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 论 (P1-P12) §1 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
一、分界
五界系统:(根据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及营养方式):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惠特克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原核细胞:不具核膜,核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的一定区域。 真核细胞:具核膜的细胞就是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 总之,生物遵循:原核 真核,简单 复杂,低等 高等的进化方向。 动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食物的消费者
二、分类等级:P10(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门、亚门、总纲、纲、亚纲、总目、目、亚目、总科、科、亚科、属、亚属、种、亚种 三、物种:P11
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 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他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四、动物的命名:P11
双名法:国际上规定每一个动物都应有一个学名,这一学名是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组成。
前面一个字是该动物的属名,后面一个字是它的种本名。属名用主格单数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 本名用形容词或名词等,第一个字母不须大写。 e.g. 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 五、动物的分门:
34 门,重点学习其中的 12 个门。
本章要点:1.了解生物分界系统,重点掌握五界系统。2.动物学的定义。3.物种、双名法的定义。
第 3 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P31-P58)
§1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原生动物内的细胞质分化形成了各种胞器,不同的胞器有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正如多细胞动物的 不同器官一样,具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
运动胞器:鞭毛、纤毛、伪足营养胞器:胞口、胞咽、食物泡、胞肛 排泄胞器:伸缩泡 感觉胞器:眼点 二、运动方式
原生动物的运动分为变形运动和鞭毛(或纤毛)运动两种。
1.变形运动:没有固定运动胞器的运动形式,依靠虫体不断形成的伪足“蠕动”。
2.鞭毛(或纤毛)运动:依靠体表的鞭毛或纤毛不断打动水流,借水的反作用力推动或拽动虫体前进。鞭毛和纤毛的结构基本相似,前者一般较长,数目较少,打动不是那么有规律,而后者一般较短,数目较多,它们的运动节奏很有规律。 划动:鞭毛于附着点成直角方向在水中甩动; 波动:鞭毛在一个平面上呈波状摆动。 三、营养
除不具有化能合成营养的方式外,原生动物具有植物性营养(自养)、动物性营养和腐生性营养三种方式种的一种、两种甚至同时兼有三种营养方式。
1.植物性营养(光合营养):原生动物门植鞭毛类体内含有色素体,可以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制成自身生长的营 养物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植物性营养。
2.动物性营养(吞噬营养): 原生动物通过伪足吞噬或胞口、胞咽将细菌、有机物颗粒等食物取食进细胞质内形成食物泡,经消化酶的作用吸收消化后的营养,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则由胞肛排出体外,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动物性营养。
3.腐生性营养(渗透营养): 一些寄生和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可以通过体表的渗透作用从生活的环境介质中摄取溶于水的有机物以获取自身生长的营养物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腐生性营养。 五、排泄 1.体表扩散
2.伸缩泡 是原生动物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兼有排泄功能。不同种类的原生动物伸缩泡的结构不尽相同,纤毛虫的伸缩泡最复杂,每个伸缩泡有 6-10 个收集管,收集管周围有很多网状小管,收集内质中的多余水分及部分代谢产物,最终由伸缩泡与外界相通的小孔排出体外。 八、包囊和卵囊的形成
包囊:绝大多数原生动物当外界环境不适时,体表会分泌出一些物质,这些物质凝固后把自己包围,即形成所谓包囊。包囊可以保护原生动物,使其能度过不良环境。
卵囊:孢子虫受精之后的合子分泌出坚厚的囊壁,具有保护功能,称之为卵囊。分布很广,淡水、海水、土壤、寄生。
§2 原生动物门的分类
目前已经记录了约 6.8 万种,其中化石占一半。现存种类中,自由生活的种类占 2/3,寄生的种类占 1/3。 一、鞭毛虫纲(Mastigophora)P32 1. 代表动物——眼虫(Euglena)
二、肉足虫纲(Sacrodina)P391. 代表动物——大变形虫(Amoeba proteus Pallas)
1.1 变形运动:细胞质中的溶胶质和凝胶质的转换和运动造成了原生动物的变形运动。对此的最新解释是 由于肌动蛋白丝在肌球蛋白上滑动造成的。
溶胶质、凝胶质:原生动物门肉足纲动物的内质可分为固态的凝胶质和液态的溶胶质。在运动时虫体后端的凝胶质因蛋白质的收缩产生压力,使溶胶质向前流动同时伸出伪足。溶胶质流到前方后压力减 小,溶胶质又又前向后回流,再成为凝胶质。这样凝胶质与溶胶质的不断交换形成变形运动。
1
1.2 伪足:运动、摄食(吞噬作用) 1.3 吞噬作用、胞饮作用
三、孢子纲(Sporozoa)P461. 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ax Grassi & Feletti) 四、纤毛虫纲(Ciliata)P511. 代表动物——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 Ehrenberg) 外形象倒放的草鞋,全身长满纵行排列的纤毛,有一道口沟,表面是表膜。
表膜泡:由3层膜组成,最外面一层膜在体表和纤毛上面是连续的,最里面和中间一层膜形成表膜泡的镶嵌系统。表膜泡对增加表膜的硬度有作用,同时又不妨碍虫体的局部弯曲,还可能是保护细胞质的一种缓冲带,并可避免内部物质穿过外层细胞膜。
刺丝泡:在表膜之下有一些小杆状结构,整齐地与表膜垂直排列。有孔开于表膜上,当动物遇到刺激时,刺丝泡射出其内容物,遇水成为细丝。有防御的机能。
伸缩泡与水分调节:在内质与外质之间两个伸缩泡,由于收缩丝的收缩使内质网收集的水分(其中也有代谢产物)排入收集管,注入伸缩泡的主泡,通过表膜小孔(或称排泄孔)排出体外。前后两个伸缩泡交替伸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水分平衡。前后两个伸缩泡伸缩的规律是反的。呼吸作用主要通过体表吸入氧气,排出CO2。 1.2.2 内部构造:
细胞质外质:有刺丝泡
内质:有食物泡、伸缩泡 讲述:食物泡的形成、伸缩泡的功能 细胞核大核:营养 多倍体 小核:遗传 单倍体
1.4 生殖:无性——横二裂; 有性——接合生殖(1个变4个)
第4章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2 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 P61
一、受精与受精卵: 少黄卵:卵黄少而均匀分布于卵内。 e.g. 海星、海胆、文昌鱼、哺乳动物 卵的类型
中黄卵:卵黄集中在卵的中央。 e.g. 昆虫 偏黄卵:动物极卵黄少,植物极卵黄多。 e.g. 蛙
多黄卵
端黄卵:卵黄集中在卵的一端。e.g. 鸟类、乌贼卵具有极性: 动物极性
卵轴 植物极性(卵黄多) 二、卵裂: 等裂(少黄卵):卵黄少,分布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相等。 1.完全卵裂
不等裂(偏黄卵):分裂球大小不等。
2.不完全卵裂(多黄卵):卵黄多,分裂受阻,受精卵只在不含卵黄的部位进行分裂。 盘裂(端黄卵):分裂区只限于胚盘处。
表面卵裂(中央黄卵):分裂区只限于卵表面。
三、囊胚的形成: 囊胚:分裂球形成中空的球状胚。
囊胚腔
囊胚层
四、原肠胚的形成:
1. 原肠胚的结构:内、外胚层和原肠腔
2. 原肠胚形成的方式:内陷、内移、分层、内转、外包
五、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 真体腔:中胚层之间形成的腔。 1. 端细胞法(裂体腔法):如:原口动物、高等脊索动物。
2. 体腔囊法(肠体腔法):如:后口动物的棘皮动物、毛颚动物、半索动物、原索动物(尾索动物、头索 动物)。
六、胚层的分化: 分化: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胚胎细胞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各自在构造和功能上由一般变为特殊的现象。
§3 生物发生律 P63
生物发生律(重演律):多细胞动物的个体发育是系统发展史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客观规律) 赫克尔提出: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二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系统发展通过遗传决定个体发育,个体发育不仅简短重演系统发展,而且又能补充和丰富系统发展。
“个体发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入青蛙的个体发育,由受精卵开始,经过囊胚、原肠胚、三胚层的胚、无
2
腿蝌蚪和有腿蝌蚪,到成体青蛙。这反映了它在系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像单细胞动物、单细胞的球状群体、腔肠动物、原始三胚层动物和鱼类动物,发展到有尾两栖到无尾两栖动物的基本过程。
第 5 章 多孔动物们(Phylum Porifera)P67-76
不是后生动物
(海绵动物门)(Phylum Spongia)/侧生动物门
1.体制和适应:体型多数不对称 海绵动物是多细胞动物中最原始的类群,有些海绵有一定的形状和辐射对称,这种固着生活对称的体制只有固着端和分离端之分,身体周围是相似的。
辐射对称:是动物身体对称的一种形式,在水中营固着生活或在水中漂浮生活的种类多是辐射对称 的体制,即通过身体上下的中轴,可以有多个对称面将身体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体制:动物身体的对称形式,例如辐射对称、两侧对称。 2.基本结构: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 p67 2.5 水沟系统
是海绵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因为海绵动物营固着生活,缺乏运动的能力,所以它们的摄食、排泄、 呼吸等生理功能的完成均依赖水沟系统。依靠胃层鞭毛的打动,水流将食物和氧通过水沟系统带入海绵
体内,同时将代谢废物排除体外,其水沟系统分为三种类型:单沟型、双沟型和复沟型。P70图 4. 海绵动物的胚胎发育: 两囊幼虫
逆转现象——幼虫从母体出水孔随水流逸出,然后具鞭毛的小细胞内陷,形成内层,而另一端大细胞留在外边形成外层细胞,这与其他多细胞动物原肠胚形成正相反(其他多细胞动物的植物极大细胞内陷形成内胚层,动物极小细胞形成外胚层),因此称为逆转。
第 6 章 腔肠动物门(Coelentenrata)P77-96
§1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P77
一、基本体制
辐射对称:通过动物身体的中轴,可以由多个切面将动物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这是腔肠动物在 水中 漂浮生活或固着生活的适应,周围的环境没有前后左右之分,只有上下的区别。
两辐射对称:某些腔肠动物则通过中轴只有两个切面能把身体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海葵。 二、两个胚层、原始消化腔 1. 两胚层: 注意 P81 图 6-7
外胚层:主要分化成:外皮肌细胞、腺细胞、刺细胞、神经细胞、感觉细胞、间细胞 中胶层(胶状物质)
内胚层:主要分化成:内皮肌细胞、腺细胞、感觉细胞(少量)、间细胞、神经细胞(分散) 2. 消化循环腔: 细胞内消化、细胞外消化 三、组织分化:
开始分化出简单的组织。以上皮组织占优势。上皮肌细胞,具有上皮和肌肉的功能。 非(或类)神经的传导首先在腔肠动物得到证实。
四、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 动物界里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
有些种类只有一个神经网,存在于外胚层的基部;多数腔肠动物具有两个神经网,分别位于内、外胚
层的基部,两神经网间在中胶层中有突起相连,但也有两网不接触的;还有些除了内外胚层的神经网外, 在中胶层内也有神经网。
扩散神经网:因为腔肠动物的神经系统没有神经中枢,所以神经传导没有固定方向,神经传导速度慢,是动物中最原 始的神经系统,又称为网状神经系统。 五、基本体形:
