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0-07-16 来源:画鸵萌宠网
第29卷第9期(上) 2013年9月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_29No.9 Sep.2013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胡 强,潘植华,葛曼曼 (安徽大学摘商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要:创新关系到民族的进步和国家的兴旺发达,是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战略实现的决定因 素.所以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很有意义,本文主要从创新型人才的界定以及问题和解决方法三个维度,对创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论述.最后,提出构建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现状;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3)09—0189—03 . 1 引言 期的研究和探索处于本领域的前沿阵地有丰富的创新经验 和创新能力而一般的创新型人才其创有丰富的创新经验和 创新能力而一般的创新型人才其创有丰富的创新经验和创 随着我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创新型人才显得越来越重要.创新型人才竞争是企业在 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必须面临与亟须解决的问题,能积极鉴 别、培养、留住和吸引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现代企业在竞 争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创新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社会 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的日益国际化, 新能力,而一般的创新型人才其创甚至只是对于自身来说 具有新价值二是多样性.创新型人才是多样的”有政治的军 事的科技的经济的艺术的等等 2-2创新型人才的构成要素 2.2.1创新意识 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越烈,其竞争焦点 就在于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并最终归结到人才及其创新 能力的竞争.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科技水平 和创新能力上的差距,我国企业最薄弱的环节就是自主创 创新意识是构建创新型人才的首要因素,强烈的创新 意识可以积极促进创新型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其 创新活动.总的说来,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 新能力不足,最为迫切的需求是创新型人才.下面我们就创 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作一个探讨. 2创新型人才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创造动机是创造活动的动力因素,他能 推动和激励人们发动和维持进行创造性活动;创造兴趣能 促进创造活动的成功,是促使人们积极控求新奇事物的种 心理倾向. 2.2.2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进行创新活动能否成功的决定 2.1创新型人才的定义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精神, 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 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 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从质上说创新型人才有二层 含义:一是创新性和超越性创新型人才做的事情或是前人 和自身没有做过的或是前人和自身做过但没有成功的他对 前人或自身总有某种突破变革和超越其劳动成果或是对世 界现实水平的超越”或是对自身现有生命水平的超越;二是 进步性和积极性创新力是个中性的东西“它只是一个工具” 性因素,是创新实践活动赖以启动和运转的操作性条件.创 新能力通常包括:发现能力、观察能力、迁移能力、合成能 力、逆向思维能力、推导能力以及演绎能力等等. 2.2_3丰富的知识储备 丰富的知识储备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也 是构建创新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丰富的知识储备是一个 有层次的整体知识系统,它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即基本工具 类知识、科学基础知识和人文知识、专业知识即专业核心理 论、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方面知识 3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要受到人的情感道德品质的驾驭和支配创新型人才的劳动 是进步的“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从量 上说创新型人才有二层含义:一是层次性,包括杰出的和一 般的两个层次.杰出的创新型人才往往在某个领域进行了长 3.1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个人创新能力不足 基金项目:安徽大学2012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cxcy2012167)合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 与引进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189— 一虽然我国在科技人才创新方面取得了多项进步,但与 世界发达国家而言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在科技创新水平个人 创新能力上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和 成果的产出率上,全国而言科技成果产出主要还是以北京、 上海、珠三角和长三角为主,但这是以大量人才集聚为代价 的,单个人才的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我国 目前多采用的是专才培养模式,即培养某一专业方面的创 新人才,这样会促进某一方面知识的更新和创新,但是不利 