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真题及答
案解析(案例题)
案例(一)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了城市主干路改扩建项目,全长5km,宽60m,现状道路机动车道为22cm水泥混凝土路面+36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cm级配碎石垫层,在土基及基层承载状况良好路段,保留现有路面结构直接在上面加铺6cmAC-20C+4cmSMA-13,拓宽部分结构层与既有道路结构层保持一致。
拓宽段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重点对新旧搭接处进行了处理,以减少新旧路面差异沉降。浇筑混凝土前,对新旧路面接缝处凿毛、清洁、涂刷界面剂,并做了控制不均匀沉降变形的构造措施如图1所示。
根据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评定结果,项目部对现状道路面层及基础病害进行了修复处理。沥青摊铺前,项目部对全线路缘石、检查井、雨水口标高进行了调整,完成路面清洁及整平工作,随后对新旧缝及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做了裂缝控制处治措施,随即封闭交通开展全线沥青摊铺施工。
沥青摊铺施工正值雨季,将全线分为两段施工,并对沥青混合料运输车增加防雨措施,保证雨期沥青摊铺的施工质量。
【问题】
1.指出图中A、B的名称。
2.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不同的弯沉值范围,分别给出0.2mm~1.0mm及1.0mm以上的维修方案;基础脱空处理后,相邻板间弯沉差宜控制在多少以内?
3补充沥青下面层摊铺前应完成的裂缝控制处治措施具体工作内容。 4.补充雨期沥青摊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参考答案】
1.A-填缝材料,B-拉杆(螺纹钢筋)。 2.(1)当弯沉值在0.2mm~1.0mm时,应钻孔注浆处理;当弯沉值大于1.0mm时,应拆除后铺筑混凝土面板。
(2)脱空处理后,两相邻板间弯沉差宜控制在0.06mm以内。 【参考】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16 3.(1)新旧连接处应贴土工合成材料,以减少、延缓或抑制反射裂缝的发生;
(2)旧路板缝破损处应剔凿酥空、空鼓、破损的部分,清理后涂刷界面剂,并采用不低于原道路混凝土强度的早强补偿收缩混凝土进行灌注;
(3)旧路细微裂缝灌浆处理,较为严重的裂缝应扩缝补块或挖补处理; (4)旧路板缝与裂缝处理后应贴土工合成材料;
(5)在旧路与加铺层之间设置应力消减层,也可采用洒布沥青粘层油、摊铺土工布 4.(1)沥青面层不允许下雨时或下层潮湿时施工,加强现场与拌合站、气象部门的联系,安排在不下雨时施工。
(2)雨期应缩短施工长度,及时摊铺、及时完成碾压。 (3)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应有防雨措施。 (4)施工现场搭可移动的罩棚。
(5)建立完善排水系统,发现积水挡水及时疏通。
(6)施工中发现面层损坏,及时修复。
案例(二)
【背景资料】
今夏某公司承建一座城市桥梁二期匝道工程,为缩短建设周期,设计采用钢-混凝土结合梁结构,跨径组合为3x(3x20)m,桥面宽度7m,横断面路幅划分0.5m(护栏)+6m(车行道)+0.5m(护栏)。上部结构横断面上布置5片纵向H型钢梁,每跨间设置6根横向连系钢梁,形成钢梁骨架体系,桥面板采用现浇C50钢筋混凝土板;下部结构为盖梁及Ф130cm桩柱式墩,基础采用Ф130cm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一期已完成);重力式U型桥台;桥面铺装采用厚6mSMA-13沥青混凝土。横断面如图2 所示。
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有如下内容:
(1)将上部结构的施工工序划分为:①钢梁制作、②桥面板混凝土土浇筑、③组合吊模拆除、④钢梁安装、⑤组合吊模搭设、⑥养护、⑦构件A焊接、⑧桥面板钢筋制安,施工工艺流程为:①钢梁制作→B→C→⑤组合吊模搭设→⑧桥面板钢筋制安→②桥面板混凝土浇筑→D→E。
(2)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及季节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强度形成和收缩性能等方面的需求,设计给出了符合现浇桥面板混凝土的配合比。
(3)桥面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按上部结构分联进行,浇筑的原则和顺序严格执行规范的相关规定。
【问题】
1写出图2中构件A的名称,并说明其作用。
2.施工组织设计(1)中,指出施工工序B~E的名称(用背景资料中的序号①~⑧作答)。