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基本形态比较 两者分类依据:刺细胞(腔肠动物特有) 水 螅 型 水 母 型 体型及生活方式 中胶层 口 神 骨 水 部 经 骼 管 圆筒形,固着生活,多形成群体, 行无性出芽生殖。 薄,多数无细胞 向上,有垂唇 神经系不发达,无触手囊 有些有石灰质骨骼 无 多为伞状,浮游生活,不形成群体, 行有性生殖。 厚,有少数细胞及纤维(减轻身体 的比重) 向下,有垂管 神经系统复杂,有触手囊 无 有(辐管、环管)
胃层包括内皮肌细胞、腺细胞和少数感觉细胞与间细胞
内皮肌细胞或称营养肌肉细胞,在细胞顶端有两条鞭毛,由于鞭毛摆动能激动水流,同时也可伸出伪足吞食食物。可完成呼
3
吸、消化、摄食等功能。 3. 世代交替和多态现象:
世代交替: 无性世代:水螅型世代 有性世代:水母型世代
水螅型可用无性生殖(出芽)的方式产生水母型,水母型个体又以有性生殖的方式产生水螅型个体。 多态现象:在同一群体上有形态不同的个员,它们完成不同的生理功能,这种现象称为多态现象。
§4 系统发展 P93
1. 后生动物的开始
2. 水螅纲(浮浪幼虫样祖先) 钵水母纲 珊瑚纲
水螅纲代表动物:筒螅、钩手水母、桃花水母、僧帽水母 钵水母纲代表动物:海月水母
本章要点:1.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 水螅的基本结构:内、外胚层细胞的分化 3. 腔肠动物三个纲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第 7 章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P97-131
扁形动物在动物进化史上占有占有重要地位。 一、两侧对称(左右对称):
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对称面(或说切面)将动物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 1. 身体分为前后、左右、背腹;
2.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逐渐向前端集中,出现了头部,运动由不定向变为定向; 3. 既适于游泳又适于爬行;
4. 是水生进化道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二、中胚层的形成:3个意义
1. 中胚层的产生引起了一系列的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使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的水平(腔肠动物— —组织水平)。
2. 促进了新陈代谢: 增强促使
肌肉层运动机能 摄取更多的食物 消化系统的发展和排泄系统的形成
促进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进一步发展 3. 实质组织有贮藏水分和养料的功能,使动物体能抗干旱和耐饥饿,还有保护内脏、输送营养物质和排 泄物的作用,以及分裂、分化和再生新器官的能力。
实质是一种特殊的柔软结缔组织,由彼此连接成网状的合胞体和少数形成细胞,以及在其空隙中散 布着大量透明而富有蛋白质的细胞间质所组成。
——中胚层的产生也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三、体壁:
1. 皮肤肌肉囊(简称皮肌囊)定义:低等三胚层动物的囊状体壁,由来源于外胚层的单层上皮组织和中 胚层的肌肉组织构成,有保护和运动的功能。
2. 演化意义:发达的肌肉层(环肌、纵肌、斜肌)除有保护功能外,还强化了运动机能,摄食更快更有效,为消 化、排泄系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并使神经系统、感觉器官更趋于发达而集中于前端。 四、消化系统:不完全消化系统 肠是由内胚层形成的盲管。 五、排泄系统:
原肾管:是低等三胚层动物的排泄器官,由外胚层内陷形成,只有一个开口,即排泄孔。一般由排 泄管和焰细胞构成,排泄管通常具分枝,各分枝的末端为一焰细胞所封闭,另一端汇入排泄管,排泄管开口于体表。P101 图 7-3 原肾管的功能主要是调节体内水分的渗透压,同时也排出一些代谢废物。 六、神经系统:梯形
一、涡虫纲(Turbellaria):P99体表有纤毛,主要营自由生活,有消化系统。 1. 代表动物——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
2.6 生殖和发育: 少数种类行无性的出芽或横裂生殖,多数有性生殖,除单肠目有一些雌雄异体外均为雌雄同体。交配后产出卵袋。 螺旋式卵裂,海产种类有牟勒氏幼虫阶段。
二、吸虫纲(Trematoda):P108成虫体表不具纤毛,营体内、外寄生,有消化系统。 1. 代表动物——华枝睾吸虫:人、猫、狗肝脏胆管内。
1.1 形态结构:(1)具吸附器:吸盘、小钩; 吸附在宿主的消化管壁或其他地方的上皮组织上,致使虫体不易脱落,同时,吸盘也是虫体移动的主要器官。具口吸盘和腹吸盘
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结构复杂,繁殖量大,生活史复杂且幼虫期能进行无性的幼体繁殖。 由生殖腺、生殖管道和附属腺构成。
1.2 生活史(以华枝睾吸虫为例):P111 图 7-16
4
随粪便排出 穿过螺的肠壁 寄生在螺的淋巴、脾 经幼体生殖 钻出螺体 卵 毛蚴 胞蚴 雷蚴 尾蚴 被螺吞食 脱去纤毛 并继续发育移往肝间隙、淋巴间隙进入鱼虾 人或猫吃了含囊蚴的鱼虾
囊蚴(感染期) 成虫(在寄主的肝胆管发育成长,一个月后成长为成虫,寿命可达 15-20 年) 2. 主要特征:P112 6点
少数外营寄生,多数营内寄生(形态结构和生理发生一些变化); 运动机能退化,体表无纤毛、无杆状体,也无一般的上皮细胞; 大部分种类发展具有小刺的皮层,神经、感觉器官趋于退化; 消化系统趋于退化,一般较简单,有口、咽、食道和肠; 呼吸由外寄生的有氧呼吸到内寄生的厌氧呼吸;生殖系统趋向复杂,生殖机能发达。
三、绦虫纲(Cestoida):P118成虫体表不具纤毛,营体内寄生生活,无消化系统,身体呈链条状,由许多节片组成,可分为:头 节、颈节、成节和孕节。 1. 代表动物——猪带绦虫
2. 主要特征:(外形特点不考)附着器
2.1 形态结构:(1)体形:扁长、带状;短的 1mm,长的可达 12 米。 头节:顶突、小钩、4个吸盘(附着于肠粘膜) 二、发展: 1. 涡虫纲 吸虫纲绦虫纲 2. 吸虫纲 涡虫纲 绦虫纲
本章要点:1.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两侧对称、中胚层的出现对动物演化的意义。 2. 分哪几个纲及各纲的主要特征。3. 三角涡虫的形态结构的特征。 4. 名词解释:皮肌囊、原肾管、牟勒氏幼虫5. 华枝睾吸虫的生活史。
第 8 章 假体腔动物(Pseudocoelomate)P132-160
异质性很强的一大类群,包括:线虫门(Nematoda)、轮虫门(Rotifera)、线形动物门(Nematomorpha) 等十个门。
§1 假体腔动物的共同特征 P132
1、 假体腔
又名原体腔,是体腔的一种类型。为胚胎时期的囊胚腔遗留的空腔,在体壁中胚层与肠壁内胚层之
间,无体腔膜(体腔上皮),肠壁上一般缺少肌肉层。体腔液对全身的物质循环和分布有重要作用,对运动起着流体静力骨骼的作用。——是动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真体腔是在中胚层中间形成的腔。 2、 消化道
大部分假体腔动物具有口、有肛门的完全消化道,消化管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前肠(口、咽、食道)和后肠(直肠、肛门)是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中肠来自内胚层,是主要消化、吸收的场所。 3、其他特征体表有非细胞的角质膜,排泄系统仍属原肾管系,大多雌雄异体。
§2 线虫动物门(Nematoda)P133
一、代表动物 1——人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 P134 图 8-3
1. 外形:雄虫比雌虫短细,雄虫尾端向腹面弯曲,雌虫尾端垂直。 体呈圆柱形,向两端渐细,全体乳白色。①头部:口、背唇(1 片)、腹唇(2 片)、乳突②体线:背线、腹线、侧线(2 条) ③排泄孔: 口稍后处,腹中线④肛门: 体后端腹侧的中线上
⑤雌性生殖孔:体前部约 1/3 处的、腹侧的中线上,很小⑥泄殖孔(雄性生殖孔与肛门合并) ⑦交合刺
二、代表动物 2——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P138-140 自学 五、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性:
1. 附着器官:吸盘、钩2. 角质膜:抵抗宿主的消化酶; 皮层:细胞质层。 3. 感觉、神经、消化系统退化;
4. 生殖系统发达,繁殖量大。无性生殖(幼体生殖);有性生殖 寄生虫得到寄主的机会不多,特别是需要更换寄主的种类,在发育各阶段都获得适当寄主的机会就
更少了。在中间寄主体内若无增殖的能力,它们就会在进化过程中被淘汰。
5. 更换寄主:更换寄主时,会遭受大量死亡。 若寄生虫在寄主体内繁殖过多,就有可能时寄主死亡。更换寄主,可减轻对每个寄主的危害程度。
§3 轮虫动物门 (Rotifera)p146-150
一、主要特征:
1. 外形: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体前端有纤毛冠或称纤毛轮盘。纤毛冠是轮虫特有的运动器官,也有摄食功能。口后有咀嚼囊和咀嚼器。轮虫的消化管,包括口、咽、胃、肠、肛门,口位于头部腹面,其后的咽部膨大,肌肉发达又称为咀嚼囊。
1.1 头部:头冠(轮器,是轮虫区别于其他小型水生动物的一个主要特征),有游泳、摄食、滤食的功能。 1.2 躯干部:
5
角质膜:在躯干部增厚,称为兜甲 体壁 表皮层:合胞体的上皮 肌肉层:环肌、纵肌成束,发达
1.3 尾部:有叉状附着器,内有足腺。 又称足部,与躯干部界限不明显,在足部末端常有趾一对作为暂时固着工具或浮游时起舵的作用。
咀嚼囊,内有咀嚼器,由角质膜硬化形成的多块坚硬的咀嚼板构成, 主要有 7 块:单块的基骨及成对的枝骨、爪骨和槌骨。P149 图 8-21
砧板(1):砧基(基骨)、砧枝(枝骨);槌板(2):槌钩(爪骨)、槌柄(槌骨)。 ——咀嚼器形式多样,也是轮虫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2.2 排泄系统:原肾管一对由纵排泄管和焰茎球组成的原肾管。 轮虫的排泄系统主要司渗透压调节作用,但有些排泄废物也由此排出。
2.3 生殖和发育: 雄体没有消化管、排泄系统、神经系统,只有一精巢、一输精管及阴茎。有些种类无雄性个体,只能营孤雌生殖。
一、假体腔动物的进化地位
假体腔动物由于在动物进化中虽然比扁形动物门等无体腔动物发展和分化了,具有假体腔并在消化 管后端具有肛门。但它并不是动物界进化的主干,而是一盲支。 腹毛动物门、轮虫动物门 涡虫纲线虫动物门 (中间类型)
本章要点:1. 哪些门属于原腔动物2. 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人蛔虫的形态结构 3. 轮虫动物门的三大主要特征:头冠、咀嚼器、原肾管 4. 名词解释:原体腔、流体静力骨骼
流体静力骨骼:又称流体骨骼。肌肉间的颉抗不依赖具有关节的骨骼系统,而是以体液、软组织、 消化管内容物等的压力为媒介实现的,此时这些压力传导系统可以看作是机能上的骨骼。蠕形动物
体壁或脊椎动物消化管等的纵行肌与环行肌的颉颃,就是借助于由这些肌内环绕而成的腔内压力进
行的,这是典型的流体静力学性骨骼。流体静力骨骼,对低等无脊椎动物的运动和体形的维持以及 脊椎动物内脏平滑肌的活动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第 9 章 环节动物门(Annelida)P161-193(真体腔的开始)
§1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体分节——分节现象是无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构成,称为分节现象。 隔膜、节间沟
1. 意义:①每一体节同时容纳了许多内部器官,每一体节相当于一个单位,加强了动物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同时也增强了新陈代谢的能力。不论身体分成多少节,它还是统一的整体,这样既分散又统一的结构形式,是动物身体结构的一大进步。 ②环节动物基本上是同律分节,为以后动物出现异律分节打下了基础。 2. 分节方式:
同律分节:即除前面两节和最后一节外,其余各体节的形态和机能都基本相同的一种分节方式。 异律分节:是指身体前后的体节在形态和机能上差异比较大的一种分节方式。
异律分节生理分工更为显著,不同部分的体节群有不同的功能,身体的分化更为复杂,各部分的分
工更加精细,这对有机体更高级分化为头、胸、腹等部分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也是发展成为节肢动物 的一个重要前提,故在动物演化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分节现象的起源:假分节。
二、真体腔(次生体腔): 定义:中胚层间形成的腔,既有体壁中胚层,又有肠壁中胚层,体腔的四周均有由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包围,有孔道与外界相通。如蚯蚓的体腔。 1. 特点:3个(根据定义)
2. 意义:①由于肠壁有了肌肉层,肠壁蠕动能力加强,促进了消化系统机能发展,消化率大大提高,使肠的 分化具备了物质基础,为消化系统的复杂化提供了必要条件;使消化系统出现了分段现象,结构功能更加复杂化,新陈代谢加强; ②由于真体腔出现,出现了闭管式循环系统,为物质运输效率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③促使了后肾管型排泄系统的出现;
④真体腔的出现跟生殖系统关系更加密切,生殖管起源于体腔膜向外突出的体腔管,生殖腺来源于 体腔上皮,即具有了固有生殖腺;
⑤体腔液具有与循环系统共同完成体内物质运输的机能,而且它还能使环节动物保持一定的体型, 并保证运动的效率。 三、运动器官:刚毛和疣足 P164
