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在对教师培训方面的问题,你们有没有什么建议可以使培训更加完善呢?以下是店铺给大家带来对教师培训的建议及意见,以供参阅。
对教师培训的建议1
一、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修订完善有关的教育培训制度。教师对培训本身需求的内在动力不强。作为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培训的激励机制,将培训的短期收效与长期收效结合起来。设立本地域教师培训奖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训的积极性,让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奖励,并将教师培训的成果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内容,以推动教师培训工作的持续开展。这种激励机制从根本上看要牵涉到精神和物质的奖励,以及制度上的强制性要求。
二、建立适合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需求的培训内容体系。加强教师培训需要调研。根据教学课程改革的要求,并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使培训的内容贴近教师工作实际。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培训前做好充分地调查研究,提高培训的时效性和目的性,做到分学段、分学科进行培训,解答教师提出的具体问题和需要掌握的操作方法,立足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际水平,以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教师最关注的如:这样的课堂我怎么驾驭?这样的内容我怎么教?这样的问题我怎么解决?针对以上问题的培训就是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的实践操作培训。
其次,按年龄界定培训内容。教育主管部门可以从年龄特点出发,建立基于年龄差别
的培训内容体系,将青年、中年、老人教师分开培训,尤其不能放松对中年教师的培训,让培训更有有针对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
最后,培训应注重拓宽知识的广度。知识的广度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绝大多数的教师认为培训工作应拓宽教师的知识和视野,比在专业技能的培训更为重要、更为迫切。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培训内容的引导,促使培训机构将培训重点放在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上。
三、创新培训的方式方法。无论是集中培训还是校本培训,教师们喜欢积极参与上下互动的培训方式,如体验式培训、研讨式培训、案例分析式培训。教师更愿意与专家对话交流,以解决自身的困惑与问题。部分教师希望到名校观摩学习,得到名师的指导与培训,培训方式根据不同内容举办相应的活动,将教师喜闻乐见的方式作为常用的方式贯穿于培训的始终。如专家引领的名师大讲堂活动;校际间交流的安全观摩活动;专题指导的送教下乡活动等等。鼓励教师自主选学,在培训课程内容、培训时间、培训途径、培训机构等方面,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加强市、县、校级三级培训指导网络建设。将教师完成的培训规定学分作为考核各级培训部门的标准,加大对基层学校业务指导人员的培训力度,从教学一线教师选拔骨干充实到培训者队伍中来,组建合理的专兼职培训者队伍,充分利用区域内骨干教师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也促进他们自己的学习,从而更可以起到带头作用。
五、提高培训的有效性。教师的业余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培训的经费投入也是不容易的,人、财、物和时间的投入一定要取得效果,否则隐性的损失很大,所以,教育主管部门要强调培训有效性,并要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从培训方式、培训师资、培训管理等方面
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培训工作良性循环的实现。
对教师培训的建议2
对前段时期的教师培训工作进行反思以后,发现还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一是培训内容陈旧,与现代教育要求相距甚远。有关部门在确定培训内容时随意性很大.。这样的培训教师从中并没有得到什么提高。
二是培训方式、方法简单,教师没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无论是理论培训还是教学技能培训,仍旧以口头讲授和观摩看课为主,向教师灌输知识,对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策略作用甚微。教师由于缺少主动参与和体验,对学习没有积极性和热情。
三是对培训对象不加区别,不分层次,不因人施教。在培训教材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评价等方面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教师“一视同仁”没有区别。有关部门在确定培训内容时,不了解城乡教师之间的差异,不明确教师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培训。最后以书面考试和少数人的比赛定成绩,看似轰轰烈烈,其实收效不大。
下面就是我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思考和提出的一些建议。
一、培训理念要更新。
新的世纪,新的价值观,决定着新的角色意识,教师不再是蜡烛,照亮别人却燃烧自己;教师也不再是渡船,送起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自己却老在原地逗留。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为社会培养下一代,更是为自己积累财富,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品味,从合格教师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师、名教师、专家型教师。怎样满足教师自我提高,
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怎样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帮助?应当成为管理者经常思考的问题,在教师培训这个问题上也不例外。因此我们要更新培训的理念,认识到培训工作不单单是让教师教好学生,为学校的发展服务,同时还要为教师服务,为他们的个人专业发展“培土施肥”,让教师与学生双向成才。
二、培训形式要确立。
随着各级各类学校对教师培训的日益重视,人们一直在寻找着一种理想的培训方式。校本培训给教师培训工作带来了一种新的思想,它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的`组织教师学习的一种培训方式。”最近教育界提出了把培训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研究融为一体的“校本研训”模式,其实也是一种有效的培训形式。
三、培训师资要保证。