3.施工组织设计(2)中,指出本项目桥面板混凝土配合比须考虑的基本要求。 4.施工组织设计(3)中,指出桥面板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原则和顺序。 【参考答案】
1.A-传剪器,用于传递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板之间剪力,使钢梁和预应力混凝土板共同工作,增强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2.B-⑦,C-④,D-⑥,E-③。 3.配合比需考虑的基本要求: 应满足强度、工作性(和易性)、耐久性,兼顾经济性;宜采用缓凝、早强、补偿收缩混凝土。
4.浇筑原则:桥面混凝土应全断面连续浇筑。
浇筑顺序:顺桥向应自跨中开始向支点处交汇,或由一端开始浇筑;横桥向应先由中间开始向两侧扩展。
案例(三)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接一项管道埋设项目,将其中的雨水管道埋设安排所属项目部完成,该地区土质为黄土,合同工期13天。项目部为了能顺利完成该项目,根据自身的人员机具设备等情况,将该工程施工中的诸多工序合理整合成三个施工过程(挖土、排管、回填)、划分三个施工段并确定了每段工作时间,编制了用双代号网络计划表示的进度计划如图3所示。
图3 双代号网络计划表示的进度计划 问题:
1.改正图3中的错误(用文字表示)。 2.写出排管2的紧后工作与紧前工作。
3.图3中的关键线路为哪条?计划工期为多少天?能否按合同工期完成该项目? 4.该雨水管道在回填前是否需要做严密性试验?我国有哪三种地区的土质,施工雨水管道回填前必须做严密性试验?
【参考答案】 1.(1)网络图中节点④与节点⑤之间的虚箭线方向错误,该虚箭线应由节点④指向节点⑤。
(2)应将③⑤节点,并将③⑤节点合二为一。 2.排管2的紧后工作为:回填2、排管3; 排管2的紧前工作为:排管1、挖土2。
3.关键线路为①→②→④→⑤→⑥→⑧→⑨→⑩; 计划工期为13天; 可以按合同工期完成。 4.(1)若该地区黄土为湿陷性黄土,则必须进行严密性试验; 若该地区黄土为老黄土等非湿陷性黄土,则无需进行严密性试验。
(2)湿陷土、膨胀土、流砂地区的雨水管道回填前必须做严密性试验。
案例(四)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一项城市综合管廊项目,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外形尺寸3.7×8.0m,标准段横断面有3个舱室。明挖法施工,基坑支护结构采用SMW工法桩+冠梁及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道钢管撑,基坑支护结构横断面如图4-1所示。
项目部编制了基坑支护及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施工准备→平整场地→测量放线→SMW工法桩施工→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第一阶段的土方开挖→钢围檩及钢管撑施工→第二阶段土方开挖→清理槽底并验收。专项方案组织专家论证时,专家针对方案提出如下建议:补充钢围檩与支护结构连接细部构造,明确钢管撑拆撑实施条件。
问题一:项目部补充了钢围檩与支护结构连接节点图,如图4-2所示,明确钢管撑架设及拆除条件,并依据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基坑开挖施工,在第一阶段土方开挖至钢围檩底下方500mm 时,开始架设钢管撑并施加预应力,在监测到支撑轴力有损失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问题二:项目部按以下施工工艺流程进行管廊结构施工。
施工准备→垫层施工→底板模板施工→底板钢筋绑扎→底板混凝土浇筑→拆除底板侧模→传力带施工→拆除钢管撑→侧墙及中隔墙钢筋绑扎→侧墙内模及中隔墙模板安装→满堂支架搭设→ B→侧墙外模安装→顶板钢筋绑扎→侧墙、中隔墙及顶板混凝土浇筑→模板支架拆除→ C→D →土方回填至混凝支撑以下 500mm→拆除混凝土支撑一回填完毕。
问题三:满堂支架采用中Ф48X3.5mm 盘扣式支架,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为900mm,步距 1200mm,顶托安装完成后,报请监理工程师组织建设、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员及相关人员验收,专业监理工程师指出支架搭设不完整,需补充杆件并整改后复检。
问题四:侧墙、中隔墙及顶板混凝土浇筑前,项目部质检人员对管廊钢筋、保护层垫块、预埋件、预留孔洞等进行检查,发现预埋件被绑丝固定在钢筋上,预留孔洞按其形状现场割断钢筋后安装了孔洞模板,吊环采用螺纹钢筋弯曲做好了预埋,检查后要求现场施工人员按规定进行整改。
【问题】
1.问题一中,图4-2中构件A的名称是什么?施加预应力应在钢管撑的哪个部位?支撑轴力有损失时,应如何处理?附着在H型钢上的钢丝绳起什么作用?
