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地走路,上体伸直,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过于用力,心情舒畅,步伐轻松,飒爽英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下面将正确走法归纳为五个要点。
上体伸展上体笔直,下巴前伸,高抬头,两肩向后舒展。这样,脊柱伸直,轻微呼吸时,腹部稍有起伏。用这种姿势走,你会觉得是用胸走、用腰走。因为走的时候,胸和腰稍向前突出。
这种姿势与那种直通通像个棍似的直立姿势不同,它要求上体稍向前倾,走起来飒飒有声。这样走,不但看起来看,还有一定道理。
伸直膝盖展开膝盖,并非僵硬、不灵活,而是使伸直的膝盖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行走。膝关节伸直了,步伐变大。大步走必须伸直膝盖。至于步幅到底多大,应使你觉得舒服为好。
脚跟先着地再将身体重心移到脚尖前脚着地时,脚跟先着地,身体重心落在脚跟上。然后,身体重心由脚跟通过脚掌向脚尖方向“滚转”,最后到达脚尖。
脚向正前方迈上体伸展,膝盖伸直,走起来脚自然向前迈。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后腿要伸直。腿伸直,膝盖伸直,前脚自然向正前方迈。前脚向正前方迈出,脚的内侧足迹形成一条直线。
摆胳膊摆胳膊对走也很重要,时常会看到一些人,走路时,两手插在衣袋里。这种走法不对。这样走两肩收拢,走起来松松垮垮。胳膊摆得好坏,还要看手与脚的动作是否同步。因为在走这个动作中,手与脚,或者说胳膊与腿有密切关系。
错误的走路方式驼背型这类人不仅背部弯曲,连肩膀和脖子也会向前伸。现代人经常使用电脑,大部分时间身体向前倾,时间长了后背的肌肉就变得僵硬,脊椎的S型发生改变,为了支撑沉重的头部重量,脖子及腰部便承受相当大的压力,容易导致腰痛、大腿肌肉痛、肩膀酸痛。
反腰型这么走路乍看之下背脊挺得很直,显得有精神,但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的腰部却是朝后方反折的,这多是由腹肌及背肌不平衡造成的,常见于腹肌较弱的女性。用此种方式走路,腰部会产生沉重、疲劳感。
螃蟹型走路时腿朝外弯,常见于腿部肌肉特别粗壮的男性及骨盘松弛的女性。这种走路方式通常和骨骼歪斜有关,时间长了会导致膝盖和髋关节疼痛。这类人走路时要尽量让脚尖朝前迈出。
屈膝型多见于年纪大的人,主要是因为躯干肌肉整体性衰退,呈现无法支撑的状态,导致膝盖弯曲,需靠大腿前侧肌肉支撑。如此一来,腹部深层的髂腰肌更加衰弱,躯干肌肉得不到锻炼,陷入老化的恶性循环。
左右倾斜型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用的一侧手脚,因此肌肉的发达程度不平衡,会使骨盆左右倾斜,而身体为了取得平衡,全身骨骼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走起路来左右倾斜,时间长了会导致单侧脚踝痛、膝盖痛。这类人尤其要注意,不能长时间用一只手拿重物,或是单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