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了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的范围和安全距离,以确保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和人民生活的正常供电。根据不同电压等级,建筑物与导线边线之间的水平安全距离有所不同,最低为1.0米,最高为8.5米。
法律分析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是为了保证已建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供电而必须设置的安全范围。在厂矿、城镇、集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导线边线在最大计量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之和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范围。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在计量导线最大风偏情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如下:1千伏以下安全距离1.0米;1-10千伏安全距离1.5米;35千伏安全距离3.0米;66-110千伏安全距离4.0米;154-220千伏安全距离5.0米;330千伏安全距离6.0米;500千伏安全距离8.5米。
拓展延伸
政策制定的关键因素和实践指南
政策制定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涉及多个因素和实践指南。在制定合理的政策时,需要考虑以下关键因素:首先,政策的目标和目的,即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达成的目标;其次,必须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确保政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此外,政策制定还需要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平衡,以及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参与。在实践中,需要建立有效的政策制定流程和机制,包括调研分析、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等环节,以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综上所述,政策制定的关键因素和实践指南是制定合理政策的基础,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采取科学的方法,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政策。
结语
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的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安全距离标准,不同电压等级的导线边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有所不同。政策制定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需要考虑政策目标、法律合规性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平衡。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采取科学的方法,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合理政策。
法律依据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第一条为保障电力生产和建设的顺利进行,维护公共安全,特制定本条例。
第四条电力设施受国家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从事危害电力设施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电力设施的义务,对危害电力设施的行为,有权制止并向电力管理部门、公安部门报告。电力企业应加强对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对危害电力设施安全的行为,应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制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