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语文习作_恒久的滋味 (2)

2024-08-19 来源:画鸵萌宠网
高职国文(V)习作A 第二课 恒久的滋味 1

第二课 恒久的滋味 蒋 勋

壹、基本实力养成站﹙共32分﹚

一、字音探勘队:下列各组“ ”中的字音,两两相同者请画“○”,不同者请画“×”。(每题1分,共8分) (1) “向”往 1. (2) “飨”宴 (1) “怅”惘 3. (2) 为虎作“伥” 比喻助人为虐 变生肘“腋” 比喻祸乱发生在身边 “蘸”墨 以笔浸染墨汁 ○ 6. × 4. × 2. 词语 答案 (1) 腌“渍” “啧”啧称奇 (2) 咂嘴作声,表示惊奇、赞叹 (1) “咕”嘟 (2) 待价而“沽” 比喻人等待机会,为世所用 腊“鼓”频催 比喻年关将近 × ○ × 词语 答案 (1) “液”体 5. (2) (1) 7. (1) 豆“豉” (2) (1) 沉“着” × 8. 大处“着”眼 (2) 从重要的地方观察 词义 因刺激性的气味进入鼻腔而感到不舒服 走路歪斜不稳 沉溺入迷 比喻心怀不轨,伺机掠夺 说话连续不间断 比喻下属的势力强大,在上者难以驾驭 指青山、白云环绕四周。比喻山林风光之美 束缚犯人手脚的戒具 ○ 建“醮” (2) 设置高坛,以向鬼神祈祷 字形 (1) (2) (1) 呛 跄 耽 眈 娓 尾 缭 镣 词语 “ㄑㄧㄤˋ”鼻 踉“ㄑㄧㄤˋ” “ㄉㄢ”溺 沉迷 虎视“ㄉㄢ”ㄉㄢ 眼睛向下注视的样子 “ㄨㄟˇ”ㄨㄟˇ道来 “ㄨㄟˇ”大不掉 萦青“ㄌㄧㄠˊ”白 缠绕 脚“ㄌㄧㄠˊ”手铐 系足的刑具 二、字形领航员:请写出下列“ ”内的字形。(每小题1分,共8分)

1. 2. (2) 3. (1) (2) (1) 4. (2) 三、词义飞行伞:下列文句□□□□中的词义,依序为何?请依参考选项将正确的代号填入

空格中。(每题1分,共8分)

参考选项:(A)不言而喻 (B)庄严肃穆 (C)惨绿少年 (D)不可言喻 (E)铭感五内 (F)五味杂陈 (G)绿林好汉 (H)严阵以待 1. 这群对人生充满希望的惨 绿 少 年,正是国家未来的栋梁。 2. 这其中的奥妙实在是不 可 言 喻,只能自己细细体会。 (C) (D) 高职国文(V)习作A 第二课 恒久的滋味 2 3. 王老夫人的告别式场面庄 严 肃 穆,备极哀荣。 严肃庄重 4. 他们日夜苦练球技,争取冠军的企图心早已不 言 而 喻。 事理浅显,不待说明,即可晓悟 5. 水浒传一书是描述一百零八位绿 林 好 汉齐聚梁山泊的故事。 聚集山林间反抗官府或抢劫财物的人 6. 对于他的热情赞助,我铭 感 五 内,永难忘怀。 比喻非常感激 8. 下个月公司即将进军国际市场,各部门人员莫不严 阵 以 待。 指预先做好准备,等待来犯者 (B) (A) (G) (E) 7. 时隔多年,两人再次相见,只感到柔肠百转,五 味 杂 陈的感情在心中此起彼伏。 (F) (H) 四、作者思想起:请依参考选项,完成下列有关现代作家与作品、文类配对的表格。(每题1分,共8分)

参考选项:(A)郑愁予 (B)刘克襄 (C)王鼎钧 (D)余光中

(E)张晓风 (F)纪弦 (G)蒋勋 (H)丰子恺 1. 2. 3. 4. 5. 6. 7. 8. 作家 (H) (F) (C) (A) (D) (G) (E) (B) 缘缘堂随笔 槟榔树 昨天的云 寂寞的人坐着看花 左手的谬思 天地有大美 武陵人 风鸟皮诺查 作品 散文集 诗集 自传集回忆录 诗集 散文集 散文集 戏剧作品 动物小说 文类 贰、综合理解练习站(每题3分,共21分)

