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挫折教育

2024-01-14 来源:画鸵萌宠网
浅谈幼儿挫折教育

在生活中,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挫折,一些孩子灰心丧气,在挫折面前产生了畏惧心理,丧失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心理学家认为,丧失信心的原因有千万条,那就是学不会,做不好或觉得自己做不好,一旦做不好,信心就会丧失,倦怠的情绪也随之产生,世上的事情往往这样:成果未成,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如果在幼年时期受到积极的挫折教育,就会理顺受挫折的情绪,给自己开拓出可以容纳自己奋进的心境;如果在幼年时期缺乏积极的挫折教育,长大后一旦遇到失败时,就会无法适应社会。

现在,不少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的精神,而这些,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所必须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因此我们要重视挫折教育。 一、锻炼孩子耐挫的个性

1.孩子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我们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经历挫折而后成功的例子,或者是家长、教师的亲身经历,甚至包括身边的小朋友经过失败而成功的小故事,幼儿通过这些事实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

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2.作为教育者应该给孩子面对现实的机会,让他们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如有一次,班里要玩玩具结果不够,我让一向比较胆小的民民去其他班借借看,他当时就显得有些胆怯但还是去了。快走到门口时,民民回过头来搜寻我。眼看着就要退缩了,我故意别过头去。徐老师满面笑容地招呼着民民,他终于鼓起勇气说了要借玩具。当拿着自己借来的玩具给我时,他开心的笑了,我轻轻拍拍他的头,又向他竖起大拇指,大大地夸奖了一番。无论是快乐、失望,还是痛苦,都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经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会做错事、说错话,那不要紧,我们要告诉他们,人在小时候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就是那些名人小时候也常犯错误,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才能使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挑战。 二、利用困难情境训练幼儿

教师在利用自然情景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和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为了提高幼儿对挫折承受的能力,我们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去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比如说劳动、竞赛、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在游戏时可设置一些障碍,让幼儿自己解决,例如让幼儿到户外游戏时走、爬障碍物,在角色游戏中可安排幼儿分别扮演正面和反面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

同的心理感受。

三、树立孩子必胜的信念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幼儿摔伤、擦伤等情况。这时,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平静地对幼儿说:”没关系,下次注意一点就行了”,老师这样的行为给幼儿很好的暗示,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待挫折,怎样勇敢地面对未来。

另外,教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你看我能做到,你也一样能做到。”或者说”我相信你会和老师一样厉害的”。这样在榜样的力量下,孩子会变得的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勇敢。 四、为幼儿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儿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群体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

总之,教会幼儿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并非一朝一夕可得,关键是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幼儿能独立完成的要独立完成,放纵和迁就的行为都会造成幼儿的依赖思想,要让幼儿在体验中认识挫折学会克服困难。 五、挫折教育应适度

孩子在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因此,作为我

们就应该在平时有意识的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努力一下就能够得到的结果,让孩子去完成。当然,在孩子承受挫折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给他们面对挫折的勇气。

幼儿个体素质的差异很大,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人为地设置陷阱,使孩子在压力面前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如果孩子经常遭受这样的挫折,感到事事失败而丧失自信心。所以,在实施挫折教育时,一定要把握好”度”,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孩子正视挫折,在遭受挫折时保持心理平衡,想办法战胜挫折,一旦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父母要接纳孩子的倾诉,让他们说出心中的委屈和痛苦,通过释放达到心理平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