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下来,优哉游哉、乐而忘返,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旅游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结合,让过去看着景区挣钱的农民尝到了全域旅游的“甜头”,2017年乡村旅游接待综合收入达14.23亿元。
乡村视野
到2020年,武隆将力争全区旅游人次突破4000万人次、综合收入400亿元左右,过夜游客、境外游客占比分别为19%、10%左右,基本实现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
来源:新华社
江西打造村居环境、乡村旅游“双引擎”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把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巧妙融合,让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的同时,也让乡村环境和农民生活得到大幅改善。江西省各地积极推动农村环境整治,着力发展特色观光产业,以此带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效果显著。
眼看就要过年了,新余市分宜县凤阳镇大路边村村干部带领村民铺草皮,修池塘,村民的房屋也被粉刷出鲜艳的图案,远远望去非常醒目。
2018年6月份以来,镇里征集村民意见,将空心房、违建房和危房拆除,原本拥挤不堪、前屋挨着后墙的村子骤然变得宽敞了。
凤阳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钟升:我们本着“既要有风景也要有丰收”的初心,全力推动我们镇的“建三园”工作,规划好,设计好,既要有人居环境的改善,也要有群众收入的增加。
镇里请来了专家,将村民房前屋后清理出来的空地合理规划布局,不仅种上了果树蔬菜,有价值的古建筑还被规划建设成青少年研学基地,这个项目让村民钟志蓉有了家门口就可以赚钱的憧憬。
钟志蓉:草坪铺起来了,房子也都刷的很漂亮,应该会吸引很多家长或者学生来这里参观或学习。我准备在家开个小卖部,可以赚点钱贴补生活。
临近的仙女湖区钤阳办事处、渝水区界水乡等地将田园风貌、古村古迹、乡愁记忆融入规划设计,各村因地制宜,减掉废旧房屋,加上特色元素,不仅改善了村民的人居环境,各村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也更加鲜明。坐落在仙女湖畔的钤阳办昌田村、白田村古樟掩映、碧水环绕,吸引市民垂钓休闲;界水乡依托近郊大力推广有机蔬菜,成了市民热捧的“菜篮子”基地;穑诞村向日葵、西兰花将产业变景观、田园变花园。
新余市委农工部新农村建设科科长王翔: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很关键的一方面。只有走好这一步,才能吸引更多农民留在农村,生活在农村,在农村发展产业,实现共同富裕,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 ·8·
在前些年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新余市合理运用“加减法”,进一步破解农村有新村无新貌的状况,各村杂乱无章的空心房、危旧房、违章房改造成了菜园、果园、花园,不仅提升了颜值,还塑造出了不同的村庄气质,探索出美丽乡村江西样板的新余模式。
村里的环境治理好了,自然可以吸引人们来休闲旅游。这也是江西近年积极推动的一件事,当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党委委员、副厅长万国根:从2009年到现在,全省规模以上休闲农业企业总数从105家增长到5000家;农家乐经营户从312户增加到2.43万户;年接待游客人次从不足1千万人次增长到7千余万人次;休闲农业从业人员从5万余人增长到110万余人。
与此同时,江西省还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组织开展人才培训,举办近500个农事节庆活动,积极争取财政扶持资金,促进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前往农村旅游。2018年,安排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2105万元,用于2017-2018两年创建的省级美丽休闲乡村、星级农家乐、十佳休闲农庄及产业提质升级项目的奖补;2018年安排省级财政资金3000万元用于省级田园综合体创建。
在以推动农村环境整治促进乡村旅游的同时,江西还在不断摸索通过现代农业、智慧农业吸引更多游客的“眼球”。
走进南昌溪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产业园区,一座造型古朴的建筑映入眼帘,这是园内的一大亮点——农博园,农博园建筑主体已经完工,正在进行绿化和室内装修,计划今年5月份对外开放。农博园展馆是中国农业展览馆的分馆,它的建成将弥补南昌市职业农民培训的空白,主要功能是承接农业展览服务、农业科普教育、创意农业体验,充分将“农文旅”相结合。
溪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产业园区综合协调部负责人夏鹏:用农业技术吸引游客,同时部分项目有相应的产业,包括采摘和互动体验等。
乡村视野
在江西铭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智慧农业基地,12米高的种植大棚正在加紧施工,今年上半年将全部完工。基地引进荷兰的种植模式,大棚内一年四季有菜,一年四季有果,让游客在参观体验中感受现代化农业的种植方式。
铭辰公司南昌项目负责人李岚:棚子里采用智能卷
9
