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第七册各单元学生出现的错例
分析及措施
石牌小学 朱晓璐 傅立宏
各个单元共同的策略:
| 错例 | 出错原因 | 措施 | 备注 |
第 一 单 元 | 1.例43200234 搞不清0是中间还是末尾的 四千三百二十万二百三十四 2.例309000 只有最右边的0才不读 认为中间的0都读三十万零九千 3.例等于号、约等于号的区别 12340000约等于1234万 309000=31万 4.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区别例万位有万、十万------ | 1. 没有认真读懂题意; 2.学生没有形成使用最优化方法来解决问题; 3.概念不清晰 | 分级 (容易像1) 省略的数位后面整级是0才用= | 几乎每一题用了分级的方法都能提高正确率 |
第 二 单 元 | 1.例区别直线、线段、射线 2.例画直线、线段、射线画射线时 顶点两边出头,画直线像线段或射线 3.例画角、量角60°画或量成120° 画或量的角度偏差2°以上 | 1.对于直线、线段、射线的概念不清 主要是直线上有两个点的 2. 对于各类角没有形成准确的认知 3.作完图没有考虑所画图形的合理性 4. 没有认真读懂题意。
| 1.区别概念 2.操作演示 3.用锐角、钝角 判断画或量的 角的正确性 4.量角器的准确使用 | 左右两边的0°一定要会区分 |
第 三 单 元 | 1.口算补0,50×80=400 2.例没进位、进错位、乱进位 、没进位 3.例口诀错3×9=18,以为是3×6=18 4.例加的时候没加进位 5.例简算后漏补0或者多补0 | 1. 没有认真读懂题意; 2.做题习惯不好; 3.基础计算不过关(口诀、加法计算等等) 4.学生容易用对了口诀,却忘加进位或者加错进位。 5.做完题目,得出答案后,判断答案的正确性的意识淡薄 6.不愿意验算 | 1. 要求先想口诀 再计算 2. 培养估计的 习惯 3. 培养验算的 习惯 | 口诀的习惯用法很重要 |
第 四 单 元 | 1.例概念(特征)不清、错误,互相平行 互相垂直 2.例要求画平行线却画了垂线 3.例画高 不是在两平行线间画 画的不是垂线,没有相交成90° | 1.对于平行、垂直、的概念不清 2.没有认真读懂题意 3.作图难度比较高 | 1.三角尺的使用率 2. 使用三角尺的 正确率 3. 理解高的概念 以及高就是垂线 |
|
第 五 单 元 | 1.例口算除法600÷20=3 2.例商是一位数除法 92÷30=3------2 30×3=9 638÷72=9是错的 因为72×9=638(没进位) 正确的是72×9=648,改商8 3.例商是两位数除法 一般要算两次,分两步计算,学生一次写完。例如576÷18=32 学生直接商32,被除数576下面写576 4.减法计算错 | 1. 没有认真读懂题意 2.个别学生不明白除数是30,也就是3个10,想的是3的口诀
3.学生不明白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的话,第三位是不能一起计算的 4.学生容易用对了口诀,却忘加进位或者加错进位。 5. 不愿意验算 | 1. 要求先想口诀,再计算 2. 培养估计的习惯 3. 培养验算的习惯
| 不能忽视减法的计算正确率 |
第六 单元 单元 | 基本掌握比较好 |
| 规范、精确使用三角尺 |
|
单元 | 题号 | (1)班正确率(%) | (2)班正确率(%) |
第一、二单元 | 一 | 86 | 84 |
二 | 78 | 69 | |
三 | 85 | 80 | |
四 | 95 | 90 | |
五 | 83 | 80 | |
六 | 98 | 99 | |
七 | 83 | 82 | |
第三、四单元 | 一 | 85 | 90 |
二 | 98 | 97 | |
三 | 57 | 61 | |
四 | 90 | 89 | |
五 | 80 | 84 | |
第五、六单元 | 一 | 97 | 90 |
二 | 65 | 64 | |
三 | 72 | 74 | |
四 | 88 | 86 | |
五 | 97 | 95 |
复习课时安排:10节左右
大数的认识 1节
角的度量 1节
乘法、除法 3—5节
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1—2节
统计 1节
机动课时 1—2节
2007年12月
2007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石牌小学 朱晓璐
数学第七册复习计划
数与代数复习计划
统计与综合运用 复习计划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