四、循环系统:闭管式循环: 比开管式循环能更迅速有效地完成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输送。 血液始终在血管中流动,不流入组织间隙中。 循环系统的内腔实际上是初生体腔被排斥后所遗留下来的痕迹。 2. 循环系统构成: 背血管、腹血管、心脏,遍布全身的毛细血管网。
3. 血液循环大致途径: 背血管血液由后向前流动,到达环血管后由背向腹面流动,然后由腹血管收集血液,由体前向后流 动,血液始终封闭在血管内流动。
五、消化系统: 完全消化系统,与真体腔产生有关。
六、排泄系统:大多数环节动物是用每个体节的一对后肾管作为其排泄器官。
6
后肾管: 指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随着真体腔发生而产生的排泄管。典型的后肾管是一条两端开口迂 回盘旋的管子,一端开口于真体腔的纤毛漏斗,叫肾口,另一端开口于体外,称肾孔或排泄孔。此类排 泄器官区别于扁形动物和假体腔动物的原肾管,而称为后肾。
1. 原肾管管细胞 原始的环节动物 排泄管
2. 后肾管:大肾管、小肾管、消化肾管 P166 图 9-5 3. 混合肾:
后肾管与体腔管(体腔上皮(中胚层来源)形成的管子,多开口于体表)合并。除排除代谢产物外, 在生殖季节可排出生殖细胞。
后肾管不仅可调节水分和离子平衡,而且更有效地排出代谢废物。 七、神经系统:索式
脑、咽下神经节、腹神经索。 感官发达(多毛类):眼、项器(化感器)、平衡囊、纤毛感觉器、触觉细胞。 一、多毛纲——具附肢的海洋环节动物:1. 代表动物——沙蚕
二、寡毛纲——陆地穴居的环节动物:P175 1. 代表动物——环毛蚓(Pheretima) 三、蛭纲——营半寄生生活的环节动物:P182 1. 代表动物——医蛭
本章要点:1.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分节和次生体腔的出现在动物演化上的重要意义。 2. 各纲的主要特征及各纲的代表动物。3. 蚯蚓的外形与内部结构的特征。 4. 名词解释:同律分节、异律分节、疣足、后肾管。5. P193 思考题 5 和 6。
第 10 章 软体动物门(Mollusca)-----不分体节的真体腔动物 P194-224
是动物界除节肢动物门以外最大的一门。
§1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身体分区:软体动物一般可分为头、足、内脏团、外套膜 4 部分。
1. 头部:运动敏捷的种类,头部分化明显;行动迟缓的种类,头部不发达;穴居或固着生活的种类,头部已 消失。 2. 足部:肌肉质的行动器官。
3. 内脏团:多数种类为左右对称。
4. 外套膜:重要特征 身体背侧皮肤褶向下伸展而成。 (1) 结构:内外两层上皮和结缔组织及少数肌肉纤维。
(2) 功能:①将足、内脏团等包围在外套腔内起着保护作用; ②可以辅助完成呼吸、排泄、摄食(入水管摄食,出水管排遗); ③能分泌贝壳,对身体有保护作用;
④乌贼、鱿鱼等外套膜富有肌肉,收缩时可使外套腔的水流由一漏斗状的口急剧喷出,推动身体向 相反方向运动,因此外套膜也可以有运动的功能;
⑤蜗牛等的外套膜形成囊状的“肺”,上面满布血管,这种“肺”有气孔通外,是在空气中进行呼吸 的器官。
§2 分类
一、无板纲:P197海产原始软体动物,身体多延长,蠕虫状,没有贝壳,身体背面常有一条腹沟,因而也称沟腹类。 如:新月贝、龙女簪等。P197 图 10-6
二、单板纲:生活于深海,目前所发现生活着的种只有 8 个。本纲动物只有 1 个帽状贝壳,各器官系统表现为重复排列,数目较多。如:新蝶贝等。P199 图 10-7
三、多板纲: P199 图 10-8通称石鳖,因为身体背面有 8 片覆瓦状排列的贝壳而得名,全世界已知 600 余种,生活于海洋潮间 带,用齿舌刮取岩石表面的藻类为食,受刺激时身体可卷曲成球状。由于其神经系统的特点,也称双神经纲。 四、腹足纲:鲍、椎实螺、圆田螺、蜗牛 P200-206, 图 10-11 等 1. 代表动物——圆田螺
五、掘足纲:P207全部海产,贝壳呈管状,两端开口,形状似牛角,俗称角贝。足呈柱状,可由壳口伸出,挖掘泥沙, 所以称掘足类。
六、双壳纲:河蚌、蚶、贻贝、牡蛎 P208-214
也称瓣鳃纲,因其具有左右两片可开合的贝壳而得名。大多数海产,少数生活于淡水,是软体动物 门中的第二大纲。 钩介幼虫(特有):河蚌特有的营暂时寄生生活的幼虫。有两瓣贝壳,壳的腹缘有钩齿,腹部中央伸 出一鞭状的足丝。它靠足丝和钩寄生在鱼的鳃或鳍上,鱼类皮肤因受刺激而组织增生,形成小囊,包裹 幼虫,囊内幼虫变态形成幼蚌,破囊而出,沉入水底,改营底栖生活。
七、头足纲:乌贼、章鱼、鹦鹉螺 P215-222 1. 代表动物——乌贼 1.1 外部形态:③躯干:外套膜包着内脏团;肌肉质鳍
躯干背腹略扁,两侧具鳍,鳍在躯干末端分离,在游泳中起平衡作用。 本章要点:1.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 分哪几个纲及各纲的代表动物 3. 无齿蚌的形态结构的特点4. 腹足纲、头足纲的主要特征
5. 名词解释:齿舌、面盘幼虫、晶杆、钩介幼虫6. P224 思考题 5,8
第 11 章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P225-275(生物界最大的门类)
一、异律分节和身体分部:
7
节肢动物身体的分节是异律分节,即不同的体节之间有一定的差别,有的较粗,有的较细,或一部 分体节有附肢,另一部分体节无附肢,其内部的器官也有不同。一些形态和功能相近的体节则可愈合, 而形成身体的分部。如昆虫分成头、胸、腹三部分。分部可强化身体各不的功能。
头、胸、腹三部:昆虫纲 头胸、腹二部:甲壳纲、蛛形纲、肢口纲 头部、躯干部:多足纲、有爪纲
二、几丁质外骨骼:上角质膜(上表皮):蜡质,不能为水渗透,可防止外面水分渗入或内部水分蒸发。 1. 体壁: 角质膜 外角质膜(外表皮) 内角质膜(内表皮)
上皮 (下一行 底膜) 背板(1 块 ) 侧板(2 块) 腹板(1 块)
四、肌肉系统的特点
肌肉组织——强劲有力的横纹肌 五、体腔和循环系统
1. 混合体腔(血体腔):既有来自囊胚腔的初生体腔,又有来自中胚层的次生体腔。
2. 开管式循环: 动脉位于消化管背方心脏两侧还具有活瓣的心孔。血液自心脏经动脉流向血腔,直接 浸润各种组织和器官。血腔中的血液又可以经心孔流向心脏。开管式循环由于血液在血腔或血窦中进行,
以致压力较低,因而可避免由于附肢容易折断而引起的大量失血,这是节肢动物一种很好的适应。 六、呼吸系统
节肢动物的呼吸器官多样,有鳃、书鳃、书肺、气管、气管鳃等。小个体用体表呼吸。 鳃:虾、蟹的呼吸器官。在鳃轴上长出小片状或丝状的鳃丝,有血淋巴流入其中而进行气体交换。 气管:是体壁内陷而成的弹性管状构造,壁上具几丁质螺旋丝,可支撑气管以利气体流通。气管直
接输送气体,代替血液携带气体。气管可直接供氧气给组织,也可直接从组织排放二氧化碳,是最高效 的呼吸器官。 七、灵敏的感觉器和发达的神经系统:
1. 感觉器官十分发达: 节肢动物的感觉器官多样化。 2. 神经节有十分明显的愈合趋势:
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基本的型式是链式神经系统,但由于某些节肢动物体节的高度愈合,神经链 中的神经节有愈合的现象。 提高了神经系统传导刺激、整合信息和指令运动等的机能,更有利于陆栖生活。 脑:前脑、中脑、后脑食道下神经节 八、独特的消化系统: 中肠突出物:储存养料 脂肪细胞 直肠垫:保存体内水分 九、排泄器官:
1. 后肾管:甲壳纲的颚腺和绿腺、蛛形纲的基节腺、原气管纲的肾管都是这个类型。它们的末端都有 端囊,就是退化了的体腔,与此相连的管子就是体腔管,有排泄管通体外。
2. 马氏管:昆虫或蜘蛛具有,是肠壁向外突出形成的管子,其排泄物须经消化管然后从肛门排出体外。
§3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P229-230
分为 5 个亚门: 三叶虫亚门、甲壳亚门、螯肢亚门、多足亚门、六足亚门 一、三叶虫亚门 P230
三叶虫纲——三叶虫, 仅有化石留存。 二、 甲壳亚门(Subphylum Crustacea)
1.代表动物—— 罗氏沼虾 具体见《动物学实验》P112-122 1.1 外形特征:认图P231
①罗氏沼虾体色呈淡青蓝色并间有棕黄色斑纹,雄虾第二步足呈蔚蓝色。但随着栖息的水域环境的不 同而变化。水域透明度大,体色则淡;水域透明度小,体色则深。罗氏沼虾具有鲜艳的体色和随环境条 件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②身体分部: 头胸部:头胸甲、额剑 头部 5 体节+胸部 8 体节(注在幼体时头部为 6 节) 腹部:6 节
③附肢:共 19 对,多为双枝型 触角 小触角: 原肢 3 节,触鞭 2 条 头肢 (2 对) 大触角: 原肢 2 节,内有触角腺
颚舟叶:甲壳纲动物的(5 对)口肢大颚
第二小颚的外肢发达,(3 对) 小颚(2 对)
形状扁平宽大,称为颚
舟片。用来激起水流,胸肢 颚足(3 对)
使鳃室 内外的水不断交(8 肢) 步足(5 对):底、基、座、长、胫、跗、趾节
换,又称“呼吸板”。 腹肢游泳足(5 对)
(6 对) 尾肢(1 对)
1.2 内部构造:1.2.1 消化系统: 口→食道→胃(贲门胃、幽门胃)→中肠→后肠→肛门 肝脏 盲囊
1.2.2 循环系统:开管式 围心窦:无脊椎动物,特别是节肢动物体内包围心脏的空腔。内含血液,在血液循环中,有帮助血
8
液进入心脏的作用。系血腔的一部分。 1.2.3 呼吸系统:
鳃 7 对,着生于第 2 颚足至第对步足的基部。鳃位于背甲两侧形成的鳃室内,称为足鳃。
1.2.4 排泄系统: 触角腺:又称“绿腺”。甲壳动物的排泄器官,位于食管之前的头胸部左右两侧内,开口于大触角基部。 内端是由绿色的皮部和白色的髓部合成的腺质部分,与外端一薄壁的膀胱相接。排泄物为绿色鸟氨酸。
1.2.5 神经系统: 链状神经。脑神经节、食管下神经节、腹神经链; 感觉器官:嗅毛、触毛、平衡囊、复眼。 1.2.6 生殖系统: 雌雄异体。
(1)雄性: 精巢 1 对,半透明乳白色,位于心脏的下方。第 5 步足基部有雄性生殖孔。
(2) 雌性: 卵巢 1 对,前端愈合,后端分离。位于心脏之前方或延至腹面,性成熟时为黄色到褐色, 细颗粒状。第 3 步足基部有雄性生殖孔。
3. 重要类群:P237-240鳃足纲、颚足纲、软甲纲、五口纲 三、螯肢亚门 P240-246
1.肢口纲(merostomata):鲎 P240 2.蛛形纲(arachnida):蝎、蜘蛛、螨虫、蜱
营养交换:呼吸器官包括书肺和气管或仅有气管,书肺专门运输气体,血液中无气体 气体交换在体内进行,可减少水分流失。 排泄器官为基节腺和马氏管。 蜘蛛目特有纺渍器,用于吐丝结网。
四、多足亚门 P246-2481. 唇足纲(Chilopoda):代表动物为蜈蚣。 2. 倍足纲(Diplopoda):代表动物为马陆。 五、六足亚门 P248-2711. 代表动物——东亚飞蝗
1.2.4 呼吸系统:非常发达(包括气门、气管、气囊)
气管由体壁内陷而成,自气门向内为一条短气管,连接身体两侧纵行的主气管干,背面和腹面也 各有纵气管一对,有一些横行气管连接这些纵气管。气管壁具有表皮增厚形成的螺旋丝,可保持其扩张以利于气体畅通。气管经一再分支到身体各部。器官的某些部位膨大成很薄的气囊(胸部气囊尤为发达),囊壁无明显的螺旋丝。气囊的张、缩,可增加气管内的通风作用,也有助于减轻飞行时自身的重力。 排泄系统:
马氏管:昆虫的排泄器官,来自外胚层(中肠后肠交界处)。 代谢废物:尿酸 2.2.6 发育:
①孵化:在胚胎时期,受精卵在卵壳内充分发育成为胚胎,胚胎脱壳而出,成为幼态昆虫。 ②变态:
不完全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幼态昆虫与成虫区别不大。 如:蝗虫。
完全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 性与成虫显著不同,而蛹是一个不活动时期。如:蝶、蛾、蚊、蝇、蜂、甲虫。 ③蜕皮: 羽化:一生中的最末一次蜕皮。 ④世代: 一化性昆虫,多化性昆虫、多年性昆虫 有爪纲 多足纲 昆虫纲 原有爪类
(原有颚类) 三叶虫纲 甲壳纲 肢口纲 蛛形纲
本章要点:1. 节肢动物门有哪些主要特征?试与环节动物作一些比较。 2. 掌握罗氏沼虾、东亚飞蝗的形态结构的特征。 3. 甲壳亚门、六足亚门的主要特征。
4. 名词解释:外骨骼、颚舟叶、触角腺、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5. P275 思考题 13,14,15
第 13 章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P288-302
原口动物:胚胎发育中原肠胚期的原口后来成为成体的口的一类三胚层动物。包括扁形动物、原腔 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原口:原肠腔与外界相通的孔)
后口动物:胚胎发育中原肠胚期的原口形成肛门,而在与原口相对的一端,由外胚层内陷而形成成 体的口的一类三胚层动物。如:棘皮动物、毛颚动物、须腕动物(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
§1 棘皮动物门的特征
一、次生性五辐射对称:
五辐摄对称:就是通过虫体的口面自反口面的中轴,可以把身体做五次不同的切割,所切出的两部分 基本上互相对称。或者说,沿着身体的体轴,整个身体有五个相似的部分构成,例如星形,球形,圆形 或呈树状分枝。 二、体腔和水管系
次生性体腔发达。 水管系:为特有结构,由体腔一部分演变而成。 四、 骨骼
具有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有的极为微小,仅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海参类);有的成为许多骨
9
片,相 互排列成一定的形式,或是愈合成一个完整的壳(海胆类),骨片间以结缔组织连接,骨骼常形成刺,突 出体表。
§2 代表动物——海盘车 P290-295
1. 五辐射对称:腕、体盘、步带(步带沟、管足)、间步带区、筛板、肛门、生殖孔 2. 体表粗糙,有许多棘或刺,棘间分布有叉棘和皮鳃。
皮鳃:从骨板间突出的膜质泡状突起,外覆上皮,内衬体腔上皮,其内腔连于次生体腔,有呼吸和 排泄的作用。 P291 图 13-5
4. 水管系统(步管系统);
管足:棘皮动物水管系统从侧管分出的管状运动器官,沿步带紧密排列,各管足末端具吸盘,水充 满时向外伸出,便于行走。水倒流回坛时,管足就缩入体内。它也能起一定的气体交换的作用,口周围 的管足还有嗅觉功能。P288 口或外神经系:感觉 来源于外胚层
