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话》的诗学价值的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从时间上看,问世于南宋的严羽《沧浪诗话》,离一般公认的诗话类著作的开山之作—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并不远,但相比之下,两者的差距却非常明显:《六一诗话》毫无疑问是迄今为止可考的第一部以“诗话”命名的诗话类著作,但其主要内容乃是记载诗人轶事及与诗歌相关的佚事逸闻等,属于文人闲暇之时聊资谈助类著作;而《沧浪诗话》虽沿袭了“诗话”的名称,且距《六一诗话》时代不远(同属宋代,北南之差),却显然属于涉及古代文学批评的理论性著作,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堪称一部有着相当理论内涵和独家批评风格的诗学著作。其在古代诗话类著作群体中,可谓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值得后人研究和重视。
严羽的《沧浪诗话》从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5个方面展开论述,我们不妨以宏微观结合的眼光,从宏观到微观,对该诗话作较为客观而又扼要系统的阐发,从中一窥其内在蕴涵的诗学价值,并进而认识其作为一部诗话类著作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的地位。 总体上看,《沧浪诗话》全书5个部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中,第一部分“诗辨”的论述(辨别诗道,也即辨别对诗歌之真理的认识能力),似宏观阐发的成分较之其他部分更多些,其中体现严羽诗学总体主张和见解的内容也更集中些。
首先,严羽开门见山提出,学诗者须“以识为主”,这个“识”字,既包含认识,也包括见识、识力。在严羽看来,学习和创作诗歌,首先应具备这个“识”—对诗歌基本原理的认识、对诗歌技巧的见识、对诗歌价值的识力(判断力),而要达到这个“识”,必须做到8个字“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从严羽对这8个字的阐释中,我们可以清楚知道,他推崇的是自汉魏晋以迄盛唐时代的诗歌创作,其中特别是盛唐,似不可取,这是严羽认为的学诗的主导方向,倘不顺着这个方向,则入门不正、立志不高。正因此,严羽提出,“工夫须从上做下,不可从下做上”,这个从上到下,即从熟读《楚辞》开始,而后是古诗十九首、乐府诗、汉魏五言诗,直到盛唐李杜二集。严羽认为,这才是“向上一路”—“熟读”基础上“博取”,而后是“酝酿”和“悟入”,唯如此,才能“直截根源”、“单刀直入”。在他看来,这个“路”(方向)很重要,“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鹜愈远”,与这“路”不一致,则再努力,也是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搭。笔者以为,严羽这里所提出的对诗歌创作和评论的认识观,很值得诗歌创作和批评者参考。严羽所倡导的,是他认为的诗歌发展的正道。有学者认为,这是与儒家提倡的“诗言志”不相合一的表现,因为严羽极力倡导的是楚辞,而不是《诗经》,也即他单言楚辞,不及“三百篇”,这是只从艺术着眼,不顾思想内容表现,忽略了诗歌必须反映现实的功能作用。笔者并不认同这种说法。笔者以为,严羽所倡导的,其实是包括了楚辞、古诗十九首、乐府诗、汉魏五言诗等在内的整个这一路的诗歌,其中固然包含了楚辞(它是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集中体现),却也同时包含了古诗十九首、乐府诗、汉魏五言诗,以及杜诗,后者所反映表现的内容和展示的艺术表现风格,其实与《诗经》并不相悖,更不对立(李白诗歌这方面近楚辞)。至于认为推崇楚辞,就是偏重形式技巧,推崇《诗经》,才是重视反映和表现现实,恐怕问题并不能那么简单地看,我们不能持绝对偏执的认识态度。严羽的诗歌主张中,固然有重艺术表现形式的成分—看重楚辞便有这个意味(这点从以下的论述中也可见出),但并不等于说他只重艺术表现形式,完全忽略反映和表现现实内容,更何况,无论楚辞还是古诗十九首、乐府诗,乃至李杜诗,反映表现现实的成分其实都是占相当比例的,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特别是古诗十九首、乐府诗,以及杜甫诗,更是以现实主义风格著称于文学史。当然,楚辞和李白诗的浪漫表现成分比较浓,确也是事实,但我们毕竟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论。
