑质网状部和致密部。黑质是参与基底核调节随意运动的关键结构.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轴突投射至端脑的新纹状体。Parkinson病是黑质神经元变性,使新纹状体多巴胺水平下降所致。患者表现为肌肉强直,运动受限并出现震颤。 还参与中脑对边缘系统的多巴胺能投射。 12.腮弓衍化的骨骼肌有哪些? 咀嚼肌、表情肌(面肌、颈阔肌)、咽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13.小脑的位置、外形、分叶和分区及小脑的功能
位于颅后窝,背侧面借硬脑膜形成的小脑幕与枕叶分隔。腹侧面为脑桥和延髓。借上、中、下3对小脑脚与脑干相连。
绒球小结叶--原小脑--前庭小脑:纤维联系及功能与前庭相关,保持身体平衡,维持体态姿势、协调眼球运动
蚓部、半球中间部--旧小脑--脊髓小脑:主要接受来自脊髓的信息,控制四肢及躯干肌的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
半球外侧部--新小脑--大脑小脑:与大脑皮质同步发展,控制四肢肌精细运动的计划和协调
主要功能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完成运动学习
15.小脑核包括哪些核?
小脑核共 4 对,从外向内依次为:齿状核、栓状核、球状核、顶核
16.间脑分几部分?各有何主要结构?背侧丘脑的核团分群和组成?丘脑腹后内侧核、外侧核接受的纤维束是?下丘脑的功能?
分为背侧丘脑:是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块。前端有丘脑前结节,后端为丘脑枕,两侧丘脑之间借丘脑间粘合(中间块)相连接。核团分为前核群、内侧核群、外侧核群背侧组和腹侧组,其中腹侧组分为腹前、腹外侧、腹后核,腹后核又分为腹后外(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的纤维)和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和孤束核发出的味觉纤维) 后丘脑:为两个圆丘形结构。
1. 内侧膝状体核:听觉传导系统的中继核,接受外侧丘系的纤维(下丘臂),投射到颞叶的听皮质(颞横回,41、42区)
2. 外侧膝状体核:视觉传导系统的中继核,接受视束经上丘臂的纤维,投射到枕叶的视皮质(距状裂两岸,18、19区),一些纤维投射到枕核及次级视皮质(18、19区) 底丘脑:底丘脑核,未定带
上丘脑:从前向后依次为:丘脑髓纹、缰三角、缰联合、松果体、后连合 下丘脑:其底面从前向后依次为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 视上垂体束: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脏对水的吸收。
室旁垂体束:分泌催产素,刺激子宫内膜平滑肌收缩,促进乳腺分泌。 结节漏斗束:分泌促激素释放因子和抑制激素释放因子 17.大脑半球各叶是如何区分的?有哪些主要的沟和回? 借外侧裂、中央沟、顶枕沟等分为五叶。 额叶:外侧裂之上,中央沟之前
顶叶:外侧裂之上,中央沟之后,顶枕沟之前 颞叶:外侧裂之下,顶枕沟之前 枕叶:顶枕沟之后
岛叶:深藏在大脑外侧裂之内
中央沟、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 中央后沟、顶内沟,中央后回、顶上小叶、顶下小叶(缘上回、角回) 颞上沟、颞下沟,颞横回、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
胼胝体沟、扣带沟、中央旁沟、顶枕沟、距状沟,扣带回、中央旁小叶、楔叶、舌回 海马沟、侧副沟,海马旁回、海马旁回钩、海马、齿状回、下托
18.基底核包括哪些核团,何谓新、旧纹状体?其损伤后的症状有哪些? 尾状核 豆状核 屏状核 杏仁体,旧纹状体指苍白球,新纹状体指尾状核和壳 震颤麻痹:又称Parkinson氏病,旧纹状体损害
Huntington’s chorea 舞蹈病,又称Huntington病,新纹状体损害。
19.大脑髓质的组成,有哪三个系?各包括哪些结构?胼胝体属何系纤维?可分为几部分? 连合纤维:胼胝体(嘴、膝、体、压)前连合、穹隆、穹隆连合 联络纤维:弓状纤维、上纵束、下纵束、钩束、弓行束和扣带。
投射纤维:联系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结构的上下行纤维。投射纤维大部分经过内囊 20.内囊的定义、分部及各部走行的主要结构有哪些?
