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色复印社 中医各家学说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医理论的经典代表著作是 ( 。
A . 《黄帝内经》 B . 《黄帝外经》 C. 《扁鹊内经》 D . 《扁鹊外经》 E . 《白氏内经》 2.对于医学流派的形成年代,任应秋先生的观点是 ( 。
A .金元时期 B .战国以前 C .汉代以前 D .秦汉之际 E .宋代以前
3.确立中医临床医学辨证论治基本体系的医著是 ( 。 A . 《伤寒杂病论》 B . 《黄帝内经》 C . 《难经》 D . 《神农本草经》 E . 《中藏经》 4.孙思邈研究伤寒的方法是 ( 。 A .方证同条,比类相附 B .重视经络
C .突出治法研究 D .八纲辨证 E .用章句法注释
5.哪部医著既是一部伤寒验案集,又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医案专著 ?( A . 《千金翼方》 B . 《注解伤寒论》
C . 《伤寒百证歌》 D . 《伤寒发微论》 E . 《伤寒九十论》 6.首先提出错简重订的医家是 ( 。
A .方有执 B .喻昌 C .张璐 D .孙思邈 E .柯琴 7.刘完素的学术思想,传至张从正时分化出 ( 。 A .易水学派 B .温病学派 C .滋阴派 D .伤寒学派 E .攻邪派 8.攻邪派的师祖是 ( 。
A .张宛丘 B .朱震亨 C .张元素 D .李东垣 E .吴又可 9.温补学派的代表医家不包括 ( 。
A .李东垣 B .薛己 C .孙一奎 D .赵献可 E .李中梓 10.对外感温热病的研究始于 ( 。
A .春秋战国时期的《内经》 B .汉代末年的《伤寒杂病论》 C. 金元时期的火热论 D .明末的《瘟疫论》 E .清代中叶的《温热论治》
11.首先提出中西汇通概念的医家是 ( 。
A .朱沛文 B .唐宗海 C .张锡纯 D .恽树珏 直.陆彭年 12.哪位医家不属于金元以前著名医家 ?(
A .张子和 B .孙思邈 C .吴有性 D .刘完素 E .朱震亨 13.惟一传世的唐代《伤寒论》传本收藏于 ( 。 A . 《备急千金要方》 B . 《素问玄机原病式》
原色复印社 C . 《宣明论方》 D . 《局方发挥》 E. 《千金翼方》
14.钱乙现存的医著是 ( 。
A . 《伤寒论指微》 B . 《婴孺论》 C. 《颅囟方》 D . 《钱氏小儿方》 E. 《小儿药证直诀》 15.陈自明治疗妇科疾病常用的基础方是 ( 。 A .十全大补汤 B .四君子汤 C .四物汤 D .生化汤 E .逍遥散 16.金元四大名医之首是 ( 。
A .刘完素 B .张元素 C .张从正 D .李东垣 E .朱丹溪 17. “ 火热论 ” 出自 ( 。
A . 《素问玄机原病式》 B . 《宣明方论》
C .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D . 《三消论》 E .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18.太阴头痛,张元素以何药引经 ?( A .蔓荆子 B .白芷 C .柴胡 D .苍术 E .细辛 19. 《儒门事亲》的作者是 ( 。
A .刘守真 B. 张元素 巴张子和 D .李杲 E .朱丹溪 20. “ 降火补阴之妙药 ” 是指何方 ?( A .大补阴丸 B .六味地黄丸 C .黄连解毒汤 D .四物汤加炒黄柏 E .升阳散火汤 21. “ 阳有余阴不足论 ” 出自 ( 。
A . 《局方发挥》 B . 《金匮钩玄》 C. 《格致余论》 D . 《伤寒论辨疑》 E . 《脉因证治》 22.下列哪位不是明代医家 ?(
A .张介宾 B .程国彭 C 薛立斋 D .赵献可 E .陈实功 23. 《内科摘要》的作者是 ( 。
A .张介宾 B .万全 C .龚廷贤 D .吴有性 E .薛己 24.薛己对命门的认识是 ( 。 A .左肾右命门 B .乃两肾中间之动气
C .男子之精室、女子之子宫 D .为人身之大主 E .七节之旁、中有小心