以环境促旅游,以特色带旅游,如今江西的乡村游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张名片。截止目前,江西省共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4处,有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16个、中国秀美乡村24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园区)89个。今后,江西省将通过建立江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行业标准体系,丰富休闲农业产品体系,促进休闲
帘、遮阳、翻窗的采光系统,有控温设备,采用智能化控制,农业智慧化。里面有生物治虫,机器人采摘,利用水培摘植,可以长期生长,是一般大棚年产量的四到五倍。
来源:央广网
特色产业成为宁夏农民的增收之源
春节前夕,记者来到六盘山下的泾源县香水镇下桥村村民马者家中采访。他高兴的告诉记者,2018年,通过饲养安格斯母牛,家里有了小产业。投入5万元修建了新房,一家人居住享受着乡村振兴带来的幸福生活。
优质粮食、现代畜牧、酿酒葡萄、枸杞、瓜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已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众多农户的稳定增收之源。类似马者这样依靠养牛走上致富道路的事例在市县乡村比比皆是
自治区农村农业部门负责人认为,各市县农业财政部门按照国家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政策,着力推进“一特三高”现代农业发展,有力地推进农业经济提质增效。2018年,自治区制定出台扶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意见,鼓励各地积极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特色种养等新产业新业态。一方面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创建水稻、蔬菜等“五优基地”;支持龙头企业收购和加工农户肉牛、滩羊。
据自治区经济部门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全区粮食总产量首破390万吨大关,达392.58万吨,比上年增加22.53万吨,增长6.1%,创历史新高。 按照提质增效的要求,中南部山区推行冬小麦免费供种试点,小麦播种面积明显增加,全区小麦播种面积192.89万亩,比上年增加8.19万亩,增长4.4%。
调查认为,全区粮食生产实现了自2009年以来多年未有的“夏秋同增”好局面。六盘山山区粮食总产量占全区粮食总产量比重为43.1%,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六盘山下的彭阳县全力培育草畜、瓜菜、中药材、万寿菊、生态鸡、中华蜂、小杂粮等特色优势产业,狠抓项目扶持、技术支撑、品牌培育、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
2018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7.07亿元、农业增加值13.4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8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4%和11%。
据了解,彭阳县草畜产业按照“家家种草、户户养畜,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模式,全力推进“一棵草”引种试验示范,建立乃河、新洼和金鸡坪牧草引种试验示范科技园,带动全县发展优质牧草5.5万亩。蔬菜产业做靓“彭阳辣椒”品牌,推进蔬菜产业升级换代和提质增效,推进全县11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蔬菜种植户年收入达4万多元。中药材产业采取“企业(合作组织)+基地+贫困户”的生产运营模式,累计种植中药材8.4万亩。生态鸡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投放生态鸡苗45万只,培育1000只以上养殖大户54户。小杂粮以北部山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加快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建设示范基地10个,带动全县种植小杂粮8万亩。
自治区农村农业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区农业工作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做优产品做强品牌,培育共享农庄、特色民宿等新业态模式。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示范,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六盘山下的彭阳县将以黄芪、党参、黄芩等道地中药材为主打品种,以柴胡、板蓝根、芍药、红花为辅助品种,抓好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鼓励支持企业和合作组织与农户签订订单种植合同和购销合同,联户包村建基地带动农户种植中药材,带动全县种植中药材10万亩,鼓励和扶持有研发能力的企业开展中药饮片炮制、中药食品加工、中药保健品生产等。同时,还将组建技术服务团队,建立中药材信息共享平台,为种植农户和中药材加工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指导服务中药材生产。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