位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是投射纤维构成的白质板,在两半球水平切面上内囊呈开口向外的双“》《”字形。分为前肢、后肢和膝部 通过的主要纤维:
前肢:额桥束(下行至脑桥核)丘脑前辐射(丘脑背内侧核→额叶前部) 膝:皮质核束
后肢:豆丘部: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丘脑中央辐射(丘脑腹后核投射)顶枕颞桥束(下行至脑桥核) 豆状核后部:视辐射 豆状核下部:听辐射
三偏症:对侧偏身感觉障碍——丘脑中央辐射损伤 对侧偏瘫——皮质核束与皮质脊髓束损伤 双眼对侧偏盲——视辐射损伤
21、第Ⅰ躯体感觉、运动中枢的位置 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312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4、6区) 22.视觉、听觉中枢位置
视觉区:位于距状沟两岸皮质(即上方的楔叶和下方的舌回)(17区) .听觉区:位于颞横回(41、42区)
23.语言相关的中枢有几个?其位置、功能 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44区)
功能:说话表达。能分析、综合与语言有关肌肉传来的刺激,并需要与管理口唇、舌和喉肌的运动中枢的配合。
听感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22区)
功能:听话理解。调整自己的语言和理解别人的语言。 视感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顶下小叶的角回(39区)
功能:阅读理解。是听觉和视觉信号的联系、整合区 .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8区)
功能:书写表达。写出与声音相当的语言符号(文字),再按脑内语言生理过程所安排的次序和方式组合成词和句。
Wernicke区
这是对有关语言的视觉、听觉冲动进行整合的联络区,联络上述4个语言中枢 24.何谓嗅脑、海马结构、边缘叶、边缘系统?各包括哪些主要结构? 嗅脑包括嗅球、嗅束、内外侧嗅纹(表面内外侧嗅回)和嗅皮质 海马结构:海马、齿状回和下托
边缘叶:隔区(终板旁回和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和齿状回 边缘系统是由边缘叶和相关的皮质下结构组成。
相关的皮质下结构:杏仁体、下丘脑、上丘脑、丘脑前核、中脑被盖等。
25.深、浅、视、听感觉传导通路各级神经元胞体的位置、交叉及主要相关结构(丘系交叉、斜方体、白质前联合、背外侧束) 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级神经元:胞体:脊神经节。
周围突:经脊神经分布于肌、腱和关节等处的本体感受器和精细触觉感受器。
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内侧部(粗纤维)进入脊髓后索。其中来第5胸节以下的升支:在后索的内侧部形成薄束。来自第4胸节以上的升支:在后索的外侧部形成楔束。两束上行至延髓分别止于薄束核和楔束核。 第二级神经元:
胞体:薄束核和楔束核。
纤维:发出的弓状纤维向前绕过中央灰质腹侧,在中线处左右交叉形成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纤维行于延髓中线两侧锥体后方折向上行,称内侧丘系。内侧丘系在脑桥居被盖前缘,在中脑被盖居红核的后外侧,向上止于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第三级神经元:
胞体:丘脑腹后外侧核(VPL)。
纤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至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旁中央小叶后部,其中部分纤维投射至中央前回。 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级神经元:胞体:脊神经节。
周围突:经脊神经分布于躯干、四肢皮肤内的痛温触感受器。
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外侧部(细纤维,传导痛、温觉)和内侧部(传导粗触觉和压觉)进入脊髓。在后外索上升1~2节段,终止于脊髓后角细胞。 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脊髓灰质后角(Ⅰ、Ⅳ和Ⅴ层)。
纤维:经白质前连合斜越上升1~2个脊髓节段,交叉到对侧的外侧索和前索上行形成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温觉)和脊髓丘脑前束(也含有少部分不交叉纤维,传导粗触觉和压觉)。 进入脑干后合并上行称脊髓丘系。经延髓下橄榄核的背外侧,脑桥和中脑内侧丘系的外侧,向上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
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丘脑腹后外侧核(VPL)。
纤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至中央后回中、上部和旁中央小叶后部。 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三叉神经节
周围突:经三叉神经分支分布于头面部皮肤及口、鼻腔粘膜的感受器。
中枢突:经三叉神经根入脑桥。其中传导痛、温觉的纤维下降形成三叉神经脊束,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传导触觉和压觉的纤维上升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 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 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三叉丘系,止于丘脑腹后内侧核。 第三级神经元:
胞体:位于丘脑腹后内侧核(VPM)。
纤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至中央后回下部。 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级神经元:胞体:视网膜内的双极细胞。 周围突:至视觉感受器(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中枢突:至节细胞。
第二级神经元:胞体:视网膜内的节细胞。
纤维:在视神经盘处集合成视神经,经视神经管入颅腔后,两侧视神经交互形成视交叉并延为视束。(在视交叉中,来自两眼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交叉,而颞侧半的不交叉)。主要终止于后丘脑的外侧膝状体。
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后丘脑的外侧膝状体(LG)。
纤维:形成视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到距状沟两岸(视觉区)。
视束中有少数纤维经上丘臂终止于上丘和顶盖前区,上丘发出纤维组成顶盖脊髓束完成视觉防御性反射。顶盖前区是瞳孔对光反射通路的一部分。 由四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级神经元:胞体:蜗螺旋神经节。 周围突:分部于内耳的螺旋器(Corti器)
中枢突:组成蜗神经,与前庭神经一起经内耳道入颅腔,在脑桥小脑脚处入脑,止于蜗神经前核和后核。
第二级神经元:胞体:蜗神经前核和后核。
纤维:大部分纤维横穿内侧丘系形成斜方体,越过中线至上橄榄核外侧折向上行,形成外侧丘系,少部分纤维不交叉进入同侧外侧丘系。外侧丘系在脑桥被盖部的外侧上行,大部分止于下丘,少部分直接止于内侧膝状体。 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下丘。 纤维:经下丘臂止于内侧膝状体。
第四级神经元:胞体:位于内侧膝状体(MG)。
纤维:组成听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到颞横回(听觉区)。 26.锥体系的组成,椎体外系的概念
锥体系调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由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两级神经元组成,分为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锥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传导通路。 27.何谓上、下运动神经元?分别为于何处?