应该说,严羽的论诗主张,在《沧浪诗话》中所阐述的对于诗歌理论批评的认识、分析和判断的观点,最显独家特色的,乃是以禅论诗、以禅喻诗,或谓将对禅的比喻运用在了对诗歌理论主张的阐释和概括上。当然,对于这一特色,严羽或许未必是首创者,也并非独此一家别无他店,在他之前或之后(之后者未必一定是受他影响),都有人多少曾论述过禅与诗的关系,如江西诗派,如韩驹、吕本中等,他们或以禅衡诗,或阐述禅义与诗教的关系。严羽的独到之处在于,他标举以禅喻(论)诗,并由此提出“妙悟”之说—由对禅道的概括和理解,联系到诗道,总结出“妙悟”的机理,便于人们对诗道(诗歌真理)的把握和理解,谓之:“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论诗如论禅”,“悟第一义”,“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很显然,道与悟是严羽以禅喻(御诗的核心概念范畴。这里所谓“诗道”,即诗歌的普遍真理,是严羽整个诗歌理论的根本基础,也是严羽诗学体系的基本命题和判断标准,由此生发出对诗歌史、宋代诗歌和论学诗的种种论断。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笔者认为,如果说《沧浪诗话》是严羽阐释诗歌理论主张的专门论著,那么以禅喻(论)诗,乃是严羽所阐发的诗歌理论主张中最具形象生命力的说法。虽然它不能被认为是首创,其本身也并非完美无瑕(有偏颇与可引发歧义之处),但无可置疑的是,在诗话类著作中,在宋代其前和其后的诗歌理论批评界,色彩鲜明地以禅喻,御诗者,严羽的《沧浪诗话》毫无疑问是独举一帜、影响深远的一家。依据“妙悟”说,严羽对汉魏以来至唐宋时代的诗人及其诗歌,以深与浅、透彻、分限与一知半解作分,认为孟浩然(襄阳)虽学力在韩愈,退力之下,而其诗则独出其上,原因在于孟“一味妙悟而已”;从谢灵运至盛唐诸公,严羽以为,他们之所以诗歌值得推崇,乃因“透彻之悟”的缘故。应该说,严羽这一由禅道而连及诗道的“妙悟”说,对于人们理解和把握诗歌的艺术真谛,悟出诗歌创作的内在机理,很有启示作用,充分显示了其独有的诗学价值,对当时和后世的诗歌批评理论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当然,实事求是地说,诗禅之喻也难免偏颇之处,不光是如有学者指出的,它过分强调突出了诗歌的艺术性,忽略或偏废了诗歌的思想内容,更主要的是,对言说诗歌所借助的禅而言,即作为喻体的禅,因其属于宗教理性说教的对象—蕴含有禅理和禅机(禅家机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锄,包孕了玄秘难测的成分,人们对其很难予以确切地把握和捉摸,也即人们常说的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倘完全借助它,则我们无法对诗歌的本质及其所蕴涵的意味获得切实的体会,何况禅本身毕竟不是诗。禅具宗教哲理色彩,诗则是文字表述情感的艺术形式,两者有可相通处,却也有不相一致的地方,并不完全等同。禅靠悟,悟是其止境,达到了悟,即达到了禅的最高境界,而诗则不然,诗是悟外还有意,它并不以悟为止境,两者不是一回事,不能完全混同一谈。 《诗辨》中严羽说了一段非常具有诗学哲理的话,尽管对这段话的理解,迄今学界尚有异议,但笔者以为,仔细辨析,这段话中透露的,既是对诗歌本质的概括认识,也是对如何写好诗歌成为诗人的切实指点。他说:“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荃者,上也。”这段话充满了辩证法,它既指出了,诗歌是诗歌,它的材与趣,与书本、与学理(似指理学家所谓的理—笔者)无关系,它不象学问,书读得越多,懂得的理越多,水平就越高,写出的东西就越好,它们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并不成正比;但它也同时说明,要想写好诗,成为好的诗人,如果不多读书,不多懂得或掌握学理(此应包含多种理—笔者),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那么,要想达到诗歌创作的高境界、高水平,恐怕也是不太可能的。