下神经系:运动来源于中胚层,这是动物界唯一的一例 反口神经系:运动,由体腔上皮产生(特殊) 来源于中胚层,这是动物界唯一的一例 10. 再生能力强。
§3 棘皮动物的分类 P295-300
一、有柄亚门 二、游移亚门:
1. 海星纲(Asteroidea):海盘车、鸡爪海星 具中央盘和腕;两者的界限不明显,腕在口面有步带沟 2. 海胆纲(Echinoidea):马粪海胆 海胆幼虫无腕、具壳板,咀嚼器(亚里斯多德提灯)
3. 蛇尾纲(Ophiuroidea):海盘、筐蛇尾蛇尾幼虫 腕细长,与中央盘的界限很明显,没有步带沟
4. 海参纲(Holothuroidea):刺参、梅花参 耳状幼虫、樽形幼虫、五触手幼虫 体长筒形,两侧对称,无骨板,内骨骼为小骨片,具呼吸树。
呼吸树:也称“水肺”。棘皮动物海参类的呼吸器官。由消化管末端一部分变化而成,伸入体腔,重 复分枝,状如树枝。还有排泄功能。
本章要点:1. 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 海盘车的形态结构
3. 名词解释:原口动物、后口动物、管足、皮鳃
第 14 章 半索动物门(Hemichordata)P303-307 §1 门的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柱头虫
一、本门的主要特征:
适应辐射:凡是分类地位很近的动物,由于分别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经过长期演变,在形态结构 上造成明显差异的现象。
无脊椎动物总结
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 无脊索及脊椎 中枢神经系统位于消化管腹面 如有心脏则位于消化管背面 一、对称即体制:
动物躯体结构的基本形式,是指动物躯体各部分的结构和器官在排列方式上的某些规律性。 不对称(无对称):如变形虫,一些多细胞动物如海绵动物和腔肠动物的一些种类,由于群体的形成,也产生不对称的情形。
球状辐射对称(等轴无极对称):通过中心可以将身体分为无限或有限的相同两半,如:太阳虫、多数放 射虫。 ∵悬挂在水中,上下左右的环境都一样,这类动物除了从中心到表面的 差异外,没有向一个方向的特性递减率。
辐射对称(单轴异极对称):通过一个固定的主轴,可以把身体切成若干相等的两半。 如:表壳虫、钟虫、 海绵、腔肠动物 (固着或漂浮生活)
两侧对称:动物有前、后、背、腹之分,只剩下左右两侧是对称的。(爬行) 特例:腹足类(左右不对称)、棘皮动物(次生性辐射对称)、左右辐射对称:珊瑚纲和栉水母。 二、胚层: 无胚层分化: 如:原生动物 内陷、内移、外包、内转、分层
两胚层: (内胚层、外胚层) 如:海绵动物、腔肠动物 端细胞法、体腔囊法
三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如:扁形动物、原腔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 三、体腔(消化管与体壁之间的腔):
无体腔: 没有封闭的体腔.如: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
10
假体腔: 起源于囊胚腔,它的内边界为内胚层,外边界为中胚层。如:线形动物(原腔动物)、轮虫、腹 毛类
真体腔:中胚层之内的腔,内、外都由中胚层产生的体腔上皮所包裹。真体腔的产生对消化、循环、排 泄、生殖等器官的进一步复杂化都有重大意义,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如:环节动 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混合体腔)、棘皮动物
混合体腔:真、假体腔并存。如: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四、体节和身体分部——身体分节也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
假分节: ①原生动物有孔目 Rheophax nodulosa 的外壳常由一系列沿直线轴排列的小室组成。②腔肠动物群体。e.g. 桧(gui)叶螅的水螅体,在螅茎两侧对称而前后重复地排列着。③扁形动物: 涡虫纲三肠目某些涡虫的肠、神经、生殖腺具有原始分节现象。 猪带绦虫由许多节片构成。④线形动物:躯体表面有横缢,但内部结构无分节,在许多自由生活的线虫中,角质膜的衍生 物如刺、鳞片、刚毛都有分节现象。
同律分节:环节动物——不仅在于身体的各种内部器官,而且体节交界处能清楚地看到横缢,附肢(疣 足、刚毛)等外部器官也按节重复排列。
异律分节:节肢动物——躯体的分部和附肢形态的分化。 五、体表和骨骼:
1. 原生动物:有的质膜很薄(变形虫);有的有加厚的角质膜(眼虫);有的具纤维质的胞壁(植鞭亚纲);有的 具角质的外壳(表壳虫);有的具石灰质外壳(有孔虫);有的具硅质骨针和几丁质中心囊(放射虫)。 2. 海绵动物:石灰质或硅质骨针,海绵丝 3. 腔肠动物:角质或石灰质(珊瑚虫)的骨骼
4. 扁形动物:体表具纤毛,但寄生种类的成虫体表只有细胞质构成的外皮层,无纤毛 5. 线形动物:体表具角质膜,轮虫具很厚的角质壳皮,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6. 环节动物:体表具一薄层角质膜,常具刚毛
7.软体动物:石灰质贝壳或内壳,头足类具中胚层形成的软骨,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有软骨的一纲。 8. 节肢动物:几丁质的外骨骼,有蜕皮现象
9.棘皮动物:中胚层形成的骨骼 初级间质细胞
10.半索动物:口索(不是脊索,是由口腔的口前延伸部分、中央窦和血管球共同组合而成) 六、运动器官、肌肉和附肢: 1. 原生动物:伪足、鞭毛、纤毛
2.海绵动物:营固着生活,但其两囊幼虫是用鞭毛运动的,其体内水流的川行,也是靠领细胞鞭毛的打动
3. 腔肠动物:皮肌细胞可使身体伸缩而产生运动(例如:水螅、水母等),其幼虫时期(浮浪幼虫)以纤 毛运动
4. 扁形动物:皮肌囊,可作蠕形运动。自由生活的,其体表仍具纤毛(涡虫纲)用以爬行或游泳;营寄生生活的种类,成虫无纤毛,体表具外皮层,用吸盘和钩附在寄主体上,只能蠕动,但其幼虫都有纤毛 5. 原腔动物:线虫动物无纤毛,具纵肌,作蛇行运动;轮虫、腹毛类具纤毛。 6. 环节动物:具疣足和刚毛,其皮肤囊有发达的纵肌和环肌,能游泳、钻土。
7. 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中唯一能飞的种类。 附肢具分节翅:由中胸和后胸的体壁两侧扩展而成。
8. 软体动物:一般不活泼,成虫以多肉的足作固着或缓慢的爬行运动(少数浮游);头足类能迅速运动, 其足形成腕,可捕食,有一部分形成漏斗,可喷水,因而可以迅速游走。
9. 棘皮动物:腕和管足司运动,有的棘也能活动,其幼虫以纤毛运动 10. 半索动物:肠鳃类靠吻腔和领腔的充水和排水,使身体伸缩运动 七、消化系统:
1.原生动物:细胞内消化 食物泡 2.海绵动物:细胞内消化 领细胞 3.腔肠动物:消化循环腔(消化管) 细胞内消化 有口无肛门 细胞外消化 4.扁形动物:消化循环腔
5.原腔动物:完全消化系,分前肠、后肠(外胚层发生)和中肠(内胚层发生) 6.环节动物
7.节肢动物 完全消化系,消化管有肌肉,各种消化腺
8.棘皮动物棘皮动物的消化管是完全的,但有的种类肛门不用(海星纲)或消失(蛇尾纲) 9.须腕动物:是后口动物中唯一不具消化系统的种类;触手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八、呼吸和排泄: 排泄系统: 1.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的伸缩泡也兼有排泄的功能。 2.海绵动物 无呼吸、排泄系统,借体表进行气体交换和排泄。 3.腔肠动物
4.扁形动物无呼吸系统,用体表进行气体交换,大部分寄生种类能进行厌氧呼吸。
11
5.原腔动物扁形动物原肾管顶端盲管内有纤毛,称焰细胞;线虫动物的原肾管无纤毛(腺 型、管型); 轮虫是由一对纵排泄管和焰茎球组成的原肾管(来自外胚层)。
6. 环节动物:后肾管(两端开口),一端通体腔,一端通体外(肾管可由体腔上皮向外突出而成,称体腔管;也可由原肾变来,也可由原肾和体腔管形成混合肾管)
7. 软体动物:体腔管形成的肾脏,一端通退化的体腔(围心腔),一端通外界(外套腔) 8. 节肢动物:体腔管(绿腺、颚腺、原气管纲的肾管)、马氏管(肠壁的管状突起) 9. 棘皮动物:管足和皮鳃 10.半索动物:脉球 呼吸系统:
1. 环节动物:体表和疣足(有些疣足的背须还会形成鳃突) 2. 软体动物:鳃、肺
3. 节肢动物:鳃(虾)、书鳃(鲎)、书肺(蜘蛛)、气管(昆虫)、气管鳃(蜉蝣幼虫)和体表 4. 棘皮动物:管足和皮鳃(有呼吸和排泄的功能),海参有水肺
5. 半索动物:咽鳃裂——脊索动物所共有的主要特征。咽鳃是它的呼吸器官,脉球是半索动物的排泄器官。 九、循环系统:
1. 原生动物:原生质不断流动,食物泡也不断地在身体环行 2. 海绵动物:无循环系统 3. 腔肠动物消化循环腔 4. 扁形动物
5. 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的原体腔也有输送养料的功能
6. 环节动物:闭管式循环系统(蛭纲是开管的),背血管和弧状的心,可搏动 7. 软体动物 开管式循环系统 头足类为闭管式 8. 节肢动物
9. 棘皮动物:不发达,在围血窦的隔膜内,与水管系统平行成辐射排列 10.半索动物:开管循环,血管、血窦、心囊 十、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神经系统:
1. 原生动物:无神经系统,只纤毛虫有纤维系统联系纤毛,协调纤毛运动,有感觉传递功能 2. 海绵动物:无神经系统,只借原生质来传递刺激,反应极迟钝 3. 腔肠动物:神经网
4. 扁形动物: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成,一般分脑和数条后行的神经索,梯式神经系统 5. 原腔动物:梯式神经系统 6. 环节动物:索式神经系统 脑、咽下神经节、腹神经索
7. 软体动物:脑、足、侧、脏 4 对主要神经节和其间的联络神经构成。 头足类的脑有软骨保护,是无脊椎动物最高等的神经中枢
8. 节肢动物:索式神经系统,神经节愈合更显著 9. 棘皮动物:外、下、反口神经系,辐射排列
10.半索动物:雏形背神经管,背神经索前端呈具腔的管状 感官系统:
1. 原生动物:眼点 2. 海绵动物:无
3. 腔肠动物:触手囊、平衡囊
4. 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各式的眼 5. 节肢动物:单眼和复眼;昆虫有听器 6. 软体动物:头足类的眼最高等 十一、生殖系统和生殖: 1. 原生动物: 无性:二裂、出芽、复分裂(裂体生殖和孢子生殖) 有性:受精(同配、异配)、接合 有些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的现象 2. 海绵动物:无性:出芽、芽球 有性:受精
3. 腔肠动物: 无性:出芽、二裂 有性:受精、有世代交替现象 生殖腺由外或内胚层产生
4. 扁形动物:生殖腺由中胚层产生,而且有了生殖管和附属腺,多为雌雄同体 5. 原腔动物:多雌雄异体,生殖腺与生殖管互相连接,管状 6. 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生殖腺由体腔上皮而来,由体腔管通外
7. 节肢动物:两性生殖,某些种类及轮虫等可行孤雌生殖, e.g. 棉蚜 十二、发育:
1. 除节肢动物的卵裂是表裂,头足类是盘裂外,一般是全裂。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是螺旋 式卵裂;腔肠动物、棘皮动物是辐射式卵裂。
2. 原口动物:扁形动物、原腔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12
后口动物:毛颚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脊索动物 3. 直接发育 间接发育
两囊幼虫(海绵动物)、浮浪幼虫(腔肠动物)、牟勒氏幼虫(涡虫纲)、担轮幼虫(环节动物、软体动物)、面盘幼虫(软体动物)、无节幼体(甲壳类)、羽腕幼虫(海星纲)、蛇尾幼虫(蛇尾纲)、海胆 幼虫(海胆纲)、短腕幼虫(海参纲)、桶状幼虫(海百合纲)、柱头幼虫(半索动物)
§2 无脊椎动物的进化
一、原生动物的起源和发展: 孢子纲纤毛纲
肉足纲 鞭毛纲
原始鞭毛虫
二、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原肠虫、吞噬虫
三、海绵动物的系统发展:由鞭毛纲领鞭毛虫的群体进化而来 侧生动物四、腔肠动物的系统发展: 钵水母纲
水螅型祖先(水螅纲) (浮浪幼虫样祖先) 珊瑚纲
五、扁形动物的系统发展:
起源:爬行栉水母学说和浮浪幼虫样祖先学说 发展:涡虫纲 吸虫纲 绦虫纲 吸虫纲 涡虫纲 绦虫纲
六、原腔动物的系统发展: 腹毛动物门、轮虫动物门 涡虫纲 线虫动物门 (中间类型)
七、环节动物的系统发展: 起源于扁形动物的涡虫纲。多毛纲最原始,寡毛纲是适应土壤生活的结果,蛭纲是寡毛类适应半寄生生活的结果。
八、软体动物的系统发展: 环节动物 共同祖先 软体动物 其中双神经纲最原始,头足纲最高级。 九、节肢动物的系统发展: 由环节动物进化而来。 有爪纲 多足纲 昆虫纲 原有爪类
三叶虫纲 甲壳纲 肢口纲 蛛形纲
十、棘皮动物、半索动物的系统发展: 两侧对称的祖先棘皮动物 半索动物的柱头虫与海参的短腕幼虫极为相似,因此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最为接近。
第 15 章 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P308-326
§1 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脊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类动物,它们都有以下三个最主要的共同特征:
1. 脊索(notochord):在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中,由原肠背侧的部分细胞离开肠管,成为中胚层而形成 的棒状结构。脊索结实而有弹性,起着相当于脊椎动物支撑身体的骨骼作用。P308 不分节,来自中胚层。 脊索细胞:富含液泡
低等脊索动物:脊索终生存在或仅见于幼体期 高等脊索动物:胚胎期,成体代之以脊柱
