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被批捕后不一定被解除劳动合同,当事人已涉嫌犯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只有判刑以后才能解雇该员工。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一种特殊的合同解除形式,是指劳动合同依法成立之后,合同当事人在合同期限届满前提前终止合同,解除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一、合同终止约定条件
合同的终止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即履行终止、强行终止和协议终止。履行终止指的是合同已按双方的当事人约定条件得到全面履行;强行终止指的是由仲裁机构裁决或者法院判决终止合同;协议终止指的是由合同当事人各方平等协商同意终止合同。在此需特别注意合同终止与合同解除的区别,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以后,当解除的条件具备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自始或仅向将来消灭的行为,合同解除是合同之债终止的事由之一。合同终止指合同当事人双方在合同关系建立以后,因一定的法律事实的出现,使合同确立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合同终止仅使合同关系发生将来消灭的效力,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因此不能产生恢复原状的法律后果;而合同解除使合同关系发生既往消灭的效力,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因而对已履行的合同将产生恢复原状的后果。合同解除是对违约的一种补救措施,是对违约方的制裁,所以在违约场合就会使用合同解除。而合同的终止虽也适用于一方违约的情形,但主要是适用于非违约的情形。
二、普通合同到期怎么办
合同到期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形,分别是:合同解除和合同续订。
1、合同解除
合同当事人约定的合同期限届满,因为合同目的已经达成或者合同当事人认为合同期间的合作并不是满意等原因,选择解除合同,使得合同终止。当然,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合同权利义务也随之终止。
2、合同续订
合同当事人约定的合同期限届满,基于前期的合作交流,双方协议选择续订合同。这种续订较为常见的是在劳动合同之中,用人单位对于合同期间员工的表现较为满意而选择继续签订劳动合同。此外在租赁合同,特别是在房屋租赁合同之中。
三、劳动者辞职提前多少天
劳动者辞职一般提前30天。
1、正式员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者没签劳动合同辞职不需要提前声明,可以随时离职。
劳动合同的解除特征如下:
1、被解除的劳动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劳动合同;
2、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是在被解除的劳动合同依法订立生效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进行;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有权依法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请求;
4、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可以不受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件的限制。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