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厂们排着队“送钱”,又没经营压力的情况下,中汽试验场利润惊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近日,在创业板上市委举行的2021年第41次发审会议上,中汽研汽车试验场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请正式通过,这也意味着A股市场上的首支汽车测试场股票正式诞生。

根据公示的信息,中汽研汽车试验场在去年的12月30日就已经递交了IPO申请,其预估融资金额为7.5亿人民币。

连续三年净利润破亿

从中汽研汽车试验场的招股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2018到2020这三年里,他们的营收总额分别为3.35亿、3.59亿以及2.93亿,同期净利润则是为1.36亿、1.43亿以及1亿。换言之,这家既不造车,更不卖车的公司,竟然实现了连续三年净利润破亿的“壮举”,真的是看了都直呼内行!

而中汽研汽车试验场在这三年的毛利率均超过70%,这个数字可是相当恐怖的,要知道这个目前全球第一大品牌的在2020年的整体毛利率仅为18%,而其它没有丰田那么“会赚钱”的车企,毛利率通常只有10%以下。这样的数据,对于一家总员工不足百人的企业来说,确实是非常让人惊讶。

车厂排队送“钱”

当然,之所以中汽研汽车试验车能够成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体系下的“利润奶牛”,与其本身的性质也也有很大的关系,毕竟汽车试验场这种对占地面积、资质都有着极高要求,同时国家对于这类测试场土地使用的要求和限制也特别多,因此这类测试机构的准入门槛是非常高的。

根据统计,截至去年全中国具备工信部公告体系检测资质的整车检测机构也仅有18家,零部件检测机构则是有16家。但是,像中汽研这种具备工信部公告体系要求的全部检验检测能力,能够测试各种不同车型并获得政府主管部门全面授权的国家级汽车整车检测机构仅有6家。

而中汽研恰恰就是当中的龙头企业。于是乎,像吉利、、广汽、奇瑞这些一线自主品牌以及、、等国际品牌,都会选择中汽研旗下的试验场,作为新车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测试场地以及研发中心之一。

而得益于中国经济的爆炸性发展,从2000年往后国内的汽车厂与车型迅速增多,因此中汽研汽车试验场的“生意”可谓是相当火爆,虽然每台车的测试费用都相当高昂,但是部分车企为了能够让新车率先完成测试并上市,还是会与试验场签订长期合作的合同,以求能够缩短“排队”测试的时间。

虽然前面提到,测试场的准入门槛非常高,而且前期无论是场地还是设备的投入都十分惊人,但是它的后续经营成本以及维护成本却非常低,在车厂们都在排着队“送钱”,同时又没有经营压力的情况下,中汽研试验场的毛利率能如此惊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实力雄厚,但仍有风险

在谈论利润、利率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中汽试验场背后的实力。根据企业信息显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是中汽试验场背后最大的股东,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则是由国务院国资委100%持有的“官方机构”,因此它的实力不言而喻。

而此前经常被人所调侃为“五星批发部”的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同样也是隶属于中汽研旗下,因此在国内生产与销售的新车,几乎都要经过中汽研的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没有风险。

首先,当前汽车市场正面临着重大的风向转变,在从传统燃油车向慢慢转变的过程中,关于新车研发的测试项目与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如果现有汽车法规认证试验的国际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发生了升级或调整,那中汽试验场也必须要迅速跟随风向进行调整,对场地进行改造或者引进新的设备。

其次,市场竞争也有潜在的加剧风险,虽然目前有资质的测试场地并不多,但是随着各大厂商的销量和利润的提高,部分有能力的品牌都在谋求建立自家的试验场地。虽然自己投资建设试验场的成本巨大,但是从长期来看,却是可以有效地削减新车研发成本,毕竟在中汽试验场随便几项测试可能分分钟就要价高达5、600百万,而有了自己的试验场的话不仅测试成本更低,而且测试还能“管够”。

比如上汽通用在2012年建成的广德试车场,就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全的试车场之一。而除了这些外部风险以外,内部因素也是中汽试车场另一个存在风险的地方,从他们之前公布的招股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中汽试验场的总员工数仅为94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就占了22人,占比高达23.4%,比技术研发人员还要多。

而在薪资结构方面,这部分行政管理人员也占据了“大头”,人均薪酬高达40.34万元(年薪),几乎是技术研发人员的两倍,这就决定了中汽试验场在技术创新方面会存在一定的不足。连一个外行,都能轻易看出这家“龙头企业”所存在一些风险,作为企业高管自然也不可能熟视无睹。因此这次中汽试车场的上市也被视作是其想要募集更多的资金,来应对未来汽车市场潜在的巨变的一步措施。但是国有独资的身份,也许是这支“汽车测试场第一股”所唯一能给人信心的地方了。(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撰文:梁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