25.提出 “ 若要小儿安,常受三分饥与寒 ” 的医家是 ( 。 A .钱乙 B .万全 C .陈实功 D .李中梓 E .绮石 26.下列哪项不是龚延贤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 A .调理气血 B .调理脾胃 C .论三焦相火 D .辨治泄泻呕吐 E .老年医学的研究 27.下列哪一项不是孙一奎对命门的认识 ?( A .命门为两肾间动气 B .命门属坎中之阳
C .命门为人体生生不息之根 D .命门对人体呼吸有重要作用 E .命门内寄相火
28.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的作者是 ( 。
A .张景岳 B .陈实功 C .杨继洲 D .缪慕台 E .李中梓 29.下列哪项不是阳非有余论的观点 ?( A .有阳则生,无阳则死 B .阳主生,阴主杀
C寒主杀,热主生 D .阳气要时时虑其不足 E .注重滋阴降火
30. “ 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 ” 一语的提出者是 ( 。 A .薛己 B .孙一奎 C .赵献可 D .张介宾 E .李中梓 31. 《瘟疫论》的作者是 ( 。
A .吴有性 E .叶桂 C .薛雪 D .吴瑭 E .王士雄 32.绮石认为虚劳之病机最为关键的脏腑是 ( 。 A .肺脾肾 B .肝脾肾 C .肝脾命门 D .心肺肾 E .肝心肾 33. 《医门法律》的作者是 ( 。
A .喻昌 B .张石顽 C .叶天士 D .张介宾 E .万全
34.傅山在分析妇科诸证病机时,特别注重哪三脏的作用 ? ( A .肺脾肾 B .肝脾肾 C .心肺肾 D .心脾肾 E .心肝肾 35.最能反映张璐学术思想的著作是 ( 。 A . 《本草逢源》 B . 《诊宗三昧》
C . 《千金方衍义》 D . 《张氏医通》 E . 《伤寒绪论》 36.对于风证病机的认识,叶桂的见解是 ( 。
A .阳化内风说 B .气虚说 C .湿热痰说 D .肝肾阴虚说 E .内虚暗风说
37.伤寒温病皆可用下法,下列哪项观点是错误的 ?( A .伤寒里实方下,温病热盛即下
B .伤寒其邪在表,自气分而传人血分,下不厌迟 C .温病其邪在里,由血分而发出气分,下不厌早 D .温病下法其证不必悉具 E .温病必俟其粪结而后下之
38.王清任治疗头面四肢和周身血管血瘀证的方剂是 ( 。 A .通窍活血汤 B .血府逐瘀汤 C .膈下逐瘀汤 D .少腹逐瘀汤 E .身痛逐瘀汤
39.补阳还五汤妙在重用黄芪,使亏损之五成元气得以恢复,黄芪的用量是 ( 。 A .二两至三两 B .四两至六两 C .二两至六两 D .四两至八两 E .六两至八两 40.王泰林疏肝通络法常选的药物有 ( 。
A .香附、郁金 B .苏梗、青皮、橘叶 C .巴旋覆、新绛、归须、桃仁、泽兰叶 D .当归、杞子、 柏子仁、牛膝 E .炙甘草、白芍、大枣、橘饼、淮小麦
二、多项选择题 1. 《黄帝内经》所借用的古代哲学的范畴包括 ( 。 A .精 B .气 C. 血 D .阴阳 E .五行 2.研究《伤寒论》的宋代医家有 (· 。
A .韩祗和 B .朱肱 C .庞安时 D .许叔微 E .郭雍 3.李杲著有 ( 。
A . 《医学启源》 B . 《珍珠囊》 C . 《脾胃论》 D . 《内外伤辨惑论》 E. 《兰室秘藏》 4.刘完素的著作有 ( 。
A . 《素问玄机原病式》 B . 《宣明论方》 C .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D . 《三消论》 E .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5.朱震亨对相火的认识是 ( 。
A 。肾为相火 B .相火为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 C .胆为相火 D .相火之常,为人身动气 E .相火妄动,为人身之贼邪 6.孙一奎的学术思想有 ( 。
A .命门学说 B .阳非有余论 E .三焦相火论 D .外感热病的见解 E .真阴不足论 7.李中梓 “ 水火阴阳论 ” 的观点有 ( 。 A .气血是人身之本 B .水火宜交不宜分 C .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更重要
D .补气在补血之先,养阳在滋阴之上 E .强调补气补阳药的运用
