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广角Media Perspective “非遗”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呈现与传播文/葛艳奇摘要: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保护工作要着眼于发掘和保护,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化的呈现形态;着眼于整理和还原,致力于“非遗”文化现场化的呈现形态。以积极“融入”的姿态,提高新媒体时代“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效率;从“凸显”的高度,丰富新媒体时代“非遗”的发展和转化成效。通过加强对“非遗”文化的田野考察和学术研究,形成对真实、拙朴、自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新审视、重新倡导和重新开发的文化潮流。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非遗”文化 呈现形态 传播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普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耕、渔猎等时代产生的诸多文化物象的延续和集体精神的相互渗透、资源互补,全媒体矩阵遍地开花,信息覆盖面传递,生动地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具有深厚的历史与传播效果进一步增强,媒体融合的现代传播趋势愈加明渊源、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20了。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被忽略已久的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集体学习,*总书记提民间社会,发掘研究由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表现他们的出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加快推进媒体融合,构建全媒体生活及其审美理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期保护民族传播格局。在此背景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文化的基因,为民族的发展和振兴保留更多的文化资源,远远不是民族文化自觉的考量,在推陈出新的信息传播使华夏民族的文化品格不掉色、不变形。这一时期的非物手段背后,是更为深远意义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主要表现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方式的巨大变革,势必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带行原生态的实物展存和保护。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积极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1.着眼于发掘和保护,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社交化、视频化等趋势,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史化的呈现形态。当前,传统手工技艺、口述传说、表术,以及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及其相关实物和文化空间等各种的时代性特征,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这将有助于其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其中包括会效益的实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保护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播和传承非物质一、历史与现场:新媒体时代“非遗”的呈现文化遗产技艺,以及结合时代特色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甚至积极探索其产业化形态等。截至2018年12月,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已达40项,其中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76 传媒∷MEDIA2019.4(下)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等32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更是多达1372项。对此,我们必须做好整体发掘和保护工作,特别是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保护,并鼓励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培养继承人,摆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的困境。2.着眼于整理和还原,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化的呈现形态。随着保护实践的深入,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团体发掘出来,分别入选国家、省、市、县各级保护目录,基本构建起各地各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2018年9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分织绣印染、陶冶烧造、编织扎制、制茶酿造、印刷刻绘、家具文房、中药炮制、雕刻塑造等8个主题,让观众亲身体验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的“活态传承”。2018年6月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充分利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数据库资源,陆续充实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传承人等专业信息,为公众更好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权威、优质平台。对此,各省域也应发挥地域和信息优势,积极构建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化的存在形态,深度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二、融入与凸显:新媒体时代“非遗”的传播和转化如果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保护和影像还原,是为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而在现代社会建立一个容量巨大且传播快捷、欣赏便宜的数字空间。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静止的保存和“仅供参观”到融入、参与到当下社会生活中,为现代人提供文化精神滋养,正是新媒体时代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旨之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已将我们带到大数据时代,势必会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其在当今社会找到合理的社会定位也就迫在眉睫。1.要以积极“融入”的姿态,提高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效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诉诸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诸种媒体形态,满足不同媒体形态受众的文化需求,是解决该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各种媒体形态构成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网络立体型、全方位地扩张人类的感官,使人们可以轻松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共享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传媒广角Media Perspective产。一方面,各大门户网站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网站,应把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信息和挖掘材料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提交到网站,采取三维、虚拟现实等技术以图文影音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注重数据库的强大展示功能;同时不断优化检索功能和分类浏览功能,增强数据库的交互功能;并通过微博、微信等传播渠道,实现遗产项目与传播者、遗产项目与传承人、传播者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的文化信息互通,有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普及和价值解读,实现其保存文化历史、普惠广大民众的社会功能,使其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结合民族传统节日和文化遗产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和展演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展示出来,让当代人在近距离参与、触摸传统技艺的同时,提高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再就是要通过新媒体时代发达的大众传媒,不遗余力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形态与内涵,将镜头对准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其传承保护和研究工作;要鼓励各种传媒机构制作播出相关的视听节目或音像制品,组织相关保护成果的出版;鼓励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演出场所经营单位、文艺表演团体等,广泛开展健康有益的民俗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2.