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论文

2023-11-16 来源:画鸵萌宠网
浅谈小学中年级的作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中年级的习作教学目标的规定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写作文。本文拟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文原是生活的部分。”成功作文的关键是对生活之美有所发现,因此必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多留意身边的事情。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学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会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会真实生动。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在学《石榴》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关于石榴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石榴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石榴子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让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然后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等等。如此这般,学生再下手写作就会水到渠成了。

二、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然后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至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

在上述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得以提高,写出的作文也就比较充实生动。 三、引导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是质的提升的前提。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中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学生的畏惧心理越严重,写出的文章内容就会越空洞,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诸如“我想……”,“一件小事”之类的题目,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素材可选,

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写作信心。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其次,学生要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我们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里度过,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入发掘题材。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像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这样,不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染学生,还使学生会学习、能分析、增长见识,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例如描写秋天的景物,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谈一谈曾经参加过的秋游和秋季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回想见过的景物,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和老师讲解等方式引导他们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引用好词佳句等等。

第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感情的作文才显充实,才有内涵。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困惑等等。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悦、忧伤、委屈、建议、感想等,让学生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每次作文都要引导学生生发感情,真实地写作。有时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某些疑问或好奇心理来完成一篇作文。 四、迁移运用,精明模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多了,知识才渊博,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迁移运用,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运用到作文中去。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对于许多刚接触作文的学生来说,模仿是他们驾轻就熟的。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结合学生的特点,让学生进行适当的模仿,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因此,我们可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的文风。在此过程中,刚开始时,即使模仿得比较机械,教师也可应当适当予以肯定。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少年王勃》这课文中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驾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庚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接着“与古人神似”,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使文章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五、抓住灵感,勤写多练

灵感就是思维的触发。王梓坤教授对此有一段生动的解释:“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大脑中便会建立起许多暂时的联系,架起许多临时的电线,把所有有关信息保存着、联系着,同时大脑还把过去有关的全部知识紧急动员起来,使思维处于一触即发的关头。一旦得到启发,就像打开电钮一样,全部线路突然贯通,立即大放光明,问题马上解决。”由此可见,灵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没有原来的

许多“信息”,没有原来架起的许多临时“电线”,是不可能产生灵感的。要写好一篇文章,就必须做好前面的两步,使写作的灵感有机会“诞生”。灵感并不神秘,但灵感的产生稍纵即逝。因此,要常教育学生一旦产生了灵感就要抓紧时间捕捉住它,把它写下来,从而使得灵感的生命得以延续。

最后,“宝剑锋从磨而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但我坚信长期持之以恒,一定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爱上写作,提高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