8.论治八法中,不当下而下的病证有 ( 。 A .伤寒表证未罢 B .邪虽入里,尚未结实
C. 阴结便硬 D .高年血燥,新产血枯 E .病后亡津亡血 9.散阴膏的适应证是 ( 。
A .阴证腹痛,寒湿泄泻 B .风寒湿痹,筋骨疼痛 C .跌打损伤 D .脾虚泄泻 E .上热下寒 10.唐宗海的治学特点是 ( 。
A .博采众长 B .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学而能取长舍短 C .治学严谨 D .重视实践 E .务求实效,并究其得效之理
三、填空题 (将正确答案填入空内。每空 0. 5分,本大题共 10分 1. 《黄帝内经》一书,包括 _____与 _____各 81篇。 2.伤寒学派始于 _____,盛于 _____。
3.李杲,字 _____,晚号 _____,金代 _____人,金元医学四大家之一。 4.刘完素认为 “ 行血则 _____,调气则 _____。 ” 5.朱丹溪治疗郁证的代表方是 _____。
6.李中梓说:“ 气血俱要,而补气在 _____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 _____之上 ” 。 7.喻昌的学术成就影响较大者是 “_____” 和 “_____” 。 8.叶桂认为补任脉之阴当首选 _____,补督脉之阳当首选 _____ 9。王泰林辨治肝病的纲领是,以 _____、 _____、 _____为纲。
10.麻九畴,字知己,是 _____的入室弟子。
四、判断题 (下列命题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打 “√” ,认为错误的打 “X” 。每小题 1分,本大题共 8分
1.温补学派是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的延续。 (
2.张锡纯理论上的衷中参西,即以中医为主体,参照西医之说,进行文字上的比附而已。 (
3.钱乙创立了滋补肾阴的千古名方 —— 六味地黄丸。 ( 4.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对补土派有启示作用。 ( 5. “ 气有余便是火 ” 的著名观点是由刘完素提出的。 (
6.孙一奎认为 “ 三焦、包络为相火 ” 与朱震亨 “ 相火论 ” 的观点相一致。 ( 7. “ 大气 ” 一词,首先见于《伤寒论》 。 (
8.叶桂认为,久病人络,治疗不可企求速效,当以丸剂缓攻为上。 ( 五、简答题 (每小题 4分,本大题共 16分
1.河间学派的概念是什么 ? 研究内容有哪些 ? 创始医家是谁 ? 2.钱乙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是如何认识的 ? 3.缪希雍 “ 吐血三要法 ” 是什么 ? 4.简述王清任对血瘀证的分部治疗方法。 六、论述题 (每小题 8分,本大题共 16分 1.试述朱震亨 “ 阳有余阴不足论 ” 的主要内容。
2.试述李中梓脾肾同治的主要特点。 中医各家学说模拟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1、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提出者是:( A 张介宾 B朱震亨 C薛己 D李中梓 E钱乙 2、 “补中益气汤”是哪位医家的代表方:( A 刘完素 B张元素 C李杲 D薛己 E张介宾 3、提出“医学衷中参西”的医家是:(
A 朱沛文 B张锡纯 C唐宗海 D 恽铁樵 E陆渊雷 4、提出“脾气下流,阴火上乘”的医家是:( A 薛己 B李杲 C张介宾 D赵献可 E张元素
5、提出医生对待工作应“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的医家是:( A 钱乙 B 张元素 C孙思邈 D陈自明 E徐大椿 6. 许叔微认为 , 仲景《伤寒论》辨证的关键在于辨清( A寒热虚实 B表里虚实 C气血虚实 D内外虚实 E阴阳虚实 7. 下列哪一项不是张元素制定的药类法象的内容( A 燥降收 B火浮长 C风升生 D寒沉藏 E湿化成
8. 提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随气而顺矣”的医家是( A 朱丹溪 B 王履 C戴思恭 D 王纶 E 李中梓