( (A) )1.“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味觉,这些味觉停留在记忆中,成为生命的滋味。”文

中作者透过不同的味觉道出不同的人生滋味,下列配对何者正确 (A)幸福童年/甜味 (B)惨绿少年/咸味 (C)丧母之痛/酸味 (D)国破家亡/苦味。

1.(B)酸味。(C)苦味。(D)文中未提及。

( (B) )2.作者在辣味里,体会到何种人生经验 (A)失落的怅惘 (B)放肆逾越规矩的快感

(C)幸福满足的快乐 (D)虔诚肃穆的态度。 ( (C) )3.“我懂得一种苦味,比甜味安静,比酸味丰富,比辣味深沉庄严。”作者在这里

指的苦味是 (A)生命里的失落与怅惘 (B)对生命的慎重虔诚 (C)母亲临终时难以言说的悲伤 (D)得不到时的忌妒与不满足的愤怨委屈。

3.(A)酸味。(B)指的是一种超越味觉层次的恒久滋味。(D)酸味。

( (B) )4.文中叙述作者的母亲每年过年时要蒸一百个白胖圆满的馒头,除了用来祭祀祖先

外,另外的目的是 (A)表达虔诚的宗教信仰 (B)预兆一年的平安祥和 (C)感受平淡才是幸福的滋味 (D)期盼作者拥有简朴的美德。

( (D) )5.恒久的滋味一文,脉络分明,食物的滋味是贯串全文的主线,但人生的滋味才是

作者真正要抒发的,所以文中另一条重要的线索是 (A)诉说自己五味杂陈的童年

高职国文(V)习作A 第二课 恒久的滋味 3

岁月 (B)强调敬天法祖的生命态度 (C)抒发饱受战乱流离的痛苦 (D)表达对母亲的孺慕之思。

( (C) )6.关于恒久的滋味一文,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作者从父亲那里学会品尝各种滋味

(B)作者认为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人生滋味,而人生的第一个味觉是酸味 (C)文中祭祖仪式象征对生命源头慎终追远,而仪式本身就象征恒久 (D)作者认为年夜祭祖的白馒头滋味浓郁,在所有的滋味之上,是更恒久的滋味。

6.(A)母亲。(B)甜味。(D)平淡。

( (A) )7.对于作者而言,所谓“恒久的滋味”指的是 (A)淡 (B)甜 (C)苦 (D)咸。 参、延伸阅读飞行站(每题2分,共6分) 请阅读下文后,回答1.~3.题。

我不爱吃粥。小时候一生病就被迫喝粥。因此非常怕生病。平素早点总是烧饼、油条、馒头、包子,非干物生噎不饱。抗战时在外作客,偶寓友人家,早餐是一锅稀饭,四色小菜大家分享。……不能说是不丰盛了,但是干噎惯了的人就觉得委屈,如果不算是虐待。 也有例外。我母亲若是亲自熬一小薄铫儿的粥,分半碗给我吃,我□□□□。薄铫儿即是有柄有盖的小砂锅,最多能煮两小碗粥,在小白炉子的火口边上煮。不用剩饭煮,用生米淘净慢煨。水一次加足,不半途添水。始终不加搅和,任它翻滚。这样煮出来的粥,黏和,烂,而颗颗米粒是完整的,香。再佐以笋尖火腿糟豆腐之类,其味甚佳。 一说起粥,就不免想起从前北方的粥厂,那是慈善机关或好心人士施舍救济的地方。每逢冬天就有不少□□□□的人排队领粥。“饘粥不继”就是形容连粥都没得喝的人。“饘”是稠粥,粥指稀粥。喝粥暂时装满肚皮,不能经久。喝粥聊胜于喝西北风。 不过我们也必须承认,某些粥还是蛮好喝的。北方人家熬粥熟,有时加上大把的白菜心,俟菜烂再撒上一些盐和麻油,别有风味,名为“菜粥”。若是粥煮好后取嫩荷叶洗净铺在粥上,粥变成淡淡的绿色,有一股荷叶的清香渗入粥内,是为“荷叶粥”。 (梁实秋 粥) 赏析:作者藉粥牵引过往的滋味与情感,追忆儿时母亲为他煮粥的温馨事,并叙及与粥相关