严羽的这段话,对如何真正把握和获得诗歌的旨趣,如何真正学好、写好诗歌,指出了明确的路径,唯如此,“不涉理路,不落言荃”,才能达到诗歌创作的上境。这段话其实讲明了一个相反相成的道理:要想学好诗、写好诗,既不与多读书、多晓理直接有关,却也不能不读书、不晓理;相反多读书、多晓理反而利于“极其至”—达到懂得诗、写好诗的目的。问题是如何辩证、合理地处理协调好两者的关系,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严羽在这里实际上是告诉读者,我们应该如何读书,如何用书,如何将书中的理很好地融会贯通于诗歌的创作、鉴赏和批评之中,这既是对当时诗坛“江西诗派”所谓“无一字无来历”论调的驳斥与否定,是针对当时诗坛流行的诗病开出的治病药方,也是从辩证高度阐明诗歌本质的最好淦释。由此,严羽进一步提出了对所谓好诗的界定与概括,或谓如何品味诗的要谛:“诗者,吟咏情陛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里,严羽不仅指出了何谓诗—诗歌的本性乃在于“吟咏情性”,同时也阐明了他本人认为的好诗应该达到何种标准。在严羽看来,诗歌要有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趣”,这个“趣”在诗歌中应该是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这才是高水准的表现,而能达到这个水准的,唯有盛唐的诗人作品,它们达到了“透彻玲珑,不可凑泊”,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属于真正高境界、高水平的佳作—“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这段形象的比喻,成为后世不少学者在阐述诗歌鉴赏和评论时常加引用的佳句日。严羽的这段论述,其实是有所指的,他不满于当时那些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现象,认为它们非但不工,且根本不能与“古人之诗”并提—属于完全不入流,达不到“一唱三叹”效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终篇令人不知着意何在,乃诗之“一厄”也。当然,严羽也承认,他所指出的这些现象,并非当世的全部状况,也有例外,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现象在当时(宋代,尤其南宋)比较严重。有学者认为,严羽上述论述,似乎过分看重了材与趣,忽略了诗歌创作必须重视的现实生活,以及由此而及的作品反映表现现实生活的内容。至于他对所谓理的阐述,联系其以禅喻(论)诗主张,则又似乎过多偏于禅趣(追求宇宙自然的哲理),忽略或不重视传统道德的理趣(儒家的伦理),与客观现实的距离显然拉大了,这是追求纯艺术的倾向表现。笔者以为,作为针对当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时文坛(诗坛)诗歌创作和理论批评的极端现象(如讲究“无一字无来历”,严羽的上述指正和驳斥应该说是有的放矢,有其道理,无可厚非。当然,从更客观的眼光看,他的这些阐述,特别是由禅而及的对诗理的阐发,确也有追求纯艺术而忽略思想内容的倾向表现,今人不能予以偏袒。
《沧浪诗话》的“诗体”部分堪称一部极为简明的诗歌各种体裁形式的流变史—自“诗三百”迄止南宋诗歌,其对不同句式、体式、“家数”(“以时”“以人”幼等的诗歌形式,作了简略而又系统的论列、梳理。而具体体现严羽对历朝诗歌艺术形式及其创作的微观认识与批评的,乃是“诗法”“诗评”和“考证”三部分,其中“诗评”和“考证”两部分,严羽针对历代及前朝诗人及其创作予以评点、比较和考证,其中尤其着力于唐代诗人及其诗歌作品的评点,并与前后代诗人诗作比较对照,既点出艺术风格特色,也显示优劣高下或承继沿袭关系,伸利于当世及其后的诗歌创作,体现了严羽撰写《沧浪诗话》所试图达到的宗旨—“以盛唐为法”。“诗法”部分则偏重诗歌的艺术规范和创作法则,提出了一系列细致的具体见解,显示了《沧浪诗话》的微观诗学见解和价值,如指出,学诗务必去除“五俗”—它分别显现于体、意、句、字、韵五个方面。严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羽认为,俗是诗之大忌,而“五俗”中,去“俗意”尤为重要,如薛雪《一瓢诗话》有云:“人知作诗避俗句,去俗字,殊不知去俗意尤为要紧。”田“诗法”中更多的是对具体诗歌艺术创作手段或法则的精细概括,在笔者看来,这些概括均十分精辟,点到了要害,甚益于创作。