9. 认为中风由“内虚暗风”所致的医家是( A 刘完素 B李杲 C朱彦修 D叶桂 E缪希壅 10. 吴有性认为温疫之邪侵入人体后,邪伏的部位是( A 肺卫 B膜原 C经络 D营卫 E三焦
二、 多项选择题 (请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 选择两个以上答案, 并将答案的符号填在选题后的括号中。 每题 2分,共 10分
1. 钱乙从小儿生理病理出发 , 强调小儿用药 (
A. 不可妄攻误下 B.不可用柔润之药 C.不可滥用寒药温药 D. 不可妄用补法 E.不可妄用汗法 2. 严用和所论的五秘是(
A风秘 B冷秘 C气秘 D热秘 E湿秘 3. 下列方剂属刘完素创立的有(
A 防风通圣散 B地黄饮子 C双解散 D白虎汤 E三一承气汤 4 张从正认为目疾刺血,宜何经( A 太阳 B少阳 C阳明 D太阴 E厥阴 5. 喻昌治单腹胀的方法有(
A 培养 B招纳 C解散 D攻补消兼施 E悍毒峻攻 三、各词解释(10分,每个 2分
除湿热烦热之圣药 真阴之用 金元四大家 三本二统 反兼化
四、填空题(共 10分,每空 1分 1、 《血证论》作者为 。
2、对伤寒论的研究最早应用“方证同条,比类相附”方法的医家是 。 3、吴师机治中焦郁积的膏药是 ___________。
4. 叶天士的通络之法,除选用活血药物配伍之外,又配伍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之品,以 ___________,或配伍 _____________药物,以 _____________。
5. 王清任治癫狂的代表方剂是 -----------。
五、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各题。共 30分,每题 5分
1、伤寒学派内部明清三大派包括哪几个派别?其学术主张各如何? 2、简述叶桂的胃阴学说。 3、简述张从正“邪气致病说” 。 4、简述吴有性的“戾气”病因说。 5、简述缪希壅“治吐血三要法”的内容。 6. 简述朱丹溪相火论的内容
六、论述题(请详细论述下列各题。共 30分,每题 10分 1、试比较李杲与朱丹溪内伤发热的病因病机? 2、详述李中梓治疗泄泻九法。
3、你是如何看待中西医结合的?对中医未来发展有什么想法?
中医各家学说模拟试题卷(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B 3. A 4. A 5. E 6. A 7. E 8. A 9. A 10. A 11. B 12. C 13. E 14. E 15. C 16. A 17. A 18. D 19. C 20. D 21. C 22. B 23. E 24. A 25. B 26. C 27. E 28. D 29. E 30. D 31. A 32. A 33. A 34. B 35. D 36. A 37. E 38. A 39. D 40. C 二、多项选择题
1. ABDE 2. ABCDE 3. CDE 4. ABCDE 5. DE 6. AC 7. ABDE 8. ABCDE 9. ABCDE 10. ABCDE 三、填空题
1. 《素问》 《灵枢》 2.晋唐 明清 ’ 3.明之 东垣老人 河北真定 4.便自愈 后重 除 5. 越鞠丸 6. 补血 滋阴 7. 秋燥论 大气论 8. 龟板 鹿茸 9. 肝气 肝风 肝 火 10.张从正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X 6. √ 7. X 8. √ 五、简答题
1.答:河间学派是以宋金时期河北河间著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的一个医学流派。以阐发火热病机、善 治火热病证而著称于世。以火 热论为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刘完素在运气学说的启发下,在潜心研究 《内 经》病机十九条的基础上,形成了火热论的思想。大倡 “ 六气皆能化火 ” 说, “ 五志过极皆为热甚 ” 说,主张 药用寒凉,成为河间学派的创始医家。
2. 答:钱乙认为, 小儿的生理特点是:“ 五脏六腑, 成而未全, 全而未壮 ” , “ 脏腑柔弱 ” 。 病理特点是 “ 易 虚易实,易寒易热 ” ,变化迅速。