2. 背神经管(dorsal tubular nerve cord):位于动物身体背中线上,在脊索(或脊柱)之上。背神经管 由外胚层下陷卷褶形成。高等动物中背神经管分化为脑和脊髓两部分。 来自外胚层。脑---脑室;脊髓----中央管
3. 咽鳃裂(pharyngeal gill slits):由脊索动物消化管前端咽部的两侧裂开与外界相通形成。低等脊索动 物中咽鳃裂终生存在,高等动物中则只出现在幼体或胚胎发育过程中。
13
4. 脊索动物门的其它共同特征:
脊索动物除了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三大主要特征外,还有一些其它特征,如:如果存在心 脏,则都在身体消化管的腹面;若动物有尾,则尾部均在肛门的后方,称为肛后尾;骨骼都是由中胚层 形成的内骨骼,而不是由外胚层形成的外骨骼。此外,脊索动物都是两侧对称身体分节的后口动物,身 体有三个胚层,体腔为次生体腔。这些特征也说明脊索动物起源于非脊索动物。
§2 脊索动物门的分类 P309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脊索动物有 7 万余种,现存的种类分为三个亚门: 一、尾索动物亚门(Subphylum Urochordata): 2. 代表动物——柄海鞘 P310-314 2.3幼体及逆行变态
2.3.1 幼体具有脊索动物的三个主要特征
2.3.2 海鞘的变态:海鞘幼体经过几小时的短期游泳生活以后,用它身体最前端的吸附突起黏着在其 它物体上,接着,尾部就逐渐萎缩以至消失。除留下一个神经节外,神经管和脊索也完全消失无遗。幼 体继续发育为成体,躯体有被囊包着,改营固着生活。
幼体经过变态,海鞘形体变得更为简单,称为逆行变态(P312)。这一现象是由幼体和成体的生活方 式绝然不同而引起的。海鞘幼体营短期自由生活,后吸附变态营固着生活。
4. 演化起源:原始无头类 无头类:脊索动物中脑和感觉器官还没有分化出来,因而还没有明显头部的类群。包括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
二、头索动物亚门(Subphylum Cephalochordata): 代表动物----文昌鱼
咽腔是完成呼吸作用的部位 2.2.5 血液循环
闭管式,无心脏,腹大动脉具搏动能力。 腹大动脉的血液向前流,背大动脉的血液向后流——和无脊椎动物不同。 三、脊椎动物亚门(Subphylum Vertebrata):P320-322 1. 脊椎动物亚门的分类:
①圆口纲②鱼纲③两栖纲④爬行纲⑤鸟纲⑥哺乳纲 2. 主要特征:
2.1 有明显的头部;
2.2 绝大多数种类的脊索只见于发育的早期,以后为脊柱所代替;
2.3 原生的水生种类用鳃呼吸,次生的水生种类及陆生种类用肺呼吸; 2.4 除圆口类之外,都具备了上、下颌; 2.5 完善的循环系统; 2.6 有构造复杂的肾脏;
2.7 除圆口类之外,用成对的附肢作为运动器官。 3. 脊索动物类群常用名词:P309-310 3.1 无头类:特指脑和感觉器官没有分化出来,无明显头部。包括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 3.2 有头类:指有明显头部的脊索动物,包括所有脊椎动物。 3.3 无颌类:指没有上、下颌的脊椎动物,现存类群只有圆口纲。 3.4 颌口类:指有上、下颌的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3.5 无羊膜类:指胚胎发育中没有羊膜的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鱼类和两栖类。 3.6 羊膜类:指胚胎发育中有羊膜的脊椎动物,包括爬行类、鸟类和哺乳动物。 四、寒武纪大爆发与脊索动物门的起源和进化:P323-325
脊索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从现有证据推论,脊索动物起源于非脊索动物,并从简单的身 体结构向复杂身体结构的高等类群进化。现存的尾索动物、头索动物这两类低等脊索动物的体内,以及
它们祖先体内还没有形成坚硬的骨骼,所以没有留下化石。目前还只能采用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的研究 材料进行分析,提出假说。 本章要点:
1. 脊索动物的三大主要特征及次要特征,加以简略说明。 2. 可分为几个亚门及代表动物。 3. 柄海鞘的主要特征。
4. 文昌鱼的进步及原始性状,简述其消化及呼吸途径。 5. 名词:脊索、咽鳃裂、无头类、逆行变态。
第 16 章 圆口纲(Cyclosyomata)P327-333
※ 圆口纲是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的一个纲,从其主要特征可看出: ①口为吸附型,没有上下颌。 ②脊索终生存在,没有脊椎。 ③没有偶鳍,只有奇鳍。 ④ 只有一个鼻孔。
14
§1 代表动物—— 东北七鳃鳗(Lampetra morii)
第十七章 鱼纲
二、鱼纲的主要特征 外形:P334-335 1.1 鱼类的体形,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1.1.1 纺锤形: 淡水中最常见的鲤鱼、青鱼以及海洋中的鲨鱼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1.1.2 平扁形:例如鳐等。 1.1.3 侧扁形:例如鳊鱼、胭脂鱼、鲳鱼、蝴蝶鱼等。它们的游泳能力,比不上纺锤形的鱼类。 1.1.4 棍棒形:例如黄鳝和鳗鲡。这种类型的鱼适应于穴居,常穿入泥土或水底的砂石中,游泳能 力较弱。有的种类,其左右轴比背腹轴还要短,使全身呈带形,例如带鱼。 2.2 鳞:
鱼类的鳞片:鱼类特有的衍生物叫真皮鳞,是一种保护性结构。根据形状的不同,分为三种:盾鳞、 硬鳞和骨鳞,骨鳞分圆鳞和栉鳞和硬鳞。
2.2.1 盾鳞(placoid scale):盾鳞是软骨鱼类所特有的鳞片,构造比较原始,分布全身,斜向排列,使身体表面显得很粗糙。盾鳞是由真皮和表皮联合组成。真皮演化为基板和板上的齿质部分,齿质部分 的尖峰指向后方。齿质表面有由表皮演化而来的珐琅质被覆盖着。齿质部分的中央为髓腔,有血管和神经通入腔内。盾鳞不但全身分布,还延伸至口中的上下颌,执行着牙齿的功能。从脊椎动物牙齿的发生 和构造来看,盾鳞和牙齿应该是同源器官。
2.2.2硬鳞(ganoid scale):硬鳞是硬骨鱼中最原始的鳞片,由真皮演化而成,典型鳞片呈斜方形, 含有硬鳞质,发特殊亮光。硬鳞彼此紧接和交搭成行,形成一层整齐的甲胄被覆在鱼体上。如:北美的 雀鳝、我国的鲟鱼(鲟鱼的硬鳞并不发达,真的硬鳞只在尾鳍上缘有一些)。
2.2.3骨鳞(bony scale):骨鳞是绝大多数硬骨鱼类所具的鳞片,也由真皮演化而成,略呈圆形, 前端插入鳞囊内,后端游离,彼此作覆瓦状排列,有利于增加身体的灵活性。游离的一端光滑的,称为圆鳞,多见于鲤科鱼类;游离的一端呈锯齿状,称为栉鳞,在鲈科鱼类中常可见到。 圆鳞(cycloid scale):骨鳞一端游离。如游离一端为光滑,称之为圆鳞。多见于鲤科鱼类。
栉鳞(ctenoid scale):骨鳞一端游离。如游离一端有许多细小锯状突起,称之为栉鳞。多见于鲈科鱼类。 5. 消化系统:P342
鱼类的消化器官对水环境和食性的适应有以下特点:鱼类没有唾液腺,这显然与水生的习性有关。由上下颌合成的口是鱼类捕捉食物的重要工具之一, 因此口的位置与食性的关系极为密切。 软骨鱼类:
5.1 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肠、肛门
5.1.1 上、下颌形成的口是鱼类捕捉食物的重要工具之一。 上位:吃浮游生物; 口的位置下位和半下位:以底栖生物或岩石上的藻类为食; 端位:吃中上层的食物 肝和胰有管道,通过肠。 5.2.1 无唾液腺
5.2.2 胃腺、肠腺、肝脏(鱼类最大的消化腺)、胰腺 软骨鱼有定形的胰脏;硬骨鱼的胰脏多为弥散腺体,一部分甚至全部埋入肝中,构成肝胰腺。 6. 呼吸系统:P343
鱼类和圆口类都是终生用鳃呼吸的水生脊椎动物,现在的硬骨鱼和绝大多数的软骨鱼都在咽部各有 五个鳃裂。 6.1 鳃:鳃丝起源于外胚层 半鳃、全鳃 鳃弓:起支持作用 结构 鳃隔:鳃弓外侧缘的中央延伸的隔壁 鳃瓣:
软骨鱼类:咽部每侧具四个全鳃,一个半鳃;鳃裂直接开口于体外,鳃隔(在两个半鳃之间)发达; 硬骨鱼类:咽部每侧具四个全鳃,鳃裂外侧有鳃盖,鳃隔(在两个半鳃之间)退化。 6.2 呼吸方式:P344
鳃呼吸:主要 皮肤呼吸:鳗鲡、鲇鱼、弹涂鱼(尾鳍) 肠呼吸:泥鳅吞气入肠
口咽腔表皮呼吸:黄鳝 褶鳃(鳃上器)呼吸:乌鳢、攀鲈、胡子鲇等鳃室上部特化 鳔呼吸:肺鱼、雀鳝
6.3 鳔:位于肠管背面的囊状器官,一般为二室,也有一室或三室的。 6.3.1 结构
闭鳔类:鲈形目(鳔管退化)
根据鳔与食管之间是否存在相通的鳔管 管鳔类(通鳔类):鲤形目、鲱形目
3.2 作用①调节比重:气腺(红腺)分泌气体以及卵圆窗(闭鳔类)或鳔管(管鳔类)排放气体; ②使鱼体悬浮在限定的水层中,以减少鳍的运动而降低能量消耗;
③韦伯氏器:鲤科鱼类,使鱼能感受高频率的声波,鳔有辅助听觉的作用。 组成:闩骨、舟骨、间插骨、三角骨,与内耳
15
相连;
④鱼类的发声器官:如:鲤科鱼类当鳔管放气时能发出声音;大、小黄鱼鳔的外面附有与鳔相连的肌肉,当收缩时鳔能发声。
7. 循环系统:P346
鱼类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与所有毛细血管(微血管)。此外还有淋巴管和血腺(blood glands,拟淋巴 lymphoid glands)。这些器官构成连环接续的系统。 7.1 心脏
7.1.1 位于最后一对鳃弓的后面腹侧的围心腔内,位置较其它脊椎动物的心脏更向前移; 7.1.2 心脏很小,由静脉窦、一心房、一心室构成;
动脉球:硬骨鱼类心室前端的一个圆凸状构造,由腹大动脉基部膨大而成,它不是心脏的部分, 无搏动能力,内贮血液,有缓冲能力。
由心室压入的血液,经动脉前行至腹大动脉,再分支徐徐送入鳃中,使鳃内毛细血管不致损伤。 动脉圆锥:软骨鱼类心室前方的一个稍为膨大的构造,是心脏的一部分,能有节律地搏动。 8. 排泄系统和渗透压调节:P348-350 8.2 渗透压的调节 P348
9.2.1 淡水鱼类渗透压的调节 体液的盐分浓度>外界环境 吸盐细胞 由渗透得水,不饮水,肾小球发达,排低渗尿,尿量多 8.2.2 海产硬骨鱼类渗透压的调节 体液盐分浓度比海水略低 泌盐细胞 由渗透失水,饮海水,由鳃排除盐分,渗小球少或缺失,等渗尿,尿量少 8.2.3 软骨鱼类渗透压的调节 尿素 2%
体内保存尿素,海水随食物摄入,由渗透失水,有排盐腺,肾小球正常,等渗尿,尿量正常。 10. 神经和感觉系统:P351-356
10.1 鲤鱼的脑神经包括视神经、嗅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 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各神经核的构造不如高等动物的完密,其分化的程度也很差。 10.2鱼类较特殊的感觉器官是鲤科的韦伯器和侧线系统。
韦伯氏器:由椎骨前端两侧的带状骨、舶状骨、间插骨和三脚骨所组成,因三脚骨末端与鳔相连, 故也称具韦伯氏器的鱼为骨鳔类。P346 图 17-14
侧线系统:鱼类特有的皮肤感觉器官。 感受低频率的振动,具有控制趋流性的定向作用,判断水波的动态,协助视觉测定远处物体的位置。 罗伦翁:软骨鱼类所具有的特殊皮肤感受器。 10.3 听觉器官
内耳(迷路):主要起平衡身体的作用。P355 图 17-24 上部:椭圆囊、半规管(3 个)、壶腹——平衡 下部:球囊、瓶状囊——听觉 耳石:3-5 块 视觉器官 眼:多数鱼类没有眼睑
镰状突:硬骨鱼类调节视距的特有结构。 鱼类开始出现上下颚
本章要点:1. 鱼纲的主要特征:体型、鳍、脊椎骨、脑神经、内耳的结构 2. 渗透压的调节
3. 名词解释:骨鳞、盾鳞、硬鳞、鳃耙、动脉圆锥、动脉球、镰状突
第18章 两栖纲
三、 五趾型附肢及其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意义 特点:
1. 强有力的附肢及具有多支点的杠杆运动的关节。
2. 肩带借肌肉间接地与头骨和脊柱相连。 (与鱼类的根本区别) 3. 腰带与脊柱直接相连。
结果: 获得了较大的活动范围、前肢功能多样性、躯体重力的主要支撑、提高了运动的灵敏性 五、两栖类在系统演化中的进步性特征: 1. 出现五趾型附肢; 发展和形成了 偶鳍 五趾型附肢(动物演化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单支点 具有多支点的杠杆运动的关节,强有力的附肢 2. 出现肺(陆地脊椎动物重要特征);
3. 出现听骨(耳柱骨),发展了陆生脊椎动物的听觉器官。
§2 主要特征 P372
一、主要特征:
16
1. 皮肤裸露,富于腺体;
2. 脊柱进一步分化,肩带不联头,腰带借荐椎与脊柱联接; 3.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可出现肺; 4. 开始出现双循环。
两栖类的皮肤: 现代两栖类皮肤裸露、富于腺体。
皮肤中有许多粘液腺,可分泌粘液湿润皮肤,对皮肤有一定保护作用。 两栖类皮肤的结构不利于保水,很容易散失体内的水分,因此它们必须在近水处或水中生活。
舌弓上部的舌颌骨已转化为一小块耳柱骨,它进入中耳腔成为听骨;
两栖类中轴骨骼中脊柱的分化进一步加强,分化有颈椎(1 枚)、躯干椎(7-200 枚)、荐椎(1 枚)和尾椎(20 枚以上)四部分。
3.2.2 陆生脊椎动物脊椎骨的典型结构:
椎体、横突、棘突(髓棘)、椎弓(髓弓)、关节突(前关节突、后关节突) 肋骨发育不良或融合在脊椎骨的横突上。 3.3 带骨和肢骨
3.3.1 肩带不附着于头骨,腰带借荐椎与脊柱相联结。——四足动物与鱼类的重要区别。 3.3.2 五趾型附肢 5. 消化系统
5.1 消化管:口腔、食道、胃、肠、泄殖腔 5.1.1 口腔:
牙齿:多出性的同型齿 颌齿、上颌齿 犁骨齿:无咀嚼功能,只有咬伤捕食对象和防止食物滑出口外的作用 舌:肌肉质,有些种类特化为捕食器官。
颌间腺:分泌粘液(无消化功能),能使食物湿润,并便于吞咽干燥食物。 5.1.2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5.1.3 各消化器官的内壁,均有发达程度不同和数目不等的纵褶。 5.2 消化腺:肝脏、胰脏 6. 呼吸系统 p377
鳃和肺都是呼吸器官,但前者适于水生,后者适于陆生,适于在空气中进行气体交换。 6.1 幼体以鳃呼吸:外鳃 内鳃,水生两栖类的成体也以鳃呼吸。 6.2 登陆以后以肺呼吸——陆生脊椎动物的重要特征。
①肺是主要呼吸器官,结构还十分简单,肺的内壁仅有少数皱褶,呼吸表面积不大。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喉和气管是肺呼吸动物的结构,内壁具有环状的软骨支撑,对保证气体通畅具有重要意义。 ②辅助呼吸:皮肤、口腔粘膜。