要从“凸显”的高度,丰富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转化成效。在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广泛互联的智能终端格局正在形成和发展的当下,包括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在内的数据终端,以及为数众多的电脑、企业、个人都在随时随地获取和产生着的新数据,正在以虚拟的形式切切实实地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交往。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态,往往是与现代社会生活相脱节的,这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呈现式微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背景下,我们急需进一步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化、信息化及其广泛的互联传播与应用问题。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人的延伸。在新媒体时代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应将新媒体时代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对众多传统技艺生命的激活与创新,使其插上现代文明的翅膀,穿越远古的天空在当今社会的土壤中扎根、绽放。具体而言,我们要在充分获取、存储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呈现与决策工具,发现不同数据间传媒∷MEDIA2019.4(下)77传媒广角Media Perspective 的相关性,洞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发展的可能性和价值所在,并结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以当代设计观念转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样式,用当代设计语言转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元素,实现其在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上的提升,以及通过当代设计创意产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形成原生态、聚落化传承和发展的“手艺农村”范式和凝练传统文化元素和精神的“设计产业”范式。如上所述,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数据挖掘与传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转化与利用,则是对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新考验,也将带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现其社会功用转化的新范式。三、宏观与细节:新媒体时代“非遗”的研究和推动新媒体时代,新科技革命既侵蚀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语境,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回归与转化提供着无限动力。但是,即便现代社会用技术和知识为人们装备上最具生产力的功能和海量的娱乐方式,丰富人们获取各种利益的手段,但这些手段无法真正点燃文化生命和精神之火。若要改善这一点,就需要通过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考察和学术研究,透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艺术形式,形成对真实、拙朴、自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新审视、重新倡导和重新开发的文化潮流。在对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过程中,要将宏观理论体系的建构与个案细节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使大众不仅时刻体验到新媒体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上的风采,更能深入体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核中的意蕴,正在系统的宏观概述、理论建构与生动的细节描摹、鲜活故事中,沉淀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民族文化品格的认同。就宏观研究而言,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在使受众广泛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围”——如其历史、原则、地位、分类等之后,仍没有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部位,诸如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民众怎样的审美诉求、艺术价值到底如何弘扬等问题远未得到深刻全面的回答。因此,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形式、特点和价值功能的分析,研究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化创造、符号表现、欲求传达等,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视域的扩大并改变单纯理论丰富、文化解读单薄的窘迫境遇,既是保护实践催迫的现实需要,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时俱进的历史必然。更深层意义上,展开非物质78 传媒∷MEDIA2019.4(下)文化遗产内在逻辑和价值功能的学术研究,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负责,也是在时空的历史脉络之内,寻找不同区域社会秩序得以维护的原因,探讨大一统的传统国家的发展之动力,终而推进民族兴旺繁荣的重要路径。就微观研究来讲,要在田野考察、文献搜集、口述记录等过程中,从不断的积累中成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窥测当时曾贯注于其间的个体和集体的生命跃动,从而厘清民间文化发展的潜在规律,为新时期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提供借鉴。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研究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在社会史研究“回到历史现场”的意识与方法指导之下,进行历史民间文献的调查与研究,成为进行区域社会史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个过程不仅仅是搜集资料的过程,更是培养历史情境感的过程。那些被忽略的历史故事、家族文书、“过去”的老物件,家庭中的仪式、规矩甚至日常生活,其实都是我们体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具和路径。观察生活、进入现实生活中的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不再是历史中枯燥的时间、人物、事件、意义的合体,而变成了“我的文化”和“我们的传统”。我们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技术便利,沉下心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观念、创作思想、构成原理、工艺技法,充满理性而又不乏感情地去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凝聚的民族文化情节、自然多元的形象载体以及浓缩历史与现实的主题旨意。说到底,唯有深刻地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充分发挥时代诸种媒体的功能,才有可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系统开展起来,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一种崭新的文化保护模式,而不至于沉沦为一场文化保护运动。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参考文献[1]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02).[2]戴其文,刘俊杰,吴玉鸣,徐伟.基于区域视角探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资源科学,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