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物理案例分析

2020-12-20 来源:画鸵萌宠网
初中物理案例分析

一、教材背景分析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作为砂窝中学理科教研组组长,于2011年3月作了一节关于“摩擦力”的公开课,授课对象是砂窝中学八年级一班的学生。由于这是一节实验探究课,内容多且抽象,以前我在上这节课时曾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我按传统上法上课,先在课堂上演示,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测出摩擦力大小;然后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测出摩擦力的大小;接着把棉布、毛巾等铺在长木板上继续同样的演示,最后将结论总结给学生,要求学生记住结论并练习。这种上法虽然比较严谨,但过程枯燥乏味,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另一种是我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探究。首先老师先导入,然后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来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即把传统上法中老师的演示让学生做出来,并获得结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种上法的弊端是学生在探究时课堂秩序不易把握,且探究会在嘈杂声中结束,很少学生能真正得出结论,不少学生茫茫然一节课。

为了避免以上两种情况,今天上课我采用了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效果非常明显,记忆非常深刻。

二、教学过程

在导入环节我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一辆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滑行,逐渐变慢,然后指出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以此引出摩擦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我演示了两个实验。

实验一:将长木板一端抬高30厘米

左右形成斜面,如图,将火柴盒及木

块同时放在其上,观察木块和火柴盒的运动情况(火柴盒和木块都不下滑)。 我让学生观察实验,同时给出学生问题。 问题1、木块和火柴受到摩擦力没有?

问题2、如果受到了摩擦力,那么力朝哪个方向?

然后学生小组内进行讨论,得出答案。

实验二:将长木板抬高到40厘米左右,将同样的火柴盒和木块同时平放在斜面上,观察木块和火柴的运动情况(这时火柴盒下滑,木块不下滑)。

观察实验,然后提问:木块和火柴它们受不受摩擦力?

这时学生们开始争论,多数同学说受摩擦力,少数同学说火柴盒不受摩擦力,原因是火柴盒下滑了。

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我建议:让橡皮从学生手臂上滑下,体会感觉。根据体会,我继续提问:

问题3、为什么火柴盒在实验一不下滑,实验二时下滑?

学生讨论后得出:实验二时火柴盒倾斜程度大,压木板轻一些。 问题4、为什么实验二时火柴盒下滑,而木块不下滑?

确定摩擦力的决定因素——压力大小。

然后火柴盒侧放,同学们观察到火柴盒不再下滑。 问题5、为什么火柴盒平放下滑,侧放不下滑?

引导学生观察火柴盒侧面磷片的粗糙情况,进而确定摩擦力的决定因素——接触面粗糙程序。

教师继续引导,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哪些因素不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学生回答气氛热烈,大致确定了影响或不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以下因素:

(1)接触面的大小;(2)物体的运动速度; (3)压力大小;(4)接触面的粗糙程度;(5)物重的大小。

接下来,学生真正发挥了主体地位,开始为验证自己猜想而进行实验操作,秩序井然,大部分学生能从自己的操作中知道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从巩固练习中可以看出,学生掌握得非常好,习题解答由以前的少数举手变成了抢答。

三、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我是在总结以前失败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的。首先我事先设计了合理有趣的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其次,为了学生探究活动的正常进行,我事先让学生知道探究的目的与大致做法,合理安排好课堂进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天马行空;最后,我还考虑到了学生的能力背景,因为每一个结论都是科学家们经历了漫长岁月才得出来的结果,所以我不可能让学生通过一节课完全靠自己得出结论,因此实验探究一定要为学生量身打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