它们有些虽则前人曾有述及,但置于此处,至少表明严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专门予以保留,或着重予以强调突出的。这些概括性的表述如:“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押韵不必有出处,用字不必拘来历。’川下字贵响,造语贵圆。’川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语贵脱洒,不可拖泥带水。”“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音韵忌散缓,亦忌迫促”,等等。试想,创作者如能遵此(当然不止于这些)而学诗,则自然可以得心应手,语到句成,写出佳句和好诗来。 张健的《沧浪诗话校笺》是迄今为止海内外“最新”版的《沧浪诗话》整理研究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从“最新”这个角度,客观地说,它至少应该体现出不同于之前问世的各种整理研究本子,且这种不同,应包括校与笺两个方面(从该著书名看),也即整理和研究两个层面。从张健的这本《校笺》(以下均此简称)看,笔者以为,它完全体现了与之前各种整理研究本子不同的自家特色,既可称是之前各种本子的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集大成,也鲜明体现了属于张健本人独立思考和深入研究的独家风格。
《校笺》之前问世的有关《沧浪诗话》的整理和研究本子中,无论中外(包括大陆、台湾、日本及欧美等),应以郭绍虞的《沧浪诗话校释》最具代表性也最显功力以下简称《校释》。这不仅因为郭绍虞本人的学术成就和地位声望,也包括他的这部《校释》本身在20世纪60年代确实体现了整理研究《沧浪诗话》的时代水平和扎实功力(80年代又再版)。这就是说,在张健《校笺》未出版前,学界一般是以郭绍虞的《校释》作为《沧浪诗话》研究参考的权威本子的,这应该没有异议。但笔者在翻阅了张健的《校笺》,并与郭绍虞的《校释》作比较对照后,不得不指出,《校笺》较之《校释》,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此话的前半句,笔者以为是客观事实,可以毫不讳言(即便张健本人大约也不会否认),因为张健的《校笺》确实参考、引用了在他之前已问世了半个世纪的郭绍虞《校释》,书中印痕清晰可见。“青出于蓝”确是事实,而所谓“胜于蓝”,也并非笔者主观武断之语,这里不妨列举数证:其一,《校释》用的《沧浪诗话》底本,是明正德间赵郡尹忠的校刻本,校本是《诗人玉屑》本,郭绍虞认为它们是现存最早的刻本;而《校笺》用的底本,则是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比明刻本更早的元刊本《沧浪吟卷》,所用的校本时间上也比《校释》的校本要早;其二,《校释》的整理和研究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校注”和“释”,《校笺》则分为4个部分—“解题”(对全书5个大部分分别作详细的解题说明,有些还“附录”直接引用的资料原交),“校勘”、“笺注”和“总说”对涉及有关理论性的问题作综合论述。相比之下,《校笺》的论述部分“解题”和“总说”比《校释》似乎功夫下得更多些,述及的内容也更丰富些,且《校笺》的“校勘”部分,明确说明,凡《校释》已出之“校”,它一概不重复,明显有误者则予以纠正;其三,《校笺》的“凡例”中列出校本24种,书末列出“引用文献”(包括传统文献与近人著述)近300种,这甚便于读者尤其研究人员参考查找(《校释》书末附录的“附辑”资料,也有助于读者参阅,这是《校笺》没有的);其四,《校笺》前有长达20页的“前言”,综述严羽《沧浪诗话》的相关版本、论诗主张、各种注本等,特别还对郭绍虞的《校释》作了高度的肯定与实事求是的评价,而《校释》的“校释说明”相对较为简略。
以下,笔者拟对张健《校笺》的主要成就和特色作概要的评述。
