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芯检测培训考试题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某工程桩直径D=2.0m,桩长30m,按《JGJ106-2003》规范进行钻芯法检测时,共需截取的芯样组数 :
A.4 B.3 C.9 D.12 答案:C
2、钻孔灌注桩D=1.2时,按《JGJ106-2014》规范,每根受检桩的钻芯孔数为: A.1孔 B.2孔 C.3孔 D.4孔 答案:B
3、芯样补平时,补平器底盘的表面平整度,要求每长100mm不超过: A.0.05 B.0.1 C.0.5 D.1 答案:C
4、桩端持力层碎石土的重型动力触探锺击数N63.5为15,则该碎石土密实度按N63.5属于: A.松散 B.稍密 C.中密 D.密实 答案:C 5、钻芯法检测,现场钻进度速度应根据( )确定。 A.桩身砼设计强度等级 B.回水含砂量及颜色 C.钻机型号大小 D.水压大小 答案:B
6、某砼芯样试件平均直径为d,当芯样试件高度()时,不得用作抗压强度试验。
A.小于0.95d B.大于0.95d C.小于1.05d 答案:A
7、桩径D为1000mm人工挖孔桩,钻芯法检测时宜在距桩中心()位置开孔。 A.10-15cm B.0.15D-0.25D C.1/3D D.1/2D 答案:A
8、从经济合理角度考虑,当受检桩采用尚品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小于30mm时,可选用外径为( )的钻头,如果不检测混凝土强度,可选用外径为( )的钻头。
A.76,91 B.91,76 C.101,91 D.91,91 答案B 9、局部混凝土破碎、无法取样或虽能取样但无法加工成试件,一般判定为( )类桩。
A. Ⅰ B.Ⅱ C. Ⅲ D.Ⅳ 答案C
10、当岩石芯样抗压强度试验仅仅是配合判断桩端持力层岩性时,检测报告中可不给出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只给出( ):
A.平均值 B.极限值 C.最小值 D.最大值 答案 A 11、Ⅲ类桩身特征错误的描述:大部分混凝土芯样胶结较好,无松散、夹泥或分
1
层现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
A.芯样骨料分布不均匀 B.钻进很困难
C.芯样侧面蜂窝麻面 D.芯样局部破碎且破碎长度不大于10cm答案B
12、某受检桩上段一组三块混凝土芯样试件强度分别为26.0MPa、28.0MPa、20.0MPa,该部位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为:
A.20.0MPa B.24.7MPa C.27.0MPa D.28.0MPa 答案B 13.芯样试件截面上部芯样位置距桩顶设计标高:
A.不宜小于0.5m B.不宜大于1倍桩径或1.0m C.不宜大于2.0m C.不宜大于2倍桩径 答案:B
14、为了解嵌岩桩桩端持力层性状,采用
A.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 B.岩石芯样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C.剪切波速测试 D.钻孔电视 答案:B
15、对嵌岩灌注桩持力层钻芯孔的深度要求 A.钻芯孔进入桩底以下持力层深度不应小于1.0米 B.探明桩底以下3-5d桩径范围内的岩土性状
C.桩端以下3d且不小于5.0m范围内无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和洞隙分布,无岩体临空面 答案C
16、 当持力层为中、 微风化岩石时, 宜将桩底( ) 左右的混凝土芯样、( ) 左右的持力层以及沉渣纳入同一回次。
A. 0. 5m 和 0. 5m B. 0. 5m 和 1. 0m C. 1. 0m 和 0. 5m D. 1. 0m 和 1. 0m(答案A)
17、. 天然岩石地基应采用钻芯法进行抽检, 单位工程抽检数量不得少于( ), 钻孔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每孔芯样截取一组三个芯样试件。
A. 3 个孔 B. 每 200m2 1 个孔 C. 每 500 m 2 1 个孔 D. 6 个孔(答案D)
18、. 以下岩石地基钻芯检测芯样抗压试件尺寸符合单轴抗压试验要求的是( )。 A. 直径 8. 0mm, 高 8. 0mm B. 直径 5. 5mm, 高 11. 0mm C. 直径 8. 0mm, 高 20. 0mm D. 直径 5. 5mm, 高 5. 5mm 答案B
2
19、. 当桩承受的竖向、 水平荷载均较大时称为( )。 A. 竖向抗压桩 B. 竖向抗拔桩 C. 水平受荷桩 D. 复合受荷桩(D)
20、. 桩(墙) 顶混凝土面与钻机塔座距离大于( ) 时, 宜安装孔口管。 开孔宜采用合金钻头、 开孔深为 0. 3~0. 5m 后安装孔口管, 孔口管下入时应严格测量垂直度, 然后固定。
A. 1m B. 2m C. 3m D. 5m(B)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以下各小题中有一个或以上正确答案, 请将每小题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写在()内, 多选、 少选、 错选均不得分。)
