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辛辣性食物都有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0:16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09:16

辛辣食物包括葱、蒜、韭菜、生姜、酒、辣椒、花椒、胡椒、桂皮 、八角、小茴香等。

1、生姜排汗降温

生姜性温味辣,能增强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促进消化、健胃、增进食欲。吃姜还可以起到排汗降温、提神的作用,并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生姜虽好,但阴虚内热以及痔疮患者要忌食。

2、洋葱防动脉硬化

洋葱性温味辛,具有消热化痰、解毒杀虫、开胃化湿、降脂降糖、助消化、平肝润肠、祛痰、利尿、发汗、预防感冒、抑菌防腐的功效,可以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症。但患有眼病的人或热病后不宜进食。

3、辣椒预防感冒

辣椒性热味辛,具有温中祛寒、开胃消食、发汗除湿的功效,还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对预防感冒、动脉硬化、夜盲症和坏血病有比较好的效果。但有眼部炎症、胃溃疡、高血压、牙痛、咽喉炎等感染者应忌食。

4、花椒缓解疼痛

花椒性温味辛,具有温中健胃、散寒除湿、解毒杀虫、理气止痛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它有一定的局部麻醉和镇痛的功效。但是支气管哮喘、糖尿病、痛风、癌症患者和孕妇要慎用。

5、胡椒祛风健胃

胡椒性温味辛,有黑、白两种,可治疗消化不良、肠胃炎、支气管炎、感冒和风湿病等,但糖尿病、痛风、关节炎、痔疮、癌症、支气管哮喘等病的患者最好不要食用胡椒。

6、大蒜能抗病毒

大蒜性温味辛,具有杀虫、解毒、消积、行气、温胃等功效。此外,吃大蒜还可以防流感,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和较强的抗癌作用。不过,阴虚火旺、腹泻、痔疮、胃肠道出血以及眼病患者不宜食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食用六种辛辣食物 促消化防感冒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09:17

辛辣食物,像辣椒等食物,少量食用有开胃、助消化的作用。用辛辣食物做调味品,比如
花椒、胡椒、干姜等,在我国是非常普遍的。适量食用辛辣食物,还可以增加胃粘膜血流
量,加快胃粘膜代谢。因此,健康人可适量进食辛辣食品。

就拿辣椒来说,它不但营养丰富(维生素C的含量很高,在蔬菜中名称前茅,100克辣椒中
就含维生素Cl05毫克), 还有健胃、助消化的药用功能。吃饭不香,饭量减少时,在菜里
放上一些辣椒,就能改善食欲,增加饭量。单独用少许辣椒煎汤内服,可治因受寒引起的
胃口不好、腹胀腹痛。用辣椒和生姜熬汤喝,又能治疗风寒感冒;对于兼有消化不良的病
人,尤为适宜。辣椒健胃、助消化的功能,是因为它含有一种叫辣椒素的成分,对口腔及
胃肠有刺激作用,所以能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粘膜血流量,加快胃粘
膜代谢,从而改善食欲,并能抑制肠内异常发酵,排除消化道中积存的气体。

但是,过多的辣椒素会剧烈刺激胃肠粘膜,使其产生充血、水肿、甚至糜烂溃疡、蠕动加
快、胃液过多的分泌,从而引起胃疼、腹痛、腹泻并使*烧灼刺疼,诱发胃肠疾病;辛
辣食物刺激食管粘膜,还会加重食管炎、食管溃疡的病情,引起烧心、泛酸等;辛辣食物
还会使大肠吸收水份的作用增强,以致粪便过于干硬,引起便秘,并促使痔疮出血。

辛辣调味品对于胃肠道的利弊双重作用也与辣椒基本相同。

中医也认为,辛辣食物味辛辣、性温热,对于胃肠有寒的患者来说,适量食用可帮助祛寒
、健胃;但对于胃肠热证患者,如口苦口臭、胃中烧灼、口渴心烦、大便干燥、小便短黄
、舌苔黄腻者,辛辣食品只能加重其病情。

