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粮食行业概况
为更好地组织实施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依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年)》等,研究制定本规划,并提出粮食行业“十三五”时期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等。
“十三五”粮食行业信息化发展指标体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十二五”以来,随着中国现代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和“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全面实施,中国粮食物流业发展较快,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初步建成。
“十三五”时期粮食物流业发展主要预期性指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全球粮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9年度,中国大米产量预计占全球产量的28.9%。印度排第二,占全球产量的23.13%,其次是印尼,大米产量占全球7.07%。
各国大米产量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据统计,2017年全球大米消费量增长迅速,消费量为486.4百万吨,截至到2018年,全球大米消费量为487.2百万吨,同比增长0.16%。
2012-2018年全球大米消费量及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更多内容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粮食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三、中国粮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从粮食的出口来看,2018年,中国粮食出口量为366万吨,同比增长30.7%,出口额为21.88亿美元,同比增长13.1%。2019年上半年中国粮食出口量为217万吨,同比增长39.6%,出口金额为11.61亿美元,同比增长11.8%。
2015-2019年H1中国粮食出口量与出口额统计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进口方面,2018年中国粮食进口量为11555万吨,同比降低11.5%,进口额为458.7亿美元,同比降低4.6%。2019年上半年,中国粮食进口量为5058万吨,同比降低19.6%,进口金额为192.78亿美元,同比降低20.5%。
2015-2019年H1中国粮食进口量与进口额统计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中国粮食需求增长趋势分析
粮食供求的变化形势对一个国家来说十分重要,根据对口粮和饲料粮的需求情况,对中国粮食未来需求做出如下判断:
1、人均粮食消费数量将不断增长,城镇和农村人均动物性食品消费数量继续增长。中国人均粮食消费水平每年增加0.5%以上,加入人口总量增长因素,中国粮食消费总量每年增长的幅度在1%以上。
2、人均大米的消费量稳定或缓慢下降。近7年来,人均稻谷生产数量为150公斤左右,但过剩库存增加。中国大米(稻谷)的总需求量增加速度最大不会超过0.5%。
3、人均小麦的消费量逐渐增加,进口数量增加。近7年来,人均小麦生产数量从86~87公斤增加到93~95公斤。而小麦的过剩,并不像稻谷一样突出。
4、大豆的需求总量继续增加,国内进口也将增加。主要是人口总量和人均肉禽蛋奶消费数量的增加拉动饲料需求尤其是豆粕需求的增加。
5、玉米的需求数量增加,道理同大豆。中国玉米的生产能力可以满足需求的增加。六是马铃薯的需求继续增加。马铃薯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城市化情况和马铃薯西式消费方式的扩展速度。因此,未来中国粮食需求增长的压力持续增加。
产品类别研究报告产业咨询产业招商产业数据定制服务
内容说明
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市场供需态势、发展前景预测、投资策
略、趋势研判
园区发展规划、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招商策划、招商推介、客户邀约房地产、土地出让数据、海关数据
政策研编、专项定制服务、商业文案撰写、企业公文定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