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课文原文
《荷塘月色》以激烈的直接抒怀开始, 将淡淡忧愁表露在字里行间, 为全订婚下了感情的基调。
《荷塘月色》
这几日内心颇不安静。 今夜在院子里坐着纳凉, 突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还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逐渐地高升了, 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 ;妻在屋里拍着闰儿,恍恍惚惚地哼着眠歌。我静静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波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 ;白日也少人走,夜晚更为孤独。荷塘四周,长着很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夜晚,这路上阴沉森的,有些怕人。今夜却很好,固然月光也仍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仿佛是我的 ;我也像高出了平时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我爱喧闹,也爱沉着 ;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夜晚,一个人在这苍莽的月下, 什么都能够想, 什么都能够不想, 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日里必定要做的事, 必定要说的话, 此刻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波折折的荷塘上边,弥 (mi)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址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怯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佳人。细风
过处,送来缕缕幽香, 忧如远处高楼上迷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抖动,像闪电般,瞬时传过荷塘的那处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如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遮住了,不可以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忧如在牛乳中洗过同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固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因此不可以朗照 ;但我认为这正是到了利处 ——酣 (han)眠固不可以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 高处丛生的灌木, 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弯弯的杨柳的稀少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
中的月色其实不平均 ;但光与影有着和睦的旋律,如梵 (fan)婀玲 (夏注:这里是音译 violin 小提琴的意思。 )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周,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 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
重重围住 ;只在小道一旁,漏着几段缝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
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朦朦胧胧
的是一带远山, 只有些粗心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 垂头丧气的, 是
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喧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但喧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突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 仿佛很早就有, 而六朝时为
盛;从诗歌里能够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
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好多, 还有看采莲的人。 那是一个喧闹的季节, 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划船心许 ;鷁首徐回,兼传羽杯 ;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 迁延顾步 ;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微笑, 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 这真是风趣的事, 惋惜我们此刻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 (夏注:谐音 “怜子 ”,爱你之意。 ) 清如水。
今夜如有采莲人, 这儿的莲花也算得 “过人头 ”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 是不可以的。这令我究竟惦着江南了。 —— 这样想着,猛一仰头,不觉已经是自己的门
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气也没有,妻已睡熟许久了。《荷塘月色》教课设计
【教课目的】1.认识朱自清平生及其创
作特点 ;
2.意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3.学习领会情形交融的写法,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
4.学习赏识和鉴赏散文。【教课要点】
联合语境推测词语、 语句的含义,体会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成效。【教课方法】
朗读法、议论法
【教课协助】
多媒体课件
【教课时数】
2 课时 【教课过程】
一、导入
由共同回想《急忙》引出朱自清进而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朱自清。
(联合图片和音视频资料。 )
朱自清 (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更名自清,字佩弦。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念书,受中国传统
文化的熏陶。 1912 年入高等小学, 1916 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
年 2 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 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踊跃参加新文学运动。 1922 年和俞平伯等人创立《诗》月刊,是新诗出生期间最早的诗刊。
他是初期文学研究会会员。 1923 年发布的长诗《毁坏》,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 年 8 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创作则以散文为主。
1927 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 1931 年留学美国,漫 游欧洲,归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 1932 年 9 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1937 年抗日战争迸发, 随校南迁至昆明, 任西南联大教授, 讲解《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期间曾写过散文《语义影》 。1946 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夜,患胃病辞世。
2.写作背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