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析高校内部教育质量观

2020-01-11 来源:画鸵萌宠网
试析高校内部教育质量观

上海

*

童康

(华东师范大学200062)

[摘要]高校内部教育质量观对高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梳理国内七种不同教育质量观的基础上,从高校内部的视角出发,提出了高校内部教育质量观概念,并系统分析了高校内部教育质量观的特点和价值。认为由高校自身对教育质量的关心所形成的质量观,而不是由外部评估引发的诱因、惩罚等因素支配而进行质量保障的质量观,相对于外部质量观而言,它能更加持久地对高校质量保障进行指引。

[关键词]高校质量;教育质量观;内部教育质量观;教育评估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09)02-0080-04

OnInternalEducationQualityViewofUniversitiesandColleges

GAOWei

JIAOLei

TONGKang

(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062)

Abstract:Theinternaleducationqualityviewsofuniversitiesandcollegeshavegreatsignicancefortheirself-developmentandself-restraint.Basedonsevendomesticdifferentviewsofeducationquality,thisarticleputsforwardtheviewofinternalquality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undertheperspectiveofintern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andsystematicallyanalysisthecharacteristicsandvaluesoftheinternaleducationqualityview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Weconsiderthatcomparedwiththeexternalqualityview,thequalityviewbasedoncollegesanduniversitiesthemselvescaresabouttheeducationquality,ratherthantheeducationqualityviewthattriggeredbytheincentivesandpenaltiesofexternalassessment,theformercanbemoredurabletoguidethequalityassuranceforcollegesanduniversities.

KeyWords:highereducationquality,educationqualityviews,internaleducationqualityview,educationevaluation

质量的保障离不开一定质量观的树立,而科学的质量观指引着质量保障工作的健康开展。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昔日的教育系统发生了变化,量的扩张需要质的保障,但是我们不能再用精英教育时代的质量标准来衡量大众化

时代的教育质量,而要树立与大众化阶段相适应的新的教育质量观。

一、多种教育质量观的诠释

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教育质

作者简介:高伟,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7级硕士研究生,从事院校管理研究

焦磊,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7级硕士研究生,从事院校管理研究童康,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博士,从事高等教育评价研究

*本文为上海市教育评估院资助课题“构建高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沪评研200701-01-02)的研究成果之一

80

试析高校内部教育质量观

量观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教育价值的选择。1目前,对教育质量观的诠释主要有几种:

(一)多样化质量观

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本身的特点。因此,多样化的质量观要求不能用某一层、某一类的质量标准衡量所有学校的教育质量。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2

(二)发展质量观

高等教育质量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有学者指出,发展质量观具有三重含义:一是为高等教育发展服务;二是用发展的眼光看质量,不同时期质量的标准不同,要求也是不同的;三是质量观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3质量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确实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合规定性质量观阶段、合需要性质量观阶段、合发展性质量观阶段。4

(三)适应性质量观

这一观点把高等教育质量分为教育服务质量和学生产品质量,是指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满足受教育者个人需要的程度,以及所培养的人才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程度。5适应性质量观和人才观紧密相连,认为“人才”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质量高却不合社会需要的毕业者只能是一种“合格的废品”。

(四)整体性质量观

整体性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包括三个方面:一

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整体性;二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整体性;三是高等教育功能的整体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整体性也即人才质量的整体性,认为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是全面素质型的,这既是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活动的整体性是指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不仅包括高等教育的产品(学生),而且也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6功能的整体性是指高等教育的质量不仅包括人才培养的质量,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质量以及社会服务的质量。7

(五)特色化质量观

特色化的质量观与多样化有着密切的关联。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是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本身也是多样化的。在高教大众化进程中,面对着如此复杂的多样性,特色化的质量是学校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生命。8

(六)全面质量观

全面质量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质量”含义,不再以最终“产品”的标准及目标的实现程度为标志,而把“质量”视为一个贯穿于整个产品生产过程的术语。9

(七)不同利益主体价值观

除了上述六种质量观以外,也有学者从教育价值观的角度论述了教育质量观。不同的利益相关群体的教育价值观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也拥有着各自的质量观。可分为:政府的质量观、社会的质量观、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观和个体的质量观。“高等教育中的利益主体主要包括国家、社

1.2.3.4.5.6.7.8.9.李志仁.我国应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J].高教探索,2001,(2):2-4.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1):6-10.

张应强.高等教育质量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江苏高教,2001,(5):8-13.胡弼成.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J].教育研究,2006,(11):24-28.

邱梅生.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02,(1):28-34.卢晓中.高等教育的新质量观[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1,(3):3-5.

张应强.高等教育质量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江苏高教,2001,(5):8-13.蔡克勇.大众化的质量观: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1,(4):7-15.

胡晓,赵鹏程.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5):232-235.