所以说,辛辣食品不能过多的食用,尤其是食管疾病、胃部疾病、习惯性便秘、痔疮以及
胃肠热证患者更需注意,避免辛辣食物的刺激。

---------------------------------------
---------------------------------------
--------
中国辛辣文化与辣椒*

www.XINHUANET.com 2004年11月30日 11:11:05 来源:四川饮食网

古人言,食色,性也。民以食为天,人的饮食口味既追求本味,也需掩饰腥膻、驱湿
健脾,便有了辛香作料。其实,辛香料对人的口舌感官和精神的刺激作用,以往注意并不
多,辛香料又有一定提神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辛辣料就带有更深的文化韵味了。

传统品种空间

在中国古代,辛辣的调料十分多,重要的有花椒、姜、茱萸、扶留藤、桂、胡椒、芥
辣、辣椒等,在明代末年辣椒传入中国前,花椒、姜、茱萸使用最多,是中国民间三大辛
辣调料。

花椒在中国古代的辛辣调料中地位重要,历史上又称川椒、汉椒、巴椒、秦椒、蜀椒
等,在中国种植和使用都曾十分普遍。早在《诗经》中便多处提到花椒。特别值得说的是
中国古代普遍有煮茶加姜、椒、桂的传统。历史上常用的“五味”,其中花椒在其中居第
二位。而所谓“三香”为花椒、姜、茱萸,其中花椒又为首。过去使用的“五香”,也是
由大小茴香、丁香、桂皮、花椒组成。

有研究表明,清代以前,花椒在中国长江流域上中下游、黄河流域中下游都有大量种
植,在中国的东中西部都有大量种植分布。这种花椒出产的分布,与汉代至明代全国的饮
食品种中较多用川椒可以互为证明。这种在民间菜系中普遍使用川椒的风气,现在显然是
不存在的,因为除四川人外,现代的中国人几乎都是谈“麻”色变了。

当然,历史上四川地区是花椒最重要的产地,食用也最为普遍。研究表明,中国古代
平均有四分之一的食品中都要加花椒,与今天中国菜谱中花椒入谱比例相比,这个比例十
分大了。从北魏开始到明代,使用花椒的比例是在逐渐增大,最高的唐代达五分之二,明
代也达三分之一。但从清代开始,花椒在食谱中的比例大大降低,降至五分之一。这可能
与番椒(辣椒)的传入、侵夺辛辣调料有关。同时,清代胡椒的大量使用,可能也侵夺了
花椒在饮食中的份额。于是,清代以前在全国流行十分广的花椒麻味被逐渐挤到四川一角
,使川菜形成麻辣兼备的格局,中原地区惟有山东等地还有一定食麻的传统。

在中国历史上,茱萸也曾扮演十分重要的辛香角色,但清代以后随著辣椒的传入,茱
萸逐渐退出辛香料的历史舞台。只有姜这种东西辛香了两千多年,经久不衰。

这样,近代以来,传统的花椒、姜、茱萸三香,演变成了辣椒、姜、胡椒为主的格局

生物入侵———辣椒的*威力

辣椒是在明末从美洲传入中国的,但起初只是作为观赏作物和药物,进入中国菜谱的
时间并不太长。进入中国后,辣椒才有了蕃椒、地胡椒、斑椒、狗椒、黔椒、辣枚、海椒
、辣子、茄椒、辣角、辣、秦椒等名称。

现在最新研究表明,辣椒可能最先传入江浙、两广、贵州、湖南等地,后又流布于西
南等地区。

清初,最先开始食用辣椒的是贵州及其相邻地区。在盐缺乏的贵州,康熙年间(1662
年—1722年)“土苗用以代盐”,辣椒起了代盐的作用,可见与生活之密切。从乾隆年间
(1736年—1795年)开始,贵州地区大量食用辣椒了。乾隆年间与贵州相邻的云南镇雄和
贵州东部的湖南辰州府也开始食辣子。