3.答:(1宜行血,不宜止血:认为血不循经络者,气逆上壅所致,故行其血,通其瘀,则血行经络, 不求其止而血自止。 (2宜补肝, 不宜伐肝:吐血者,肝失其职,不能藏血所致,养肝则肝气平,施其藏
血之职,血有所归。伐之则肝不能藏血,血愈不得止。因此,宜用柔润之品养肝柔肝。 (3宜降气,不宜降 火:“ 降气即降火,气降则火自降,气降则阳受于阴而火自潜。 ” 治以调肝清肺、养脾宁心、补肾下气、养 阴清热诸法,调和脏气,使气血冲和。
4.答:王清任辨治瘀血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根据瘀血的部位不同,采用不同的主治之方,可称之 为分部治疗法。他把人身分为内外两部分,在外为头面四肢和周身血管,在内以膈膜分为上下两段,膈膜 以上为胸中,又称为血府;膈膜以下为肚腹。王氏立通窍活血汤主治头面四肢和周身血管血瘀之症,立血 府逐瘀汤主治胸中血府血瘀之症,立膈下逐瘀汤主治肚腹血瘀之症。此外又有主治妇人少腹积块、痛经崩 漏及调经种子的少腹逐瘀汤。此之四方为王氏主治男妇血瘀诸证的主方,临床最为常用。
六、论述题
1.答:“ 阳有余阴不足论 ” 是朱震亨阐述人体阴阳关系的基本观点。他认为人在一生中,阴阳之间多处 于阳有余而阴不足的状态。这一认识是根据《内经》的观点,运用天人相应的理论,通过分析自然界 的 现象及人体生理特点与病理状况而得出的。
(1人之生长衰老,阴精难成易亏,朱氏认为人体 “ 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阴精难 成易亏,不与阳气相配。在人的生长衰老过程中,阴精只有在青壮年时期才相对充盛,而幼稚与垂暮之年 阴精皆不足,故阴与阳相较,则阴不足而阳有余。
(2人之情欲无涯,相火易夺阴精,朱氏还认为人之一生经常会遇到各种情欲刺激,而这些刺激往往通 过心而影响到相火,导致阴精耗伤,势必加剧 “ 阳有余而阴不足 ” 的状态,造成疾病产生。
(3人之阴阳动静,动多而静少,朱氏认为自然界离不开动与静,阴与阳两个方面,二者对立统一,缺 一不可。其中动是基本的、主要的,是化生万物的主体。对人体而言,亦是如此,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往 往动多静少, “ 动易而静难 ” ,由于人之情欲无涯所以相火妄动, 耗伤阴精的病变时常发生。从而亦得出 “ 阳 有余而阴不足 ” 的结论。总之,朱震亨认为人体阴精难于充足,而相火易于妄动。因此,保持阴精充足, 勿使相火妄动,亦即养阴抑阳,则成为人体养生、防病的关键。
2.答: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李中梓提出了脾肾先后二天都应重视的观点。认为脾肾二脏在 生命活动中有重要作用,故诊治疾病十分重视脾肾是否亏虚。诊脉之时需重视脉中的胃气与肾气的盛衰。 冲阳为阳明胃经之俞穴,此处之脉象可知胃气之盛衰。太溪为少阴肾经之俞穴,此处之脉象可知肾气之盛 衰;治先天根本,则有水火之分,水不足者,六味丸壮水,肾主,以制阳光;火不足者,八味丸益火之源, 以消阴翳。治后天根本,则有饮食劳倦之分,饮食伤者,枳术丸主之,劳倦伤者,补中益气汤主之。在具 体运用过程中,方法有三:(1脾肾并重同补,特点是:理脾不拘于辛燥升提,治肾不拘于滋腻呆滞,随 证化裁,灵活变通。 (2补肾为主兼以补脾,如以肾虚为主者,以甘寒补肾,又恐其滋腻碍脾而佐以砂仁、 沉香之类;脾虚者加人人参等品。 (3补脾为主兼以补肾。
中医各家学说模拟试卷(二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分, 共 10分 1.B 2.C 3.B 4.B 5.C 6.B 7.B 8.A 9.E10.B 二、多项选择题 1.ACDE 2.ABCDE 3.ABC 4.AC 5.ABCD
三、各词解释(每题 2分
除湿热烦热之圣药:指黄芪、人参、甘草三味药。 真阴之用 :指命门的功用。命门水火为十二脏之化源。 金元四大家 :刘河间、张从正、李杲、朱丹溪
三本二统:绮石治虚劳,注重肺脾肾三脏,称为“治虚三本” ,三本之中,尤重肺脾二脏,阴虚者统之于 肺,阳虚者统之于脾,成为二统。
反兼化:指五运之中,一运过极反见胜己之化,即会向相反的,能战胜自己的方向转化。
四、填空题(共 10分,每空 1分
