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政、企、校共培高职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2021-09-20 来源:画鸵萌宠网
智库时代 智者论道 政、企、校共培高职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陈辉 姜俊博 曹其嘉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政企校共培高职专业人才是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由于其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各项政策制度措施及人才培养方案合理性有待提高。近几年煤矿产业升级转型向智能矿山迈进,由于采矿专业人才培养的传统性,导致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不能在岗位上熟练应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所以探索政企校高职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对行业技能人才发展和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合作共培;煤矿开采;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TD82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2096-4609(2020)03-0255-002

近几年来,政府政策引导,宏观调控,企业积极参与,不断提高对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学校不断提升,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和企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学校一改往常的传统模式,变招生为招工,大力开展订单委培教育,短期专业技能培训等。即政企校主导的高职教育改革大势已经来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投入职业教育,提升并发展职业教育层次“。

刘昀提出,政企校以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人才培训的形式体现“园区—学校”产学对接的深刻内涵,合作成果辐射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武智提出了构建高职教育政企校协同育人共同体的有效路径:地方政府主导,资源权益共享,实现校地合作从聚合到融合的转变;赵丽认为高校要发挥校内外资源整合作用,发挥其统筹协调,规划管理的主导作用,形成“政府—高校—企业”三方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有力保证。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成果丰硕,但政企校三方合作共赢局面未见曙光。这与传统采矿类人才培养模式密不可分。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培养人才社会适应性和可塑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新时期高职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优化对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推进,大部分企业智能自动化的建设以及行业较为艰苦等因素,煤炭类院校专业发展也到了改革的关键时期,加上煤矿主题专业界定不明确,各专业公共课程较多,忽视了煤炭类专业主体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导致煤炭类主体专业课程体系发展较慢,不能有效和现代企业用人标准和要求相一致。课程体系过于陈旧,不能和现代化智能矿山企业对职业复合型技能人才的要求相适应。主要表现如下:

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能有效结合,不能突出高职人才的技能技术关键点,煤炭高职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学生实习企业对实习生安排存在一定的困难,考虑安全因素和实际生产因素,学生现场岗位实习时间较短,实操动手能力不够。

学生综合素养和复合技能有待提高。课程设置理论和实践教学安排较多,忽略了学生的三观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未能在教学任务和课程体系中体现。

二、政企校合作模式建立

以往政府对企业的监管形式不够灵活,监管不够全面。新时代政府将作为市场调节的主角色,在企业和学校当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面对我国新时期高职扩招,国家双高建设关键点,政府联合企业和学校,进行高职矿山技术人才创新培养将是改变目前企业用工荒,用工难,留人难的又一途径。

高职职业化特色不够。课程内容大多数依据煤炭类本科院校规划教材,没有将理论和实践有效分离,没有突出高职学生的职业化和专业化。高职教学的特色不明显。

课程理论体系改革创新不足。课程讲授理论占比较大,内容陈旧,不能及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课程理论体系建设缺乏矿山企业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体系建立没有充分联系企业实际和行业需求,没有从深层次革新相关理论和进行创新。

实验实践教学系统性和科学性有待

在新时代国家“双高”建设发展阶段,政企校高职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教育引领行业职教未来。政企校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调控作用,学校为矿山企业按照自身特点培养符合企业实际的专业技能人才,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和培养课程体系,有效避免了学生所学和企业所需不一致,同时也有效的解决了就业压力和专业行业确认的状况。

政校企合作、共培共建的内涵:共培即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与支持,前两年学生培养以学校为主体,企业作为主要参与者加入学生理论培养过程中协助教师教学,第三年企业为主,学校参与,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实习,教师参与学习。最终实现校企协同培养学生,在这个联动关系中,让学校教师快速成长起来。让学生技能水平切实有效提高。

·255·

由于煤炭行业改革创新发展模式的

智者论道 在前两学年的学生过程中,学生主要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职业能力;最后一学年学生在企业进行岗位实习,以此来强化学生实践实操能力和专业职业能力。

