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9:5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9:51
中国烹饪是文化,是科学,是艺术。淮扬菜是其一大结晶,也是中国烹饪“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这 淮扬菜一本质特征的一大体现。 回溯中国烹饪的历史长河,千古菜系,除了鲁、川、粤外,就是惟一破例以省以下城市及区域称谓的淮扬菜系,又称维扬菜系,称为八大菜系之首。 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许多标志性事件的宴会都是淮扬菜唱主角: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首次盛宴、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大庆宴会、2002年江总*宴请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等,都是以淮扬菜为主。淮扬菜系是淮安(今楚州)、扬州、镇江三地风味菜的总称;“淮”即淮菜,以淮安(今淮安市楚州区)为代表,“扬”即扬菜,以扬州、镇江一带为代表。淮扬菜系形成于明清,而尤以清时为盛。在明清以前,淮安(今淮安市楚州区)、扬州都是全国有名的大都市,都有各自的饮食文化传统。而淮菜在隋唐之际便已是驰誉神州的中国四大古典菜系之一。明清以后,淮菜和扬菜开始相互渗透、逐渐融合,并糅合南北风味于一炉,从而形成了统一的菜系。 另一说:当时这块地区属淮扬道,而府治在山阳(今楚州) 故称为淮扬。 淮安、扬州、镇江三地位于长江南北,紧挨京杭大运河,从地理上看是连接南北西东的重要交通枢纽,且自古以来就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淮安、扬州早在隋、唐时期就已经相当繁华,当时的淮安、扬州不仅仅是文化交流上的发达,更可以理解为淮安、扬州在那个时候便已是消费集中地带!从文献记载中淮扬菜的闻名名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和淮安以及扬州的文化交流发展、鼎盛过程一样,历唐、清两个时期,且也是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达到巅峰,借势于两代皇帝的频频南巡期间,屡屡逗留淮安、扬州。到乾隆年间,淮扬菜系已经成为全国四大菜系之一。淮扬菜见于文献,当自《尚书》“淮海惟扬州”始。自先秦发展至汉晋,史载扬州已是“熟食遍列”。隋唐、明清尤见繁盛。特别是大运河开凿以后,扬州成为盐漕两运、物资集散和进出口口岸的水陆交通枢纽,曾排名为世界上60万人口以上十大城市之第三位。因之,八方辐辏,帆墙林立,商贾麇集,文土如云,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史有“扬一益二”之称。加之,扬州地*江下游东经120度左右、北纬33度上下,气候适宜,物产在丰富;位于江河水网地区,尤饶动植物水鲜,苏东坡《扬州以土物寄少游》诗中提及的鲜鲫、紫蟹、春莼、姜芽、鸭蛋之类,郑板桥诗词中描述的鲜笋、鲥鱼和“蒲筐包蟹、竹笼装虾、柳条穿鱼”等,均比比皆是;海味产区亦近在咫尺。这些,构成了个性鲜明的烹饪原料实力。又以其集散、聚焦之地理优势,得以萃取宇内烹调技艺之精华,凝聚吴楚饮食文化之神髓,不仅锻炼出了世人惊叹的刀功、火功等精湛的烹饪工艺,而且酝酿出能够适应四面八方的“清鲜平和,浓淳兼备,咸甜适度,南北皆宜”的风味特色。