1. 唐宗海 2. 孙思邈 3. 金仙膏 4. 辛散 温通 香窜 宣通气机 虫蚁之类 搜剔络中之邪 5. 癫狂梦醒汤 五、简答题(共 30分,每题 5分
1、伤寒学派内部明清三大派包括哪几个派别?其学术主张各如何? 明清三大派包括错简重订派、维护旧论派和辨证论治派(2分
明清三大派包括主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颠倒错乱殊甚,必须重修考订,于是采取整移删削的方法,大加 改定。 (1分维护旧论派尊王赞成,认为王叔和的编次,仍为长沙之旧,不必改弦更张;成无己的注释, 引经析义, 实为诸家所不胜。 (1分 辨证论治派认为, 不必追究何为仲景, 何为叔和, 只要临床有效即可。 (1分
2、简述叶桂的胃阴学说。
叶桂认为,脾胃应当分论,胃属阳土,脾属阴土, (1分脾喜刚燥,胃喜柔润, (1分太阴湿土,得阳 始运, 阳明燥土, 得阴则安。 (1分 若见阳盛之体, 胃内燥热, 或病后肺胃津亏者, 叶氏主张用降胃之法, 强调不宜苦降或苦寒下夺,而用甘平或甘凉濡润之品,以养胃阴,使津液来复,通降自成。 (2分
3、简述张从正的“邪气致病说” 。
邪气致病的观点:认为人体之所以发病是由于邪气侵犯的结果。 (2分三邪理论:天地各有六气,人有 六味,该六气六味都能成为邪气,使人体的上中下三部都能发生病变。 (2分血气流通:邪气影响导致血 气壅滞不通。 (1分
4、简述吴有性的“戾气”病因说。
明代医家吴有性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提出温病的病因非风、非寒非湿、非火,乃天地间别有一种戾气 所在。 (2分戾气不同发为不同的疾病,鸡病鸭不病,牛病羊不病,人病牲畜不病(2分戾气侵犯人体 从口鼻而入,否认邪从皮毛侵人之旧论。 (1分
5、简述缪希壅“治吐血三要法”的内容。
宜降气不宜降火,降火药苦寒伤阳,易留瘀,降气药比较平和,气降火亦随之而降。 (2分宜行血不宜 止血,用行血药通瘀血自止, ,若用苦寒凉血止血,止则血凝,血凝必发热,变生它证。 (2分宜补肝不 宜伐肝。伐肝辛燥辛热之品劫夺肝阴,阴愈亏,气愈升,而血不能止,补肝柔润之品,使阴生阳降,其血 自止。 (1分
6. 简述朱丹溪相火论的内容
朱丹溪相火论包括相火之常和相火之变两部分。其相火之常是论述相火为人体正常的生理之火,维持 人身的各种生命活动的动力之源; (2分 其相火之变是论述人体的相火妄动的病理状态, 此相火妄动丹溪 认为是由于醉饱、房劳、大怒、心火等皆可诱发相火妄动; (2分相火妄动则易耗伤阴精,阴虚则热,阴 绝则死。 (1分
六、论述题(请详细论述下列各题。共 30分,每题 10分 1、李杲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有何区别?
1. 内伤热中证的发热恶寒是由于内伤脾胃, 脾胃升降失常及元气阴火的关系失调所致。 (2分 脾胃受损, 则不能正常生化元气,升阳布精,上焦心肺间阳气不足,不能
布散卫气,温煦体表,但见风寒或居处 阴冷,便恶寒。 (4分发热则是元气不足,脾湿下流,内塞于下焦,使肾间阴火上冲头面,旁彻皮毛 而致发热。 (2分而外感的发热恶寒是因为风寒外束,闭塞皮毛,使卫阳不能外散,内郁而发热,表 闭而恶寒。 (2分
2、详述李中梓治疗泄泻九法。
李氏强调泄泻之发生以湿为主因,脾土为主脏,治疗上提出治泻九法:(1分以湿邪为主,宜用淡渗 法,代表方是六一散、四苓散等; (1分脾气下陷所致者,宜用升提法,代表方是补中益气汤和升阳除湿 汤; (1分热淫致泄宜用清凉法,代表方是戊己丸、承气汤等; (1分脾气不足者,宜用燥脾法代表方 有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 (1分命门火衰者,宜用温肾法,代表方有四神丸、八味丸等; (1分泄泻 日久肠道滑脱,宜用固涩法,代表方有赤石脂禹余粮丸等; (1分因痰气食水诸邪阻碍脾运致泄泻者,分 别采用祛痰、理气、消积、逐水之“通因通用”法; (1分泻痢不止又有急迫下坠之感者,常在方中加入 甘草等品,此取急者缓之之意; (1分泻下日久统摄无能,精气不收,李氏常用酸味之品收之,方用乌梅 丸等。 (1分
3、你是如何看待中西医结合的?对中医未来发展有什么想法?阐述自己的观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