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冬季养生祛湿泡澡药方

来源:画鸵萌宠网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药泡澡能辅助祛湿驱寒:。1. 花椒:花椒通经散寒,具有消肿、止痒、杀菌的功效。2. 生姜:生姜发汗解表,有助于去寒。3. 吴茱萸:吴茱萸温阳止泻,能解决因体寒引起的不适症状。4. 艾草:艾草温阳散寒,活血化瘀,调经,能去除身体的寒气。但中药外用可能有不良反应,建议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哪位大神知道艾草加大青盐加白醋煮水泡澡洗澡的功效么?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艾草和青盐都有温通经络、祛湿除寒、消肿止痛的功效,而白醋则具有软化角质、清洁皮肤的作用。因此,艾草加大青盐加白醋煮水泡澡洗澡的功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温通经络:艾草和青盐的温热性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温通经络的作用,缓解身体疲劳和肌肉酸痛的情况。

2. 祛湿除寒:艾草和青盐都具有祛湿除寒的功效,可以帮助人体排出多余的水分,改善湿气重的症状,缓解关节疼痛等问题。

3. 消肿止痛:艾草和青盐都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缓解身体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肿胀和疼痛症状。

4. 软化角质:白醋可以软化皮肤角质,帮助清洁皮肤,使皮肤更加光滑。

综上所述,艾草加大青盐加白醋煮水泡澡洗澡有很多好处,不仅可以舒缓身体疲劳,还有很多美容养生的功效。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于这种疗法的适应情况也不同,建议在使用前咨询医生或者中医师的建议。

圣空法师祛湿配方

圣空法师祛湿配方有白芍1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土茯苓20,黑枣2个,生姜2片。

1、白芍:中药材白芍是一味补虚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

2、白术:白术是一味补虚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能。

3、茯苓:茯苓是一种利水渗湿药,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的功能。

4、土茯苓:土茯苓是一味清热药,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功效。

5、黑枣:降低胆固醇黑枣有比较丰富的果胶,可以有效地阻止胆固醇和胆汁酸、消化酶以及肠黏膜的接触,还可以有效地阻断对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胆固醇。

6、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别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叶(姜叶)均可入药,生姜味辛,性微温。

艾草和干姜放在一起泡澡的好处

1、艾草加生姜泡脚效果非常好,不仅能去除脚臭还能祛寒湿,同时能达到通经络的效果。

2、用生姜水泡脚,水以能浸到踝骨为宜,浸泡时可在热的生姜水中加点盐、醋,并不断添加热水,浸泡至脚面发红为止,这种方法对风寒感冒、头痛、咳嗽治疗效果显著。

3、另外,在血压升高时,可用热的生姜水浸泡双脚15分钟左右。热的生姜水浸泡双脚,可反射性引起血管扩张,使血压随之下降。此外,用生姜水泡脚还可以防治下肢的静脉曲张,姜和醋一起泡可以治失眠。

扩展资料:

艾草(学名:Artemisia argyi H. Lév. & Vaniot),别名: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

茎单生或少数,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

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花药狭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

艾草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参见艾糍)。即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馅料(部分地区会加上绿豆蓉),再将之蒸熟即可。

在广东东江流域,当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草叶子和芽,作蔬菜食用。

每逢立春时分赣州客家人有采集艾草做成艾米果的习俗。艾米果的形状与饺子有点像,但体积更大内有馅,美味可中可当主食。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是姜科、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新鲜根茎,高40~100cm。品种有:尉丰生姜,山东昌邑面姜、青州竹根姜 山农一号生姜 青州小黄姜。

别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叶(姜叶)均可入药。生姜在中医药学里具有发散、止呕、止咳等功效。

生姜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辛辣成分为一种芳香性挥发油脂中的"姜油酮"。其中主要为姜油萜、水茴香、樟脑萜、姜酚、桉叶油精、淀粉、粘液等。 可食用部分95%。

每100g中含能量172kj,水分87g、蛋白质1.3g、脂肪0.6g,膳食纤维2.7g,碳水化合物7.6g、胡萝卜素170μg、视黄醇当量28μg,硫胺素0.02mg、核黄素0.03mg、尼克酸0.8mg;维生素C 4mg;钾295mg;

钠14.9mg,钙27mg,镁44mg、铁1.4mg,锰320mg、锌0.34mg、,钼0.14mg、磷25mg、硒0.56μg。尚含促进消化液分泌的姜辣素等成分

参考资料:

生姜——百度百科

艾草——百度百科

除寒湿的药方

  寒湿,是一种 疾病 。 中医 认为寒湿包括外感寒湿和内生寒湿两个方面。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除寒湿的药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除寒湿的药方