从而,佳肴迭传,美点盈市,诗文词曲称颂不绝,名人题咏尤难列举,曾蒙“东南佳味”之美誉的“满汉席”亦首见于《扬州画舫录》。正是在此历史背景和经济地位的基础上孕育了淮扬菜,其饮食文化积淀之深厚,海内无出其右者。故而,很早就确立了中华一大风味菜系之地位。一大批经典名菜涌上餐桌,如摸刺刀鱼、马鞍桥、葵花肉丸、灌汤肉包、三套鸭、大煮干丝。李斗记录:“烹饪之技家庖最胜。如吴一山炒豆腐、田雁门走炸鸡、江郑堂十样猪头、汪南溪拌鲟鳇、施胖子梨丝炒肉、张四回子全羊、汪银山没骨鱼、汪文蜜蛼螯饼、管大骨董汤、鮆鱼糊涂、孔讱庵螃蟹面、文思和尚豆腐、小山和尚马鞍桥、风味皆致绝胜。”“水陆肴珍杂果蔬,珠帘十里醉东风”,扬州饮食业大众化市场进一步开发了,仅《扬州画舫录》记载的有名有姓的餐馆就达50多家,瘦西湖上,画航沙飞,有船娘行厨,以宴饮助游兴。这表明,至清代扬州饮食市场布局趋向合理、经营趋向灵活、服务趋向周到了。 淮扬菜几大特点。其一,追求本味鲜。在总体风味上以口味至和适中,兼顾南北东西。无论做什么菜点,都以味至极端为忌。如何做到这一点,淮厨的法宝是以原料的本味鲜为主,用其味所长但又不独倚其长。例如在做“淮白鱼”系列菜时,既以淮白鱼肉细味鲜为本,绝不让其他配、佐料夺主,但又注意适当调配去其腥气;做蔬菜类菜时,既要保证一菜独味,品性不移,同时又以肉类清汤调味,以厚其美。在肉类菜烹制过程中,既要保持其肉香,又注意去腻,力求爽口。如此烹制,从美食角度看,它可以使食者从中得到丰富的口味体验;从现代养生学的角度看,这样处理也有健身益体的功效。 其二,追求本土化。在淮安地区菜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前期也曾出现过以熊掌、活猴等为原料的烹饪现象,但这种现象到清代后期就逐渐废止,在有见识的署政官吏(如籍出盱眙农家的漕督吴棠在任时曾断然决定,不准远购奇珍异味,惟以淮产常品飨客,接待贵客亦然)和文人雅士的共同倡导下,淮安厨业顿改厨风,从“烹龙炮风”转为“烹家野小鲜”,呈现以“淮产”烹“淮菜”的全新局面。历史地看,这一转变对淮安地区菜肴最终成为完备的菜品流派,成为淮扬菜的重要支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时至今日,这种本土化的烹饪风格历久弥新,成名于上世纪90年代的“盱眙龙虾”,就是明证。因为以地产为主料,这就使诸多首创、独创菜肴层出不穷成为历史的必然。 其三,追求民俗性。遍观现存的淮安名菜名点,技艺精湛、风味独特的不少,但用料名贵的却屈指可数。淮安名菜名点的绝大多数都出自百姓人家,再经名厨高手刻意创新而一举成名。应该说既是淮菜的特点,也是淮厨的精妙过人之处。淮安名菜中的“一鸡九吃”、“活鱼锅贴”一看就是普通人家的吃法,至于蒲菜等野蔬名菜,本是穷苦百姓的果腹之物,但一经高厨点化即成精致美肴。在淮安名菜中,存在着不少以乡村地名命名的奇特现象,如“平桥豆腐”、“高沟捆蹄”、“朱桥甲鱼”、“钦工肉圆”、“蒋坝鱼丸”、“涟水鸡糕”、“洪泽烧鹅”、“码头羊肉”等,均为民俗化的具体体现。这种家常化的民俗性,在中华美食领域成为与宫廷大宴迥然相异的另类风景线。因其“土”,它有着广泛的社会消费基础。同样,也是因为“土”,使得淮菜成为美食家情有独钟的又一片天地。也正因为如此,淮安才得以成为与“京师、山东、四川、广东、福建、江宁、镇江、扬州”并列的肴馔特色之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9:51
你是自己写还是找人代写呢?如果自己写的话就多下载一些资料看看。
实在不想写的话,建议找代写吧。建议可以去lunwensite看看,还不错的,我和我同学是找他们写的,一次过关,特别是那老师的服务态度超好的,推荐一下,希望可以给你点参考,希望能帮到你哦!