高素质的师资,是培训质量的保证。并不是所有的培训内容都能为现有师资能承担的,因此要组建好一支多层次的师资队伍。校外的专家教授可以请来做学术讲座,部份骨干教师可以做辅导报告,一般教师可以现身说法讲心得体会,各有用处,各有侧重,这就能较好地解决培训的师资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更接近于教师的工作实际,
四、培训内容要实在。
好的培训内容应当做到因人施教,分层满足,不要强求一律。根据我们所知,市区教师教学基本技能较强,他们更希望有教育理论,教科研,现代化教学技术方面的培训;农村教师则大都希望以基本教学技能为主。因此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培训计划,并适时调整,力求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起到立竿见影的指导作用。
五、培训方式要多样。
新的研究成果表明,为使教师通过培训获得新的、内化的、观念与行为融为一体的教育策略与技能,关键在于如何引导教师的主动学习与自我提高。专家们提出要开展经历、体验式的培训,如参与式培训,让教师经过“头脑风暴”列举观点,通过培训者的有效引导,使教师获得新的认识或重要策略。还有案例对比式培训,针对教育实践问题的发现、分析和研讨,引导教师反思、相互质疑,修正和完善教育策略,拓展经验,提升认识等等。
其它还有如城乡结对、以赛促练、读书沙龙、网络交流等等形式的研训方式。
对教师培训的建议3
最近,省委省政府做出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重点的决定,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执政理念,因此建议县委县政府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这一决定,努力打造一支让澄迈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一、对我县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两点认识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基本解决了中小学教师缺编制、学历不达标、能力不适应新课改、及工资待遇低等问题。但教师队伍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1、编制问题。尽管按省核定的编制我县基本到编,但中学和小学编制不均衡、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编制不合理、学科之间编制不均等问题突出,加上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后,在校生人数发生变化,部分欠发达地区学校和大部分中学缺编严重,如澄迈中学目前
教师缺编达60人,导致澄迈中学高中部比较多的班学生人数超70人甚至有些班超80人。
2、教师素质问题。尽管经过培训,全县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理念、不适应业务的情况仍然存在,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不适应的情况比较严重。①由于我县40%左右农村小学教师是从民师转正,30%左右的农村初中教师是从小学拔高上来,他们都已取得合格学历,但他们现在的学历是经过成人教育取得的,学科知识缺漏较多,专业素养不高、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②近几年我县高中学校从乡镇初级中学借调一批初中教师、录用一批刚从大学毕业的本科生,这些教师需要经过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才能适应高中教育教学工作;③经过培训我县目前拥有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32人,他们在我县教育教学工作中已经较好地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但人数太少且学科和区域分布不均衡,还不足以带动全县教师素质的提高。
二、我县教师培训工作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五年来我县教师培训机构克服困难,创造性开展培训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我县被授于全国校本研训基地单位,澄迈中学等4所学校被授予省级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多种教研方式和教研成果被推广,多名教师在各种比赛中获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培训工作尽管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1、机构职责不清。原澄迈县教师进修学校于2003年7月连同当时的澄迈县职业学校一起并入澄迈中学,成立澄迈中学教研培训部负责全县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由于澄迈中学正处在发展中,高考、中考压力很大,因此澄迈中学的主要职责是基础教育,难以把重心放在全县教师培训上。2、培训师资缺乏。原进修学校并入澄迈中学后,澄迈中学委派一名副校长分管培训工作,但同时兼任校内高中课及蹲点年级组,原有教师有16位被安排到初、高中任课,只有原6
位领导等被安排到教研培训部负责培训工作,且平均年龄57岁,至2007年已有3人办理了退休。3、培训经费没办法保障。培训机构每年都占用澄迈中学不少于3万元的经费用于全县培训。
三、对教师培训工作的一些建议
1、建议尽快设立澄迈县教师教育研究培训机构,负责实施全县教师全员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管理、指导全县各中小学的校本培训等。按教育部[2002]3号文件要求,我县教育研究培训机构编制应为45个,培训基地占地面积10亩和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也可参照海口等市县改革现有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整合研究(科研、教研、实验)、开发(课程开发、教育技术开发、信息软件开发等)与培训资源。
2、建议建设5所“学习型校本培训基地”学校;建设10间“名校长工作室”、50间“名师工作室”,为各级校长、教师培训提供平台。
3、建议按琼发[2004]11号文《中共海南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定》和琼府[2000]3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各市县要在教育事业费中按不少于当年中小学教师工资总额的2.5%专项列支”教师培训经费标准,列入财政预算,按正常划拨培训专项经费,培育和开放“供方培训产品市潮,充分利用盛县级教育资源,鼓励科研机构和其它教育机构开发适合教师需要的优质培训课程进入澄迈。
4、建议加强培训课程的实施效果评价。形成教师接受终身教育的动力机制,使教师的在职进修成为一定政策框架下的教师自主性、选择性行为。
5、建议支持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充分发挥学校优秀教师的培训资源,开展以案例研
究与行动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活动。充分利用好我县现有的35名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承担校内外的带教、带研和教学展示任务,帮助其他教师成长。鼓励优秀教师与校长积极到农村学校支教、带教、带校,帮助农村学校发展。
【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