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设计
美丽的郊外——用数学
东莞市常平镇袁山贝小学 梁玉华
【设计背景】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中学生不想提问、不敢提问、不善于提问的现象普遍存在。面对刚入学不久的儿童,他们的问题意识很薄弱,更别说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怎样才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第47页《美丽的郊外——用数学》的教学设计与大家共同探讨。
【总的设计意图】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目标:要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本课教学中,面对入才几个星期的学生,我创设三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郊外的数学问题、小棒中的数学问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具体学习情境、实践活动、生活实践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意在较好地启发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47页,练习七第13、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
2、会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算出要求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借助生活情境,学生自主学习新知。
2、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亲身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2、使学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3、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列减法算式计算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卡片、7根小棒。
学生准备:7根小棒。
【学法引导】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谈话: 1、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到郊外去玩,你们想参加吗?(课件出示美丽的郊外)
2、美丽的草地、丰收的果树、饱满的向日葵、美丽的蝴蝶,多漂亮呀!看到这些,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3、大家说得很好!他们要请我们用数学知识帮他们解决问题,你们能行吗?(揭示课题) |
学生急切地说:想。
学生情不自禁地说画面内容。
学生先想一想,然后说一说。 (进行情感教育及环保教育)
学生齐读课题。 |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的一开始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老师和学生一起去美丽的郊外参观,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心理准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结合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使他们感受到热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教育,使我们的教育“润物细无声”。 |
二、合作探究,体验发现 1、主动探究,体验加法的含义。 ①说已知条件 师:我们先去看看草地上的小朋友有什么问题吧! 课件出示“捕蝴蝶图”
?人
(分步出示)
②认识大括号及其意义 师:在这里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学朋友,你们高兴吗?(课件出示 )
师:请你猜一猜:他叫什么名字?(出示文字:大括号)
师:老师扮演大括号,我们互相问好,行吗?(师逐一与学生握手问好。)
师:你知道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吗?(出示大括号的意思,板贴大括号。)
③提出问题及认识“问号”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师:你们的问题提得真好!我们可以用问号来表示提出的问题。(出示“?”及问题)
④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图意 师:谁能把图意完整地说一说?
⑤解决问题 A、同桌相互讨论 师:谁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先自己想一想,然后跟同桌同学说一说,一方说,另一方要认真听,要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B、学生独自写算式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47页,把你们小组解决问题的算式写下来。
C、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算式写在黑板上?并说说你你小组的想法? (请一名学生上台板演。)
师:你们有问题要问吗?可以大胆地向他们发问。请小朋友当小老师,接受同学们对你的提问。
谈话: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问题,而且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我太佩服你们了。现在我们继续参观。
2、小组合作,体验减法的含义。 ?个 7个
①出示叔叔摘了的3个向日葵及没摘的4个,让学生自主找出信息 师: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②引导学生自主编题 师:“大括号”、“问号”、“7个”也来参观,请你给他们安排合适的位置,好吗?
③引导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师:你有问题要问他吗?请你大胆发问。
④引导学生说出题意 师:你知道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吗?(学生先说,然后课件出示题意)
⑤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A、说一说 师:这个问题怎样列式解决? 请先自己想想用什么方法列式,然后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一人说时,其他人要认真听,要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B、写一写 师:请把你们小组的列式写在书上第47页向日葵图的下面。 师:哪个同学愿意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并说说你们的想法。
C、问一问,议一议 师:根据他的回答,你们想对他提出什么问题?
D、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问一问,说一说,就知道已知总数,要求部分数,要用减法来算。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
看到画面,同学们就抢着说出“左边有4人,右边有2人”。
指明几名学生自主地说一说。
兴奋地说:高兴。
学生猜测,说出不同名字,气氛非常热烈。 学生争着与大括号问好,并说:“大括号,你好!”
学生先想,然后经过多名学生的猜测,最后总结出大括号的意思:表示把两部分合在一起。
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齐读提出的问题。
学生先自主地想一想,组织语言,然后指明学生说一说。
学生与同桌大胆地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气氛热烈。
学生独自认真地在课本中写算式。
一名学生板演,说想法,并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的问题,请另外的同学帮忙。
学生提出问题,并由学生自主回答。最后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两个部分数,要求总数,要用加法来算)
学生抢着说:“叔叔摘了3个向日葵,还有4个没摘。”
请一名学生上台贴板书,并说出想法。
学生互问互答。 如:“7个”为什么放在大括号的下面? “?个”表示什么意思?等等。
学生争先恐后地说, 指明几名同学说,然后让学生同桌间相互说,最后课件出示题意,并齐读。
四人小组互相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独自写算式。
请一名学生上台板演,并说出想法。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由学生自己解决。如:为什么用减法来算?7-4=3行吗?7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等 |
创设郊外的数学问题,吸引并引导孩子们在实际情境中,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究、去解决问题,对加法的意义有初步的体验和理解,培养他们初步的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设计的环节意图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愿意学习。
学习需要合作,但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合作”需要指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需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一点点地逐步培养。我先让学生两人合作,而且对倾听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从小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倾听”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
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后,引导同学之间自主发问,还请小朋友当小老师,相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编题,然后请一名学生上台板贴,再不失时机地引导他回答同学们的质疑,使全体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锻炼。
再次指导孩子们“合作”学习,从同桌合作到四人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全体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
在小组汇报中,我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由同学们自己回答。在这一问一答中,学生获得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
三、反馈强化,加深理解 第一层次:学得会 1、做一做: 师:叔叔家还种了一棵石榴树,看,它给我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师:看,丰满的果实把谁引来了?谁能把图意说出来?
2、练习七第13题: 师:知道吗?你们的聪明好学把小湖里的其他小动物都吸引来啦。它们要和我们比一比,赛一赛,你们有信心吗? 师:赶快打开书第51页,看看谁在考查我们。 师:请先把天鹅图、青蛙图、金鱼图的图意给你的同桌小伙伴说一说,然后再把算式填完整。 (师行间巡视,着重辅导学困生。)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么想的?(课件出示,集体订正。)
3、练习七第14题 同学们,你们太棒了!看,谁来了?(课件出示第52页第14题) 赶快打开课本第52页,把式子写在书上。(要特别注生学困生)
第二层次:学得妙 师:祝贺你,把小动物的问题全部解决了?叔叔家的向日葵呀遇到了麻烦,你们能帮帮忙吗? 判断题:请你说出下面的列式对不对,并说出理由。 (课件演示例2的变化的过程。) 1、
7-3=4( ) ?个 显示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