上运动神经元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4、6区)Ⅴ层的巨型锥体细胞和其它类型的锥体细胞。 轴突:锥体束。
下行至脊髓前角细胞的纤维束为皮质脊髓束。 下行至脑干脑神经运动核的纤维束为皮质核束。
下运动神经元位于脊髓的前角细胞、脑干的脑神经躯体运动核和特殊内脏运动核 轴突:脑神经和脊神经的躯体运动纤维。
下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和轴突构成传导运动冲动的最后公路 28.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角膜反射:三叉神经眼支—脑桥—面神经核—眼轮匝肌
瞳孔对光反射:视网膜产生的视觉冲动经: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两侧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分布至瞳孔扩约肌。 膝跳反射:韧带—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9.何谓齿状韧带、蛛网膜粒?
软脊膜在脊髓两侧脊神经前后根之间形成的锯齿状的韧带称为齿状韧带。
脑蛛网膜在上矢状窦的两侧形成许多绒毛状突起,突入上矢状窦内称蛛网膜粒 30.脑和脊髓的被膜有几层?各层形成何主要结构? 硬膜、蛛网膜、软膜
硬脑膜深入各补脑之间的板状隔:大脑镰、小脑幕、小脑镰、鞍膈
硬脑膜窦: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横窦、乙状窦、海绵窦、岩上窦、岩下窦 蛛网膜下隙在某部扩大成蛛网膜下池:小脑延髓池、脚间池、交叉池、桥池 软脊膜:齿状韧带
31.各硬脑膜窦的名称及回流途径
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横窦、乙状窦、海绵窦、岩上窦、岩下窦, 2.下矢状窦:
32.侧脑室、第三、第四脑室各位于何处?
侧脑室: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含脑脊液 第三脑室:两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的狭窄腔隙
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形如帐篷,顶朝小脑,底为菱形窝 33.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位于何处?有哪些特点?
硬膜外隙:内含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和椎内静脉丛,仅存在于椎管,不与颅腔内相通,隙内为负压,临床上进行硬膜外麻醉
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隙内充满脑脊液向上与脑蛛网膜下隙相通
终池:内有马尾和终丝,临床上可在L3~4或4~5之间进行穿刺,抽取脑脊液或注入药物而不会伤及脊髓。
34.何谓海绵窦、位于何处?窦内及窦壁穿行结构
位于蝶鞍两侧,前至眶上裂,后达颞骨岩部尖,是硬脑膜两层之间不规则的腔隙,因其内有许多纤维束分隔,形似海绵而得名,窦内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过,在窦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和上颌神经 35.脑脊液产生及循环途径
产生及循环:侧脑室的脉络丛分泌— 室间孔— 第三脑室(汇合第三脑室产生的脑脊液)—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汇合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 蛛网膜下腔— 大脑半球脊侧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粒— 上矢状窦— 血液 36.大脑动脉环的构成意义
使两侧椎-基底动脉系动脉和颈内动脉系相互吻合,正常情况下两侧的椎动脉和颈内动脉的血液很少混合,各有供应区,但当构成此环的某一主支阻塞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此环使血液重新分配而起到代偿作用
37.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供养区分别是哪里?供应大脑半球外侧面、内侧面的动脉来自何处?
颈内动脉:供应大脑半球的前2/3和间脑前部。
椎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1/3、间脑后部、小脑和脑干。
大脑半球外侧面上1/3前2/3由大脑前动脉皮质支供应,后1/3由大脑后动脉供应,余部由大脑中动脉皮质支供应,内侧面由大脑前动脉的皮支支供应。 38.脊髓的动脉供应来自何处? 脊髓前A、脊髓后A、根髓A
脊髓的动脉有两个来源,即椎动脉和节段性动脉。
椎动脉发出的脊髓前动脉和脊髓后动脉)在下行过程中,不断得到节段性动脉分支的补充,以保障脊髓足够的血液供应 39.何谓脑屏障?
中枢神经系统内有相应的结构对物质在毛细血管或脑脊液与脑组织间转运过程中进行一定的限制或选择,该结构即脑屏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