嘉庆(1796年—1820年)以后,黔、湘、川、赣几省辣椒种植普遍起来,嘉庆时有记
载说,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等地已经开始“种以为蔬”了。

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贵州北部已经是“顿顿之食每物必蕃椒”,同治时(18
62年—1874年)贵州人是“四时以食”海椒。清代末年贵州地区盛行的包谷饭,其菜多用
豆花,便是用水泡盐块加海椒,用作蘸水,有点像今天四川富顺豆花的海椒蘸水。

湖南一些地区在嘉庆年间食辣并不十分普遍,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之间,湖南
食用辣椒已较普遍了。据清代末年《清稗类钞》记载:“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
“(湘鄂人)喜辛辣品”,“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说明清代末年湖南、湖北
人食辣已经成性,连汤都要放辣椒了。

四川地区食用辣椒的记载稍晚。雍正《四川通志》、嘉庆《四川通志》都没有种植和
食用辣椒的记载,目前见于记载的最早可能是在嘉庆年间。从四川嘉庆年间种植和食用辣
椒的地区来看,主要在成都平原和川南、川西南和川、鄂、陕交界的大巴山区。道光、咸
丰、同治以后,四川食用辣椒开始普遍起来,以至辣椒在四川“山野遍种之”。光绪以后
,四川食用辣椒更为普遍,除在民间广泛食用外,经典菜谱中已经有了大量食辣椒的记载
。清代末年傅崇矩《成都通览》记载,当时成都各种菜肴达1328种之多,辣椒已经成为川
菜中主要的作料之一,有热油海椒、海椒面等,特别是川菜中的回锅肉正式见于书面记载
了。在清代末年,食椒已经成为四川人饮食的重要特色,徐心余《蜀游闻见录》记载:“
惟川人食椒,须择其极辣者,且每饭每菜,非辣不可。”

云南在什么时候开始食辣?邻近贵州的云南镇雄在乾隆时期食辣椒,但在乾嘉时期云
南食用辣椒并不十分普遍。到光绪时期的《云南通志》中也无辣椒的记载,但民间早在光
绪年间,便开始大量食用辣椒了。据清代末年徐心余《蜀游闻见录》记载,他的父亲在雅
安发现每年经四川雅安运入云南的辣椒,“价值近数十万,似滇人食椒之量,不弱于川人
也”。故清末徐珂《清稗类钞》称:“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

据《植物名实图考》记载,嘉庆年间江西已经种植食用辣椒了,光绪时期,江西地区
食辣椒已经较普遍了,今江西南康辣椒酱便十分著名。

辣椒传入中国约400年,但这种洋辛香料很快红遍全中国,将传统的花椒、姜、茱萸的
地位抢占,花椒的食用被挤缩在花椒的故乡四川盆地内,茱萸则几乎完全退出中国饮食辛
香用料的舞台,姜的地位也从饮食中大量退出。辣椒的传入及进入中国饮食,无疑是一场
饮食*,威力无比的辣椒使传统的任何辛香料都无法与之抗衡。只是这场*,由于那
时的交通和信息的制约,显得有些缓慢而已。

谁最不怕辣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南方人食辣比北方人厉害,俗话说:“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
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湖北人不辣怕。”说起来,以往对中国饮食食辣区域的比较,是
一种纯感性的认识。现在看来,南方人不一定比北方人食辣厉害;湖南、四川、贵州、湖
北人也难分谁食辣更重。