首先,《校笺》清楚梳理了严羽《沧浪诗话》流传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至今的3种文本系统—《诗人玉屑》文本、《沧浪严先生吟卷》文本和单行文本,指出:单行文本系从《吟卷》分离出来,即“通行本”,而《诗人玉屑》文本则是流传至今最早的文本,其宋刊本为现存最早的刊本;《沧浪吟卷》不存在宋本,现可见最早的是元刊本;最早以“诗话”命名的《严沧浪诗话》为明正德本,此乃《沧浪诗话》得名之始。对3种文本系统的来龙去脉,以及其中所涉及的多种版本从宋、元、明、清迄今的产生、流传及变化,《校笺》在“前言”中梳理得十分清楚。 其次,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沧浪诗话》的核心问题—严羽的论诗主张,或谓严羽藉《沧浪诗话》所阐发的诗歌理论,《校笺》作了系统集中的阐述和概括。对这点,包括郭绍虞在内的历代诸多学者,多有论及,且不乏精辟论断,然《校笺》的独到之处在于强调突出了其核心观点,并用一句话高度概括了严羽的论诗主张—“以盛唐为法”,并由此联系宋代的诗歌史实际作了系统阐述。尤为重要的是,对于严羽在阐发中所涉及的诗道、妙悟、工夫、第一义、第二义等一系列诗学概念,以及他借用禅学的理喻所作的阐发,《校笺》尽可能地在“前言”、“解题”、“总说”中作了详尽疏通和阐释,理清了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甚有助于读者的理解和把握。再次,《校笺》对清中叶以来多部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代表性注本作了介绍评价(包括大陆、台湾、日本及英译、德译等注本),其中特别对郭绍虞的《校释》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著是至今为止最具权威性的注本,“广征博引,用力甚巨”,尤其在校勘和理论诠释方面体现了功力和特色。
最后,也是最明显的,从《沧浪诗话校笺》长达55万字、800多页,上、下两册,可以显见,张健在校、笺尤其“笺注”上所花费的大量功夫(当然还包括“总说”“解题”,以及“前言”)。书中几乎每一条“笺注”,不光解说原文的字词本意,注明其典故与出处,还引述古人和今人对此原文本意的论述和看法,(有些直接辑录这些原始资料),同时评判得失,在此基础上阐明笺注者个人的独立见解,以供读者诸君参考。 这里,我们不妨略举《校笺》中具体论及的数例,对《校笺》的特色再予说明。笺注“诗辨”篇的“诗道亦在妙悟”时,《校笺》在清楚阐述了自己的认识观点后,分4个方面引了现代学者的不同论述,加以辩证论析,这4个方面是:从学诗方式与过程看;从创作状态看;从思维方式看;从诗歌境界特征看。值得注意的是,在引述过程中,张健没有停留于仅作客观引录,而是分别概括了这些现代学者对“妙悟说”的不同诠释与解析,指出了他们各自不同理解和淦释的角度与特点,以助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于读者参考。不仅如此,他还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一些不能认同的见解,如对钱钟书《谈艺录》中“别材说”的说法,谓:“钱先生将‘诗有别材’理解为‘别才’,即天才之才,因而将严羽之悟理解为解悟,其实未必符合严氏原意。从本篇下文严羽强调熟读然后悟入来看,严羽所强调的其实正是所谓证悟,是‘因修而悟’。”又如,叶嘉莹在《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中认为妙悟乃是兴发感动,张健指出,兴发感动是悟后创作状态的特点,不等于妙悟。关于汉魏诗的不假悟和汉魏晋与盛唐诗的第一义的区别问题,张健在分别引述了台湾张健(与作者同名同姓)、叶嘉莹、龚鹏程、荒井健旧本)、宇文所安(美国)等学者的论述后,提出了自己的鲜明观点,认为,严羽所谓悟第一义,是从学诗角度言,必须学习第一义的诗(即最好的诗作品),而称汉魏晋与盛唐诗都属第一义,是从价值评判角度言,两者的角度不一。具体到汉魏诗,则它并非通过悟达到第一义的,而谢灵运至盛唐的诗乃是通过彻悟达到第一义的。这说明,在严羽的认识观念上,说诗道在妙悟是从逻辑上说的,说汉魏不假悟是从历史上说的,诗歌史经历了从无意作诗到有意作诗的过程,汉魏诗是无意作诗,晋以后是有意作诗,而所谓悟是以有意、人为的创作为前提。在严羽看来,诗人在创作上有意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符合和体现诗歌应有的特征,才是有悟的表现,反之,就没有悟的问题,也不假悟(这里的“假”,指凭藉)。当然,古代诗歌有意和无意的分界在哪个时代,古人和今人都有不同看法,难下断论,张健对此也作了引述。 应该实事求是说,张健这部《沧浪诗话校笺》确实是一部功力扎实、功夫深厚、见解独到、甚具独家风格的系统整理、研究古代诗话理论著作的力作,值得向读者及研究人员推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