③呼吸方式:口咽式呼吸。 因不具肋骨和胸廓,呼吸方式特殊。呼吸动作主要依靠口腔底部的颤 动升降来完成,并由口腔粘膜进行气体交换。
7. 循环系统:不完全的双循环
双循环(肺心式):用肺呼吸的脊椎动物的循环方式。血液完成一次循环需经过心脏两次。血液先从 心脏的心室输出,进入肺内完成气体交换(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充氧血又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再流入心室(肺循环)。然后再由心室压出,运至全身各部,最后全身的缺氧血又流回入右心房(体循环)。 这样,血流的全过程包括两条循环途径,故称双循环。 7.1 血管系统: 两栖类向陆生发展,将心脏血管系统加以改造,形成不完全的双循环,即不仅具体循环,而且形
成肺循环,但心脏中血液不能完全分流,富氧血和缺氧血有部分混合。 心脏:心室(1 个)、心房(2 个,左心房、右心房)、静脉窦后大静脉
静脉血进心房,动脉血出心室 10. 感觉器官: 10.1 侧线器官
① 幼体都具有侧线
② 水栖鲵螈类成体也有侧线
10.2 视觉器官:初步具有与陆栖相适应的特点
① 蛙蟾类有能活动的眼睑和瞬膜,还有泪腺和哈氏腺。 ② 角膜呈凸形,晶体近似扁圆,有助于把较远的物体聚焦。 ③ 晶体牵引肌和脉络膜张肌都有调节视力的作用。 10.3 嗅觉器官;鼻腔内嗅粘膜 10.4 听觉器官:内耳
中耳:鼓膜(中耳腔外膜)、鼓室、耳柱骨(鼓膜与内耳卵圆窗之间)、耳咽管、盖骨
§3 分类 P383-386 自学
1. 无尾目(Anura) 2. 有尾目(Urodela) 3. 蚓螈目(Gymnophiona)
第 19 章 爬行纲(Reptilia)P392-413
※ 爬行类对陆生的完善适应:
1. 解决了陆地上的存活问题;2. 解决了在陆地上繁殖的问题。
※ 爬行类在系统演化中的进步性特征:1. 出现了羊膜卵,这是脊椎动物征服陆地的关键结构;
17
2. 大脑皮层开始出现新脑皮,为高级神经中枢集中于大脑的开始。 一、羊膜卵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P392
1. 羊膜卵的卵外包有卵膜(蛋白膜、壳膜及硬壳),卵壳是石灰质的硬壳或不透水的纤维质厚膜,能防 止卵变形、损伤和水分蒸发。卵壳具透气性,保证胚胎气体代谢正常进行。卵内具卵黄囊,储存大量营 养物质,使胚胎可以不经变态直接发育。
羊膜卵:即羊膜动物的卵。其最大的特点是受精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羊膜,羊膜围成羊膜腔, 腔中充满羊水,使胚胎在相对稳定、特殊的水域环境中发育,加上其他一些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构造(绒 毛膜、尿囊等),以及坚韧的卵壳,以致羊膜卵可以产在干燥的陆上,并孵出小动物。
2. 羊膜卵的出现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一个飞跃,它的出现,解除了脊椎动物个体发育中对水的依赖, 使脊椎动物完全陆生成为可能。爬行动物最早具有羊膜卵,鸟类和哺乳类的胚胎也都具有羊膜结构,因 此统称羊膜动物。
二、爬行纲动物的躯体结构 P393 1. 外形
1.1 体表被覆角质鳞片或真皮骨板(皮肤干燥缺乏腺体,以利保水),指(趾)端具爪; 爬行动物指(趾)端具角质的爪,适于在陆地上爬行。
1.2 体分头、颈、躯干、尾、四肢五部分。颈部外观明显,尾部细长。 1.3 基本体型:蜥蜴型、蛇型、龟鳖型。 2. 皮肤
2.1 表皮高度角质化,外被角质鳞,构成完整的鳞被,干燥并缺少皮肤腺。——保持水分。 棱鳞:树栖或善于攀爬的种类。 骨板、腹膜肋(真皮发生):鳄类。 角质盾(表皮)、骨板(真皮)愈合成龟甲。 股腺 臭腺 2.2 蜕皮现象: 蜥蜴、蛇
2.3 真皮由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内含丰富的色素细胞。 3. 骨骼系统 p393-395
骨骼的骨化程度高,保留的软骨很少;骨骼的各部发育良好,区分明显,这对陆上生活的支持身体、 保护内部器官和保证强大的活动能力等,都有决定性的意义。 3.1 中轴骨骼
3.1.1 头骨几乎全为硬骨,且膜骨成分比两栖类显著增加。 3.1.2 高颅型:颅骨较高而隆起,颅腔扩展,脑容量增大。
3.1.3 单枚枕髁: 头骨的枕部由四块枕骨围绕着枕骨大孔,其中基枕骨、侧枕骨共同形成单个的枕髁。 3.1.4 次生腭——羊膜动物所共有。
3.1.5 颞孔(颞窝) 爬行动物头骨两侧在眼眶后部出现的孔,是由于原来附生咬肌的颞部向内低陷所形成的孔洞,当咬肌等收缩时,可使膨大的肌腹部向颞孔凸出而纳入其间。提高了咬合力。
根据头骨上颞孔的有无及孔的位置,可将爬行动物分为: 无颞孔类:古爬行类;现存海龟类(次生性) 上颞孔类:鱼龙类合颞孔类:兽齿类 双颞孔类:鳄、蜥蜴、蛇 自残部位:尾椎椎体的中部未骨化的盘状部分。 8. 排泄系统 p397
8.1 滤尿器官:后肾(从爬行类开始,全部羊膜动物的肾都是后肾)。 后肾以后肾管为输尿管,质地比两栖类的肾脏结实,基本结构和功能与两栖类无本质区别,但肾单位数目增多,泌尿能力增强。肾小管比两栖类的肾小管从血液中排除水分要少得多。肾小管的其它部分 还有重吸收水分的机能。
8.2 泄殖腔腹面有膀胱(尿囊膀胱),含氮废物主要是尿酸和尿酸盐(比尿素难溶于水,常在尿液中沉 淀成白色半固态物质)。
8.3 某些种类具特殊的排盐器官——盐腺。
§2 分类 p401-407 自学
龟鳖目(Testudinata) 2. 喙头目(Rhynchocephalia)3. 有鳞目(Spuamata) 4. 鳄目(Crocodylia)
§3 爬行类的起源和适应辐射、 爬行动物和人类的关系 p407-413
所有的爬行类几乎都为杯龙类的后裔,有适应辐射(为适应环境造成的形态结构的改变)。 杯龙类后裔可大致分为以下5类:龟鳖类,鱼龙类,蛇颈龙类,盘龙类,双孔类。
本章要点:1.羊膜卵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2.爬行纲的主要特征,重点掌握适应陆生的特征。
第 20 章 鸟纲(Aves)P414-453
※ 鸟类适应飞翔的主要特征:
§1 主要特征
1. 体形为纺锤形,体表被羽。 2. 前肢变为翼。 3. 骨骼轻而坚固,为气质骨。
18
4. 具有发达的气囊系统与肺气管相通连。这对鸟类在飞翔中呼吸具有重要作用。
5. 不具有膀胱,直肠极短,不贮存粪便,能吸收水分,有助于减少失水以及飞行时的负荷。 ※ 鸟类在系统演化中的进步性特征:
①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约 37.5~44.6℃),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 ②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能借主动迁徙来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③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复杂行为,能更好的协调体内外环境的统一。 ④具有完善的繁殖方式(造巢、孵卵和育雏),保证了后代的成活率。拥有双重呼吸 一、恒温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1. 定义:
恒温动物(温血动物):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能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的 动物。如:鸟类、哺乳类。
变温动物(冷血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2. 意义:
① 有利于酶的活动,提高了新陈代谢水平; ② 提高了快速运动的能力,有利于捕食及避敌;
③ 减少了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扩大了生活和分布的范围。 二、鸟类器官系统结构特征:p415 1. 外形
1.1 体呈纺锤形,具流线型外廓:减少飞行中的阻力; 1.2 具角质喙;
1.3 颈长而灵活,尾退化、躯干坚实(有利于飞行的稳定)、后肢强大; 1.4 眼大,具眼睑、瞬膜,可保护眼球;
1.5 前肢变为翼,后肢具四趾,趾端具角质爪。 鸟类的喙和足的形态,常因种类不同而各异,这些差异常为鸟类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2. 皮肤
2.1 鸟类皮肤薄、松而且缺少皮脂腺,体表最明显的皮脂腺是尾脂腺。
尾脂腺(Uropygial gland):为一种分支的大型泡状腺,位于尾基背部的皮下,一般分为左右两叶, 其间有纵隔,分泌物贮于腺腔内,各借乳头上的裂口开口于体外。一般认为鸟类以喙啄取其分泌的油脂,涂抹在羽片以及角质鳞片外面,对羽 、角质喙及鳞有保护作用。
2.2 鸟类具有由表皮衍生的多种角质物,如:羽毛、角质喙、爪、鳞片。 鸟有羽毛,适应飞翔生活(羽毛是鸟类的典型特征之一);鸟羽分为正羽、绒羽和纤羽。 2.2.1 着生方式:羽区、裸区。
2.2.2 根据羽毛的构造和功能分类: p416 图 20-3 正羽 飞羽 尾羽
绒羽:羽轴纤弱,羽小枝的钩状突起不发达 (隔热层) 纤羽(毛状羽):触觉
2.2.3 换羽:有利于完成迁徙、越冬及繁殖过程 夏羽、冬羽 3. 骨骼系统
具有许多适应飞翔生活的特点:p417
① 鸟的骨骼轻而坚固,骨内蜂窝状孔隙颇多,充满气体,为气质骨; ② 鸟前肢特化为翼;
③ 在能飞翔的种类(主要指突胸总目)中,胸骨具有龙骨突,以利附着发达的胸肌;
龙骨突(keel):突胸总目和企鹅总目的胸骨腹中线有发达的骨嵴,称作龙骨突起,为发达的胸肌所附着。 胸肌:具有龙骨突的鸟类胸肌发达。
④ 头骨、脊柱和骨盆的骨块有愈合现象。 3.1 脊柱及胸骨
3.1.1 颈椎:8-25 枚,寰椎、枢椎 异凹型:椎骨之间的关节面呈马鞍型。
3.1.2 胸椎:3-6 枚 胸椎、肋骨、胸骨构成牢固的胸廓,肋骨不具软骨,借钩状突彼此相连。胸骨上有龙骨突。 3.1.3 腰椎 3.1.4 荐椎 3.1.5 尾椎
愈合荐骨:与骨盆相愈合,使鸟类在地面步行时获得支持体重的坚实支架,并有利于飞行中保持平衡。 尾综骨:支持尾羽。 3.2 头骨:头骨的一般结构与爬行类相似,如:单一枕髁、单一的耳柱骨。 ① 薄而轻:愈合、蜂窝状小孔
② 上、下颌极度前伸,构成鸟喙(取食器官):区别于所有脊椎动物的结构。 现代鸟类无牙齿——减轻体重。 ③ 脑颅和眼窝很大。
3.3 带骨和肢骨:也有愈合和变形现象。
① 左、右锁骨下端联合成鸟类特有的叉骨,避免了鸟类飞翔时左右肩带的碰撞; ② 前肢特化为翼;
19
③ 开放式骨盆:左、右坐骨和耻骨在腹中线不愈合,而是向侧后方伸展。 4. 肌肉——有许多适应飞翔的特征。 4.1 背部肌肉退化,颈部肌肉相应发达;
4.2 胸小肌和胸大肌十分发达,支配运动的肌肉的肌腱长; 主要肌肉集中在身体的中部腹侧,这对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维持飞翔时的平衡有重要意义。
4.3 后肢肌肉也比较发达,具有适宜于栖树握枝的肌肉——栖肌、贯趾屈肌、腓骨中肌; 栖肌始见于爬行类,在高等鸟类消失。 4.4 鸣肌:可使鸣管变形,发出各种声音。 5. 消化系统:鸟类的消化能力很强。P420
5.1 具有角质喙及相应的轻便的颌骨和咀嚼肌群,牙齿退化; 5.2 舌覆有角质外鞘; 舌的形态和结构与食性和生活方式有关。 5.3 口腔内有唾液腺;
5.4 食管一部分特化为嗉囊:贮藏、软化食物;
5.5 胃分腺胃、肌胃两部分;腺胃分泌消化液,在肌胃中食物被磨碎并消化。 5.6 直肠极短,不贮粪便,能吸收水分; 5.7 盲肠能吸水,消化植物纤维; 5.8 肛门开口于泄殖腔。
6. 呼吸系统:十分发达。P421
6.1 具有与气管相连通的、非常发达的气囊;保证鸟类在飞翔时剧烈呼吸对氧气的需要。
6.2 鸟类为双重呼吸:为鸟类呼吸特征。在气囊系统参与下,鸟类在吸气和呼气的时候,肺内都能进 行气体交换的现象。双重呼吸有利于气体的充分交换。
鸟的体内具有气囊。气囊既参与双重呼吸,又可充气减轻体重,有利于飞翔。 后气囊 腹气囊(2) 后胸气囊(2) 9 个气囊 颈气囊(2) 前气囊锁间气囊(1) 前胸气囊(2)
气囊的作用:辅助呼吸,减轻身体的比重,减少肌肉间以及内脏间的摩擦,并为快速热量代谢的冷 却系统。 气体交换途径: 吸 气 呼气
大部分 O2 CO2 新鲜空气 中支气管 后气囊 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少部分 CO2 背支气管 三级支气管 肺内微气管 前气囊 (碳氧交换) 腹
微气管是鸟肺的功能单位支 气
管气管
体外
6.3 鸣管:
7. 循环系统 p423
鸟类具有四室心脏和完全的双循环。 7.1 动静脉血液完全分开;
7.2 完全双循环(心脏四腔,具右体动脉弓),心脏容量大,心跳频率快,动脉压高,血液循环迅速。 7.3 肾门静脉趋于退化,具尾肠系膜静脉(鸟类特有,收集内脏血液进入肝门静脉)。 8. 排泄系统 p425 图 20-20
8.1 胚胎期为中肾,成体具后肾;
后肾:3 叶(头、中、尾),肾小球数目多 8.2 尿主要由尿酸构成; 8.3 不具膀胱; 8.4 盐腺。
9. 生殖系统 p426
9.1 雄鸟具成对的精巢和输精管;
9.2 雌鸟仅左侧卵巢和输卵管发达; 鸟类右侧的卵巢及输卵管退化。鸟卵为大型的硬壳羊膜卵。
20
鸟卵的结构:蛋白、蛋黄、气室、卵带和胚。
9.3 鸟类具有孵卵、育雏等一系列本能,保证了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10. 神经系统和感官 p426
10.1 脑及脑神经 鸟类的小脑发达,大脑的纹状体发达。
纹状体:鸟类大脑底墙结构异常发达,构成大脑半球的主体,称为纹状体。它在演化上来源于原始 脊椎动物大脑旧脑皮的腹侧部分。高级神经中枢主要位于纹状体背部和外侧部区域,即上纹状体和新纹状体。
鸟类的间脑由上丘脑、丘脑和丘脑下部3部分构成,其中丘脑下部(下视丘)构成间脑的底壁,为体温调节中枢并节制自主神经系统。 10.2 感官
视觉最为发达,听觉次之,嗅觉最为退化。
① 双重调节:鸟类眼球的调节方式为双重调节。双重调节:鸟类不仅能调节眼球晶状体的凸度,还能调节角膜的凸度和改变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这种眼球的调节方式称为双重调节。 晶体调节肌肉为横纹肌; 前巩膜角膜肌:能改变角膜的屈度;后巩膜角膜肌:能改变晶体的屈度;