最新的计量研究表明,现在中国在饮食口味上形成了三个辛辣口味层次地区:即长江
上中游辛辣重区,包括四川(含今重庆)、湖南、湖北、贵州、陕西南部等地,辛辣指数
在151至25左右;北方微辣区,东及朝鲜半岛,包括北京、山东等地,西经山西、陕北关中
及以北、甘肃大部、青海到,是另外一个相对辛辣区,辛辣指数在26至15之间。东南
沿海淡味区,在山东以南的东南沿海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为忌辛辣的淡味区,
辛辣指数在17至8间,其趋势是越往南辛辣指数越低,人们吃得越清淡。细分起来,吃得最
辛辣的还是四川人(指数在129),然后是湖南人(指数为52),湖北人(指数为16),贵
州缺统计资料,但估计与四川、湖南不相上下。

四川盆地已经有近二千年的辛辣传统了,早在距今1600多年晋朝的《华阳国志》中就
记载蜀人“好辛香”。作为饮食花椒的中心,四川已经是麻了二千多年的地方。四川人接
受了辣椒后,将其融入川菜,发挥得淋漓尽致。论吃辣的精细,湖南和贵州人不能望其项
背。以辣椒论,川菜中有辣椒粉、辣椒油、辣椒酱、渣辣椒、干辣椒、糊辣椒、泡辣椒、
糍粑辣椒等。将辣椒与其他调味品配合,可制成红油味、麻辣味、酸辣味、糊辣味、陈皮
味、鱼香味、怪味、家常味、荔枝味、酱香味等,吃辣之精细,堪称世界一流。

再者,四川人吃辣椒讲求收敛和中庸,将其炸香或放糖,收敛辣味而有余味,犹如专
家所称的做到了辣而不燥,辣得有层次,辣得适口,辣得舒服,辣得有韵味。作为四大菜
系之一,川菜在世界和全国的影响,可能最大且悠久。“辣不辣,家乡人”,吃辣成为鉴
别四川人的一个重要标准了。

湖南、贵州人吃辣,从感性上讲一点也不弱于四川人。湖南人与辣椒的关系可称密切
,湖南人嗜辣成性,无辣不香,故民间有“糠菜半年粮,海椒当衣裳”之称。湖南人吃辣
从不吹牛,决不硬装,房前屋后往往挂上一串串鲜红的辣椒,吃辣椒远比四川人吃得干脆
,可以白口吃干辣椒面、干辣椒、油炸辣椒,饭店桌上往往都放上一碗或一盅辣子,而不
是一小碟油辣子,自由取用,不像四川人饭店里的油辣子往往放在厨房里,要使用时才开
尊口。

贵州地区食辣也明显,特别是食用辣椒时间之早在云、贵、川、湘几省中为最,吃海
椒在百姓生活中根深蒂固,现在许多居民用餐时必备辣子碗,民间的遵义羊肉粉、肠旺面
、恋爱豆腐如果没有辣椒,黔味便不成其体系了。

吃得最清淡的反而是中国最南面的广东人,早在清代便有“粤人嗜淡食”的记载,现
在辛辣指数最低,只有8。

辛辣文化传播与辣椒*

以往传统认为食辣仅主要是去湿驱寒,现在最新研究表明,冬季日照少、湿润而寒冷
是形成辛辣重区的主要环境因素。辣椒因环境而具有生命力,而辣椒又赋与了食辣者*
情怀。

历史就是这样怪,辣椒传入中国并在饮食中流行,也只有清代乾隆、嘉庆以来的200多
年时间,也正是在食辣核心圈里的湖南、四川地区,近代却辣出了一大批在中国近现代史
上叱吒风云的人物,请看:刘光弟、邹容、杨锐、宋育仁、向楚、张澜、彭家珍、蒲殿俊
、吴虞、郭沫若、*、朱德、陈毅、刘伯承、聂荣臻、张爱萍、陈独秀、魏源、曾国
藩、左宗棠、胡林翼、陈宝琛、黄兴、蔡锷、宋教仁、陈天华、焦达峰、*、彭德怀
、罗荣恒、任弼时、林伯渠、李富春、邓中夏、何叔衡、李立三、陶铸、*。*
说:“不吃辣子不*来。”辣椒与*看来还真有关系了。