的见闻。

( (A) )1. 依据上文,缺空处依序应填入下列何者 (A)甘之如饴/鹑衣百结 (B)视为畏途

/尸位素餐 (C)食指大动/钟鸣鼎食 (D)如坐针毡/锱铢必较。

1.从前文“也有例外”可知,作者虽不爱吃粥,但对于母亲熬的粥却情有独锺,故第一个缺空处可填“甘之如饴”或“食指大动”;从后文“饘粥不继”可知排队领粥的人应是穷人,故第二个缺空处宜填“鹑衣百结”。(A)比喻乐意承担艰苦的事情,或处于困境却能甘心安受/形容衣服破烂不堪。(B)视作危险艰难的道路而不敢去尝试/占着职位享受俸禄而不做事。(C)指将有美味的东西可以吃,或面对美食而食欲大开/形容生活极为奢华。(D)比喻心神不宁,片刻难安/形容斤斤计较。

( (C) )2. 依据上文,作者不爱喝粥的原因是 (A)只要一喝粥就容易生病,因此抗拒吃粥

(B)北方人习惯煮粥施舍救济他人,因此粥是贫寒的象征 (C)作者习惯吃烧饼、油条等干物,所以不爱吃粥是生活习惯使然 (D)因为煮粥的过程过于繁琐,不希望母亲过于辛劳。

2.(C)由“非干物生噎不饱”、“干噎惯了的人”二句可知,作者不爱吃粥是生活习惯使然。 ( (B) )3. 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明,何者错误 (A)用开门见山法直接表达对粥的好恶 (B)以

高职国文(V)习作A 第二课 恒久的滋味 4

拟人法写粥,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C)文中多用客观记物的方式书写 (D)文中叙及对粥的所见所闻。

3.(B)文中并未使用拟人法。

肆、趣味文学体验站(共41分)

一﹑美食飨宴﹕人气美食节目主持人耗子和阿祥,即将进行环岛美食之旅。出发前,制作人

要求两人先完成一张成词语食物拼盘,然后依此提示,将正确的食物名称填入台湾美食地图中的空格。现在请帮他们完成任务,好让他们可以顺利出发。(每答1分,共27分)

成 词 语 食 物 拼 盘 盖( 棺 )论定 大( 材 )小用 中原( 板 )荡 人一生的是非功过,要到死后才能论定/比喻才能的浪费或人事安排不当/比喻国家动荡不安,十分危急。 倒持( 太 )阿 ( 阳 )春白雪 画( 饼 )充饥 比喻授人以权柄,反受其害/较为深奥难懂的音乐/比喻徒具虚名而无益于实际,亦比喻聊以空想安慰自己。 (甲) (乙) 嘴( 甜 )心苦 文( 不 )加点 鹅行( 鸭 )步 ( 辣 )手摧花 (丙) (丁) 信( 赏 )必罚 形容人说话动听却居心狠毒/形容文比喻走路缓慢/形容赏罚严明 思敏捷、下笔成章,通篇无所涂改/比喻对女性施以强暴的手段。 瓜剖( 豆 )分 酒池( 肉 )林 大动( 干 )戈 外( 圆 )内方 (戊) (己) 比喻国土被并吞、分割/比喻行事大肆比喻生活极端奢侈纵欲,毫无节制/外声张、劳师动众或大费手脚 表温和好相处,内心方正有主见 ( 米 )珠薪桂 ( 粉 )饰太平 (庚) (辛) 比喻物价昂贵/掩盖社会动乱的真实,装饰出太平景象 一龙一( 猪 ) 有书( 脚 )厨 比喻人的贤与不肖,相去悬殊/比喻博学强记的人 1.猪 脚/2.棺材板/3.肉 圆/4.太阳饼/5.米 粉/6.豆 干/7.甜不辣/8.鸭 赏 高职国文(V)习作A 第二课 恒久的滋味 5 二﹑箇中滋“味”:下列两篇散文皆藉饮食牵引出一段过往的回忆,其中画线处的文句有些错乱,请先加以重组,然后再依参考选项,找出正确的文章旨意。(文句重组每答1分,旨

