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名买房协议的法律效力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虽然最高院针对在执行中的实际出资人有过明确的批复,公司法解释中也对借名出资的效力作出了确认,但借名买房协议还是可能因违反国家法律,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而无效。房屋产权是以房产证上的登记为准的,由于私下签订的协议效力难以确定,即使做了这类公证,在法律上也是无效的。公证的前提必须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倘若借名买房本身就存在违法行为,那么公证的结果也是无效的。
“借名买房”,是指房屋的实际出资人借用他人名义购房,并以他人名义登记房屋所有权的行为,房屋的实际出资人为事实购房人或者真正购房人,被借名之人为登记购房人。当事人之间签订的关于借名买房的约定,只要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即属有效,当事人应当依据约定履行。
如果双方通过协议方式,使得没有资格的购房人购买了限制购买的房屋或政策性保障住房,势必会侵害到其他广大符合购房资格购房人的权益,由此带来的后果也极有可能是合同无效。
另外,如果在出借人明知借名人所得财产为非法所得的情况下,仍然为借名人提供便利,帮助其隐匿财产,逃避司法机关侦查,这种行为便很有可能涉及到刑事责任,相关的借名买房协议也会无效。
一、买房子用别人名字怎样要回
用别人的名字买房属于借名购房的情形,在借名购房中,实际购房人系借名人,名义购房人系出名人,借名人与出名人之间存在借名购房合意,房款实际由借名人支付,待具备条件后再将房屋过户至借名人。借名购房关系实质上属于委托合同关系,借名人委托出名人以出名人的名义购房。不论房屋产权证是否已经办理登记在出名人名下,只要能够证明借名购房事实存在,都可以向法院请求确认房屋所有权。借名购房的认定较为复杂,大多数借名购房纠纷中,双方之间并未签订借名购房协议,这就需要通过相关事实来探求当事人之间购房的真实意思表示,通过查明的事实进行推定。在没有书面借名购房协议的情形下,认定借名购房事实的基础事实主要为:购房实际出资情况,借名购房原因是否符合常理,房屋实际由谁实际控制使用收益,辅助类事实为产权证、契税发票原件由谁持有,借名人入住时间,开发商出具的证明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