② 具单一的听骨(耳柱骨)和雏形的外耳道; ③ 三个鼻甲,但嗅觉退化。
§2 鸟纲的分类 p429-439
鸟纲各总目概况 平胸总目(Ratitae) 企鹅总目(Impennes) 突胸总目(Carimatae)
根据其生活方式和结构特征,突胸总目的鸟类大致可分为六个生态类群,即游禽、涉禽、猛禽、攀禽、陆禽和鸣禽。 鸟的生态类群
根据鸟的生活方式和栖息习性,可将鸟类划分为 8 个生态类群。我国具有其中 6 个生态类群。这 6 个生态类群均属突胸总目。分别是:游禽类、涉禽类、陆禽类、猛禽类、攀禽类和鸣禽类。而在我国没 有分布的生态类群是:只会奔跑不会飞翔的走禽——鸵鸟类;只会游泳不会飞翔的海洋性鸟类——企鹅类。
1. 鸟的生态类群——游禽类: 趾间具蹼(蹼有多种),善于游泳和潜水。尾脂腺发达,分泌大量油脂涂于全身羽毛,使之不被水浸湿。喙扁或尖,适于水中滤食或啄鱼。游禽类主要有:雁形目、鸊鷉目、鹈形目、鸥形目等。
2. 鸟的生态类群——涉禽类: 涉禽类的外形特点是三长:喙长;颈长;后肢(腿与脚)长。适于涉水生活,因其腿长可在较深初捕食和活动。蹼多退化不适于游泳。涉禽类主要有:鹳形目、鹤形目、鸻形目等。3. 鸟的生态类群——陆禽类: 后肢强壮适于地面行走,翅短圆退化,喙强壮多为弓形,适于啄食。陆禽类主要有:鸡形目、鸽形 目等。
4. 鸟的生态类群——猛禽类: 喙与爪锐利带钩,视觉器官发达,飞翔能力强,多以捕食动物为生。羽色暗淡。猛禽类主要有:隼形目、鸮形目等。
5. 鸟的生态类群——攀禽类: 足趾发生多种变化,适于在岩壁、土壁、树干等处攀缘生活。攀禽类主要有:鹦形目、鴷形目、雨燕目、佛法僧目、夜鹰目等。
6. 鸟的生态类群——鸣禽类: 鸣禽种类繁多,鸣叫器官(鸣肌和鸣管)发达,善于鸣叫,巧于营巢,繁殖时有复杂多变的行为。雏鸟 晚成,需在巢中由亲鸟哺育才能正常发育。雀形目中所有种类均属鸣禽。 7. 鸟的生态类群——走禽类:鸵鸟 8. 鸟的生态类群——游禽类:企鹅 本章要点:
1.鸟类适应飞翔的生活的主要特征。 2.鸟类与爬行类相似的特征。
3.名词解释:双重呼吸、双重调节。
第 21 章 哺乳纲(Mammalia)P454-495
§1 主要特征
※ 哺乳类在系统演化中的进步性特征:
①生殖方式为高级形式——胎生。它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了保护、营养以及恒温发育的条件。 ②用乳汁哺育幼崽。
③大脑的新脑皮加厚并成为神经活动的中枢。
④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约 25~37℃),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 ⑤发达的咀嚼、捕食及防御能力。 ⑥快速运动。 ⑦皮肤系统发育完善,具有毛发和多种皮肤腺。 ※ 哺乳类适应陆生生活的特征: ①具有在陆地上快速运动的能力。 ②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③体温恒定。 ④完善的神经系统能适应复杂多变的陆地生活环境。
21
⑤产羊膜卵,并具胎生、哺乳的繁殖方式。 一、胎生、哺乳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1. 定义:
胎盘:由胎儿的绒毛膜和尿囊,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结合起来形成。一面光滑,附有脐带和胎儿相连 接;另一面粗糙,和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接。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与绒毛之间充满母体的血液,通过绒毛的渗透作用,以维持胎儿发育时期的营养、呼吸和排泄作用的进行。胎盘还能分泌激素,促进子 宫和乳腺的生长。 散布状胎盘:鲸、狐、猴等 无蜕膜胎盘
叶状胎盘:反刍动物(牛) 环状胎盘:象、食肉目、海豹等
盘:象、食肉目、海豹等 蜕膜胎盘
盘状胎盘:灵长目(人)、食虫目、翼手目、啮齿目
胎生(vivipary):胎儿借助胎盘和母体联系并取得营养,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过程——妊娠而成为 幼儿后产出,这种生殖方式叫做胎生。胎生方式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了保护、营养和恒温条件,使外部环境对胚胎的影响大大减小。绝大多数哺乳类是胎生。
哺乳:哺乳类产出的幼儿以母体的乳汁哺育。哺乳动物具有适应哺乳的身体结构,并有一系列复杂 的本能活动来保护哺乳中的幼兽。 2. 意义:
①胎生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了保护、营养以及稳定的恒温发育条件,使外界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不 利影响减低到最小程度; ② 哺乳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迅速发育成长。 二、哺乳类的器官、系统结构特征:P456 1.外形:
1.1 体外被毛;
1.2 躯体结构与四肢的着生方式均适应于在陆地上快速运动; 前肢的肘关节向后转,后肢的膝关节向前转。 1.3 体分头、颈、躯干、尾及前肢、后肢;
1.4 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体形有较大差异:适应辐射。 2. 皮肤系统:P457
2.1 表皮和真皮均加厚。表皮的角质层发达,真皮的韧性极强。 ① 表皮为复层角质化上皮; ② 真皮:比表皮厚得多。
2.2 毛为表皮角质化的产物,是保温与触觉器官。毛是哺乳类特有的构造。 ①毛的功能:保温、触觉、保护。 ②组成
毛根:末端膨大称为毛球 毛干 皮质部:色素 髓质部:内含空气间隙
③分类: 针毛、绒毛、触毛 ④换毛
2.3 皮肤腺特别发达,其中包括皮脂腺、汗腺、乳腺和味腺(臭腺)等。 ①皮肤腺:是表皮发生的腺性结构。在哺乳类出现一些新型的皮肤腺,如皮脂腺、汗腺、乳腺等。 皮脂腺是一种泡状腺,滋润毛发和皮肤,多开口于毛囊基部;
②汗腺是一种管状腺,排出废物和调节体温(出汗是哺乳类调节体温的主要方式); 灵长类的汗腺散布全身,其它兽类的大多限于一定部位,如:牛、羊及狗的汗腺仅限于吻部;兔只在唇旁及鼠蹊部有汗腺;鲸、海牛及鼹鼠无汗腺。
③乳腺是一种复泡状腺(管、泡复合腺),用来分泌乳汁,哺乳后代。是哺乳类所特有,常丛聚开口 于躯体的特异部位; ④臭腺:汗腺或皮脂腺的衍生物,分布于多种部位。
2.4 角:哺乳动物的角由头部的表皮或膜成骨形成,或由两者组合而成。在生殖、防御或进攻中起作用。 角有永久的及脱换的两大类。
2.5 爪、甲和蹄:甲和蹄是爪的变形。 由两个鳞片构成,一片位于背面,称爪体,另一片位于腹面,称爪下体。哺乳动物爪下体缩小,并与爪垫连续,有的爪进一步演变为蹄和指甲。 3. 骨骼系统:P459
3.1 脊柱分区明显,结构坚实而灵活。
颈椎:多为 7 块,海牛及二趾树懒只有 6 块,三趾树懒 9-10 块。 胸椎:与肋骨相连结,并与肋骨和胸骨共同构成胸廓。 腰椎: 12-15 枚 荐椎:愈合成一块荐骨。水栖种类无明显荐椎。 尾椎:具双平型椎体:提高了脊柱的负重能力。 椎间盘:弹性纤维软骨垫,可减缓运动时对脑和内脏的震荡,使椎体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度,并使脊柱能承受较大重力。 3.2 头骨骨块减少和愈合,有较大特化。 ①头骨有两个枕骨髁;
22
②脑颅和鼻腔扩大,有次生腭(假腭)隔开; 鼻甲骨(将鼻通路后延,从而咀嚼时能呼吸)三块听骨:锤骨、砧骨、镫骨 ③下颌由单一的齿骨构成;
④具颧弓:强大咀嚼肌的起点,颧弓的特点常作为分类的一种依据。
3.3 四肢下移到腹面,出现肘和膝,将身体撑起,适宜在陆地上做快速运动。 足型:跖形、趾形、蹄形 3.4 肩带简化,具关闭式骨盆(左右坐骨和耻骨在腹中线缝合) 4. 肌肉系统:P461
4.1 四肢肌肉强大以适应快速奔跑;
4.2 具特殊的膈肌,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发生运动,从而改变胸腔容积,是呼吸运动的重要组成。
膈肌:膈肌起于胸廓后端的肋骨缘,止于中央腱,构成分隔胸腔和腹腔的膈。它的主要功能是改变胸腔容积,参与呼吸,也对增加腹腔压力,排便有利。
4.3 皮肤肌发达(人的面部表情肌全由皮肤肌分化而来)。
表情肌:由皮肤分化而成,主要可分为四部,即耳部、眼部、鼻部和口部。
4.4 咀嚼肌发达,具粗壮的颞肌和咬肌,分别起于颅侧和颧弓,止于下颌骨(齿骨),利于捕食和咀嚼。 咀嚼肌:用来咀嚼食物,在哺乳类分成三部分:颞肌、咬肌和二体肌。 5. 消化系统:P462
5.1 消化管分化程度高,出现了口腔消化。 5.1.1 口腔及咽部
①具肉质的唇:吸乳、摄食、辅助咀嚼的重要器官。 ②口裂缩小,出现了颊部。 颊囊:暂时贮藏食物。 ③出现次生腭(硬腭)和软腭。
次生腭:是由前颌骨、颌骨及腭骨的突起拼合形成的骨板。它延长了鼻通路,使呼吸通路与消 化通路在口腔中分隔:咀嚼时,呼吸道通畅;吞咽时,喉门盖盖住喉管,关闭呼吸道,使食物进入食道。 ④舌:肌肉质,在哺乳类最为发达。 摄食、搅拌、吞咽、 辅助发音 味蕾 ⑤具异型齿
异型齿(heterodont dentition):人和哺乳动物的齿(着生在前颌骨、颌骨及下颌骨上),为适应 咀嚼食物的需要,形成形态大小不同的齿。依其形态和着生位置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和磨牙。异型齿 包括门齿、犬齿和臼齿。其中门齿用来切割食物;犬齿用来撕裂食物;臼齿用来咬、切、压和研磨食物。
门牙(切牙,I);犬牙(尖牙,C);臼齿(磨牙,M);前臼齿(P); 切割食物 撕裂 咬、切、压、研磨 齿型和齿数在同一种类是稳定的。 齿式:一侧牙齿的数目,表示牙齿的书面格式。 牙的结构: 齿质
釉质(珐琅质) 齿骨质(白垩质)
⑥咽:由于次生腭的形成,内鼻孔也开口于咽,故咽部是消化管与呼吸道的共同开口。此外,从 中耳通来的耳咽管也开口在咽部。吞咽反射 5.1.2 消化管
①胃:贲门、幽门 暂时贮存食物并进行部分消化的腔。 单胃
复胃(反刍胃):瘤胃+网胃+瓣胃(食道的变形)+皱胃(真正行使胃功能的)
反刍的过程是:反刍动物采食饲料时,未经充分咀嚼,纤维质食物即吞入瘤胃,再移入网胃,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发酵分解;分解后的粗糙食物又逆行经食道入口再行咀嚼;咀嚼后的食物再经瘤胃、 网胃、瓣胃,最后达于皱胃。反刍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反射过程,由粗糙的饲料刺激网胃和瘤胃前庭等处感受器引起。 反刍动物:哺乳纲,偶蹄目。如:骆驼、鹿、长颈鹿、牛、羊 ②小肠高度分化:小肠绒毛 ③直肠直接以肛门开口于体外。 5.2 消化腺十分发达。
唾液腺(3 对)、:耳下腺、颌下腺、舌下腺 肝脏、胰脏
唾液一般含有唾液淀粉酶,马及食肉类动物的唾液里不含唾液淀粉酶。 6. 呼吸系统:P465
6.1 呼吸道:气体出入肺的通道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其分支
6.2 肺肺的结构高度特化,呈海绵状,由许多微细支气管和肺泡构成。 肺泡:是呼吸性细支气管末端的盲囊,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外面密布微血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此结构极大地增加了呼吸表面积,例如人的肺泡约有 7 亿,总面积可达 60~120m2。
6.3 胸腔:哺乳动物特有 容纳肺的体腔,借横膈膜与腹腔分隔。 6.4 呼吸运动: 通过横隔和肋骨的运动进行呼吸运动。 7. 循环系统:P466
7.1 心脏四腔,完全的双循环。 7.2 体具左体动脉弓。
7.3 大动脉主干趋于简化,肾门静脉消失。 7.4 淋巴系统极为发达: 扁桃体、脾脏、胸腺
23
8. 排泄系统:P467
后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皮肤:具排泄功能曲小管 肾单位是肾脏里形成尿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9. 神经系统:高度发达。P471
①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能够有效地协调体内环境的统一并对复杂的外界条件的变化 迅速做出反应,大脑皮层由发达的新脑皮构成,它接受全身各种感受器传来的冲动,进行分析综合,并 通过已建立的神经联系产生合适的反应。 ②中脑相对不发达。
③哺乳类小脑极为发达,是运动协调和维持躯体正常姿势的平衡中枢。 ④延脑:活命中枢。
⑤脑室、中央管及脑膜间充满脑脊液。 脑脊液有滋养神经组织、调节颅内压、保护脑免受震荡的作用。 脑膜:硬膜、蛛网膜、软膜。
⑥植物性神经系统十分发达。
10. 感官 P474哺乳类的嗅觉、听觉都有很大发展。 10.1 嗅觉高度发达:鼻腔扩大,鼻甲骨复杂化。
10.2 味觉: 味蕾:由支持细胞包围者一些味觉细胞组成,顶端有味孔。
在多数鱼类和两栖类,味蕾不仅见于口腔及咽的粘膜,并可分布在体表的皮肤。爬行类及鸟类有少
数味蕾在舌背、咽及腭部。哺乳类也有些味蕾分布在口腔、咽及腭部,在舌背面突起的乳头上特别集中。 10.3 听觉敏锐: 内耳具发达的耳蜗管。
中耳内有 3 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 发达的外耳道和耳壳。
10.4 视觉:与低等陆栖种类的结构无本质差异。 哺乳类对光波的感觉灵敏,但对色觉感受力差。 11. 内分泌系统:极为发达。P476 11.1 内分泌腺定义:
不具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的活性物质为激素,激素随血液循环达于全身的靶器官或组织。 11.2 主要内分泌腺;P477 图 21-39 ①脑垂体 神经垂体:加压素、催产素、腺 垂体
②甲状腺:体温调节。
③甲状旁腺:使血钙浓度升高。 ④胰岛:胰高血糖素、胰岛素。 ⑤肾上腺 皮质:肾上腺皮质激素。 髓质:肾上腺素。
⑥性腺:雄激素、雌激素。 ⑦胸腺:胸腺素。
⑧其他内分泌腺:松果体、前列腺。 12. 生殖系统:P469
哺乳动物发展了完善的在陆地上繁殖的繁殖器官,并通过胎生和哺乳的方式使后代成活率大为提高。 子宫的类型:P471 图 21-29 双体子宫:如:啮齿类 分隔子宫:如;猪
双角子宫:如:有蹄类、食肉类 单子宫如:蝙蝠、灵长目