意每答2分。每题7分,共14分)

参考选项:(A)说明烹调的玄妙源自内心的体会 (B)阐述食物的多重文化意义

(C)描写童年的味蕾记忆 从黄河流域来的父亲,对我们说起他童年时代听见的典故,说是黄鱼的头里有小石头,一到春天打起雷来,石头变重了,黄鱼沉进深深的海里,就捕不着了。……我在上海吃过糟黄鱼之后,每次去上海总要点这一味小菜,原来黄鱼冷着吃也能没有一点腥味。而我最怀念的,还是童年时父亲为我们熬的黄鱼酸菜煲,小黄鱼三、四尾, (甲)用小火慢慢煨炖,(乙)下面铺上切丝的酸菜梗与酸菜叶,(丙)淋一些高1. 汤,(丁)还有蚕豆瓣,(戊)先煎透了之后, 让黄鱼的鲜味完全被酸菜旨意和蚕豆吸收。那时候早上起床,看见黄鱼洗干净了一尾尾挂着风干,(C) 再看见蚕豆和酸菜,就觉得好幸福。我在厨房转来转去,等着酸菜黄鱼起锅的一瞬间,喷发而起的热腾腾香气。黄鱼的鲜美与酸菜的醒胃,加上蚕豆的清润,混合成不可思议的美味。 多年之后,父亲才说那时候黄鱼多半不新鲜,只好这样做来吃,酸菜和蚕豆也都是很便宜的,正好可以遮掩鱼的腥味。但我总以为,那是我吃过最丰盛的黄鱼飨宴。还记得那时候,我津津有味的配着白饭吃,心中想着,这些小黄鱼到底听过雷声没有?(张曼娟 黄鱼听雷) 高职国文(V)习作A 第二课 恒久的滋味 6 解析:“小黄鱼三、四尾”之后应接(戊),因为“先”字说明这是做黄鱼酸菜煲的第一步骤;(戊)之后应接(乙),因为此句的主词是指煎透的小黄鱼;从“还有”二字可知(乙)之后接(丁);从“让黄鱼的鲜味完全被酸菜和蚕豆吸收”一句,可知前一句当为(甲);而煨炖之前要淋上高汤,故(丙)在(甲)之前。 赏析:作者用父亲讲述的黄鱼典故引出童年的回忆,点出父亲所熬煮的黄鱼酸菜煲,不但是作者吃过最丰盛的黄鱼飨宴,也是童年时最幸福的滋味。 文句重组 (戊)→ (乙)→ (丁)→ (丙)→ (甲) 有一次父亲问起咸苦两味之理,曾先生说道:咸最俗而苦最高, (甲)如晚秋之菊,冬雪之梅。(乙)常人日不可无咸,但苦不可兼日。(丙)而咸则最易化舌,(丁)是味之隐逸者,(戊)况且苦味要等众味散尽方才知觉, 入口便觉,看似最寻常不过,但很奇怪,咸到极致反而是苦,所以寻常之中,往往有最不寻常之处,旧时王 谢堂前燕,就看你怎么尝它,怎么用它。 曾先生从不阻止父亲作笔记,但他常说烹调之道要自出机杼,得于心而忘于形,记记笔记不过是纸上的工夫,与真正的吃是不可同日旨意而语的。 (徐国能 第九味) (A) 解析:“咸最俗而苦最高”之后应接(乙),用以说明咸俗苦高的道理,是因人可日食咸味,却无法连尝苦味;而(乙)之后宜接(戊),进一步强调酸甜苦辣中,最后觉知的往往是苦味。文中(甲)、(丁)是一组譬喻句,从结构来看,(丁)在(甲)前;而从“入口便觉”一句,可知前一句当为(丙),因咸最易化舌,故入口便觉。 赏析:作者藉父亲向曾先生请教咸苦两味之理一事,说明文字无法记录真实的味觉与感受,唯有透过内心的体会才能掌握烹调的诀窍。 文句重组

(乙)→ (戊)→ (丁)→ (甲)→ (丙)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