于人才打开思路,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3.2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合理 在科技人才的培养方式上,这些弱势是阻碍产业升级 转型的主要原因:从教育这个维度来说,目前普遍存在着 “高分低能”这样一个准则,被动式的教育和死记硬背等死 板学习方式严重阻碍了人才的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存 在着背学习方式严重阻碍了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 产学研脱节,大批的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企业生产需要,造 成人才浪费;很多企业根本没有深刻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就简单的规定人才把属于自身的工作任务 完成即可,而人才本身的创新需求和创新欲望没有得到很 好的关注和照顾,这样的认知会扼杀一些具有创新思维和 创新欲望的人才; 3.3社会的创新氛围不够浓厚 就目前来说,全社会仍然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学习创新 氛围,绝大部分企业简单地认为技术是可以花钱买的,而企 业由于自身资金和观念的限制,对创新的概念也没有做好 比较准确的定位,即使有所认知也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 和精力去进行创新,这是一种典型的重眼前不重长远的错 误做法.只有掌握了核心的专利技术,企业才能获得不败的 竞争力和市场地位.虽然在创新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高投入 高风险的因素,但是一旦创新成功,企业的发展前景会变得 非常光明.美国的苹果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苹果公司 已故CEO乔布斯是一个改变世界的天才,他凭敏锐的触觉 和过人的智慧,勇于变革,不断创新,引领全球资讯科技和 电子产品的潮流,把电脑和电子产品变得简约化、平民化, 让曾经是昂贵稀罕的电子产品变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但 是在苹果一系列电子产品没有问世之前,乔布斯和他的员 工仍然在为未来的“苹果”系列进行资金以及时间的创新投 入,最后,谁也没办法预料到苹果公司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 功 3.4没有建立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在目前的社会氛围下,碌碌无为无所事事的人员在某 种程度上比刻苦钻研多得多,许多人才有创新能力但是却 因为没有足够的激励和奖励措施使得这些能力被抹杀,并 且在一些创新成果的保护上,由于目前的我们国家相关的 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这就会导致剽窃以及抄袭现象的 发生,而且惩罚力度不足和对成果专利的保护不够也是扼 一190一 杀创新型人才进行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 此外,人才创新的“急功近利”现象比较严重.创新人才 只能“个体实现”,不可能成批成量地生产.就拿目前的高等 教育人才创新的情况来说,绝大部分的人员都是为了科研 而科研,在创新的活动过程中,首先放在第一位的是项目科 研成果,而不重视科研创新的实际用途,绝大部分都是为了 完成科研成果而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进行创新活动. 可能是受我国传统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一些人在谈创新能 力培养时,往往相信创新人才也可以成批生产,这是错误的 认识,也是不现实的. 4构建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研究 4.1 开展通才和专才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个人创 新能力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古代,比较流行的是通才培 养模式.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能够享受到教育只是少 部分人的特权,当时的教育原则就是奉行精英教育,人才教 育的目的只是简单的维护统治,人才也无需学习其他职业 技能.当然,由于当时的社会科技还不是特别发达,知识总量 毕竟有限,所以通才的培养模式才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是第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科技和思想的迅速发展,一些发达 国家开始把教育大众化,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育不同学科 的专业人才,这也使得通才培养模式的主导地位逐渐被取 代.不论是通才培养模式或者是专才培养模式,都具有一定 的局限性.通才培养模式和专才培养模式各有利弊.通才培 养模式相对于专业培养模式而言,它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广 泛性以及综合性.它更加注重培养人才的智力、抽象、概括、 理性思维能力.通才培养模式还特别重视道德情操的陶冶, 从而使人才养成美好的人格.专才培养模式能较快地适应社 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比较注意培养人才的专业技能,教学 与生产、社会实践结合紧密,因而使得人才能较快地胜任T 作,用人部门往往比较满意.专才培养模式使得人员具备一 定的知识和技能,但由于专业VI径极小,使人员在实践中运 用范围狭窄,其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充分体现出比较大的差 异,并且知识和技能的相关学科方面都出现断层的状态,这 对人才发展独立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带来极大的伤害. 所以通过构建通才和专才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 大大减少通才培养模式和专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使得创新 型人才既能够拥有良好而扎实的知识学科基础,又能培育 其抽象和概括等具体能力和高尚的人格,为人才的创新活 动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和精神基础.同时,在实施通才培 养模式的过程中,对人才实行专才教育,培养其在某一专业 和学科方面的研究和创新能力,给予其充分的实践机会,充 分从创新的实用性出发,从而使得创新有目的性和实用性. 4.2建设合理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体系 建设合理而有效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体系是解决 人才培养方式薄弱的关键步骤.