21. 基桩钻孔数量应根据桩径 D 大小确定, 下列哪些是正确: ( )ACD A. D<1. 2m, 每桩钻一孔 B. 1. 0m 22. Ⅳ类桩的判别, 对钻芯孔为 2 个时, 有下列情况之一( ) 的可判为Ⅳ类桩。ABCD A.任一孔因混凝土胶结质量差而难以钻进 B.混凝土芯样任一段松散或夹泥 C.任一孔局部混凝土芯样破碎长度大于 20cm D.两孔在同一深度部位的混凝土芯样破碎。 23. Ⅳ类桩的判别, 对钻芯孔为 3 个时, 有下列情况之一( ) 的可判为Ⅳ类桩。ABCD A.任一孔因混凝土胶结质量差而难以钻进 B.混凝土芯样任一段夹泥或松散段长度大于 10cm。 C.任一孔局部混凝土芯样破碎长度大于 30cm D.其中两孔在同一深度部位的混凝土芯样破碎、 夹泥或松散。 24.用于钻芯检测的单动双管钻具, 应配备有( ) 及备用套管。ABCD A. 孔口管 B. 扶正稳定器 C. 卡簧 D. 扩孔器 25.成桩质量评价应按单根受检桩进行。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判定该受检桩不满足设计要求, 其正确的选项为( )。BCD A.桩身完整性类别为Ⅲ类的桩。 B.受检桩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小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桩。 C.桩长、 桩底沉渣厚度不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桩。 D.桩底持力层岩土性状(强度) 或厚度未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桩。 26.下列哪些内容是检测报告必须包括的内容( )BCD A.圆锥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结果 B.钻芯孔每孔的柱状图 3 C.芯样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D.芯样彩色照片 27. 检测前, 宜收集的受检桩设计施工资料包括( )。ABCD A.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B.设计桩顶标高 C.施工桩底标高 D.设计持力层岩土性状 28. 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008 中 3. 7. 3 条提到的“工程处理”指的是( )。ABCD A. 设计变更 B. 补桩 C. 原设计单位复核 D. 补强 29. 对花岗石类岩石, 可采用实测标准贯入击数 N′ 划分强风化和全风化。 下列击数 N′ 可定为为全风化( )。AC A. 35 B. 28 C. 43 D. 68 30.对于黏性土, 确定其软硬程度需要的物理指标有( )。ADE A.天然含水量 B.孔隙比 C.饱和度 D.液限 E.塑限 三、 判断题(每题 2 分, 共 20 分,请将每小题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写在()内。 31. 对于直径大于等于1500mm的混凝土灌注桩, 经工程质量各方责任主体共同确认, 因试验设备或现场条件限制, 难以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时, 可采用钻芯法等方法检验, 且钻芯检验数不少于总桩数的10%, 且不得少于10根。(D) A. 正确 D. 错误 32对桩底持力层的钻探, 每根受检桩不得少于一孔, 其钻探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其它钻芯孔不宜少于1.0m。 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 桩底持力层的钻探深度不应小于 3 倍桩径, 且不应少于 5m。(A) A. 正确 D. 错误 33. 每根受检桩桩底持力层的岩石芯样抗压强度评价时, 当岩石芯样试件个数少于 3 个时, 只提供单个芯样试件强度值, 不应提供岩石芯样单轴抗压强度代表值。( A ) A. 正确 D. 错误 34. 钻芯法检测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 一是钻取芯样, 二是根据芯样表观质量和芯样试件强度对受检对象进行合理评价。(A) A. 正确 D. 错误 35. 当桩(墙) 端持力层为中、 微风化岩层且岩芯可制作成试件时, 应在接近桩(墙) 底部位截取一组岩石芯样; 如遇分层岩性时宜在各层取样。(A) A. 正确 D. 错误 36. 对于重型动力触探, 当 N 63. 5 ' >50 时, 可终止试验或改用超重型动 4 力触探。当有硬夹层时,宜穿过硬夹层后继续试验。(D) A. 正确 D. 错误 37. 当受检桩有两个以上钻芯孔, 且某一钻芯孔揭示桩端持力层存在夹层等问题而不满足设计要求,则其它钻芯孔也应钻进足够深度, 以便查明探明桩端持力层性状。(A) A. 正确 D. 错误 38.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试验后, 若发现芯样试件平均直径小于3倍试件内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且强度值异常时, 该试件的强度值无效, 不参与统计平均。(D) A.正确 D.错误 39.当钻芯孔为 3 个时, 任一孔局部混凝土芯样松散段长度不大于 10cm, 且另外两孔的同一深度部位的混凝土芯样质量完好, (可判为Ⅲ类), 否则应判为Ⅳ类。(A) A. 正确 D. 错误 40.如果上一缺陷的底部位置标高与下一缺陷的顶部位置标高的高差小于 50cm, 则定为两缺陷处于同一深度部位。(D) A.正确 D.错误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