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730500甘肃省临洮县椒山初级中学甘肃定西师青惠 1)时,就会看到稀盐酸从试管口流 【摘要】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抽象复杂不易弄清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在屏 择了装置(出而无法发生反应。当选择装置(2)时,稀盐 的运用,不仅仅是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学科教 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 学过程中的运用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将信息 在短时间内从多角度、多层面展示化学反应 酸和石灰石相互反应,但产生的气体从试管 技术融于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意识、观念和方 流程。使知识由抽象变成形象,达到常规条 口直接溢出而不能收集。当选择装置(3)和装 4)时,稀盐酸和石灰石均能相互反应,产 法的较为复杂的问题。教学实践证明,一个 件下无法实现的效果。如浓硫酸稀释实验的 置(好的多媒体课件应该充分利用当代认知心理 错误操作,老师不可能实际操作演示,但是 生的气体都能从导管口排出。此时学生必定 学原理,是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来获取相 关信息,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强教学 的积极性、生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教学;学习 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越来 越广泛,它不仅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手段和方 式,而且也推动了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结构 的变革。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使 人们开始由教的视角,向学的视角发生着转 变。 一、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化学教学的促进 由于计算机多媒体的出现,教学形式正 向开放化和多样化迈进,这促进了教学内容 的最优化。促进了教师角色向现代化的转变。 (1)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习 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获得兴趣 是学生进入学习的关键一。然而学生的兴趣 和动机并不是固定的,而要通过外界事物的 新颖性、独创性来满足学生探索心理的需要, 我们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形象直 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 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化学是一门 新学科,对九年级学生而言,刚刚接触这门 课程,他们有一种新鲜感和好奇感,很多人 对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 停留在表面上,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及时抓好 “入门”教育,将这种兴趣及时加以深化和 延伸,相信学生很快就会对化学这门课,失 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可以运用计算机 来辅助教学。 (2)信息技术的运用可突破化学教学的 重点和难点,优化教学。科学研究表明,我 们学习是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因此我们 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图形和画面 虽不是语言,但却比语言更现象、直观,利 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实现抽象与具体、动 态与静态、微观与宏观的交互,使教与学变 的易于展开,再加上计算机模拟出的生动画 面,可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信息技术可完美实验,弥补不足。 初中化学中有一部分化学实验,因为有毒气 体逸出,或因反应激烈容易爆炸,或因反应 速度太慢现象不明显,或因条件苛刻反应无 法实现,或因药品来源紧缺无法实验……老 师教起来比较抽象,学生理解非常困难,这 时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和演示,将这些 都市家教296 错误操作的后果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于是可以用动画的形式模拟浓硫酸注入水中 的水沸腾场景:浓硫酸飞溅到学生的脸上导 致皮肤颜色的变化……配合以水激烈沸腾声 和学生受伤的惨叫声。然后老师再以规范化 的操作正确演示一次,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 只要学生能严格按照化学规范操作规程进行 化学实验,其实化学实验是非常安全的,对 于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可以重复反应或者调整 相关属性达到演示的最佳效果。 二、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 力地提升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运用信息技术教 学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为他们的 自由探索、大胆尝试和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运 用各种学习资源和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在 讲授环境保护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 的类型、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理 解环境保护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 识。可让学生通过因特网获取有关环境污染 的资料,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器查询各种信息, 调用网上的资源来自学,参加有关问题的讨 论或请示教师的指导。通过这些渠道,学生 会了解到历史上比较严重的污染事件的严重 后果。目前的几种主要的危机人类的污染问 题以及污染现状,从而使学生对环境问题有 深刻的认识,培养他们热爱环境、保护环境 的意识。还可以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开展 研究性学习,同时可以把网上学到的知识输 入电脑,与全班同学共享等。这样学生学习 有了动力,发挥了创造精神,实现了学习的 自我反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 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使课堂教学能 充分面向全体学生。也使教师在课堂上成为 学生学习合作的伙伴、讨论的对手和知心的 朋友。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学生创新能力地 培养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 件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异创新 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二氧 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中,我们在引导 学生分析实验室是如何确定制取C02气体的 装置这一问题时,可以设计了下列几组动画 装置供学生选择:(1)与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 (2)仅用试管而无导管的装置;(3)用试管又有 导管但还用酒精灯加热的装置;(4)用试管又 有导管但没有酒精灯加热的装置。当学生选 会对装置(3)和装置(4)进行比较,由于稀盐酸 和石灰石的反应是不需要加热的,从而得出 装置(4)是正确的答案。随着反应的进行,动 画显示为无气泡产生,但试管内仍有石灰石。 此时给出“如何在反应进行的过程中向试管 内添加稀盐酸?”这个问题。有三个答案供 学生选择:A.打开橡皮塞添加稀盐酸;B.重 新换一个新装置;c.在装置上另配一个长颈 漏斗。学生在对所提供的信息经过思考加工 和相互讨论后选择了答案c。提问:长颈漏 斗可否不伸到液面以下?学生讨论后展示动 画,不伸到液面以下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 逸出不能收集到二氧化碳气体。学生对装置 中长颈漏斗的下端是否应该插入液面以下, 这一操作的原因就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掌握。 学生对以上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基 础的同时,在Flash里给出“烧杯、烧瓶、锥 形瓶、试管、底部有破孔的试管、有孔塑料片、 长颈漏斗、橡皮塞、铁架台、u形管”等仪器, 让学生自己动手组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 装置,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他认为 还可以使用的仪器进行装置的组合,使学生 的创新意识得到最佳发挥,让学生更好地施 展其创造才能。 四、信息技术促进了化学学科与其他 学科地渗透 初中化学教材内容与其他各学科有着许 多的联系,如喷泉实验与物理知识有关;酸雨、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等与地理知识有联系;糖 类、蛋白质、赤潮等与生物知识有联系。此 外,现阶段的考试,除了强调考查学生的学 科能力,还注重考查学生学科间的综合能力。 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 各学科内容的渗透、交叉与综合;理论和实 际结合,学以致用;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 展的现代意识;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必然打破单一学科 知识的结构,对学科知识进行新的整合,并且, 现代信息技术提供高速、大容量的信息汇聚, 也为跨学科的渗透和综合学习提供了可能。 总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不 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 信息资源引入化学教学活动中,合理、机动 地运用信息技术,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 学生提供视觉和听觉感受,丰富学生的想象, 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 和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