81

会、高等教育机构和个人。不同的主体对高等教育质量有着不同的价值诉求。”10

以上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都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背景之下,从不同角度加以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又相互联系。对于高校来讲,在大众化进程的背景下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质量观来指导自身的质量保障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应积极树立并构建高校内部教育质量观。

求质量转变为高校系统内部主动要求质量的意识状态。

(二)以人为本是高校内部教育质量观的指导思想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以学生、教师的发展为本。高校内部教育质量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活动都应围绕着人来活动,任何有利于学生与教师发展的活动都应予以保障。有学者提出“在量化时代如何培育‘质’的人,如何使人懂得更幸福地生活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之一。”12高校给予学生的不能仅仅是知识与技能,且不论这种知识与技能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与良好的品质,获得内心平衡与幸福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要创造良好条件使教师在教学与科研的过程中,在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幸福感。

(三)高校内部教育质量观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量不能仅仅是当下的质量,应该面向未来,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量标准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高校自身的发展而发展;在实施的过程中,推进质量观不断地更新与完善,也是发展质量观和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的客观要求。

二、高校内部教育质量观要义与特点

我国所讨论的质量观多从宏观背景角度诠释,而在微观层面上探讨不够,当前亟待构建高校内部教育质量观。高校内部教育质量观是高校内部成员从高校自身发展客观现实出发,确认高校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客观需要,达到一定标准或要求。这是为了自身发展主动要求的质量观,而不是外界施压的结果。在质量保障中,其核心指导思想是强调以人为本,自觉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并强调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更新、发展。具体而言:

(一)高校内部教育质量观是高校内部主动要求的质量观

高校自身应有质量意识,保障教育质量不应迫于外部评估,而是应从自身发展出发,主动要求并自觉建立的质量保障体系。只有高校自身认识到质量保障的重要性,才能依据自身的特点更好地保障质量。也只有如此,多样化的质量观与特色化的质量观才更有保证。现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已被公认为高等学校所不可或缺的。许多重视质量的学校都已建立了自己的质量保障体系取得很好的效果,创造了可贵的经验。11因此,确立高校内部质量观的重要性也就凸显出来。为进一步满足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需要,高校应积极尝试将由高等教育外部系统要

三、高校内部教育质量观的合理性与价值

高等教育质量观与高等教育价值观、人才观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化阶段以来,由于高等教育系统外部与内部的变化发展,高等教育价值观、人才观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这势必会影响到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变化。科学的质量观对质量保障是非常重要的。高校是高等教育中的主要载体,承担着高等教育的

10.章建石.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元表达与教学评估变革[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2):43-45.

11.毕家驹.评述外国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准则[EB/OL].http://web.tongji.edu.cn/~bijiaju/article/2004-12.rtf,20-08-12-12.

12.胡弼成.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J].教育研究,2006,(11):24-28.

82

试析高校内部教育质量观

主要任务。以高校内部为基础,建立高校内部教育质量观,能够在微观层次上更好地指导各层各类高校进行质量保障。这主要是因为:

(一)主动要求强于被迫接受

高校内部教育质量观是高校主动要求的质量观。这是出于对自身发展的考虑而内发的质量观,以往的质量观多是从高校外部强加给高校的。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外部动机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这时人们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13对于质量保障来说,同样如此。高校内部教育质量观即是由高校本身对质量的关心所形成的质量观,而不是由外在评估引起的诱因、惩罚等因素支配而进行质量保障的质量观。这种内部质量观比外部质量观能更加持久地对高校质量保障进行指引。当然,我们可以把来自外部的压力转变为内部的动力。当高校由于外部因素逐渐认识到质量保障的重要性时,就更应该建立一种内部质量观,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校内质量保障。

(二)它继承了高校的自治传统

自中世纪以来,大学便拥有着自治的传统。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

S

布鲁贝克认为:高等

院校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为了保证知识的准确和正确,学者的活动必须只服从真理的标准,而不受外界的压力,如教会、国家或经济利益的影响”。14从中可以看出,大学有着学术自由的理念,拥有着自治的传统。但是,随着办学自主权的逐步增加,在享受这一权利的同时,高

校也必须要履行治理好学校内部事务,保障其自身质量的义务。高校内部教育质量观更加强调了高校内部质量管理的作用与力量,尊重学者学术自由的权利,继承了大学自治的传统。

(三)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

高校内部教育质量观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质量观。我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国家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已成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按类别,有综合性大学和以某一类学科门类为主的非综合性大学,如师范类学校、政法类学校、医学类学校、理科类学校、工科类学校等。虽然不少学校都试图朝着综合性大学发展,但由于存在自身历史传统和社会需要等因素,依然具有一定的专业类院校特征。从资助强度和管理权限来说,有985高校、211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省部共建高校、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等。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高校自然在发展目标和培养目标上是不同的,高校只有澄清内部教育质量观,明确自身的类别、层次及客观现实与需求,才能更具有针对性地指导高校内部质量保障。

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化阶段以来,高校面临的外部形势复杂多样,面对的内部问题也各具特点。“高等学校要靠自己审视社会的变化,寻求发展的机遇,并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坐标。”15高校要提高内部质量保障的意识,建立内部保障体系,变被动监控为主动要求高质量,最终形成一种高校内部质量文化,以高校内部教育质量观指导高校的教育质量保障。

(责任编辑:山洲)

1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23.

14.(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50-52.15.左清.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省级监控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9.

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