分值考核因素

德育发展能力

20%职业道德25%团队协作25%心理素质25%智库时代 表1 评价体系因素表

职业技能能力40%基础能力40%专业能力60%

创新创业能力15%学习能力50%创新思维能力25%交际能力25%

综合素质能力20%实践能力60%可塑性能力20%适应新环境能力20%

其他能力5%社会兼职

在校期间,在企业教师的指导下组建由生涯规划师、企业工程师、学校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物联创客研习团队,积极开展学生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参与国内各种创新创业大赛,营造积极向上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采矿工程相关知识技术技能融入到采矿行业的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素质。共建即双方共建校内外实训教学基地,为学校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指导方案,提高实训设备的有效利用。

三、政企校合作办学模式

实行政企校共同参与的联合办学模式[1-5],包括产学结合、工学交替、半工半读、订单式培养等。其中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是目前企业和学生最为常用的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有效解决了理论和实践不协调统一的矛盾。而订单式培养模式目标明确,系统性专业性更强,可以有效解决企业用工荒用工急等问题。从而实现了政府-企业-学校的三者互利共赢。以上培养模式的优点不再赘述,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学生实际的专业技能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学生的综合素养不符合企业的文化内涵,企业提供的专业平台和工作岗位不符合学生的专业发展等。

四、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优化设计(一)建立政企校联合培养运行机制

根据国家高职双高建设发展规划、国家高职百万扩招发展计划,《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意见》(发改运行〔2017〕2118号)中“支持煤炭与煤化工企业兼并重组”“实现煤炭原料上下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增强产业相互带动作用”等相关政策,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创新思维,优化结构,制定以双高建设为目标的发展规划,建立了相应的制度政策以及实施方案。

(二)探索精准职业化职业人才培养·256·

身体素质25%

模式

精准职业化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具有理论和技能相协调、改革与创新相结合、健康与能力相适应”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奉献精神和综合能力为目标。根据专业理论(Theory)、实践理论(Practice)、和综合德育(Life)发展理论,应用专业职业化人才培养理论进行运作。学生的发展由具有职业背景或专业背景的企业、政府、学校导师做指导。从不同的维度和方面引领学生快速发展和进步[6-8]。依据培养细则和方案,遵循不同考核重点,实行年度考核晋级制度。最终完成学业。

(三)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及现场互联式实验实训

运用网络共享平台,依托省级资源库建设项目,大力发展vr3d场景教学课程体系,建立大数据实验平台,将课堂教学转移至生产现场。利用互联互通及物联网技术,建立政企校一体化实验实训平台。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验室就能现场体验一线生产氛围以及相关采掘工艺流程。

(四)开展创业就业招生一体化服务机制,开展“1+x”证书制度

建立就业招生创业一体化平台[9-10],时刻关注学生就业创业情况,通过数据台账实时监测学生就业动态。通过建立“1+X”证书制度,使得学生能够在拿到毕业证的前提下,争取获得更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五)进一步优化评价体系

进一步优化评价考核体系。政府监督,学校培养,企业考核的三重评价机制。评价体系考核因素见表1。

【参考文献】

[1]刘昀,陆亚文.以“园区-学校”产学对接为特色的“政企校”合作模式初

探[J].电子商务,2015(4):63-64+86.

[2]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9,2010(12):1-4.

[3]张大宁.采矿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J].船舶职业教育,2013(6):9-12.

[4]钟明耀,尹海文.高等职业教育导师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98-100.

[5]梁荣幸,严纲.双导师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管理,2013(20):148-149.

[6]邓明阳.基于校企合作的“三位一体”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20):57-59.

[7]何艳君,段圣贤.基于政企校联动的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11):180-182+190.

[8]杨珩.政企校联动 实现校企“三融合”[J].中国高校科技,2017(10):89-90.

[9]贾东风.供给侧视域下政企校共建一流学科的机制研究[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中青年学者论坛一等奖论文集[C].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9.

[10]赵丽,于生兰,段琼辉,冒玉娟.“政—企—校三位一体”共建职业院校创业实践体系[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9):6-8.

【作者简介】陈辉(1984-),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煤矿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安全评价等采矿教学、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基金,基金编号:19XJY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