分类:1. 原兽亚纲(Prototheria)P479
2.后兽亚纲(Metatheria)P479①胎生,但尚不具有真正的胎盘。
②胚胎发育不充分,需在母体育儿袋中完成胚后发育。因此又称:有袋类。 ③肩带表现有高等哺乳类的特征。 ④具有乳腺。 ⑤大脑皮层不发达,无胼胝体。 ⑥异型齿。 ⑦体温更接近于高等哺乳类。 3.真兽亚纲(Eutheria)
①具有真正的胎盘,(借尿囊与母体子宫壁接触),胎儿发育完善后再产出,因此又称有胎盘类。 ②不具泄殖腔。 ③肩带为单一的肩胛骨构成。
④乳腺发达,具乳头。 ⑤大脑皮层发达,有胼胝体。 ⑥异型齿。 ⑦有良好的调节体温的机制。 哺乳类的适应辐射
本章要点:1.哺乳类的进步性特征,结合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功能加以归纳。 注意:皮肤及其衍生物、牙齿、内耳。 2.胎生、哺乳对动物生存的意义。3.名词解释:胎盘、肾单位、内分泌腺。
脊椎动物总结
一、外形——体态对环境的适应
§1 脊椎动物的比较解剖两侧对称:身体可区分为四部,即头部、颈部、躯干部和尾部。
1. 头部:明显
为脑、感觉器官(眼、耳、鼻等)和摄食器官(上、下颌)的所在地,有利于搜捕食物、逃避敌害或应付环境中随时可能发
24
生的变化。
2. 颈部:陆生脊椎动物的特征。 鱼 类:无颈部
两栖类:颈部不明显 爬行类:较明显,能使头部比较灵活地转动 鸟 类:颈一般都比较长,长颈和发达的鸟喙能代替一般前肢所担负的捕食、攻击和防卫等工作。
哺乳类:颈部明显,绝大多数种类都包含 7 个颈椎骨。 3. 躯干部:最大的一段 内脏、附肢 原口类:无成对附肢
陆生脊椎动物:五趾型附肢——五趾肢 特化:鸟类的翼、牛马的蹄
4. 尾部: 与躯干部的分界处:肛门 肛后尾是脊索动物的特征之一。 二、皮肤(体被)——保护 1. 功能
1.1 保护1.2 调节体温1.3 呼吸1.4 感觉 1.5 运动1.6 排泄1.7 分泌1.8 生殖 2. 皮肤的结构及其衍生物: 2.1 基本结构: 表皮:
真皮:制革 2.2 脊椎动物皮肤的比较:
①圆口类: 皮肤裸露,结构简单,表皮和真皮薄。表皮内有许多单细胞腺体,能分泌粘液保持身体粘滑,利于游动。无角质层。口漏斗及舌的表皮形成角质齿。
②鱼类:表皮无角质层,真皮内的色素细胞使鱼呈现各种体色。表皮细胞间有单细胞的粘液腺,少数种类 有毒腺(如玫瑰毒鲉等),有些深海鱼类(如蟾鱼)有发光腺。
③两栖类: 皮肤裸露,表皮仅数层细胞。低等种类(如无足目)皮肤中还有真皮性骨质鳞的残余。高等种类(如有尾目和无尾目)的皮肤一般柔软裸露;能够远离水源的蟾蜍,其表皮有角质化倾向。粘液腺很 多,可保持体表湿润,又有助于皮肤呼吸。多数两栖类的皮肤中还有毒腺。
④爬行类:第一类真正适于陆生的脊椎动物。 表皮角质化,缺少粘液腺 角质鳞甲骨甲
仅有少数与生殖行为或御敌有关的皮肤腺,如麝腺(龟)、股腺、肛前腺。 ⑤鸟类:皮肤疏松,缺少腺体。 尾脂腺 有羽毛;少量的角质鳞;角质喙。
⑥哺乳类:表皮、真皮均加厚、被毛,皮肤腺发达,有鳞、爪、角、蹄、趾甲等 牙齿是皮肤的衍生物 2.3 皮肤的颜色是由其中的色素所引起 色素细胞:无羊膜动物和爬行类 色素颗粒:鸟类、哺乳类 三、骨骼系统——支持、保护和运动
1. 功能:1.1 支持躯体,保有一定的体形;1.2 保护体内的重要器官; 1.3 供肌肉附着,并作为肌肉运动的支点,在运动中起着杠杆的作用;
1.4 头骨、肩胛骨、锁骨、脊椎、肋骨、骨盆等的骨髓腔,在成体动物的身体中能制造血细胞; 1.5 维持矿质平衡,使血中钙和磷的含量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以保证正常的生理活动。 鱼类:体椎、尾椎
两栖类:颈椎(1 个)、体椎、荐椎(1 个)、尾椎 爬行类:颈椎(2 个)、胸椎、腰椎、荐椎(2 个)、尾椎 鸟类:颈椎多为异凹型;胸椎已互相愈合;愈合荐骨;尾踪骨 哺乳类:颈椎通常七枚
③ 肋骨和胸骨: 鱼类:体椎靠腹面两侧具肋骨,肋骨背端与椎体紧接,腹端游离;无胸骨 两栖类:有胸骨 高等脊椎动物:一般只是胸椎附有肋骨,肋骨腹端与胸骨相连,构成胸
不管哪一类附肢,都得借肩带/腰带,才能和中轴骨骼联系起来。 ⑤ 关节:两骨相连接的地方。 四、肌肉系统:
中轴肌:头肌、躯干肌、尾肌附肢肌 脏肌:平滑肌
皮肌:起点和止点均在皮肤或仅止点在皮肤;专司皮肤运动 1. 圆口类的体肌分成许多肌节。
2. 鱼类的肌节被水平隔分成轴上肌和轴下肌,并由轴上肌与轴下肌分化出奇鳍 肌和偶鳍肌。
3. 从两栖类起,所有陆栖动物体肌的分化益趋复杂,各个肌节互相愈合。无尾类的肌肉已明显失去了 分节现象。 4. 陆生种类,颌肌逐渐演变尾咀嚼肌和颜面肌。
5. 从爬行类开始产生了皮肤肌。 用来活动角质鳞或羽毛 鸟类也具皮肤肌。 特别是蛇类,借皮肌牵动鳞片帮助爬行。
25
6. 哺乳类的皮肌最为发达,分为皮肤肌和颈阔肌。
○哺乳类还有特有的横膈膜:肌腱位于肌肉的中央 任何一种运动都是由于肌肉的收缩而不是它的伸长。 五、消化系统——消化和营养
1. 圆口类: 无上、下颌。具肝,胰细胞群分散在肝及肠壁内,未形成单独腺体。 咽或食道以后的消化管为简单直管,无胃。 2. 鱼类:2.1 具上、下颌,通常有牙齿2.2 咽部两侧有鳃裂
2.3 食道通常很短2.4 多数类群具胃 分泌细胞能产生盐酸及胃蛋白酶原
2.5 肠的外形和构造变化很大,总趋向是扩大面积 软骨鱼类:螺旋瓣硬骨鱼类:幽门盲囊 2.6 肝、胰:肝胰腺
3. 两栖类:3.1 上、下颌有齿,口底有舌,有唾液腺的导管通入口腔。3.2 大肠、小肠3.3 肝、胰 4. 爬行类:爬行类的唾液腺比两栖类发达,有些种类特化成为毒腺;雏形的盲肠
5. 鸟类:5.1 无牙齿,在颌部包有角质喙;5.2 嗉囊:食道的一部分膨大形成,软化、贮存食物; 5.3 胃分为前胃和砂囊(磨碎食物);5.4 盲肠
6. 哺乳类:6.1 异型齿:门牙、犬牙、前臼齿、臼齿6.2 唾液腺比其他脊椎动物发达 6.3 胃:单胃
复胃(反刍胃):偶蹄目、鲸目 6.4 发达的盲肠
六、呼吸系统——气体的交换水生脊椎动物:鳃 陆生脊椎动物:肺
1. 圆口类: 鳃位于圆形的鳃囊内,构造特殊,鳃丝(由内胚层产生)密布在鳃囊内面。鳃囊与咽或呼吸管相通。 2. 鱼类:有鳃弓支持。每一鳃弓上有两列鳃丝。
3. 两栖类: 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肺的构造简单,呼吸表面比高等陆生脊椎动物小得多。 口咽式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肺其实是消化道的分支,是咽的腹面向外突出发展而来。
4. 爬行类: 肺内的分隔进一步发展,使呼吸表面大增。已有肋骨参加形成胸廓——胸腹式呼吸。 5. 鸟类: 单位体积肺的呼吸表面在脊椎动物中最高。气囊、双重呼吸、鸣管
6. 哺乳类: 鼻、鼻咽、咽、喉、声门、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横膈膜的运动和肋骨的移位能显著改变胸腔的容积,使呼吸效果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七、循环系统——物质的输送;
1. 功能:1.1 物质运输; 1.2 调节内环境; 1.3 抵抗疾病:白细胞; 1.4 调节体温。 2. 组成部分: 2.1 血液:血浆
血细胞:红血细胞、白血细胞、凝血细胞(哺乳类:血小板) 2.2 心脏 2.3 血管系统 2.4 淋巴系统
3. 比较:3.1 圆口类: 心脏由静脉窦、心房和心室三部分组成。血管系统与鱼类的相接近,但不具肾门静脉和总主静脉。3.2 鱼类: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圆锥 有些硬骨鱼在腹大动脉基部有一扩大部分称动脉球。心脏内的血完全是缺氧血。单循环(鳃心式) 动脉弓: 软骨鱼:五对
硬骨鱼:四对(由原动脉弓的第三至第六对发展而成) 总主静脉(古维尔氏管)3.3 两栖类: 成体心脏由静脉窦、左心房、右心房、心室及动脉圆锥组成。 左心房为含氧多的血液,右心房为缺氧的血液。 不完全的双循环(肺心式)。 动脉弓: 转变为
第一对动脉弓(原动脉弓的第三对) 颈动脉弓 第二对动脉弓(原动脉弓的第四对) 背大动脉 第三对动脉弓(原动脉弓的第五对) 消失 第四对动脉弓(原动脉弓的第六对) 肺皮动脉弓 肺静脉:运送的是多氧血 总主静脉变为前大静脉,后主静脉消失,另产生发达的后大静脉
3.4 爬行类:心脏包括静脉窦、二心房、一心室,动脉圆锥消失。心室内出现不完全的分隔 心室中仍存留着清浊相混的血液不完全的双循环 动脉弓:四对只在胚胎时期可以看到 转变为
第一对动脉弓(原动脉弓的第三对) 颈动脉弓 第二对动脉弓(原动脉弓的第四对) 左、右体动脉弓;右体动脉弓与颈动脉弓相连 第四对动脉弓(原动脉弓的第六对) 肺动脉弓 肾门静脉退化
3.5 鸟类和哺乳类: 具完全的两心房和两心室。鸟类左心室压出的血液由右体动脉弓输送到身体各部,静脉窦完全退化,肾门静脉尚未消失。在哺乳类,左心室压出的血液由左主动脉弓输送,静脉窦和肾门静脉完全消失。 左心房、左心室中是多氧血;右心房和右心室是缺氧血。血液不再混合。 完全双循环。 动脉弓:两对半 颈动脉弓、肺动脉弓、左或右体动脉弓 八、排泄系统——盐水平衡的维持与废物的排除
脊椎动物的排泄系统,其主要部分为一对发达的肾脏。从低等种类到高等种类,肾脏的发展可分为 三种类型: 1. 前肾: 脊椎动物在胚胎期间都有前肾出现,但只有在鱼类和两栖类的胚胎中,前肾才有作用。原口纲中的 盲鳗的肾属于前肾。位于身体前端。
2. 中肾:是鱼类和两栖类胚胎期以后的排泄器官,其位置在前肾的后方。 3. 后肾:羊膜动物胚胎期以后的排泄器官,其位置在体腔的后部。
26
4. 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九、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协调 1. 神经系统:
1.1 中枢神经系统:
⑴ 大脑:在各类脊椎动物变化很大。在低等类群,嗅球发达而简单。圆口类的脑皮类似原始状态,是嗅觉的 集合处,灰质在内层,白质在外层。其他脊椎动物大脑底部的灰质增厚形成纹状体。硬骨鱼大脑顶壁的 薄膜不含神经物质,与其他脊椎动物的脑皮不同源。 原始种类具古脑皮 肺鱼、两栖类具原脑皮 爬行类原脑皮进一步发展,开始有新脑皮 鸟类无新脑皮,大脑半球的增大主要是纹状体发达的结果 哺乳类的新脑皮最发达,形成沟回。
⑵ 间脑: 背方顶部发出两个突起,前一个为顶器,后一个为松果体。圆口类两者都存在,真正具感光作用的
是松果眼。爬行类楔齿蜥的顶器特别发达,称为顶眼。其他脊椎动物的顶器已消失。多数脊椎动物的松 果体可能是内分泌腺。各纲脊椎动物的间脑底部均有脑垂体。
⑶ 中脑:主要部分是视叶,为动物的视觉中枢,其大小因视觉能力的发达程度而不同。是鸟类及其以下脊椎 动物的感觉和运动的调节中心。哺乳类的感觉和运动的调节区在大脑半球,视叶退化成四叠体。
⑷ 小脑: 调节身体平衡和运动的中枢。圆口类及两栖类的小脑不发达。鱼类、爬行类的小脑较大。高等种 类的小脑分化成两个半球。
⑸ 延脑(延髓): 在各纲脊椎动物中变化不大。是动物调节呼吸、循环、消化腺分泌以及糖代谢等的中枢。 ⑹ 脊髓:由神经管发展而成。 脊髓内灰质与白质之区分在圆口类即已开始,鱼类以上的灰质渐成蝶形。 1.2 周围神经系统:
⑴ 脑神经:⑵ 脊神经:⑶ 植物性神经:不受大脑控制 1.3 感觉器官:
感受物理刺激:皮肤感受器、侧线器、平衡器、听觉器、视觉器 感受化学刺激:味觉器、嗅觉器
⑴ 皮肤感觉器: 见于一切脊椎动物的皮肤里。最原始的形式是游离的神经末梢终止于表皮而成。较为进步的是形成触觉细胞或触觉小体。还有特化的皮肤感受器,如蝮蛇类的颊窝。
⑵ 侧线器: 为水栖无羊膜动物所特有,在陆生动物则一律退化。圆口类和经常水栖的两栖类,其体上可见到具有感觉细胞的小窝;鱼类则有侧线管。
⑶ 平衡器和听觉器: 圆口类、鱼类只有内耳,主要是起平衡身体的作用。动物从水栖发展到陆栖后,内耳的听觉作用才逐渐加强,它是由半规管(semicircular canal)、椭圆囊(utriculus)、球状囊(sacculus)、瓶状囊(lagena) 等组成。瓶状囊在鱼类只有痕迹,到哺乳动物则发展成为明显的耳蜗(cochlea)。 ⑷ 视觉器:①圆口类中的盲鳗眼十分退化,虹膜和晶体均已消失。
②软骨鱼类有皮肤褶形成的眼睑;硬骨鱼类的眼球内常具镰状突起(用之移动球形的晶体) 圆口类、鱼类的眼角膜平坦而晶体大而圆,适宜近视。
③两栖类具眼睑、瞬膜和瞬膜膜以保护眼球,角膜圆凸,晶体小而扁圆,适宜在空气中远视。 晶体周围的睫状肌:可改变晶体的曲度。
④爬行类的眼睑更发达,具真正泪腺。睫状肌为横纹肌。具锥状突和巩膜骨。
⑤鸟类的眼球特别发达,在眼球内有鸟类特具的栉膜,并保留了爬行类的巩膜骨。鸟类具特有的 双重调节。 ⑥哺乳类眼球似两栖类,但瞬膜趋向退化。
⑸ 味觉器:是比较原始的感受化学刺激的器官。在全部脊椎动物中都保存着原始的简单的味蕾构造。 ⑹ 嗅觉器:是高度分化的化学感受器。
①圆口类只具一个外鼻孔和单个嗅囊(次生现象)。
②鱼类有成对外鼻孔和成对嗅囊。软骨鱼的外鼻孔位于吻部腹面,硬骨鱼的位于背面。
③两栖类以上均具内鼻孔,两栖类的内鼻孔开口于口腔前部,口腔顶部开始产生犁鼻器。鼻腔兼 有嗅觉和呼吸两种功能。 ④爬行类以上形成次生腭,内鼻孔后移开口到口腔后部。从爬行类开始产生简单的鼻甲。 ⑤鸟类的嗅觉器官很不发达。
⑥哺乳类的嗅觉器官最发达,有复杂的鼻甲以扩大面积。某些低等类群仍具犁鼻器。 2. 内分泌系统:激素 内分泌腺(无管腺)
甲状腺、肾上腺、脑垂体、副甲状腺、胰岛腺、胸腺、性腺 松果体、消化道内分泌腺、前列腺 十、生殖系统——生命的延续
1. 雌性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 圆口类生殖腺单个,无生殖导管。除硬骨鱼外,卵巢与输卵管不直接相连。两栖类的输卵管为简单的卷曲管道。绝大多数鸟右侧的卵巢和输卵管消失。绝大多数哺乳动物胎生,输卵管的下段形成子宫。 卵管腺(蛋白)、壳腺(蛋壳)
2. 雄性生殖系统: 精巢、输精管
除硬骨鱼外,凡以中肾为排泄器官的脊椎动物的中肾管兼有输精功能。羊膜动物的中肾导管专门 输精。行体内受精的种类,不多有专门的交配器。 前列腺、尿道球腺
§2 脊椎动物的演化
脊椎动物的演化的历史经历了五亿多年的漫长的时间,有几个主要发展阶段。 原兽亚纲后兽亚纲真兽亚纲
27
现代鸟类 有袋类 有胎盘类
始祖鸟 三齿兽类 古兽类 对齿兽类多结节齿类
多节结齿类
三结节齿类
槽齿类(包括假鳄类) 兽齿类
现代爬行类 初龙类 盘龙类 杯龙类
现存的两栖类 迷齿类(坚头类的一支)
圆口纲 软骨鱼辐鳍鱼肺鱼 矛尾鱼 古两栖类
骨鳞鱼
古鳕鱼 古总鳍鱼
古硬骨鱼
甲胄鱼 盾皮鱼
原始无颌类原始有颌类
原始有头类
原始无头类 无脊椎
动物祖先
脊椎动物起源及演化谱系简图
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