2.问题二中,补充缺少的工序B、C、D的名称?现场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方可拆除钢管撑?
3问题三中,顶托在满堂支架中起的什么作用?如何操作?支架验收时项目部还应有哪些人员需要参加?
4.专业监理指出支架不完整,补充缺少的部分。 5.问题四中,预埋件应该如何固定才能避免混凝土浇筑时不覆盖不移位?补写孔洞钢筋正确处理办法。设备吊环应采用何种材料制作?
【参考答案】 1.(1)构件A-牛腿。
(2)施加预应力应在钢管撑的活动端(活络头)。
(3)支撑轴力有损失时,应再次施加预应力至设计值。 (4)钢丝绳的作用:防止安装、拆除时钢管撑脱落。 2.(1)B-顶板模板安装,C-防水层施工,D-防水保护层施工。
(2)支撑拆除应在混凝土传力带(替换支撑的结构构件)达到换撑要求的承载力后进行,且底板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3.(1)作用:支撑和传递上部结构的荷载,调整高度和位置,平衡上部结构,承重,临时支撑。
(2)操作:将顶托螺杆插入主架管中,调整螺母至所需高度。应从梁的一端开始向另一端进行,纵横方向同时,顶托应逐个一次顶紧使,所有立杆均匀受力。
(3)验收时项目部还应有项目负责人、安全员、施工员、质量员、班组长及其他相关人员。
4.斜撑、剪刀撑、扫地杆、抛撑。 5.(1)预埋件应采用定位钢筋或定位件焊接固定在主筋上。
(2)孔洞钢筋应先预先制作成型,安装孔洞模板,在孔洞模板周边设置加强钢筋。 (3)设备吊环应采用未经冷拉的热轧光圆钢筋制作。
案例(五)
【背景资料】
某公司中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部编制了基坑明挖法、结构主体现浇的施工方案,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须先降方至两侧基坑支护顶标高后再进行支护施工,降方深度为6m,
黏性土层,1:0.375 放坡,坡面挂网喷浆。横断面如图5所示。施工前对基坑开挖专项方案进行了专家论证。
基坑支护结构分别由地连墙及钻孔灌注桩两种形式组成,两侧地连墙厚度均为1.2m,深度为36m;两侧围护桩均为Φ1.2m钻孔灌注桩,桩长 36m,间距 1.4m。围护桩及桩间土采用网喷C20混凝土。中隔土体采用管井降水,基坑开挖部分采用明排疏干。基坑两端末接邻标段封堵墙。
基坑采用三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两道Φ609×16钢支撑,隧道内净净高12.3m,汽车吊配合各工序吊装作业。
施工期间对基坑监测的项目有:围护桩及降方层边坡顶部水平位移、支撑轴力及深层水平位移,随时分析监测数据。地下水分布情况见横断面示意图。
【问题】
1.本工程涉及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较多,除降方和基坑开挖支护方案外,依据背景资料,另补充三项需专家论证的专项施工方案。
2.分析两种不同支护方式的优点及两种降排水措施产生的效果。
3.本工程施工方案只考虑采用先降方后挂网喷浆护面措施,还可以使用哪些常用的坡脚及护面措施。
4.降方工作坡面喷浆不及时发生边坡失稳迹象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5.在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前提下,补充基坑监测应监测的项目。 【参考答案】
1.基坑降水方案;模板支架方案;起重吊装方案。 2.(1)地连墙支护的优点:振动小、噪声低,墙体刚度大,对周边地层扰动小,适用于多种土层,隔水性好,可兼做主体结构一部分;
钻孔灌注桩支护的优点:刚度大、可用在深大基坑,噪声低,对周边地层、环境影响小,适宜于城区施工。
(2)管井降水的效果:通过不断抽水,使地下水降至坑底以下,以方便土方开挖。 明排疏干的效果:汇集基坑渗出的地下水并排除基坑外,阻截和排除上部土层中的地下水,避免冲刷基坑造成边坡塌方。
3.还可以使用叠放砂包或土袋、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面、锚杆喷射混凝土护面、塑料膜或土工织物覆盖坡面等措施。
4.发生边坡失稳迹象可采取削坡、坡顶卸载、坡脚压载等措施,必要时进行基坑回填。 5.围护桩及降方层边坡顶部竖向位移、立柱竖向位移、地下水位、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地表裂缝、周边建筑物竖向位移及倾斜、周边建筑裂缝、周边管线竖向位移、周边道路竖向位移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