建设合理的科技创新人才培 养能力体系要以设计能力、集成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三者相 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基础,大力促进人才创新.以创新为主体 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创造欲望的整合为基础的创新能 力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组成部分,突出创新型人才的知识 结构复合性和交叉性,主要表现在创新型科技人才要具有 多方面多方向的复合设计能力、集成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其 他相关的能力和要求.主要要求有以下三点: 4.2.1设计能力 创新型人才的设计能力是其应具备的重要能力,在推 进创新活动的过程中,设计主要是从研究与开发的流程中 分离出来,从而成为一项独立的技能.特别是主导需求设计, 是制定创新设计标准的关键.所以,建设合理的科技创新人 才培养能力体系,特别是拥有高水平的设计和开发类型的 创新型人才,是组织取得成功的根本因素所在. 4.2.2集成能力 集成创新能力也是创新型人才所掌握的的重要手段之 一.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创新型科技人才需要具有 强烈的信息获取、分析和整合能力,以及使用多种高效的信 息数据处理工具和信息沟通设备的能力,能够快速地捕捉 瞬息万变的信息数据,并且要更加重视多种技术的创新与 整合工作,创新型人才只有开展各式各样的集成工作才能 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 4.2.3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创新型人才所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在科技 创新的活动过程中,创新型人才积极把所创造的成果融人 到实际生产过程,是其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 创新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创新型人才通过积极深人实践, 不仅能够强化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培 育和提高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社 会需要的推动下,基础性科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日益 紧密,社会实际技术需求越来越多地影响着科学研究,创新 型科技人才在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边界间找到了交集. 4_3营造积极的社会创新氛围,加强创新成果知识产权的 保护 一个良好而积极的社会创新氛围是创新的助跑器,是 孕育创新型人才产生的母体.营造良好的社会创新氛围,加 强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加强对产品 知识产权的保护,应该严格规范人才创新专利和产权市场. 21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着全球经济化的危机与挑战,在这场 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成为 了竞争的砝码之一.我国的自主创新成果一直落后于西方发 达国家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对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 进行有效保护.要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获取和保护的支持力 度.政府不仅通过专利申请费维护费的补贴,鼓励对知识产 权的保护,同时对获取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等其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成果,给以一定比例研发经费的支持. 4.4完善创新型人才激励体制 落实创新型人才激励体制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 行: 4.4.1企业应提供一定的培训机会,促进人才的成长 企业可以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技能训练等, 通过培训,增强员工的创新能力,发掘其创新意识,把更多 员工培养成创新型人才,壮大企业创新人才队伍,这样不仅 企业有了充足的创新人才储备,在创新人才中间也会形成 竞争,进一步激发创新潜能.同时企业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 给创新人才定职务或者职称,并且将职务和职称与工资等 待遇挂钩,激励创新人才通过不断学习,努力工作得到提 升,从而实现创新人才的自我成长. 4.4.2适当放权,提高人才创新热情 企业领导者应当给取得突出成就的创新型人才下放一 定的权限,让他们进入企业的管理层,也可以给予一定的股 票期权,达到用事业激励人,这样会让人才的创新思想和理 念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其创新热情. 4.4.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鼓励企业与高等科研院校合作 政府应该实施一系列优秀的政策,积极促进企业和高 等院校合作,促进企业和高等院校的积极交流,让企业积极 参与设计高校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制定.企业的角色转换 对高校人才培养无论在机制上,还是空间上都得到了充分 的延伸,企业为高校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利的社会资源支撑. 参考文献: [1]马国军.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U1.高等农业教 育,2001(4). [2]郭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1.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 (8). [3]徐静.产业转型升级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I].科 学管理研究,2013,2(1). (4]白艳茹,王旭,王小宁.卓越计划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的改革U】.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3(29). [5]陆松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U1.集团经济研究,2007 (11). ——19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