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眼的其他释义是:科举时代的一种称号。明清两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二名的人。
榜眼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榜眼详细内容】
⒈其名始于北宋初,当时殿试录取的第二、三名,皆称为榜眼。后第三名称“探花”,榜眼专指第二名。引宋王禹偁《送第三人朱严先辈从事和州》诗:“货船东下歷阳湖,榜眼科名释褐初。”《明史·选举志二》:“﹝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清赵翼《陔馀丛考·状元榜眼探花》:“北宋时第三人亦呼为榜眼。葢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谓之榜眼,其后以第三人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人为榜眼耳。”
二、网络解释
榜眼榜眼,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bǎngyǎn,是科举时代的一种名次称号。即在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殿试中,取得进士考试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三、汉语大词典
其名始于北宋初,当时殿试录取的第二、三名,皆称为榜眼。后第三名称“探花”,榜眼专指第二名。宋王禹偁《送第三人朱严先辈从事和州》诗:“货船东下历阳湖,榜眼科名释褐初。”《明史·选举志二》:“﹝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清赵翼《陔馀丛考·状元榜眼探花》:“北宋时第三人亦呼为榜眼。盖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谓之榜眼,其后以第三人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人为榜眼耳。”
四、辞典修订版
科举时代殿试第二名。《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黄巢意中惊疑,未免且去探榜,行得数步,探听得试院开榜了,却是别人做了状元,别人做了榜眼,别人做了探花郎。」
五、关于榜眼的造句
1、可谁能想到他竟然被朱宏?这个无耻的抄袭者挤到了榜眼的位置,而原本的探花陈仁锡更是被挤落到二甲去了。
2、此张榜单与上周职业建议公司所发布的排行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那张榜单中剑桥大学博得头筹而哈佛大学赢得榜眼。
3、这时候,刘三儿在旁边答茬了这位乃是今科榜眼张好古,张公子。
4、黄遵宪的信里说到他送了十几张给“文三芸阁”,说的是榜眼老爷文廷式,他长年生活在广州,与黄和梁鼎芬都是金石之交。
5、朔州人王赓荣是清朝光绪二年榜眼,是封建科举时代朔州第二个获得科举高等第的人。
6、高考到,天气燥,睡眠足,心态好,放轻松,压力小,不着急,审好题,平常心,就最好,祝福你,中中中,中状元,中探花,中榜眼,好梦圆,乐逍遥。
六、关于榜眼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