近些年来由于交通发达,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加快,菜系之间的互相兼容加快,川菜和
湘菜传遍全中国,走向全世界,川菜馆、毛肚火锅、湘菜馆、毛家菜风行全国。特别是毛
肚火锅,肩负著承传辛辣*的重任,闯南走北,一下红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特别是
在年轻一辈人中间,食辛辣的比重开始加大,吃海椒已经不是单纯的驱寒压腥,也不仅仅
是作为第二味精,而几乎是变成了一种*,一种时尚。

应该看到这种*和时尚,由于民间川菜和湘菜中江湖菜的发展,辛辣度有增加的趋
势,如近20年流行于四川民间的毛肚火锅、酸菜鱼、烧鸡公、乌江鱼、芋儿鸡、啤酒鸭、
邮亭鲫鱼、麻辣鱼片等,辛辣度比传统川菜都高,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可能会更大。而湘菜
中毛家红烧肉已深入到畏辣如猛虎的一个个“白色统治区”,建立了数不清的红色湘菜基
地,一个新的辛辣*已经开始。

不过,*是要流血的,辛辣*也如此。据有则报道称某地某君嗜辣成性,吃得过
量,引起胃大出血,为“*”献出了生命。因此,这种*是需要献身和*的铁胃钢
肠的本钱的,劝君量力而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09:17

辛辣的意思是:尖锐而强烈.此类食物包括葱、蒜、韭菜、生姜、酒、辣椒、花椒、胡椒、桂皮 、八角、小茴香等
辛是助阳食物,辛的解释是葱、蒜、椒、姜、芥。
如辣椒属热性,若病人有发热、便秘、尿短赤、口干咽燥、咽喉肿痛、鼻衄、舌质红干等热象者,吃辣椒必然会加重热象,从而抵消清热凉血及滋阴药物的功效。
辣椒、葱、姜、韭菜、蒜、香菜、胡椒、洋葱等,均有辛味,属辛物。因此,凡是热证病人都不宜食辛辣食物。春天气候干燥,天气多变,很容易上火,因此提醒市民朋友们要注意“防火”。
春天风多雨少,气候干燥,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再加上天气变化反复无常,人们的饮食和穿衣还不能完全适应变化,加上工作紧张,休息不好很容易“上火”,其具体表现为口腔溃疡、牙龈咽喉肿痛、嘴唇干裂、鼻腔热烘火辣、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等。
医生建议,要有效“防火”,就应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或喝清热饮料,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泄,达到清火排毒的目的;还应忌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花椒等,因为这些食物不但具有很大的刺激作用,而且还具有“发散”作用,过多食用,容易“耗气”,可能导致气虚,致使免疫力降低。另外,绝不能见了清火药就吃,而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食用大蒜、小茴香等辛辣食品对健康人有一定的好处,但对正在服药的病人,却有明显的副作用―――不但会使药物失效,还可能与药物产生不良连锁反应,使病人遭到危险。
加拿大科学家研究证实,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心脏及癌症病人不宜在服药后食用大蒜。大蒜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以这类病人的危险性最高。
可能与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辛辣食品还有姜、小茴香、芹菜、洋苏草、鹿香草干碎叶、姜粉、银杏叶、圣约翰麦芽汁等。病人要慎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09:18

名词解释:辛与辣是同义词。辣不是味觉,只是痛觉。辛辣泛指有刺激性食物

包含食物:辣的食物是包括辣椒、花椒、大蒜、芥末、胡椒、生姜、葱、韭菜、胡椒、桂皮、八角、小茴香、烟酒及含酒精饮料等的统称。
  经常吃的都有蒜,葱,辣椒,胡椒,姜,芥末,洋葱等. 我们炒菜有时会用到的十三香等调味料里面通常也含有,胡椒、扒皮、小茴香等香辛调料。

医生建议:并不是不能吃,食用量很少一般没事的,只是最好不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09:19

葱姜蒜.辣椒。鱼肉。皮牙子。花椒。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