  寒湿神应药酒

  【处方】肉桂2钱,枸杞子2钱,大熟地2钱,全当归2钱,羌活2钱,益智仁2钱,川牛膝2钱,汉防己2钱,宣木瓜2钱,杜仲2钱(米泔水洗净炒断丝),龙骨3钱(酥炙)。

  【制法】上药装入细夏布袋内,用高汾酒5斤,同入瓷瓶内,封固,隔水煮1炷香取出,放土中退火气3日。

  【功能主治】诸般风寒湿气,半身不遂,血气凝滞,步履艰辛,足膝疼痛。

  【用法用量】每早、晚饮2杯。

  【摘录】《集验良方》卷二

  寒湿煎

  【处方】紫苏、川芎、花椒、雨前茶。

  【功能主治】因 风湿 而头痛者。

  【用法用量】加葱白5寸,水煎,熏头一刻,热服,盖暖出汗。

  【摘录】《仙拈集》卷二

  寒湿相连汤

  【处方】黄耆1钱,白术1钱,苍术1钱,干姜8分,木瓜1钱,防己1钱,猪苓8分,腹皮1钱。

  【功能主治】寒湿相兼证。

  【摘录】《脉症正宗》卷一

  寒湿产生原因

  湿寒多为脾虚导致。若体外空气潮湿寒冷便会导致人体脾虚并且出现湿寒之证,人体内便会有湿寒之邪了。

  1、寒湿之邪停留在经络,关节部位,要用祛风湿通络的药物。 中药 藤类多具有此种功效;还要根据身体上下肢的不同,选用不同的中药,如羌活一般用于上肢,独活多用于下肢。

  2、寒湿之邪停留于脏腑,要选用入脏腑的化湿或者燥湿药。如藿香、陈皮、半夏、厚朴等。

  3、寒湿之邪 用药 ,还要看引起寒湿的具体病因。寒湿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多由于外感六淫之寒湿;内湿多由于脏腑阳气不足,尤其是脾肾阳虚导致的内湿。外湿宜祛邪,内湿要温补脏腑之阳气。

  若要解决湿寒之邪,便需祛湿温中。在饮食上不要食用生冷食物,以免伤脾加重湿寒。用山药50克、薏米250克、茯苓30克熬粥,在上午9:00服用,可健脾益气、祛湿升阳。坚持服用可令人体内湿寒之邪消失。[2]

  寒湿症状:

  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

  1、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2、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

  3、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

  4、 咳嗽 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

  5、流清鼻涕,代表体内有寒。

  6、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

  7、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

  8、 感冒 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代表体内有寒。

  9、经常 腹痛 、 腹泻 ,代表体内有寒。

  10、脸上长痘和斑,代表体内有寒。

  11、长 湿疹 、牛皮癣、 白癜风 ,代表体内有寒。

  12、手、脚长年冰冷,代表体内有寒。

  13、脚踝浮肿,代表 肾虚 、肾寒。

  14、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 肩周炎 、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疼痛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

  寒湿病症解析

  为什么寒重反而会引起“火”呢?前面介绍过,身体内的寒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伤肾,引起肾阳不足、肾气虚,造成各脏器功能下降, 血液 亏虚。肾在中医的 五行 中 属水 ,水是灌溉、滋润全身的,当人体内这个水不足时,就如大地缺水一样,身体会干燥。脏器也是一样,每个脏器都需要工作、运动,这种运动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润,就易摩擦生热。最典型的是肝脏,肝脏 属木 ,最需要水的浇灌,而一旦缺水,肝燥、肝火就非常明显。如果给肝脏足够的水,让肝脏始终保持湿润的状态,它就不可能干燥,就不会有火。

  还有头面部也是最容易 上火 的部位。因为肾主骨髓、主脑,肾阳不足、肾气虚时髓海就空虚,远端的头部首先出现缺血,也就是“缺水”了, 自然 反应的就是干燥的症状,如眼睛干涩、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再加上口腔、咽喉、鼻腔、耳朵又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器官,较容易受细菌的感染,当颈部及头面部的血液供应减少后,这里的免疫功能就下降,会出现各种不适,这样患 鼻炎 、 咽炎 、牙周炎、 扁桃体炎 、 中耳炎 的概率就会增加。又由于没有充足的血液供应,各种炎症很难治愈,就会反反复复发作,成为各种长期不愈的慢 性病 ,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牙周炎、慢性中耳炎等。

  当现代人不分季节大量误吃各种寒凉的瓜果蔬菜后,当人们在夏季长期使用空调后,当女士们为了显示身材尽量少穿衣服后,大量寒湿正悄然进入体内,自然肾火就越来越不足,虚火就越来越大。而普遍都采用泻火、清火、 降火 的寒凉药物进行治疗,这就使得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